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连接体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南齐乱悠悠

    (一)

    南齐北魏义阳之战斗,

    以齐军最终取得胜利而结束。

    萧衍因战功,

    而升任太子中庶子(五品)职务,

    与太子中舍人共掌东宫禁令,

    纠正缺违,

    侍从规谏,

    奏事文书。

    而你也因战功,

    被任命为扬州都督区都督。

    你与西西公主的婚礼,

    也终于在推迟一个月后,

    盛大办举。

    作为宰相独子,

    皇帝女婿,

    太子师傅,

    你与西西公主的婚礼,

    这场面自然是小不了哪去。

    一大早上,

    阮府家门前的马车,

    便排到了几条大街之外头。

    你一身红衣装束,

    跟着父亲站在门口,

    迎接到场的宾客亲友。

    “阮兄,

    恭喜恭喜。”

    低着头的你,

    听着这声音有点耳熟,

    抬头一瞅,

    原来是天天跟你的100号分躯,

    鲍仁形影不离的高钧逑。

    你下意识的往高钧逑的身后瞅,

    却没有找到那个瘦削的身躯。

    “多谢多谢,

    钧逑,

    鲍仁上了哪里去?

    今天我有这么件大喜事务,

    他也不过来帮把手。”

    阮宰相笑着跟来人话语。

    “呜,

    鲍兄因为有些事务,

    不得不办处,

    提早去钱塘(杭州)喽。

    临行前的时候,

    还跟我话语,

    不能参加阮兄的婚礼,

    实在是遗憾之举。

    他还叫我来跟阮大人,

    陪礼求恕。”

    高钧逑说着,

    就要对着阮宰相磕头。

    “哎,

    不用不用。

    不过小鲍这么早到钱塘去,

    干什么事务,

    皇上可还惦记着他喽。”

    阮宰相一边话语,

    一边瞥了一眼,

    脸色不善的你这阮郁。

    他以为你在生气,

    其实你在为小小那丫头,

    万分焦虑。

    高钧逑,

    听出了阮宰相的话外之语,

    忙顺着接下去:

    “呜呜,

    还不是那个苏小小闹得缘故。

    鲍兄最近可是跟招了魔似的,

    有点犯糊涂。”

    高钧逑说到这处,

    四下里瞅了瞅,

    见没人便走近了,

    悄悄地跟阮宰相话语,

    “看来鲍兄是下定决心,

    要娶这么个风尘女子为媳妇。

    您是朝中的老人,

    您可得劝劝他,

    不能让他这么任性下去。

    不然他的前途,

    就毁喽。”

    “咔”,

    “呜,

    少爷您,

    这可怎么办喽?”

    正说着话的二人物,

    忙往你这里瞅,

    只见由皇帝所赐予,

    价值千金的鸾凤玉佩之物,

    被你硬生生的掰成了两半部。

    你的脸色苍白,

    手上的青筋还在微微跳动着,

    目光呆滞,

    像个傻子样模。

    阮宰相首先反应过来,

    不慌不忙,

    从你死死攥着的手里头,

    将玉佩抠出,

    对着目瞪口呆的人群,

    微微一欠身躯。

    “没事,

    郁儿失手,

    大家继续,

    大家继续。”

    热闹的锣鼓,

    又重新响起声语,

    谁也没注意,

    你这新郎官的长袖里头,

    有几滴鲜红正顺流而出。

    夜深喽,

    清冷的月光凉飕飕,

    在大红的院落的映衬下,

    显得格外苍凉,

    让人不由怅惆。

    七十二位侍女,

    排成两列序,

    静静的站在院落里头,

    等待着你这男主的到赴。

    前厅的动静喧语,

    有时随风飘入,

    歌声,

    舞声,

    叫好声,

    声声热闹不休。

    空气里流动着淡淡的酒香,

    熏得人也有些醉喽。

    突然前方处,

    传来了一阵帮声,

    昏昏欲睡的侍女,

    登时清醒了些许。

    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直直的站好姣美的身躯。

    喧闹的声语,

    由远及近,

    阮郁由一干人搀扶,

    跌跌撞撞,

    回到了布置一新的洞房里头。

    洞房夜烛。

    红烛高烧,

    娇美的新娘子西西公主,

    一身大红衣服,

    安静的坐在铺着大红床单的床上头,

    只是下身微摆的衣襟处,

    调皮地将她的紧张说出。

    醉眼迷离的你这新郎人物,

    倚在门口,

    摸着手上的戒指府,

    眯着眼看着西西公主,

    这京城第一美女,

    却并没有走上前的意图。

    刚才在外面的宴席上头,

    你对于敬酒者来者不拒,

    结果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你就开始大着舌头,

    叫着“小小,小小”的话语。

    阮宰相听见后,

    气得牙根痒痒,

    崩不住,

    恨不得立马把你这儿子,

    拽过来,

    狠狠打一顿屁股,

    才解恨愁。

    但是碍于这么多人务,

    又有皇室亲属在这里头。

    他只好暗地派奴仆,

    把夫人找来,

    让她赶快带儿子回洞房去。

    此时的你,

    浑身酒气,

    嘴里不停的重复着什么话语,

    只是你喝得太多酒,

    语不成调,

    谁也听不清楚。

    床上的新媳妇,

    西西公主,

    京城第一美女

    还是一动不动的坐着,

    规规矩矩,

    很有大家闺秀的范度。

    醉了的你,

    看着这京城第一美女,

    眼前的美妞,

    却突然,

    一把拽下红色的盖头,

    一边晃着满头的珠翠宝物,

    一边吐着粉嫩的小舌头,

    叫嚷着“好热,好热”的话语。

    “小小,”

    你不禁快步走上前去。

    “小小这丫头,

    总是这样调皮不休。”

    看着将喜帕当手绢擦汗的西西公主,

    你无奈地笑着话语。

    记忆里头,

    小小在自己面前,

    可是从来不守什么规矩。

    你记得清清楚楚,

    她将自己的衣服,

    偷偷拿去,

    在袖口,

    密密封了一圈的荷花图。

    自己拿着衣服,

    去找她的时候,

    她却晃着小小的脑袋,

    一脸委屈,

    抱怨自己是个大木头,

    不解风物,

    不懂情趣。

    你记得清清楚楚,

    她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

    将你带去的十几坛好酒,

    倒去泡青梅喝去,

    然后给十几个空坛,

    灌满水,

    又原封不动的放在那里头。

    你请人喝酒,

    却喝了一肚子清流,

    自己丢了面谱,

    有点生气的去找这丫头。

    小小一脸无辜,

    将两手一伸出,

    说着“公子明鉴”的话语。

    你记得清清楚楚,

    记得她爱穿鲜嫩颜色的衣服,

    红粉,

    碧绿,

    鹅黄,

    酱紫,

    满满一戒指府。

    她每日最爱的事务,

    就是穿着那样明媚的衣服,

    坐着小车,

    穿梭于西湖缤纷的春色秋物,

    隔着湖,

    向看着小小发痴的自己,

    大叫着,

    “阮郎,阮郎,

    快过来”的话语。

    眼前的美妞,

    还是一动不动身躯,

    一阵晚风,

    穿窗而入,

    原本盖得严实的火红盖头,

    被吹起一角,

    露出了倾国倾城的五官面模。

    “小小”,

    迷蒙中,

    你好像看见这丫头,

    穿着红色的婚嫁衣服,

    站在湖的另一岸头,

    轻轻的向自己招手,

    脸上是少见的娇羞。

    你的手,

    情不自禁的伸出去,

    想要去,

    触摸那倾国倾城的脸谱。

    感到你的手,

    覆在了自己的脸上,

    盖头下的身躯,

    立马僵住。

    即使隔着红红的盖头,

    新娘子西西公主,

    还是能闻到,

    你嘴里浓重的酒气,

    还有身上的汗臭。

    “小小,

    小小,

    小小”,

    你喃喃的低语,

    一把扯开了两人之间,

    薄薄的碍阻。

    院里的阮夫人——

    你的生母,

    在看见屋里瞬间熄掉的亮光后,

    终于长长的一口气舒,

    揉了揉,

    站得有点发酸的双腿,

    带着一脸笑意离去。

    (二)

    四百里外的西湖。

    此时鲍仁,

    你的100号分躯,

    正站在钱塘驿馆的院落里头,

    闻着满园的桂花香语。

    小小已经从牢里放出,

    只是身子遭邪气侵入,

    这小半年头,

    一直卧床养病歇休。

    鲍仁,

    你的100号分躯,

    自那一日黄大哥离开后,

    就一直暗地派下属,

    打听小小的事务。

    每月都按时,

    将自己饷银寄过去。

    他估计小小这丫头,

    并没有太多的存银财富。

    有了这些钱物,

    她应该能买得起,

    更好的药物。

    鲍仁这般思虑。

    这几日一路披星戴月,

    日夜兼程的赶路,

    昨天半夜的时候,

    终于赶到了钱塘西湖。

    原以为自己,

    会马不停蹄的赶去看这丫头,

    谁知到了驿站门口,

    鲍仁反而不敢再走出一步。

    一想起阮相那天所说的话语,

    鲍仁的心脏,

    就突突直跳不休。

    临行前的时候,

    皇上暗示他语,

    回来要给他这个大功臣指婚嫁娶。

    他总觉得皇上的话语,

    是另有所指之处。

    摸了摸胸口,

    那道薄薄的密旨信书,

    鲍仁的眉头,

    紧紧皱在了一处。

    皇上告诉他,

    这次阮相,

    会派阮郁和几个老臣过来钱塘地区,

    一起打理孟浪的案由。

    这正是一个一锅端的好机遇。

    最好在钱塘地区,

    就将他们就地正法,

    全部清除。

    “阮郁,

    孟浪,

    你们这次,

    算是撞到了枪口,

    想躲都躲不掉喽。”

    慑人的寒流,

    从鲍仁的眼里涌出。

    “先生,

    先生”,

    小僮仆,

    又是一路,

    大呼小叫的跑进屋。

    对于这个毛毛躁躁的小僮仆,

    鲍仁早已经习惯,

    头也不抬,

    继续忙于公务。

    “有何事务?”

    “先生,

    贾姨母,

    派人来通知您,

    说姑娘快不行喽。”

    小僮仆,

    看着面无表情,

    连看也不看他的鲍仁,

    你的100号分躯,

    心里暗暗焦虑。

    “什么?

    你怎么不早说出?

    来人,

    备马去。”

    鲍仁刚听完此话语,

    手上的公文就掉了一地头,

    此时候,

    他也顾不得捡去。

    连便服都来不及换取,

    急匆匆的就随着小僮仆出去,

    直奔临湖小筑。

    午后的阳光,

    暖暖的,

    透过雕花的木窗户,

    一格一格的穿进屋,

    有暖风吹抚,

    吹起了一地脆脆的宣纸之物。

    最上面的那张,

    在空中翩翩起舞,

    阳光照在几近透明的纸上头,

    一行细细的字体,

    淡淡的现出。

    “吾安,

    甚好,

    勿挂心头。”

    等赶到时候,

    只见贾姨母,

    黄大哥都围在小小的床前头。

    贾姨母,

    不时的背过身去,

    悄悄擦着泪流的眼眸。

    鲍仁,

    你的100号分躯,

    楞楞的站在门口,

    看着床上躺着的小小这丫头。

    刚才进来时候,

    听见仆人们的哭语,

    吓得他魂飞魄散,

    万分恐惧,

    想要一路飞奔去,

    却不知怎么的越走越慢脚步。

    本来明媚的阳光,

    暖暖的,

    却掩不住颤抖,

    突然黯了下去。

    小小努力转过头,

    看见了一脸茫然的鲍仁,

    你的100号分躯。

    “鲍兄,”

    小小使尽了气力,

    声音却还是弱不可闻,

    不甚清楚。

    仿佛是听到了什么召唤样模,

    鲍仁突然醒了,

    下意识的去找床上的美妞,

    却正好对上,

    一双笑意盈盈的眼睛,

    甜美可人,

    很是治愈。

    深吸一口气,

    鲍仁缓缓地走过去,

    生怕一个脚步声语,

    惊动了床上的病秧小妞。

    “鲍兄,”

    小小笑着念语。

    好不容易走到床前头,

    鲍仁弯下腰去,

    跟她话语。

    小小嘴一努,

    示意贾姨母,

    拿东西去。

    没过一会儿,

    贾姨母,

    就提了一个沉沉的包袱,

    过来此处。

    打开一瞅,

    是一堆白花花的银物。

    鲍仁不解的回头,

    去看躺着的小小丫头。

    “鲍兄,

    这里面都是你接济我的银物,

    我没动一许。

    如今我也用不着喽,

    还是物归原主,

    还给鲍兄之手。”

    “这是何故?”

    鲍仁,

    你的100号分躯,

    看着一堆白花花的银物,

    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语。

    “鲍兄不必多虑,

    小小并不是跟鲍兄见外,

    只是,

    咳,

    咳咳,

    只是这银物,

    我是用不上喽。”

    小小娇美却苍白的脸谱,

    憋得通红,

    好不容易说完了这句话语。

    鲍仁本能的想斥责小小两句,

    叫她不要胡说乱语,

    可是看见她泛红的脸谱,

    话到嘴边就又缩了回去。

    小小瞅了瞅,

    守在床前的黄大哥和贾姨母,

    无力的摆了摆手,

    叫他们先出去。

    鲍仁半跪在床边处,

    看着小小不带一丝血色的脸谱,

    心乱如麻,

    全身像是被绳子缠住,

    无法解开其中的困局。

    小小挣扎着要起身去,

    鲍仁一瞅,

    赶忙上去扶住。

    小小却只是摇头,

    一手捂着帕绸咳嗽,

    一手颤悠悠,

    指着床头的枕头。

    鲍仁以为她要把枕头,

    竖起来当靠垫,

    连忙放好,

    还用手擦了擦靠垫的表面处。

    小小见状,

    也顾不得咳得离谱,

    向前努力伸着消瘦的手,

    鲍仁一看手上的玉镯,

    已经褪倒了胳膊肘处,

    心里一阵酸楚。

    看出小小这丫头,

    是想要那个枕头,

    鲍仁疑惑的将枕头,

    拿给这丫头。

    小小摇摇头,

    指着枕头下头,

    那张红红的纸,

    像是有什么东西,

    在龙飞凤舞。

    鲍仁拿起来,

    给她看到了上头,

    大红的喜字符。

    喜帖!

    鲍仁的头,

    轰得一声就炸开去。

    你结婚的事务,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瞒着小小这丫头,

    正好小小也在养病歇休,

    每天足不出户,

    大家也就放松了少许。

    只见小小从手上头,

    拔下那个戒指府,

    鲍仁看着这丫头,

    脑子里又浮现出,

    你那天晚上的话语。

    这个戒指府,

    真的与你手上的那个一样一模。

    小小将戒指府,

    放在喜帖上头,

    递给鲍仁的手里头。

    “这是我当初,

    跟阮郎私定终身后,

    自己设计的喜帖之物,

    如今是用不上喽。

    你帮我个忙,

    将喜帖和这个戒指府,

    一起还给他去。”

    说着,

    小小努力的抬头,

    望着屋顶,

    眼眶里滚动着泪珠,

    看得出,

    小小在努力的不让它落下去。

    “鲍兄,

    等你见到他的时候,

    帮我跟他说声恭喜,

    让他好好待他媳妇,

    西西公主。

    听说,

    这西西公主,

    可是京城第一美妞。”

    “你,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鲍兄,

    我累喽,

    麻烦你下去。”

    小小仰着头,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一行清泪,

    终于止不住,

    触及飘伤雨,

    催目,

    顺流。

    怒啸起风人未休,

    瘦面,

    憔容,

    奔浊。

    绪思更来,

    挥将不去。

    “离别两地思旧故,

    盼过月落盼来秋。

    公子他乡也思愁,

    许诺下的那些永久,

    难道只是梦里奢求?

    不知我就此离去,

    能否忘怀所有?

    可惜人生多少事务...”

    小小这么想着,

    永远闭上了眼眸。

    (三)

    屋外头。

    鲍仁,

    你的100号分躯,

    一身青衣,

    站在院里头,

    手里拿着一纸诏书。

    明天新任的巡察使,

    就会到任钱塘地区,

    他也该离去。

    收拾收拾自己的东西,

    其实也没有什么,

    几件换洗的衣服,

    几本书,

    一缕小小的青丝,

    一枚戒指府,

    一张喜帖之物。

    鲍仁将所有的公文之物,

    都整整齐齐的摆好,

    放在案头。

    等明日上午,

    高钧逑到后,

    就能够立马办事务。

    皇上的封官圣旨下来喽,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

    鲍仁竟被任命为滑州(今辽宁)刺史职务。

    而高钧逑,

    则占得了那个唯一的京官位属。

    有人话语,

    鲍仁在办事期间,

    与苏小小纠缠不休,

    还穿着丧服,

    以家人自居,

    参加了她的葬礼之序。

    有人话语,

    鲍仁贪赃枉法,

    收受贿银,

    为那个苏小小盖了一个庙宇。

    还有人话语,

    皇上本来很欣赏鲍仁,

    但谁知他在钱塘期间正事不务,

    放跑了囚犯阮郁,

    此事传到皇上耳朵里头,

    龙颜大怒。

    皇上一气之下,

    就把他安排到了最偏僻的滑州。

    对于这些纷纷传语,

    鲍仁没有想过要分辨什么缘由。

    小小死后,

    他的确穿上丧服,

    以哥哥的身份之属,

    为小小送终入土。

    西泠湖畔的那座小庙宇,

    也是他为小小盖的建筑,

    上面还有他亲笔写的楹联,

    “湖山此地曾埋月,

    风月其人可鉴金”之语。

    钱也是他出,

    这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至于你这阮郁,

    不是他放的,

    那天他无意间撞见贾姨母,

    慌慌张张的从他屋里跑出。

    他没说话语,

    只是暗暗的跟在贾姨母后头,

    看着她进了大牢狱,

    看着她打开牢门,

    看着她将阮郁送出城去。

    鲍仁不清楚,

    为什么自己没有制止去。

    只是看着他出城的那一刻,

    自己的心府,

    也放了下去。

    明天就要走喽,

    他想了想,

    还是回到屋里头,

    打开包袱,

    取出了两样资物,

    走到门口,

    让小僮仆,

    把黄大哥叫入。

    小小临终前的时候,

    曾对他嘱咐,

    让他把贾姨和黄大哥一起带走。

    贾姨不应许,

    说要留走此处,

    陪着小小这丫头。

    黄大哥倒是愿意跟他一起走,

    说滑州之地荒凉偏僻处,

    跟着他去,

    好有个照应之举。

    看来如今这时候,

    也不能结伴而行喽。

    鲍仁正想着,

    黄大哥就进来屋。

    “鲍先生,

    有什么吩咐?”

    “哦,

    是黄大哥,

    请坐下歇休。

    小弟叫你来,

    是有两样资物,

    想让你帮忙送出去。”

    “黄某定当办到,

    只是这东西,

    不知送给何许人物?”

    “黄大哥不用焦虑,

    看了东西就清楚。”

    鲍仁起身,

    从桌上拿过一小布袋,

    交给黄大哥的手里头。

    黄大哥打开一瞅,

    只见里面有一张红红的喜帖之物,

    和一枚小小的戒指之物。

    “鲍先生,

    这是何物?”

    “黄大哥,”

    鲍仁摆了摆手,

    没有让他说下去,

    “请黄大哥务必帮我送到手,

    这样小小的心愿,

    就算了去。”

    鲍仁说完后,

    就起身准备回屋。

    “等等,”

    黄大哥将他叫住,

    “谢谢你,

    鲍仁。

    谢谢你的善举。”

    半年后。

    朝堂上头,

    又是一番新样模。

    高钧逑,

    一身新官服,

    得意洋洋的站在队伍之首。

    如今朝堂上的风向,

    又转向了这位,

    新上任年轻有为的高丞相这里头。

    据说这个年轻的高丞相,

    当年以非常干净利落的手段,

    结果了孟浪等皇上的心头大患人物,

    还遵从皇上的吩咐,

    几乎将萧道成、萧赜子孙全部屠戮。

    尤其是他不费一兵一卒,

    就拿下了老奸巨滑的阮相,

    当阮相一身囚服,

    跪在朝堂上头,

    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瞠目呆口。

    后来渐渐朝里有了些传语,

    当年要不是高钧逑,

    背后一刀,

    关键时候,

    背叛了阮相,

    卖主求荣,

    阮相根本不会被抓捕。

    只不过,

    谁也不清楚,

    刑场上头,

    正当朝廷准备对阮相大卸八块的时候,

    有蒙面高手,

    突然杀出,

    将阮相救走。

    不过在临刑前的时候,

    朝廷就已经给阮相,

    服下了慢性毒酒。

    就算阮相被救走,

    估计也难逃死去。

    皇帝自然是万分恼怒,

    将相关臣属,

    全部砍头。

    倒是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

    因为这半年度,

    他的心绪,

    全部放在,

    寻找唯一的漏网之鱼,

    阮郁身上头。

    高钧逑,

    看着桌案上头,

    手下新送来的那件,

    袖口处,

    缝着密密的荷花图案的衣服,

    以及那叠,

    厚厚的,

    泛着荷花清香的信书。

    一抹冷笑,

    爬上嘴角处,

    也许那天,

    阮郁就会现出踪处。

    (四)

    “高相,

    阮郁现出。”

    “知道喽,

    人都准备好了木?”

    “准备好喽。”

    “等会他一进院子里头,

    你们就下手。”

    “属下知乎。”

    “吱唔,”

    门开了,

    一个瘦瘦高高也帅帅的人物,

    轻轻的走进院子里头。

    “高相”,

    来人话语。

    高钧逑,

    眯着眼眸,

    看了一会儿,

    突然做了个手势,

    月色里头,

    一排寒光闪过去。

    只见院子中的那个人物,

    摇晃了几下身躯,

    啪的一声,

    倒在了地上头。

    “启禀高相,

    阮郁已经死喽。”

    高钧逑,

    闻听此语,

    慢悠悠的踱到尸体跟前去,

    上前摸了摸鼻息,

    确实是死喽。

    “阮郁啊阮郁,

    没想到你还是个痴情的种,

    本来只想试试,

    没想到你还真到此处。

    今天是苏小小的忌日,

    既然你都来了,

    那我就让你们俩个人物,

    见一面目。

    来人,

    拿席子把他卷了,

    在苏小小墓那里,

    找个地方,

    把他埋喽。”

    高钧逑,

    不耐烦的挥挥手,

    看着下属,

    把你抬了出去。

    抬脚正准备走,

    突然觉得脚下一咯,

    高钧逑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一脚就把脚下的“石头”,

    踢飞去。

    挂着红线的两枚戒指,

    在月光下头,

    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高高的飞了出去,

    再不见踪处。

    (五)

    一个月后,

    一首不知何人物,

    写下的奇怪诗句,

    《苏小小之墓》,

    在民间里头,

    广为传誉。

    “你轻轻的离去,

    没有一丝眷留。

    从此钱塘画舫里头,

    再也没有,

    你那哀怨的歌曲。

    灯火阑珊处,

    再也没有,

    你那寂寞的身束。

    只有西泠桥头,

    那一座孤荒青墓。

    那西湖河畔的杨柳,

    正轻轻飞舞。

    那氤氲的湖雾,

    可有你的芳魂驻?

    才高八斗的美妞,

    在豆蔻芳龄的时候,

    一抹鲜土,

    染红了天边的霞幕。

    厚重的墓碑写有,

    “钱塘苏小小之墓”。

    你的芳华年数,

    永远定格在19岁数。

    风不走,

    雨恋留,

    佳人已踪无。

    油壁车斑驳离疏,

    青骢马垂幕老朽。

    红颜已骷髅,

    书生亦远去。

    是谁在寂寞阁楼,

    唱起《黄金缕》,

    那月如清冷小舟,

    更能衬托出你的幽苦。

    你拾起残梦睡去,

    梦里有你的碎步。

    你在响午锦簇,

    如昙花般绚目。

    芳华几许,

    你不愿流于尘俗。

    在那些耸立的高墙和牌坊里头,

    你蔑视着这方以实力为尊的天宇。

    你将烟柳抛去,

    将美丽珍收。

    你轻轻的离去,

    你的美丽永远沉淀在世人的心府。

    你轻轻的离去,

    一丝留恋也不带走。

    才子没有忘记你的故曲,

    后人没有忘记你的才模。

    你走进诗词歌曲,

    走进后人的传誉。

    几多年度,

    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你的墓前头,

    一次次写下脍炙人口的诗著,

    一次次将你的荒冢修葺如初。

    他们幻想着你风华绝代的容模,

    却忘记勾勒出你华丽后的痴苦。

    于是你拧起江南的哀愁,

    融入历史中去,

    与西泠同传流。”

    (六)

    若干年后,

    有书籍这样记录,

    南齐的那些故曲:

    南齐,

    建立于公元479年度,

    亡于公元502年度,

    国祚23年度,

    传3世7帝人物。

    公元479年度,

    萧道成逼迫宋顺帝刘准禅位,

    于建康南郊登基称帝,

    改国号为“齐”称呼,

    史称南齐,

    萧道成即“齐高帝”人物。

    萧道成即位后,

    将自宋孝武帝以来的弊政革除,

    下诏修建儒学机构,

    招揽人才队伍。

    这一年度,

    有一个年轻的娘姑,

    从小就以卖笑为生,

    成为了西湖岸边青楼的中流砥柱。

    一日遇上一位儒雅的公子,

    二人一见钟情,

    但公子家法甚严酷,

    不准她进门府,

    两人只好分手。

    可怜的娘姑,

    心神不宁,

    很快就生下了苏小小这丫头。

    公元480年度,

    萧道成下诏书,

    实行检籍政谋。

    所谓“检籍”,

    就是检查户籍,

    此举可以清查伪造户籍之人物,

    将许多冒充士族出身的假士族,

    清除出去,

    增加税赋。

    这时候,

    南齐官员趁机整理户籍,

    讹诈凡夫走卒。

    一日,

    官府闯入苏小小的妈妈开的青楼,

    指控青楼虚假户口,

    并勒索苏小小母亲大量财物。

    雪上加霜的是,

    她身患重病,

    临死的时候,

    将苏小小托付给了妓女贾氏,

    含恨而去。

    公元482年度,

    齐高帝萧道成驾崩,

    终年55岁数,

    在位3年度。

    其子萧赜继位,

    即“齐武帝”人物。

    萧赜在位期间,

    继续保持其父萧道成的治国方针,

    关心民间疾苦,

    与北魏和平相处,

    使得南齐进入一段稳定发展的时候,

    史有“永明之治”的称誉。

    公元486年度,

    富阳唐寓之,

    因检籍混乱而起兵叛乱,

    并打出,

    “抗检籍,反萧齐”的名头。

    虽然这次叛乱,

    被齐武帝迅速平息,

    但检籍政策,

    依旧遭到了庶族的激烈抗拒。

    公元490年度,

    南齐永明八年度,

    齐武帝迫于压力,

    取消了检籍政谋。

    这一年度,

    荆州刺史萧子响,

    齐武帝萧赜的第四个儿子,

    因未被封王而心生不满,

    其言行被有心之人物,

    收集汇总后,

    密报齐武帝处。

    武帝大怒,

    立即派长史刘寅等人物,

    前去荆州核查,

    谁料萧子响冲天一怒,

    将核查之人统统杀死清除。

    武帝再派第二批人物,

    去抓萧子响,

    又被杀死清除。

    第三批被派去的官员,

    领头的就是萧衍的生父,

    萧顺之这人物。

    萧顺之带着兵马,

    气势汹汹的来到荆州,

    萧子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度,

    悔恨不休,

    涕泪横流,

    将自己二十年的委屈,

    上书齐武帝,

    请萧顺之将其转奏给自己的生父。

    让萧子响没有想到是,

    萧顺之接过奏折的同时,

    也砍下他的人头。

    原来,

    萧顺之来荆州之前,

    接到了两条命令:

    一条是齐武帝命令,

    如萧子响有悔过之意图,

    必留其性命身躯;

    一条是太子萧长懋命令,

    见萧子响,

    务必杀之铲除。

    顺之是太子党徒,

    执行太子命令毫无保留。

    萧子响死后,

    齐武帝悲痛万分,

    常常以泪洗面,

    虽然看到了萧子响的悔过书,

    却没有加罪于萧顺之,

    萧顺之自感愧疚,

    由此发病,

    不久就亡故。

    父亲虽然不是齐武帝杀死的,

    但终与齐武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粒仇恨的种子,

    也就在萧衍兄弟们的心里头,

    生根发芽出。

    公元493年度,

    齐武帝萧赜驾崩,

    终年53岁数,

    在位11年度。

    由于太子萧长懋早于齐武帝病故,

    便由太孙萧昭业继位属。

    萧昭业在位时候,

    挥霍无度,

    朝政大权由镇军大将军萧鸾掌控住。

    这一年度,

    豫州刺史崔慧景,

    与北魏联合,

    欲突破寿阳一线,

    有不臣之心绪。

    寿阳是南齐的北方重镇,

    萧鸾封萧衍为宁朔将军职务,

    率领5000精兵士卒,

    去对抗崔慧景的五万大军队伍。

    很多人都认为萧衍必输,

    然而萧衍却带上崔慧景的老母,

    一同前往寿阳地区,

    并周济他们母子团聚,

    令崔慧景感念萧衍恩德,

    又因妻子仍在西昌侯萧鸾的手里头,

    束手就擒服。

    萧衍不但没有杀崔慧景,

    还好言相劝,

    化解崔慧景与朝廷的矛盾,

    令其俯首臣服,

    并上书萧鸾以表忠心度。

    萧衍通过此事,

    确立了自己在萧鸾朝中重要的政治位属。

    这一年度,

    西湖山水养成的苏小小,

    宛如画中仙女。

    这一年度,

    苏小小十四岁数,

    她不仅以美貌迷倒众人,

    还把自己的词谱成歌曲,

    成为闻名杭州的才女。

    这一年度,

    苏小小随着年龄的增长,

    性格变得孤僻顽固。

    像她这样美丽动人的少女,

    不少富豪纷纷涌入青楼,

    有的要纳她为歌女,

    有的要买她为媳妇,

    有的要出千元将她赎出。

    这一年度,

    贾姨母把苏小小叫到身边,

    耐心的劝语:

    “小小,

    你别耍脾气了,

    能嫁入豪族,

    就算你是小妾小媳妇,

    总比在青楼卖笑好些许,

    就凭你这才貌双具,

    还怕富家子弟不接收!”

    苏小小答复:

    “姨母,

    我自从出身青楼,

    就没有金屋子的通路。

    再说了,

    富人家的孩子一贯好色清虚,

    一旦失宠,

    入豪门容易,

    脱身难走。”

    贾姨母掏出手帕,

    擦干眼泪,

    看着小小这丫头。

    “小小,

    你还是多考虑。

    如果决定了,

    我就给你找一位,

    才貌双全的好丈夫。”

    苏小小红着脸,

    低下了头,

    不肯说话,

    害羞地躲进内屋。

    从那以后,

    贾姨母就四处奔走,

    为苏小小寻找一个好丈夫。

    公元494年度,

    萧鸾发动政变,

    将萧昭业废杀铲除。

    随后假借太后之令宣布,

    立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文,

    为帝位属。

    不久后,

    萧鸾又假借太后名头,

    废了萧昭文的帝位之属,

    而后,

    自立为帝,

    即齐明帝之人物。

    齐明帝生性多疑,

    后来将萧道成、萧赜子孙,,

    全部屠戮。

    萧衍对这位他一手扶植起来的皇帝,

    害怕之心不断加剧。

    这一年度,

    苏小小十五岁数。

    她在人群里头,

    发现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物。

    迷迷糊糊间,

    她的目光对上了少年的目光,

    右手拉下车帘,

    连忙催促少年,

    继续前行去。

    香车转身消失于,

    柳树花丛里头。

    这个年轻人名叫阮郁,

    朝廷宰相阮道是其生父。

    他从小就听说西海的美景,

    终于得到父亲的允许,

    只身从京都前往杭州。

    看到湖坝上的苏小小,

    他不禁叹服:

    “湖边的美景,

    让人流连忘归府,

    而这个江南娘姑,

    更是让人难以忘去!”

    阮郁在人群里头,

    询问苏小小的下落处。

    有人回复:

    “她是名妓苏小小,

    十五岁数,

    是公认的才女。

    她被很多人追求,

    但她很固执,

    难遇。”

    阮郁问路,

    次日在西陵渡口,

    发现院落一处,

    花团锦簇,

    格外雅悠。

    阮玉系马,

    贾姨母出来迎候,

    问语:

    “官人来做什么事务?”

    阮郁把昨天的事务,

    告诉了贾姨母。

    贾氏见他英俊的样模,

    心中暗喜,

    领着他穿过竹路,

    穿过松道,

    把他带到了一个大厅里头。

    虽然没有一些雕梁画栋建筑,

    但临近西湖,

    十分静谧雅幽。

    苏小小知道后,

    从绣帘中走出。

    眼里有秋水,

    眉间有远谷。

    不久以后,

    小小和你就整天待在一处,

    一刻也不会离开去。

    每天不在船上度过,

    欣赏西湖美物;

    或者去山上玩游。

    你们乐而忘返,

    忘却人世间的愁苦。

    这年秋,

    下人送来一封家书,

    催你回家去。

    苏小小见你匆匆离去,

    心里有些恼怒,

    回到里屋,

    在西湖上打坐,

    哪知已经是深夜喽。

    寒风摇动坝上垂柳,

    月悬柳上星点处处。

    一阵冷风吹过,

    小小冷得发抖。

    公元495年度,

    南齐建武二年度,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亲率三十万大军队伍,

    攻打南齐国度,

    命刘昶、王潇为先锋,

    兵发司州。

    萧衍再次受命出征,

    这次他的身份是副将,

    协助主将王广之参与军机事务。

    同行的还有,

    你这宰相儿子人物。

    萧衍在这次战役里头,

    找到了突破口,

    设计了完美的作战计划,

    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军事才术。

    萧衍认为,

    北魏围城数月有余,

    却久攻不下,

    源于北魏军队士卒,

    不了解司州城内的实虚,

    不敢贸然进兵战斗。

    可令人趁夜摸上城北贤首山,

    待天明战事开打,

    可以三面夹击北魏军队,

    可破魏军队伍。

    萧衍清楚,

    如果想进入权利中枢,

    必须凭借此次战役,

    获得军功荣誉。

    果然如萧衍所料,

    魏军大败,

    死伤大半人马队伍。

    拓跋宏也开始撤军北去。

    南齐的北方威胁,

    自此暂时解除。

    军事上的胜利,

    并没有阻止萧鸾的屠杀径途,

    萧鸾的光辉形象,

    正在渐渐挂上暴君的名头。

    萧衍自知要想有所作为,

    必须韬光养晦,

    锋芒隐藏住,

    等待时遇。

    萧衍曾与你前去一庙宇。

    住持的一句话语,

    让萧衍内心兴奋不休。

    你说,

    将军龙行虎步,

    有帝王之相属,

    天下必属将军所有,

    且不久,

    京城会发生大事故。

    萧衍追问会发生何种大事时候,

    老和尚竟打起了谶语。

    一则消息,

    让萧衍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齐明帝萧鸾身染痼疾,

    正四处寻药物,

    进行救助。

    不管是真事还是谣言,

    南齐的政权,

    已经显现巨大的危机,

    这对萧衍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

    这一年秋,

    红叶满山头。

    小小来到石屋山玩耍,

    欣赏山上景物。

    她被这一幕感动,

    感叹身为少女,

    无法享受人间真爱之举。

    她正要转身上车,

    忽见庙里头,

    有一个书生人物,

    与你同样模。

    他想问对方,

    但走了几步,

    就停了脚步。

    知道他左右为难,

    苏小小上前迎了上去,

    话语:

    “小女子是钱塘人苏小小,

    虽然出身青楼,

    但也懂礼数,

    你为何停下脚步?”

    书生闻言,

    迎了上去,

    话语:

    “久闻大名,

    只恨无缘见君本躯。

    又怕小姐谈豪攀富。”

    身为一个寒门书生,

    不敢有什么不妥之处,

    没想到那位小妞,

    竟然上前来问,

    堪称才女。

    “我就是个青楼女,

    有什么了不起之处。

    今天听了你的话语,

    你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

    大展宏图。”

    书生忍不住笑喽。

    笑完后,

    对小小话语:

    “小姐,

    我鲍仁既没有关义武的天才,

    也没有姜太公的技术,

    还谈什么前途?

    难道,

    是你故意逗我之举?”

    伴随着小小悠扬的歌声,

    鲍仁的心情顿时彻底平复。

    小小唱了《神弦歌》歌曲。

    从旋律中,

    鲍仁听到了女人的尖叫声语,

    无法摆脱现实的残酷。

    “小姐,

    时间不早,

    我该走喽。”

    小小拿出银物,

    递给鲍仁:

    “才一百金,

    鲍仁请收下,

    祝高中状元榜首。”

    鲍仁俯身鞠躬,

    话语:

    “不要送这么大的礼物。”

    “我觉得我们都是苦命人物,

    应该互相帮助。”

    “我不感谢你的好意,

    我只能记在心里头。”

    回到镜亭处,

    苏小小望向西湖的尽头,

    月光倒映在湖面上头,

    与远处明亮的灯火,

    交相辉映,

    煞是风光丽秀。

    她忽然转身,

    失声痛哭。

    小小看着墙上头,

    题写在镜亭上的诗、琴、棋、画图,

    又想起了你这阮郁。

    阮郁的离去,

    对苏小小来语,

    真的是巨大的伤心处。

    公元497年度,

    南齐建武四年度,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再次领兵南征,

    且扬言要打过长江去,

    江边饮马喝酒。

    萧衍率领6000精兵,

    与崔慧景汇合于邓城,

    共同抗击北魏军伍。

    萧衍向崔慧景建议,

    北魏八万士卒,

    分别驻扎在5个城池,

    南齐军定可以各个击破,

    没有不胜的道理,

    但崔慧景却不以为然,

    并没有要出兵的意图。

    待雨过天晴之后,

    南齐军在行军中途,

    遭遇北魏骑兵队伍,

    崔慧景赶紧命军队,

    退守鹰子山地区。

    怎料,

    山下的北魏骑兵越聚越多,

    萧衍建议崔慧景,

    趁北魏援兵未到时候,

    应该及时杀出一条血路,

    被包围住,

    就十分被动喽。

    崔慧景则认为魏人不习夜战,

    可以等到天黑时候,

    再突围,

    也迟不到哪里去。

    萧衍与崔慧景意见不同,

    只能各自撤走。

    显然崔慧景,

    没有了解天气预报,

    当天夜里头,

    皓月当空,

    犹如白昼,

    南齐军被杀的七零八落,

    崔慧景狼狈逃回首都。

    得知崔慧景战败,

    萧衍引军从另一侧突围出,

    人马损失过半,

    只能退守襄阳地区。

    邓城兵败,

    齐明帝萧鸾并没有怪罪萧衍,

    反而拜萧衍为雍州刺史职务。

    从此,

    萧衍成为地方豪强,

    又远离京城是非,

    手握边城重兵队伍,

    获得了干一番大事的有利机遇。

    还有一个更有利的条件,

    萧鸾已病入膏肓,

    即将亡故。

    一日,

    朝廷观察员孟浪,

    又派人守住青楼,

    一直等到日落,

    小小仍未到此处。

    男人一直等到深夜,

    才看到小小回府。

    小小喝醉了酒,

    被大家拉进里屋。

    那人只好回去禀复:

    “妓女喝醉了还不来,

    这是看不起大人之举。”

    孟浪听了骂语:

    “真是失礼度。

    青楼丫头,

    还不听吩咐!

    我想把她清理干净,

    以缓解我胸中的怨怒。”

    次日,

    孟浪下令府衙,

    逮捕小小这丫头。

    苏小小在钱塘一带人脉多,

    府县担不起责故。

    贾姨母劝笑笑赔罪去,

    笑笑却来照镜子,

    打扮装束。

    小小没说话语。

    贾知道小小嚣张,

    也就没再劝谕。

    小小吃了点心,

    坐着香车来到了湖边处。

    孟浪在船上头,

    看到香车朝自己驶入。

    没有县令知府,

    知道小小来了,

    就命人把小小押上了船里头。

    一看到小小,

    就让她以梅花为题目,

    吟诵诗句。

    小小念完诗句后,

    孟浪又让小小唱歌弹曲。

    陪车的奴仆,

    把古琴递过来,

    苏小小弹了古曲。

    琴声在湖面上回荡,

    夹杂着她的思绪,

    就像湖水,

    静静淌流。

    琴声骤然停止,

    整个船如梦初醒样模。

    孟浪喝语:

    “小小,

    以你的才貌,

    还不如跟我回家去,

    做我的小媳妇。”

    小小怎么可能应许。

    孟浪便找了个理由,

    将小小送进监狱。

    后被救出。

    公元498年度,

    北魏孝文帝元宏,

    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

    二十万人数,

    大举南伐,

    相继攻占了雍州的南阳、新野、南乡等郡,

    随即乘胜追击围攻樊城地区。

    同年度,

    齐明帝萧鸾驾崩亡故,

    终年46岁数,

    在位4年度。

    其子萧宝卷继位属。

    十六岁的少年萧宝卷,

    从妓院来到了父皇的病榻前头,

    聆听最后的教诲,

    核心思想就是一句话语:

    杀人得狠毒。

    这也是萧鸾一生里头,

    总结的皇帝经验之处,

    全部都无私的传授,

    给了自己的儿女。

    这一年度,

    北魏孝文帝元宏,

    得知齐明帝死讯后,

    便下诏称说“礼不伐丧”,

    遂率军撤走。

    然而,

    萧鸾的儿子萧宝卷,

    和萧赜的孙子萧昭业一样,

    不学无术,

    荒淫无度,

    吃喝玩乐,

    不理朝政,

    昏庸暴虐狠毒。

    在雍州城府,

    萧衍和张弘策对当前的朝局,

    有着十分明确的认知度。

    萧宝卷为人凶残、昏庸、轻浮,

    他定然不会受,

    辅政大臣的控属。

    六位辅政大臣人物,

    均是无能之辈,

    萧遥光胸无大志;

    徐孝嗣老迈昏庸;

    江佑优柔寡断;

    江祀没有远谋;

    刘暄头脑简单;

    萧坦之唯利是图。

    况且六人各怀鬼胎,

    明里暗里不断争斗。

    萧衍与张弘策谋划,

    需要联合大哥萧懿,

    才能有绝对的实力,

    对抗萧齐政府。

    萧衍立即给萧懿写了一封家书,

    并让张弘策亲自送去郢州,

    此时,

    萧懿为郢州刺史职务。

    然而,

    萧懿始终没有明确表态,

    甚是犹豫。

    张弘策又用言劝之,

    萧懿大怒。

    萧衍自然清楚,

    大哥萧懿,

    自幼受父亲熏陶,

    忠君报国的理念根深蒂固。

    既然如此,

    他只能单独行动了,

    他盘点了下家底,

    这几年,

    还算殷实,

    手底下有一众,

    出类拔萃的将帅之才人物。

    萧衍命人开始秘密打造兵器,

    建造船舟,

    厉兵秣马,

    准备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务。

    然而,

    萧衍的兵力还是不足,

    本想再次联合大哥萧懿,

    又遭到无情的决拒。

    公元499年度,

    萧宝卷肆意杀戮,

    逼得文官退休,

    武将反出。

    萧宝卷杀人的刀,

    还是非常的快速,

    他先后杀死了六位辅政大臣人物,

    该杀的不该杀的,

    他都杀了,

    而且萧宝卷的死亡名录,

    还长到海里去。

    崔慧景造反,

    萧懿又奉命平叛,

    萧懿杀了崔慧景这人物。

    萧懿平叛有功,

    被萧宝卷封为尚书,

    总揽军务。

    正是如此大的功劳,

    萧宝卷担心功高盖主,

    将萧懿下毒清除。

    萧懿在死的最后一刻,

    也不忘忠君报国度。

    这年度,

    小小夜里回到青楼。

    苏小小心里暖暖的,

    于是她打开窗户,

    让凉风吹进来,

    风吹过后,

    她觉得很虚弱,

    正要上床歇休,

    却昏倒在地上头。

    贾姨母,

    见她不省人事,

    就把她抱到床上去。

    小小脑袋低垂,

    闭眼死去。

    世事艰辛,

    人生坎坷之处。

    她爱湖水,

    爱垂柳,

    爱诗句。

    几经波折,

    鲍仁终于名列金榜,

    任滑州刺史职务。

    他上任后,

    派人到西湖报喜贺祝。

    派人禀复,

    说笑笑病故。

    鲍仁气得受不了,

    跳上马,

    疾驰而去。

    他跑到苏小小身边,

    痛哭:

    “苏小姐,

    你给我一百金来求功名,

    我现在是来感谢我的知己,

    谁知你却抛下吾!”

    贾劝好,

    领着他进了里屋。

    见物思人物,

    勾起了鲍仁的回忆处处。

    鲍仁亲自鼓动工匠们,

    在西泠破土,

    为小小建墓。

    他发了个帖子,

    邀请各界人物,

    来参加苏小小的葬礼序。

    葬礼上的场面,

    非常感人物。

    同年度,

    阮郁死去,

    被葬于小小身边不远处。

    (七)

    公元500年度,

    在得知大哥萧懿,

    被萧宝卷杀害的消息后,

    萧衍下定决心推翻暴政,

    起义被正式宣布。

    萧衍造反的消息传到京城,

    萧宝卷命刘山阳起兵平叛,

    联合荆州萧颖胄,

    一起消灭萧衍的起义军伍。

    在此危机时刻,

    萧衍想联合荆州萧颖胄,

    派遣王天虎,

    前往荆州作为说客人物。

    王天虎用计,

    让刘山阳误以为,

    萧颖胄与萧衍达成秘密共识,

    因此按兵不动,

    不敢进兵战斗。

    萧颖胄兄弟,

    其实也早有反叛之心绪。

    于是乎,

    决定诱杀刘山阳,

    王天虎自愿献上人头,

    帮助萧颖胄取信刘山阳这人物。

    刘山阳果然上当,

    中了埋伏,

    被萧颖胄铲除。

    雍州和荆州,

    联合起义,

    声势浩大,

    得到了各地百姓的拥护。

    雍州和荆州,

    联合起兵没多久,

    荆州萧颖胄,

    拥立萧宝融为帝,

    建立西部小朝廷,

    但举兵南下之事务,

    却迟迟没有进展之路。

    西部小朝廷无奈,

    只能封萧衍为“征东大将军”,

    拥有雍州和荆州,

    两地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属。

    获得最高指挥权的萧衍,

    开始挥军南下战斗。

    途中遇到了一些抵抗,

    但都一一被萧衍和其部将化解,

    京城就在眼前头。

    公元501年度,

    萧衍率军攻入建康城,

    将萧宝卷弑杀铲除。

    宣德太后,

    下诏封萧衍为大司马、录尚书,

    骠骑大将军,

    扬州刺史,

    晋爵建安郡公等职务。

    随后,

    萧衍改立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为帝,

    即齐和帝这人物。

    公元502年度,

    齐和帝下诏宣布,

    晋封萧衍为梁王称呼。

    同年度,

    萧衍逼迫齐和帝萧宝融禅位,

    建立南梁政府。

    至此立国23年的南齐政府,

    宣告灭亡倾覆。

    萧衍当上皇帝的时候,

    是39岁数,

    在位47年度。

    苏小小这丫头,

    生于南齐时候。

    苏小小墓,

    建于南齐时候。

    1000多年后,

    到清朝时,

    黄土只剩废墟。

    1200多年后,

    乾隆南巡感叹苏小小是才女,

    说她是文化名人物,

    理应受到关注。

    浙江巡抚为迎接乾隆,

    派人用大理石,

    重修了苏小小的陵墓。

    南齐朝代很短寿,

    短短23年的历史,

    没有留下光辉的业迹,

    只有一个苏小小,

    让人们津津乐语。

    苏小小是南齐的少女,

    冰雪灵动,

    苏小小是超凡脱俗的少女,

    敢爱敢恨,

    苏小小是热血沸腾的少女,

    多才多艺,

    多情多义,

    美得让无数人倾慕。

    烟消云散去,

    才情留给后人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