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从修炼九阴真经开始
繁体版

二十六、逃亡

    仲春二月,正是草长茑飞,杨柳拂岸的时节。

    可熊山之内,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独孤坐在后山,手里慢慢削着一柄木剑。

    长生练了半天剑法,累得手腕都抬不起来,干脆一屁股坐到独孤身旁。

    “前辈,既有独孤九剑,我还学这千秋剑诀有何用?”

    “观千剑而后识器。你不了解各派剑法长短,光学独孤九剑有何用?”

    量变到质变,这道理他自然懂,也非常认可。

    可这千秋剑诀足有一千余招,变化更是繁复无比。

    整整一个月时间,他才学会两百多招。

    眼看长生有些懈怠,独孤起身,拿起一把木剑,就是一剑刺来。

    这一剑迅捷之极,若是以前,长生的应对要么是退,要么是避。

    可这两百多招剑法不是白学的。

    他甚至不用想,只是凭着肌肉记忆,便举剑横挡。

    这一挡只是虚招。

    真正的杀招,是剑身沿着对手之剑滑下。

    趁着对手失神之际,然后右脚直踢下阴。

    这招名为“先礼后兵”,其实歹毒无比。

    长生挡下木剑,正要接着使出后招,可转念一想,这剑法既是独孤所创,他对后招变化自然熟悉之极。

    自己若是顺着既定变式使剑,岂不等于白送人头?

    有了这个念头,长生瞬间变招。

    他个头本就比独孤矮一截。

    这刻干脆身形一缩,使个蛇行狸翻的身法,竟在一息之间滚到独孤身下。

    随后手中长剑直削对方双足。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他手中之剑还未削出,独孤的木剑,就已经点中他手臂曲池穴。

    手臂瞬间一麻,再也无力出招了。

    独孤一抚长须,悠然道:“老夫纵横江湖三十余年,阅尽天下剑法,才集各派所长,创下这套千秋剑诀。有它打基础,你再学独孤九剑,自是水到渠成。你可明白?”

    长生频频点头。

    “既然明白,就去练剑吧!”

    长生乖乖走到一旁,继续挥汗如雨。

    可心中总有一个疑问,方才这番试招到底和千秋剑诀有屁关系?

    又练了半个时辰,他才幡然醒悟,独孤哪是试招,单纯就是找个理由削自己一顿。

    他正要找独孤夺个公道,忽然一道气息从前面传来。

    不用看,他也知道是谁。

    片刻之后,果真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来到后山。

    宋锦城又来了。

    这已是本月第二次来访。

    上次是二月初,金国使者带着封赏诏书来到熊山,宋锦城照旧是带路党,此外,还有一名大宋的礼部官员陪同。

    长生一视同仁,赏赐全部收下,召见打死不去。

    当时,宋锦城也急出一身冷汗,可那位金使倒是颇为宽容,只说得空之时再奉诏亦可。

    没想到,才半月不到,这厮又跑到熊山来了。

    长生正要调笑一番,却见宋锦城身上绿袍沾满鲜血,神情更是委顿。

    只张嘴说了句“去山脚”,便直挺挺栽到雪地上。

    长生大惊,向着观内喊了一声:“师父,救人!”

    便全力展开身形,朝山脚掠去。

    以他如今的轻功,下山只需盏茶功夫。

    等他来到山脚时,战斗早已结束。

    从满地残缺不全的尸身来看,方才的战斗必定异常激烈。

    可大白和沙雕,却是浑然未觉。

    这两个哼哈二将,似乎意犹未尽,还在不停咆哮着。

    一见长生到来,大白急指左侧雪堆。

    只见一个灰袍汉子正躺在上面,浑身就似一个血人,声息全无,也不知死活。

    长生当即神色大变,这人不是旁人,正是久未见面的王三。

    情况紧急,长生当即运足真气,对着七侠镇方向一声长啸。

    这是他想出来的示警办法。

    从这里到七侠镇正好是个峡谷地形,声音发出后,可以传播极远。

    虽不能直接传到七侠镇上,但这沿途都布置有哨岗。

    他们任何一人听到啸声,便会快马奔到镇上传讯。

    长生示警既发,再不耽搁,背起王三,就往山顶奔去。

    一个时辰后。

    老道洗了洗双手,一脸无奈。

    两人都已服下疗伤药。

    只不过,宋锦城是内力使用过度,静休调养几日便可恢复。

    王三却伤得极重。

    长生扯开他的上衣,发现后背印着一个紫得发黑的手掌印。

    只看这掌印的深度和淤血程度,便可断定,凶手掌力远胜向虎。

    这一掌,不仅震断三根肋骨,而且劲力直透内脏。

    老道看了直摇头,“唉,五脏受损,光凭药食之力,怕是无力回天。”

    长生突然想起,《九阴真经》上就有一门疗伤法门,专治这种内伤。

    只不过,一次推宫过血,便需两个时辰,而且真气损耗极大。

    但眼下也顾不了这许多。

    经过持续两个时辰,全身真气不要钱的输出,终于将王三伤势暂时稳住。

    此时天色渐黑,独孤见他嘴唇发白,便劝道:“你去休息一会儿,让老夫来试试。”

    长生也不推脱。

    他回到屋内,一挨着床榻,便睡到天亮。

    这时,宋锦城亦恢复过来。

    长生从他口中,才得知事情原委。

    原来半月前,宋锦城陪着金使宣完旨后,便回去临安复命。

    可行至隆兴府时,忽然收到消息,说有神秘人突袭了丐帮和铁掌帮总舵。

    钱玉峰和上官剑南,则下落不明。

    宋锦城知道长生在外并无眼线,当即找了个由头调转回去,此后更是日夜赶路不停,便是为了早一日到熊山给长生示警。

    “宋大哥,小子何德何能,劳你百般照拂?”

    “你不是问我,为何一直暗中助你?其实,我的恩师原是皇城司长官,后因岳少保一事受到牵连,他老人家在悲愤之下,选择了自尽身亡。这些年里,我一直在皇城司浑浑噩噩苟活着,直到那日,上司将我派到熊山查案......”

    听到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长生顿时信了七八分。

    “宋大哥,你又是如何与王三哥遇见的?”

    “那日,我刚行至熊山入口,远远看见一名汉子被数十名黑衣人追杀。我本没想惹麻烦,可无意中却听到那黑衣人叫了一声‘王三,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我知王三与你的关系,这才出手相助。只是对方人多势众,武功也极高明,幸好王兄熟悉地形,咱们边战边逃,这才撑到野人峰。”

    听完宋锦城的话,长生略一沉思,便明白过来。

    说到底,这三位结义哥哥,都是被自己连累了。

    自己一直窝在熊山,身边又有独孤这等高手,幕后黑手自然不敢下手,便只能向亲近之人下手。

    此时,段无常和高小竹都已候在屋外。

    长生当即下令,高小竹带人封锁熊山各出入口,同时加强明暗哨卡。

    为防万一,又令向莹莹火速向鹰嘴岩求援。

    最后,派段无常出熊山,联络丐帮和铁掌帮,查找钱玉峰和上官剑南下落。

    诸事安排妥当,长生才再次来到王三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