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承诺

    石头过的很顺心,新皇登基以来,中国灾荒连连,唯独洛阳风调雨顺。去年旱灾、雨灾、蝗灾不断,开春后,不少灾民跑到洛阳。灾民很聪明,秋收歉收或者绝收,很多农户干脆就没有种冬小麦,省下种子维生。当时地方官拦着不让离开。开春后,形势明朗,很多人家明显熬不到夏收。常平仓借粮,人丁兴旺的家族会借,熬过灾难就可以恢复元气。一些农户不愿意借贷,地方官也清楚,这样日复一日折腾下去,这些人家就算折腾到死,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不得已,放人离开故土,一些灾民跑到洛阳就食。

    很少有人朝西进潼关去京城地区,哪里粮食不够吃,还经常遭灾,不如到洛阳,一定饿不死。石头又挑选一些农户回来。现在的孙圪垱村,人丁兴旺,小孩、成人加起来,差不多七十多人,石头成为真正的大村长,孙家家主。虽说每天村里人一样干活,一样吃饭,石头的气势明显不同。

    麦子差一些,织绣还是没抢过来,依旧由郑七娘管;还是有收获,已经将桑、麻、蚕掌握在手。麦子从小和男人一样生活,比普通男人还能打,织布、绣花实在不行;起先的时候,石头的衣服都要别人做。对妇人来讲,这是很没面子的事,虽然没人敢当面讲,背后的唠叨不可避免。实在顶不住闲言碎语的威力,麦子不得不为石头找小妾。麦子很现实,从村民里找出一位女工很好的女郎。小妹妹手巧,比七娘还差一些,所以夺权失败。麦子仍然没有放弃,鼓励小妹妹,好好学习,积蓄力量,等待机会。石头不在乎这些事,孬蛋不在乎,麦子也不会在石头面前唠叨。

    麦子仍然保持以前的习惯,每天早上跟着男人练武,所以后来的男女老少,也都跟着练。农活很苦,农忙季节,石头、麦子也不像以前,活动量那么大,但农闲的时候会恢复。孬蛋不一样,一直延续以前的习惯,后来教孩子练武,更是如此。孬蛋痛定思痛,认为自己最大的缺陷是骑马,小时候没钱,没机会骑马,所以比不过薛仁贵之流。

    最初,孬蛋准备买几匹马,让孙家孩子从小学骑马,却遭到七娘的反对,以至于全部妇人都反对。麦子认可七娘的说法:

    “大哥,咱家人丁单薄,现在主要是养孩子,而孩子还是要养孩子,责任重大。我也打听过,骑马太危险,伤残、死亡比例很高。咱能不能不去求军功,好好过日子;即便要求,当步卒也行吧。”

    七娘拧不过孬蛋,倒是麦子领着妇人反对,孬蛋才想明白,不是大家族,真心不能教小孩骑马,孩子都伤了残了,要军功干什么?于是作罢。因为这次纷争,七娘与麦子的关系缓和,起码表面上很亲热。村里妇人都清楚,麦子是大管家,急了会打人,没人敢惹;七娘差不多是二管家,平常不管事,要是谁惹得七娘发怒,麦子一定会帮着收拾,所以也没人敢惹。

    康惠澄依旧带着阿娜尔逛洛阳,四处品尝美食。惠澄告诉阿娜尔,美食在市井,那些不起眼的摊档,才有好东西吃。阿娜尔觉得,确实比莫愁坊的味道好,甚至对孙家驴肉汤大加赞赏。阿娜尔在莫愁坊的境遇一般,觉得名字不好听,而当红舞女,都有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所以康惠澄领着阿娜尔,到大槐树找赵老先生,求个艺名。赵老先生拍拍身上的土,带着两人沿着河堤走,一边走一边想。

    赵老先生:

    “你准备用什么姓?康还是其它?”

    阿娜尔:

    “我要用石,我家在石城。”

    最后一抹余晖照得云彩通红,堤岸边,柳叶舞动,桃花飞扬;河对岸,炊烟袅袅;天公作美,下起丝丝细雨,烟雨蒙蒙。赵老先生笑了,说道:

    “我看,石暮雨不错,怎么样?”

    阿娜尔很高兴,千谢万谢;赵老先生自然不能白出力,康惠澄掏出敬资感谢。送阿娜尔回去,途经清化坊,一家酒楼,灯红酒绿,觥筹交错。阿娜尔很羡慕,指着酒楼说道:

    “野生皮牙子,等我有钱了,咱们也到里面吃一顿。”

    康惠澄笑了,说道:

    “等我发财了,把她买下来,让你天天在里面吃。”

    阿娜尔噗嗤一笑,说道:

    “野生皮牙子,还是我来买吧。我要在这里挂个大牌子:石城酒楼。”

    康惠澄笑着说道:

    “你要买,我想买,该怎么办呀?”

    阿娜尔咯咯一笑,说道:

    “那还不好办,咱俩合伙,到时候我经营酒楼,你看家护院。”

    改名后,阿娜尔的生意似乎好一些,出来游玩的机会也少,康惠澄整日翘首以盼,王柔中说道:

    “太好了,阿娜尔来的少,我终于有点休息的时间,喝口茶。”

    永徽二年(六五一)十月,晋州再次地震;十一月,定襄地震。这是震动大唐根基的地震,为了稳定人心,皇帝封晋王,镇压气运。大槐树下不认同皇帝的做法,认为治标不治本,大奸臣还没挖出来,大唐怎么能稳定?

    似乎很有用,永徽三年没什么大的灾害。四年二月,驸马都尉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高阳巴陵公主谋反,伏诛;杀荆王元景、吴王恪。老头们对这些皇亲国戚没什么好印象,一个个来通远市抢房子,断定,引起地震的奸臣一定是这些人。

    紧接着,朝廷发生了与通远市有关的变化。下半年,皇帝提拔褚遂良为高官;高季辅薨;随后,褚遂良官报私仇,贬黜韦思谦。通远市对韦公有好感,虽说没有直接关系,私下都知道,因为韦公弹劾褚遂良,吓走了霸道的购房者。这不是奸臣与否的问题,关系到身家性命。

    来通远市买宅子的贵人越来越多,商贾与贵人的矛盾不可避免。到处都在建设,尘土飞扬,商贾很反感,只能找市监、县令哭诉。而这两位只听不说话,很明显,没办法解决。已经入住的贵人觉得太吵,躲在宅子里都能听到市井的嘈杂,也找市监、县令投诉。老头们都说,市监、县令点头哈腰,做出种种承诺,还是没办法解决。令商贾闭嘴容易,购物者也管?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