回头看,轻舟已然过了万重山
繁体版

第九章 走吧,看不到了

    (一)

    枯燥无聊的生活持续一周左右之后,便决定换个地方走走。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就在家里抽签,最后的决定是回学校看看。

    话说毕业工作之后,就很少会想到再回到学校去看看,因为每天繁琐的工作就已经让我们自顾不暇。之前几次三番的回去是因为学校里还有未处理完的事情。因为工作的原因,自然是请不了长假,只能一周一天的去处理一些。其实这样也好,自己每周也算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国度”,虽说持续不了多久,但能小范围的自由自在一会儿,也是极好的。不用时时刻刻的拘着,也不用像在工位上要无时无刻精神紧绷的操心着老板的动向。上完一天班下来,神经都崩着疼。至少在这儿不会。

    一个来回只需四小时车程的地方。距离算是短途,没有多远。是班车中途都不用休息调整的一段路途,因为单程总共只需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打发打发时间,一会儿就到了。

    校园里还是一如既往的欢声笑语,挨着图书馆旁边的人工湖依旧是人声鼎沸,果然是学校的著名打卡景点,只是那依旧畅游在湖里的小鱼不知还是不是我当年在学校里见到的那几条。再往前走,围着新校区的挡板拆除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欧式风格的建筑并排错落。街道上还是像我那几年在这儿时的一样热闹非凡,只是那群人里再也没有我能叫出名字的人,也没有能再喊出我名字的人了。

    每次离校都是挨到最晚的一班车走,似乎这儿才是适合我目前待着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刚刚修建好,一切才刚刚投入使用。就像我刚刚从这所学校毕业的那天一样,我的人生之旅也才刚刚开始,只是不一样的是,我的道路是我一边摸索着,一边在修建着的。并没有学校的布置修建草图。

    随着班车一如既往的向前开着,学校的身影也在后面渐渐模糊,直至完全从我视野里消失。

    希望下次回来的时候,另一边的大门也已修建完毕,至少能让我看到它的草图。

    (二)

    回学校的故事,还可以讲讲另一所学校,那是我的启蒙学校。这所学校所处地势并没有很高,面积也没有很大,但足以装下我六年的青春。

    毕业回去已是三年后的事情。

    那是一个平静的不能再平静的午后,不一样的是,那天特热,去学校门口买了瓶冰水,混在人群中间,趁着刚刚开门的间隙,溜了进去。凭借着模糊的记忆,还是顺利的找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扒在门口把脑袋小心翼翼的往里探,正好看到老师正专心致志的批改着作业。我轻声漫步的绕在她身后,就像她当年一样,把冰水往脸上一贴,吓得不轻。

    “你这孩子,回来也不说一声,还搞突然袭击。”

    “这不想着给你一个惊喜嘛!”

    “惊喜就是一瓶冰水呀?”

    “当然不是。”说着,就把我一直藏在身后的袋子递给她,“呐,给你。”

    “什么呀?我可无功不受禄。”

    “就一条围巾,什么无功不受禄的。”

    “小王同学,六七月份送围巾你是怎么想的?”

    “我……”一下子急中生智,“这不马上就八月份了嘛,老师你想,你不是总是教导我们,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这不八月份一过完,九、十月份接踵而至,这不一下就迈入十一月份,这条围巾不就派上用场了嘛?”

    “小王同学,谁教你这么算时间的。”

    “老师,你说我们都这么久没见了,就不要纠结这些无聊的小事了嘛,我是怕我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性格,要是真从如冬才开始织这条围巾,那估计你得明年开春才能围上了。”

    “对了,怎么突然想起回来看看了?”

    “我怕学校没了。”这猝不及防的一句,让原本就寂静的办公室氛围一下就直接降至冰点,看状态,把我老师都弄得一下措手不及,一脸惊愕的望向我,整理围巾的手一下也停住了,想必肯定在想,这孩子脑子没啥问题吧。

    她赶紧把我拉出办公室,摸了摸我的额头,“没事儿吧,小王同学,你老师可是打算在这所学校干到退休的,你这一句直接把我后面的保障都给干没了!”

    我苦笑道,“哎呀,就是怕岁月变迁……”

    我后面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老师连忙止住,“行了,闭嘴吧。你这多愁善感的劲,变成文字多好,还能产生点价值。”

    “老师,晚上没啥事一起吃饭呗。”

    “可以啊。”

    “那我逛逛,你先忙,晚上就在学校附近的餐馆等你。”

    “行。”

    后来,我才知道我那不是多愁善感,更是“未雨绸缪”。不过严谨一点,学校并不是没了,而是跟远在“千里之外”的一所中学合并了,位置还在这儿,只是名字变了。门口的装潢也变了,准确的说,前缀变长了一点。

    还是老师给我发的信息,我现在都还记得短信的原文。

    “小王同学,事实证明,你的嘴开过光,你的学校被你多愁善感的感‘没’了。不过,你过后还想再忆起来时路,想再回来看看时,记得给老师发短信,位置还在这儿,只是它改名字了。不知你叫它以前的名字,它还能想起你不。不过有老师在呢,证明你在这儿过。”

    这条短信看得我泪眼婆娑,直至双眼被泪水模糊到看不清这条短信,豆大的泪珠滴落在手机屏幕上。这下,连这条短信也模糊的看不到了。

    (三)

    “走吧,看不到了。”

    那是一次奔波的早晨,忙忙碌碌的在地铁通道里“百米冲刺”着,跑到地铁通道出口,站着两位老人,望着眼前缓缓下行的电梯,在我跨上到顶的最后一步阶梯时,听到了这句话。

    思绪一下就被这句话拉回到了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当时也是父母送到车站。其实行李并没有多少,到火车站的路程也没有多远,公交车能一站坐到底。可他们那时也是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放心,毕竟是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他们远行。

    后来,出远门的机会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多了起来。年轻的时候,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往外跑,也不管前面的路到底是怎样的,连会不会有条属于自己的路都不知道,都会说要出去闯闯。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一刻不停息的奋进脚步,我们眼前的路正在慢慢的越变越清晰,可往家的路,我们却借助起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