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齐朝
繁体版

33 乔迁宴

    贺宣带着贺成和贺茂才教授技术。

    贺成负责水洗煤这一道手续,还是在荒地这边,靠近盘溪,一个山坳里,把山坳挖深,之后洗煤就由贺成负责,洗到什么程度,晾晒完成交给贺茂才,后续的煤泥清理还有保密工作。

    贺茂才负责的是铜钱碳的黄泥,煤粉配比,由他混和完成后,让剩下的族人制成铜钱碳,晾晒。

    小竹负责运输,铜钱碳每日从村里送到县城,交给周生亮,核对单据。

    贺宣的三哥贺信也去做工了,当然不是挖煤,和泥这些工作,而是记录,每日工人的完成量,这份工作不重,会写字有一定计算能力就成。

    贺信来做工的原因,跟贺宣差不多,分家的田地虽然不像贺宣一样有二十亩荒地,但也好不到那里去,除去到手的银子,要是不种地,或者做生意这些,每年的地租不够养活自己和母亲妹妹的,贺信的姨娘腰骨不好,还要经常吃药才能缓解。

    一桩桩事情交代下去,贺宣就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脱出来了。

    带着族长和小竹去县城里签另一份文书,族长作保,周生亮的爷爷请了另一位三老做见证人,贺氏一族委托周生亮代卖铜钱碳,分成如何,后续铜钱碳在安德县的售卖由周生亮全权负责。

    贺宣在这几次的交谈中获益良多,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但是其实是自己让步了利益。

    在村里,如果自己只是一个庶民,就只能退步,但是如果自己是唐里甲,有秀才的身份,自己绝对能在这场博弈里面占据大头。

    所以,在齐国,身份地位很重要。

    想要有话语权,必须读书,考个功名,不然连官府都进不去,《大诰》里面,对于民间的纠纷,如果庶民到官府告状,不管如何,先打二十大板,然后由县里的老爷决定是否受理,很多案子会发回当地,由里甲里长和村里老人决断。

    贺宣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但当务之急是,安排乔迁的酒席,十二月六日,贺宣搬家,本来贺宣搬家不用很隆重,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贺宣给族里很多人家提供了挣钱的机会,还给族里分红,不管怎么说,很多人都会来参加乔迁。

    村里的乔迁礼都是几个鸡子,或者几文钱,富裕点的包个饼干啥的,实在没钱的也会摘点蔬菜,当日过来帮忙。

    本来也就三四桌人,经过族长和三爷爷一合计,要加到六桌,盘溪村的于族长也会来,干脆再加两桌,一共八桌。

    大厨还是贺父丧葬的那位,是县城里的师傅,家里开饭店,有空就出来接活计。

    菜色需要提前准备,村里的席面一般都是八大碗,过的去一点的都要有鱼有肉,富裕人家还有鸡,贺宣不算很富裕,在炒一个鸡子,一个豆腐,这就四个菜了,一份汤,两个蔬菜,一道甜点。

    大厨之外还有帮工,打下手的厨娘,席面的桌椅板凳贺宣先问余叔,这些事情村里都是怎么安排的。

    余叔会做人,村里好些人做酒席,余叔余婶都去帮工过,对于这些事情,都是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

    一般来说,谁家都没有准备这么些碗筷和桌椅的,请酒时候,都是村里人凑的,你家借张桌,他家借个凳,谁家又借个盆。

    吃席的当天,来人都会带两个碗,一个用来装菜,一个用来装饭,一桌做八人,正好。

    吃完席后,直接带着剩菜回家,主人家连碗都不用洗。

    帮厨都会有些福利,就是准备多的菜色,最后给帮厨分分,分到一碗好肉就抵过一日辛苦。

    菜色预定都是提前三四日就说好的,小集里定猪肉,鱼也要提前抓好,养在水缸里,豆腐倒是方便,鸡子在村里收购一下,也就都出来了。

    请客吃的是午饭,大厨前一日就会来家里处理食材,猪肉洗的洗,切的切,腌制好,明日一早先煮红烧肉。

    鱼肉也是腌好,横竖现在气温降了,放个一日问题不大,还有就是甜点了,师傅做的是南瓜饼,南瓜是于族长种的,粉甜粉甜,炸成南瓜饼,贺宣在旁边尝了一个,热腾腾的真好吃。

    炸好后装在钵头里,明天复炸一遍就行。

    这边的事情很多都是余叔帮着安排,贺三爷爷也过来两趟,看到贺宣能够弄好,叮嘱几句才回去。

    于族长直接就送菜了,南瓜,白菘,韭菜,怎么都不肯收钱,放下就走了。

    厨房的东西放好,不能让老鼠偷吃了,贺宣在自家还没见过老鼠,贺家房间里肯定有,晚上会发出动静,贺宣离开前,锁好门窗。

    新家已经看起来很像样子了,家具还不完全,贺木匠这几日没时间给自己打,都在做压制铜钱煤的工具。

    贺宣明天就搬过来了,贺家的房间除了一张床和被褥,基本搬空,床明天贺宣也搬过来,不然只能跟小竹一起挤了,所以还是搬走吧。

    第二天一早,三爷爷让贺成哥过来帮忙搬床,贺宣自己搞不定,离开后,贺宣的房间是真的除了窗户纸,什么都没剩下。

    贺家大兄,二兄,三兄都在,贺宣这些日子在族里地位飞升,以前不给好脸色的二兄,都没说什么。

    自从分家后,二兄跟着妻兄在城里学习做生意,想着能去开店,或者做个掌柜,村里的地租不用太操心,自己也不想种地,光靠地租,家里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很多。

    大嫂和二嫂虽然来了,但是没有干活,帮着招待下女客,贺宣也没说什么。

    意外的是周生亮,今日跟着小竹的车过来贺喜,贺宣没有告知今日乔迁,周生亮听说之后,赶紧备了一份礼物过来。

    贺族长帮着写礼单,随礼的人,可以在门口抓点花生板栗的干货。

    在余叔的帮衬下,贺宣按照习俗开始仪式,比如往桶里倒米粒,水桶里倒水,把松柏水洒到地上,最后跨过火盆就完成了。

    上菜的人是四位佃户,开席之后,除了主桌,贺宣看到其他几桌的人都极不客气。

    主桌坐了唐里甲,贺族长,贺三爷爷,贺二叔,贺六叔,于族长,于里长,还有贺宣。

    周生亮跟着贺成哥他们坐一桌,贺宣过去说道,“今日招待不周,实在抱歉,我只能以水代酒。”贺宣还在孝期,今日的肉不能吃,酒不能喝,让贺成哥帮着照顾下。

    感谢了来贺喜的人一圈,贺宣水都喝饱了。

    主桌这里吃的比其他桌要慢一些,聊着铜钱碳作坊里的事情,贺三爷爷是大主管,下面贺成贺茂才,于里长负责不同的部分,贺宣主要管销售的事情。

    等贺宣敬完水,他们又开始夸贺宣,什么孝顺懂事,做事情井井有条。

    酒足饭饱,大家带着各自的碗筷回去了,余叔和有粮哥帮着把借来的东西还回去。

    醒来后四个月,贺宣躺在自己的新房里想着最近的事情。

    脑子里闪现许多画面,自己怕是真的回不去了吧。

    每天都乐观积极的应对各种状况,贺宣心里有种期待,说不定哪天醒来,自己又是睡在席梦思上面,手机发出闹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