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齐朝
繁体版

27 公子喜欢玩泥巴

    这可是煤啊,能烧火取暖的煤。

    深呼吸好几次,冷静下来。

    齐国冬天有使用木炭的习惯,大家也知道长时间待在烧木炭的房间里要注意通风,不然会胸闷,晕眩,这就是二氧化碳中毒。

    但是好像还没发现煤的用法,直接烧的话,原煤里面有很多杂质,燃烧的时候烟尘很大,还有刺鼻的气味。

    贺宣正好知道如何去除,小时候,家里买蜂窝煤,贺宣去煤场玩,煤炭挖出来以后,要过一遍水,水洗好的煤炭会减少很多的灰尘,还有原煤里面的有害成分。

    所以,自己除了要挖煤,还要准备一些箩筐,拿来洗煤,洗好之后的煤可以直接燃烧,也可以打碎磨粉做蜂窝煤。

    贺宣决定接下来几天,主要工作就是制作蜂窝煤。

    看小竹的态度就知道,煤炭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就像是会害死人的毒药,这样一来前期售卖就很困难。

    二来,蜂窝煤的样子不一样,更容易接受,加入黄泥还能节省煤碳,蜂窝状更好燃烧,也更容易计算。

    激动了半夜,把整个流程都演练一遍的贺宣好不容易睡着。

    后半夜,公鸡叫了没多久,贺宣就醒来了,外面天还是蒙蒙黑的。

    贺宣躺在床上,脑中再次回想制作蜂窝煤的过程,现在就差配比和实践了。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家里的下人也起来了,有干活的声音。

    贺宣穿好衣服,恨不得一步就到了荒地。

    吃完早饭,告知管事自己和小竹今日午食不在家吃,让他装盒,小竹会过来取。

    然后就急急走到盘溪村,到家的时候,贺宣都有了一些汗意。

    小竹正在把昨日的柴火搬下来,放在房檐下面。

    贺宣心里幻想以后家家的房檐下面堆的不是柴火,而是蜂窝煤,自己会有多挣钱。

    毛驴吃完早饭后,带上水桶,锄头,铁铲,笸箩,竹篮这些,再次来到荒地。

    贺宣让小竹在水坑里继续挖,直接挖出泥炭。

    小竹的锄头使的并不是很好,一锄头下去,就一点土被带上来了,贺宣则是拎着铲子去边上铲些黄泥,备用,待会儿还要一份份实验比例。

    等贺宣回去的时候,坑已经扩大了一倍,这里的煤层很浅,可以说是露天煤矿,两人配合着来,铲上来一小筐。

    贺宣让小竹继续,自己带着毛驴去打水。

    在盘溪里拎了两桶水,每桶都只有一半多,打多了,路上遇到石子,驴车不稳当,还是会抖掉的。

    让小竹休息一会儿,贺宣把煤炭放进笸箩里,用水冲洗,直到把煤炭冲洗完全湿透,两桶水也用完了。

    冲洗的地方留下了黑黑的一层脏水,里面有很多都是灰尘。

    这是洗好的煤炭,接下来就是打碎,用石块把煤炭敲打成小块,变成煤粉,贺宣分成三份,打算试下不同的配比。

    “小竹,再去拎两桶水。”贺宣待会儿和泥也要用水。

    “公子,这个真的不会有事吧?”小竹虽然按照公子的要求来挖泥炭,但还是有点担心。

    “放心好了。”贺宣头都没抬,专心打碎煤炭。

    第一份煤粉和黄泥的比例是五五开,这边一铲子,那边一铲子,混合就可以了,第二份,煤粉多些,黄泥少些,大概是七三开,最后一份三七开。

    用铲子把这些煤土混合,接下来就等小竹的水了。

    贺宣没有模具,现在的铁器贵重,前期就做的话,成本太高。

    要不然就像土砖那样,用木头做,一块圆形木头中间扣洞,塞入煤炭,再用木块压制,最好想办法戳几个洞,要么下面的垫子上钉几个手指粗的木块。

    小竹打水回来,看到公子分好的土堆,跟过家家玩泥巴没什么区别。

    贺宣脑子转动,也不影响手上,一点点倒水进三个土堆里,用铁铲搅合,“小竹,水倒少一点,慢一点。”贺宣担心一下倒太多水,又要重新来。

    和好三个土堆,就要捏饼,今天没有工具,只能先简单制作,球状要好几天才能晒干,饼状更容易干透。

    贺宣在中间用手指戳出几个洞洞,将就着一点就是蜂窝煤了,做好以后,放在笸箩上,待会儿拿回家。

    忙活着做蜂窝煤,贺宣根本没有做其他事情的想法。

    三个土堆做完,也快中午了,两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晾晒,贺宣捡了几块原煤,想着去问下贺三爷爷。

    回到家,贺宣忙着晾晒他的宝贝蜂窝煤,小竹已经出发去贺家拿午饭了。

    贺宣弄完才发现,自己的手上到处黑黑的,手指甲里也是脏的不行。

    看来还是要想办法做个工具,减少接触煤炭。

    看到竹子,贺宣发现比起做个木头模具,大点的竹筒也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只要砍好后把底部修平。

    说干就干,家里造房子砍得竹子还有不少,挑了一根最大的,用砍柴刀把底部砍下来。

    贺宣力气不够,看别人砍挺容易的事情,到自己手里,砍刀老是被竹子的弹力震回来,半天下来,就砍出几道印子,看来还是要求助才行。

    跑到余叔家,这种小事,找余有粮就行,“有粮哥,你们吃了吗?”

    “还没呢,母亲还在做饭,主家有什么事情?”余有粮在家门口砍柴,一劈两半,动作利索极了。

    “我想要个竹筒,但是力气不够,能不能麻烦你下。”

    “这有啥,去你家劈,还是在这。”

    “来我家吧,我东西都准备好了。”贺宣邀请进来。

    余有粮,三两下功夫,就把大竹子服服帖帖的收拾妥当,按照贺宣的要求底部最好砍平,还修了个边。

    “有粮哥,你做的太好了,能帮我再砍两个吗?”

    余有粮成就感满满,一根大竹子被砍成一个个竹筒,竹子变细部分,贺宣不需要,这才停手。

    大竹筒到手,谢了有粮哥,送他回去吃饭。

    小竹回来的时候,贺宣在在拨弄竹筒,思考底部的木板最好要带手指粗细的圆形木头,才能做成蜂窝状。

    蜂窝煤晾晒需要一天的时间,去除煤里面的水分。

    吃完饭,贺宣和小竹一起去三里村,贺宣去找贺三爷爷,刚吃完午饭,这个时辰应该还在家。

    “三爷爷,我来看您。”这次三爷爷的小孙子在院子里玩耍,看到贺宣,友好的点头示意爷爷在装烟袋。

    贺三爷爷平时也爱抽个烟叶,烟叶是他自己在菜地旁边种的,不多,也就一分地左右,每年烟叶下来后,就吧嗒个烟嘴,吐出一轮烟气。

    “小宣来了,坐吧。”

    “三爷爷,我这两天在山脚下发现泥炭,想问下这个会害人是怎么回事?”贺宣拿出两块泥炭。

    “这个啊,也有好些年头了,那年冬天天冷,雪下的可大了,那户人家柴火不够,山上路封了,上不去,后来就烧了两回泥炭,这个碳啊,有股味道,烟也大,不是没法子的人家也不用这个。”

    贺爷爷回忆道,“结果第三天,这家人一个都没有出来,邻居去敲门也没人应,大家伙儿一起进去才发现,身体都硬了,一家子人整整齐齐,都没活过来,这事以后,再穷的人家,也不会烧泥炭了,宁可去山上捡点树枝。”

    “那年雪灾,村里倒了好几座房子,好些老人也没挺过那个冬天,自那以后,也没有下过那么大的雪。”贺三爷爷叹息道。

    这事跟贺宣想的差不多,应该是碳气中毒。

    贺宣转移话题道,“三爷爷,我想明年种点棉花,我分到的地里都没有种棉花的,想买些棉籽,不知道三爷爷家有没有。”

    “我家不种的,棉花价钱虽高,但是种起来麻烦不说,脱籽也困难,不加工下价钱不高,还不够费事的。”三爷爷家里不种,到是给贺宣推荐了下,“你去族长家问问,他家每年都有两亩地的棉花,自己种,平常的衣服之类都够用了。”

    贺宣之前想种棉花是想开源,现在有了煤炭,听说种棉花还很麻烦,干脆地放弃这个想法。

    “那我再看看,明年还是先种原来这些,不然种了棉花,不会照顾,白白浪费两亩地收成。”

    “种地是要仔细些,你怎么对田地,他就给你回报多少粮食,仔细些好。”

    聊了几句闲话,小竹回来接贺宣,两人离开了三爷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