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灾害连连

    康惠澄来了以后,确实招揽到一些西域的小客商,对王家铺子却没多大作用。两个人都很执著,整天研究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大?除了研究他人的经营之道,还研究货物的运转环节、各种门道。费了一年多的功夫,除了客流量的自然增长,店铺没有任何新的改善。

    两个人还是搞清楚了商道核心,必须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否则不可能做大宗生意,只能如同现在一样,做小买卖;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能把货物运到中国以外的都不是一般人,而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关系,外人很难参与。有一点很明确,绝对不是靠钱、靠货物就能染指。

    工匠很重要,有手艺就可以开作坊,自然会有商贾上门。以两人现在的实力,绝对请不来手艺好的工匠。一年时间搞明白这两个关键点,两人也收获满满,以后都不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两个人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没有特别的机会,也只能一直这样维持下去。所以,两人现在只能维持现状,等待机会。康惠澄不再白日做梦发大财,做个伙计也不错,除了维持生活,还能认识不少人;柔中够大方,给的工钱不少,每月都能攒些钱,偶尔还能去娱乐场所逍遥。

    老仙回到久违的卦摊,用了好几天,才补上前段时间的小道消息,毕竟老头们每天都有话题。提的最多的还是灾害,认为今年只是小灾,原因是前太子承乾失德,幸亏被皇帝及诸大臣及时处置,不然的话,旱灾不去,可能出现大饥荒。

    出现一个姓贾的新老头,穿着要差一些,看上去像读书人。老仙注意到,贾老头听的多,说的少,最多讲些历史典故,不传小道消息,大家戏称为贾书生。老仙问:

    “老贾,你是做什么的?凭我卜卦几十年的功底,竟然看不出你的底细?”

    贾书生笑着回答:

    “我是都督府的大官,你们应该对我保持尊敬。”

    老仙笑了:

    “我说老贾,别吹牛了,我怎么觉得你不是姓贾,而是姓真假的假,一直考不上进士,在长安活不下去,才到洛阳混。别瞎吹牛,小心被抓。”

    贾书生夸张地站起来,仔细打量自己的形象,皱着眉头问道:

    “你们就那么不待见我?看来好衣裳才能衬托出官威。”

    有了新话题,老头们很高兴,纷纷给老贾出主意,该怎么穿着,搭配什么配饰,怎样说话,才能有威严,才能像大官。最后一致认为,还是现在这身打扮实在,有那个闲钱留着吃饭,等哪天考上进士,大家凑钱买一套行头,保准不输给其他同年。老贾微笑以对,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

    除了聊天,老头们还玩游戏,主要玩樗蒲双陆,看起来像飞行棋,也玩象棋,老仙不会玩也不想学。老贾有一次带来一副围棋,老仙一时激动,下了几盘,相差太远。想当初做护林员的时候,周围几百平方公里,只有自己一家三口,每天上网下围棋,觉得业余三段水平不低。到了老贾这里,真的成了臭棋篓子,为了赢棋,老仙要求取消四个坐子,开局三三错小目。老贾觉得新鲜,认真了几分钟,还是杀得老仙屁滚尿流,不得不中盘认输。又下让子棋,让到五子还是输,老仙掀翻棋盘,发誓以后再也不碰围棋。老贾面有得色,哈哈大笑。

    老贾身体真好,一群老头羡慕不已。所谓老头,最小的只有四十多岁,平均也就五十多。这些人都是隋末战乱中活过来的人,命不是一般的硬。他们经常谈起那时的繁华,一百多万人,开玩笑,比现在的长安人还多,那像现在的洛阳,二、三十万人,真的荒凉、凄凉。秦王进洛阳的时候,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清远市被烧成废墟。

    很奇怪,自从魏征去世后,老头们经常无缘无故谈起往昔岁月,据说这种现象往往是不祥之兆,到夏收的时候,连着去世好几个,有下棋太激动直接过去的,有病倒再也没爬起来的。对于聊友的死,老头们总会有短暂的悲伤与哀叹;不过,很快就会忘记,重新回到混吃等死,高兴一天是一天的状况。

    有死就有生,这两年新出生的孩子很多,到了秋天,孙家又多了几个小孩,所以老头子们经常互相恭喜。王掌柜不太高兴,女儿的第二个小孩是女孩,不断地叹息,小孩太容易夭折,起码四、五个男孩,才能保证香火不断。

    李勣除了会打仗、会做官,还是很出名的医师,孬蛋从晋阳当兵回来,带来不少药方,老仙自己也有一些,所以家里人生病很少找医师,都是自家人出手治疗。王掌柜家也有祖传的药方,有了孙子后,拿出来分享。像王家这样人丁单薄的家庭,会不惜一切代价医治病患,一般的家庭都不会这样做,卖房子、卖地凑钱治病的家庭少见。读书人一般都读医书,家里人有病也都是自己看,除非大病,才找有名的医师。

    现在家里有一群小孩,所以治病也是不小的事情,最怕的就是天花。孙思貌孙神仙,用得了天花小孩身上的脓疮,抹到小孩身上,让小孩也染上轻微的天花,据说很有效果,所以孙家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洛阳的雨季集中在夏收以后,五月到八月,老仙还没安生几天,洛阳大雨,一直持续到八月底。今年运气不错,洛水、谷水、瀍水都没有发大水。孙家的地都是坡地,不怕大雨,所以天晴后,庄稼长势不错。但洛阳周边地区,因为去年的干旱,很多家庭已经没有存粮,开始欠粮、欠钱;今年秋收又绝收、歉收,出现很多灾民。

    灾民没饭吃,成群结队到洛阳就食,洛州刺史与洛阳县令急火攻心。皇帝十月、十一月要移驾洛阳,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处理不好,丢官都是小事,掉脑袋的可能性很大。没等灾民走到洛阳城,刺史与县令亲自出面,组织富户在各个城门建粥棚,建临时营地;灾民还会带来瘟疫,防疫比吃饭还重要。

    通远市各家都到上东门开粥棚,一般都是几家合伙,孙家、王家同样随大流。现在天气还不太冷,灾民暂时呆在旷野也没多大问题,吃饭、喝水是头等大事。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安排,灾民短时间不可能再回自己的家乡,需要在洛阳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