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则天奕,东西做眼,昆仑刺

    武则天下了两盘天下棋,与之相比,武周仅仅是工具。

    大唐灭高丽,前后用时二十年。太宗亲征高丽,发现自己并不比隋炀帝强大多少,确定了长期围攻,以国力削弱高丽的方略。隋炀帝以国势做对比,以为可以一战灭国,谁知自己被灭。此后二十年,大唐连年用兵,灭百济、新罗,也没找到灭高丽的战机,直到渊盖苏文病危。

    高宗有风病,经常头痛,很难处理国政,实际由武则天主持。当时的军方第一人为李勣,以李勣的谨慎,不大会涉足国政。因此,真正主持高丽战的是武则天,李勣是前敌总指挥。

    想要灭高丽,需要高丽内乱创造契机;因此,大唐一定做足功夫,分裂渊盖苏文的儿子。而分裂的契机,除了渊盖苏文之死,还有大唐20年的围攻,高丽民生凋敝,实在打不下去。

    打仗需要钱粮;恰巧大唐运气不错,连年丰收,粮价“被”降低到斗粟两钱。尽管如此,军资还是不足,于是大唐发行乾封泉宝钱,重量稍低于开元通宝钱,却虚增十倍面值,入市购买军资。这种钱,以大唐底层百姓的死脑筋,肯定不会接受,只有商贾、富户能够被迫接受。这种交易方式,直接导致市场失效,商贸停滞。

    当时,吐蕃在权臣禄东赞主持下,逐渐强盛,威胁大唐西部。大唐的策略,除了让灭三国的苏定方坐镇,还想办法消除禄东赞的威胁。所以,渊盖苏文病逝前后,禄东赞病重,卧床不起,一年后病逝。这招棋并没有引起吐蕃大动荡,禄东赞的儿子们轻易掌控吐蕃国政。

    渊盖苏文病重,大戏开场,大唐上演一出万国朝拜洛阳城、封禅泰山的戏码,昭示国力。此后三个月,渊盖苏文病逝,禄东赞病重。渊盖苏文的儿子没有禄东赞儿子团结,泉氏兄弟分裂,泉男生投降大唐,泉男建主持高丽国政,泉男产辅助。大唐发行乾封泉宝钱,大肆购买军资。然后,李勣出征,一举灭掉高丽,宣告天下,大唐远强于大隋。尽管大唐由此凋敝,其意义重大。灭高丽前后,两个军神,苏定方、李勣前后病逝。

    武则天下的第二盘大棋,确定安西出西域道,即丝绸之路,借此形成长安的政商中心,洛阳的财富中心,引全国财富流向关中。

    历史总是隐藏在迷雾中,给人以朦胧之美,引无聊人去探索。与我们所面对的媒体一样,我们读到的历史,由谎言、真实、片段混杂而成。从现代媒体,我们往往能看到,同一事件的无数种不相容说法。因此,我们不能苛求写历史的人,只能从他们的字里行间,去探索我们想知道的真相。

    武则天时期,很难由权贵的出身区分关陇派、河东派,只能从个人的行为或者死因来猜测。典型的是闻喜裴氏,很难说清楚他们属于哪一派。在历史大潮面前,包括武则天在内,世家大族也难以看清方向;每个有能力、有思想的人,都会追寻自己的路,他们的行为,不能完全归于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就我们现代人所知,高尚而有理想的人,现实中并不少见。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西域必要性的争论,从未间断。高宗后期,武则天临朝称制初期,连年的灾荒,使得矛盾激化,路线之争趋向暴力,其中夹杂着利益之争,让人难以明了。武则天的态度,更是莫名其妙。无论如何,她带领中国走出困境,维持了和平与稳定,标志不在于明堂、天堂、天枢、九鼎,而在于人口增长。

    武则天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李武氏有限公司董事长,另一个是中国士农工商联合公司董事长。武则天首要考虑的是自己,其次是李武的安危与传承。在这个基础上,她需要承担士农工商的重责。她的棋局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走出,其最终结果,未必是她最初的设想;更可能来源于各方势力,通过残酷斗争,博弈出的结果。洛阳、长安为棋局之眼位,西域为龙头,大唐由此走向盛世。

    大唐灾荒,吐蕃占领安西四镇,断西域商道。裴行俭带王方翼等,不战而屈人之兵,夺回四镇,建碎叶城。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切都是利益,恰好,西域人是最好的商人。没有利益交换,不可能和平收复。

    东突厥没饭吃,中国无力或者不愿意援助,于是反叛,希望通过战争,逼迫大唐支持。划重点,萧嗣业带兵出征,莫名其妙粮道被断,由此溃败。裴行俭用利益交换的手法,收复东突厥。

    朝堂的矛盾激化,裴家的另外一个人,裴炎联合程务挺等大将,否定裴行俭的策略,杀掉投降的54位突厥酋长、贵族,东突厥无路可走,只能反叛,靠劫掠中国维生。这个时候,高宗、武则天离开长安,搬家到洛阳。可能因为利益不足,西突厥再次反判,断商道。裴行俭准备带大军西征,还没有出发,莫名死于军帐。王方翼没有等待朝廷大军,拼死一搏,击败西突厥,却无济于事,不久,安西四镇再次丢失。

    高宗崩于洛阳,那年关中人相食,可以想象灾荒之严重。武则天临朝称制,用黑齿常之坐镇洛阳。此后就是军功贵族后裔、李唐宗室与武则天的争斗,其结果是洛阳变神都,武周革唐命。

    东突厥连年扰边,老朽薛仁贵带兵屯边,击败东突厥,却“老死”于军帐。后来,黑齿常之出征,又击败东突厥。而一个莫名其妙的云南将爨宝璧,巴巴地带兵追击东突厥,全军覆没。那时候的东突厥,还很弱小。

    过程中,一个洛阳卖假药,来自雍州的冯小宝得势,被武则天任命为大总管,带兵征突厥,奇怪的是,突厥避战远窜,连续数次。酷吏趁机出手,诛杀黑齿常之等大将。

    从以上战例看,有势力希望东突厥反叛而且强大。那时候灾荒严重,也应该有实力挤出一些物资,援助东突厥,或者部分东突厥部落。证据就是裴行俭的策略能够实施,说明得到朝廷认可。结果半路杀出裴炎,否定这个策略。博弈的过程、结果没看到记载,但是,高宗、武则天一定首肯,被逼还是主导,没有线索。从结果看,希望东突厥强盛的势力胜;这个势力是谁,不知道。今日之世界,我们都有概念,总有些势力要树对手、找敌人。

    中盘,细棋,暂时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