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轻舟已然过了万重山
繁体版

第四章 录取通知书

    (一)

    在那年的七月份,差不多中旬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大学的“邀请函”——录取通知书。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去学校踩点。

    坐上了大巴车,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当地的汽车站,出了站口,还需要再换乘公交车才能抵达学校大门口。

    校园的正大门真的很宽,占地面积也很大。当时赶考时急吼吼的,都没仔细看过这扇大门,是真的很大!马路也很宽,但马路的另一边是沿路的当地人种的庄稼,啥都有。而正大门正中央,当然是我们学校的名称了,是用石块雕刻堆砌的,谁知道它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一幢硕大的建筑——图书馆。

    图书馆的四周,则是被教学楼包围着。还有学术报告大厅,我们的迎新晚会就是在那儿举办的。

    先熟悉环境,等正式报道那天,交完学费,就能住进宿舍了。宿舍都占了整整一排,不,应该说是一整条干道。宿舍的下方,就是学校所修建的人工湖,当时宣传的着重点,除了专业课程,其次就是这个人工湖,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反正是足够一群小鱼儿在里面自由自在欢愉的游着,于它们而言,没有很拥挤。周围的栅栏修的倒是蛮高的,有一米二三的样子。

    旁边还有休憩用的长椅。不过到了晚上,这儿就成了一批人的“约会圣地”,不到熄灯时间都不会提前离场的。说来也感觉可惜,没有在大学的时候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算了,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正式报道的第二天就要上早八课!

    不过好在有一丝安慰的是,课程是最爱的素描设计,在五零八画室,就在图书馆旁边的连接的那间并排的课室里。

    (二)

    沿着侧面的楼梯就能直接上到五楼,左拐第一间就是五零八画室,不大,刚好能容下我们一个设计班的学生。

    第一堂课,彼此认识熟悉之后,讲解了一些线条绘画的理论要点,接着就发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张图纸供我们选择。

    说是这幅画最后的成果占比期末考试的百分之四十。

    浏览了一圈之后,选定了一张动物素描——老虎。

    第一步,定形。

    但老师教给了我们一种新型的定形方式——画格子。

    图纸上和画纸上分别画上了对应比例的十乘十的小方格,说是这样定形更加准确高效。最后画面细节的描绘也不会乱,因为都是分布好了的。

    铅笔在画纸上轻轻的留下它走过的痕迹,痕迹形成老虎的初步外形后,用更深的铅笔加重轮廓线,定位。之后再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去勾画,从头到身,再到尾。

    就这样,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五十分而努力着。

    就这一副画,整整画了一个学期。

    最后,在画的右上角写上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再喷上定画剂,就算是正式为这幅画和这学期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幅素描老虎最后的具体得分我并不清楚,我只知道,最后总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六十,期末成绩占比百分之四十,这样算下来,得分是八十五分。

    (三)

    大三上学期,就带我们去写生了。

    地点是在雅安的上里古镇。

    早上六点就得从学校门口准时坐班车出发。

    所以我们五点就得起床。

    强忍着困意,拖着行李箱,背着画包,提着小板凳,一群还没睡醒的“灵魂”向着学校大门口“游离”式的前进着。

    走到班车跟前,先把行李箱放置在车底存放行李处,依次把画包,矮凳叠加上去。上车,找到位置坐好,挨着窗户的位置,最适合补觉。

    六点整,班车载着一群没有的睡醒的大学生,驶离学校。

    八点五十,到达目的地,吃早点。

    之后,我们找到预定的民宿,按照之前安排好的住宿人员分配表,去放置好行李。休息了一会儿,换好衣服,老师在群里发布任务。

    吃完中午饭后,两点整开始从民宿出发,一寝室为一单位进行拍照采风,顺便缓解一下舟车的劳累,和早上过早起来的睡眼朦胧。

    明早正式开始写生。

    那一天下午,于我门而言,采景只是掩护,游山玩水才是真,照片最后没拍几张,古镇倒是被我们逛的差不多了。

    晚上七点准时集合用晚餐,吃完就可以回房休息或是自由活动,晚上十一点辅导员和随行老师准时开始查房。

    明天的行程安排也于今晚解散前就已公布。

    七点整准时集合,由各自小组长带队进行选景写生,中午十二点准时开饭,如果太远,就自行解决,晚上六点半集合点评当日画作,七点十分准时开始晚饭。

    (四)

    可好巧不巧,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雨,还不小呢。

    采景的照片就派上了用场。

    自己选一张想画的,其余的按照之前安排好的有序进行就是。

    我们就集体窝在了自己房间门外的延伸台阶的过道上,本就不宽敞的过道,这下显得更加拥挤。

    不过我临时变换了一下策略,并没有选择昨天采的景,我的手机,成为了我的音乐播放器,而我的画,就是眼前的雨景。

    静听烟雨声,闲来笑问客。

    这是我画收尾时的一句题词,也是当时自己心境最好的描绘。

    古镇的街道并没有很宽,临街的商铺都挨的很近。还有一些临近河流的。既能品茶,又能欣赏到“小桥流水”,一举两得的美事。

    在这儿写生的一周,我似乎切身的感受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于我而言,这里就像是属于我内心里附着些许烟火气息的“世外桃源”。

    这里,没有城市的轻轨穿越,喧闹繁杂,只有一条街道并联着另一条街道,邻里游客的相互问候寒暄。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的进行中,顺其自然的进行一天的生活与劳作。下完雨后的古镇,不用我们的描绘,它俨然就是一幅天工自作的水墨神画。每一根线都勾勒的恰到好处,每一处的颜色都运用的浑然天成,在这里的万物,都是刚刚好的样子。有平铺,有点彩,也有斑驳沉寂之感。那是这座静谧的古镇在岁月里温柔的走过所留下最美的时间记忆。

    究竟有多么美,使得我现在工作之余都还在想念着那段写生之旅。

    又或者是在想念那段时光里的人和事,当然,也包括景。

    前段时间,又去到了这座古镇,我更愿意说,是又回到了这座古镇。

    一切的风景都是那么熟悉,但又感觉哪里还是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或许是看风景的眼睛多了几层生活滤镜,又或许是丈量风景的脚步也不同了。

    但好在,石阶还在,山峰还在,河流还在,跟写生时的景象一模一样。

    (五)

    从古镇回到学校,一切慢慢步入正轨。

    学校平静如流水的日子。一周又一周的课程,一年又一年的期末。

    大学时光,一晃就过去了。

    唯一有记忆点的,是拍毕业照当天,我缺席了。

    好像是当天有事,没有赶回去。

    就这样,毕业了。

    现在想想,还是蛮遗憾的。

    不过后来,辅导员还是把毕业照连同毕业证书一起邮寄给了我,虽然照片上没有我,不过看到这照片上一张张熟悉的脸庞,还是能想起这几年校园时光里的点点滴滴。

    下一次再回到学校,是搬离宿舍的三天后。

    学校的双选会。

    就在那幢硕大的图书馆正大门前的广场上,哦,我们大二时画展也是在这里举办的。

    招聘公司在广场两旁一边一列井然有序的排列,就像我们之前布置画展一样。

    自己在中间“闲庭信步”的走着,就这样一圈走下来,分发的招聘启事也收到了不少,想着回到寝室慢慢筛选。

    回到寝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看着依次摊开的招聘启事,知道,这下彻彻底底要成为一名“打工人”。没有学校老师的庇护,直面人生百味。

    走向现实生活,每个人都会迈出这一步,不论早晚。

    (六)

    收拾行李离校那天,自己是最后一个从寝室走的。

    其实双选会结束后,当天下午就可以离校了。

    有的是因为老家住的远,先收拾多的行李先后邮寄回去,最后自己只需带点生活用品即可,有的是因为压根就不想在学校待,但又不想这么早回家,所以每天都是去外面玩到寝室的宵禁时间,踩着点回来。

    但随着离校时间区间范围越来越临近,大家也都陆陆续续离开了学校,我也不得已收拾起了行李。那天中午,跟我“同窗共枕”了几年的室友们依次道了别。

    “我们就先走咯!”

    “自己一个人锁好门哈!”

    “记得到时去把水桶还了,还有四十的押金呢。”

    “嗯嗯,知道,放心吧!”

    看着她们陆陆续续下楼的那一瞬间,我转身关上了寝室门。突然一下四周空了的床铺和书架闯入我的眼帘,一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门后还贴着我们的值日表。洗漱区依次排列的洗漱用品现在也只有我一个人的孤独的屹立在那里,毛巾也孤零零的挂在杆子上,晾衣杆上也只有一两个空衣架被风吹得“摇摇欲坠”。

    最后的那天下午,自己一个人放着音乐,慢慢收拾规整着,拔掉电视电源,关掉空调,把遥控器放置在桌上,说是等会儿会有人来打扫卫生顺势收回。独自一人慢条斯理的打扫着卫生,或许是想再看几眼这个生活了几年的地方。一切熟悉又陌生。

    明年,又会有一批人来填满这一栋栋楼,重新再打开着一扇扇门。

    开启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配的几把钥匙也一并登记交还给了宿管,一手提着行李箱,一手提着水桶,离开了这栋装满了几年回忆的大楼,不过宿舍的门是虚掩着的,或许,自己也不狠心把自己的回忆就这样一下关得严严实实,还想时不时想起些什么,好给以后的生活增添些许慰藉。

    去提水处,归还了水桶,退还了押金,平分给了她们。

    接着,拖着行李箱,来到学校大门,环看着四周被学校包围住的天空,刚好在我眼角泪水滑落至脸颊的瞬间坐上了车。

    知道,此刻“飞”出这片天空,以后再难“飞”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