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从修炼九阴真经开始
繁体版

四十一、官家

    临安城南。

    皇宫之中。

    诸葛元芳刚回皇城司交完差事,便和父亲诸葛常胜一起,被召入垂拱殿中。

    往常掌灯时分,正是官家晚饭时间,今日倒是有些特殊。

    此时,诸葛常胜正在小心做着汇报。

    今年以来,金军调动频繁,皇城司也广派探子、细作从各方收集情报。

    官家听着极为认真,不时点头或发声追问。

    诸葛元芳悄悄打量了一眼,龙椅之上的男子,虽已年近六旬,皮肤不似年轻人的紧致光泽,头发也有些花白,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佝偻,反而更显沉稳大气。

    “依你之见,金人南侵之事,已无转圜之望?”

    听见官家突然发问,诸葛常胜面色一紧,道:“此事各位相公自有定夺,臣不敢妄言。”

    赵构笑骂道:“你这泼皮,官越做越大,胆子却是越来越小。”

    诸葛常胜憨笑了几声:“承蒙陛下恩宠,屡屡越级擢升,下臣,实在诚惶诚恐。”

    赵构叹道:“朝中如今全是主战之声,他们要调兵备战,朕准了,他们要罢汤进之,朕也准了.......”

    诸葛常胜低头听着,并不敢搭话。

    “朕渡江之初,东南岁入不满千万,如今可达五六千万。可军费开支却要花去十之六七,以致国用常有不足......非朕不愿开战,实是战端一启,我大宋子民何堪重负?”

    “陛下仁慈,实乃大宋百姓之福。”

    赵构发完牢骚,指着诸葛常胜圆滚滚的肚子:“倘若真的开战,你这常胜将军,还能再战否?”

    诸葛常胜顿时羞得满脸通红。

    敲打完这个憨货,赵构目光一转,望向旁边年轻俊朗的诸葛元芳。

    “此去熊山,差事办得如何?”

    诸葛元芳一愣。

    熊山之事,对于江湖人物,对于七侠镇,或许是天大的事。

    可对官家来说,对朝廷来说,此事实在太小。

    他没料到官家竟会亲自过问。

    诸葛常胜悄悄一拉他的胳膊,道:“傻小子,官家问你话呢?”

    转头又对赵构笑道:“这些江湖趣事,官家只当听个乐子。”

    诸葛元芳当即将熊山之事,细细讲了一遍。

    待听到夹谷忠勇被人阴死,赵构眼光闪过一道精光。

    “你说此事主谋,全是那个九阴真人的弟子所为?”

    “回禀陛下,确是如此。”

    赵构忽觉胸口一松,连日来的郁闷和一天的疲乏,都消散不少,当即赞道:“那小子倒真是天赐大宋的神童啊!”

    父子二人连声恭贺陛下。

    “那少年叫什么?”

    “这少年原是一名弃婴,后被九阴观长青道长收养,取名长生。”

    赵构听到这里,忍不住叹道:“倒是个可怜孩子!”

    诸葛常胜却道:“也是个混小子。当初陛下要诏他师徒觐见,还被他回拒了。”

    赵构早就忘了这事。

    诸葛元芳忙道:“回禀陛下,据臣调查,长生只因担心路程遥远,不利师父远行,所以才推辞。”

    赵构点头称善:“难得一片赤子之心!”

    过了片刻,又问道:“你说那少年还在荒岭之中,建了一座小镇?”

    “此镇名为七侠镇。”

    “可有什么典故?”

    诸葛元芳犹豫了一下,便将吴家坳战隼小队大战金人的故事讲了一遍。

    当然,他讲的是原版。

    此事,他早派宋锦城等人调查清楚。

    可赵构却是第一次听到。

    尤其是听到《满江红》的词句,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诸葛常胜见状,一脚便将儿子踹翻在地,骂道:“你讲得什么混帐话?岳飞之事,朝廷早有定论,哪轮得到那些江湖莽夫指手划脚?什么狗屁满江红,一听就是后人伪作,你手下养了那么多吃闲饭的,就不查查背后指使之人......”

    赵构打断道:“罢了。终究只是个乡野少年,难堪大用!”

    可随即又下了一道谕旨,着令皇城司将那少年带到临安见见。

    还随口附了一句:“既然金人一心想得到那本真经,便叫那少年一起带来瞧瞧。”

    诸葛元芳心中一颤。

    金中都。

    皇宫御书房中。

    完颜亮此刻也收到了熊山一事的情报。

    “如此说来,金玉宫的新任统领,又死在了宋人手上?还是同一个人?还是同一个少年?我大金果真无人耶!”

    完颜亮坐在椅上,神态闲适,但声音越极重。

    负责汇报的这名金玉宫副统领,顿时浑身抖得像个筛子。

    金玉宫前后两任统领,一位副统领,全部死在熊山之中。

    仇人之一,还活得好好的,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可完颜亮却笑道:“你怕什么?夹谷忠勇这个蠢货犯的错,与你何干?”

    见几名心腹大臣满脸不解,完颜亮道:“夹谷忠勇的蠢,不是他的办事能力,而是他读书太少,行事总想以力服人,终究难成大器。”

    说完一指身后如山峦般高耸绵延的书架,淡淡道:“汉人有句话,叫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太祖皇帝也常说,女真人少,若要统治天下,必须学汉文,用汉人。”

    众人连连点头。

    陛下精通汉文中的诗词歌赋,自不必说。

    自他登基后,不仅大兴汉学,而且大批起用渤海、契丹、汉人人才。

    还实行殿试制,把南北选士合二为一,以示女真汉人一体。

    尤其是强力推行迁都,使大量女真人被迫南下,加速了女真人的汉化过程。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

    陛下的铁腕改革,自也埋下诸多隐患。

    这几人虽是心腹,却也明白有些话不便多说,何况是这位喜怒无常的雄主。

    “朕常说,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尔等必务尽心尽力,做好南征准备。金玉宫集中力量,配合大军行事。待吾挥师南下,一统天下,些许跳梁小丑,自是灰飞烟灭。”

    众人连声恭贺:“祝陛下早日挥师南下,一统天下!”

    完颜亮心中大喜,站起身来,走到书案前,挥笔写下几个大字:“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几个字写得龙蛇飞舞,笔势遒劲,一股王者之气扑面而来!

    众人连称好字。

    完颜亮只觉豪气干云。

    他忽然想起上月去长白山拜祭时,见过的莽莽雪山和雄伟雪景,又畅想着自己挥师南下的场景,一时间文如泉涌。

    当即提笔写下: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写完将笔一掷,随口吩咐道:“给宋帝写封信,叫他将那少年的头颅和《九阴真经》一起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