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剧:我就是李自成
繁体版

十九、她叫魏清慧

    穿越剧我就是李自成十九、她叫魏清慧

    “不知皇爷驾临何处?”崇祯皇帝走出大殿,站在台阶上看看灰蒙蒙的天空,刚要长舒一口闷气,一位御前太监弯腰轻声的请旨。

    “乾清宫!”崇祯皇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

    “启奏皇爷,公主和皇子们正在坤宁宫等着给皇爷请安,皇爷在哪里见他们?”

    “今天就免了吧,告诉皇后对皇子们好好教导,不可让他们荒废了学业。到时候我可是要巡查的。”崇祯轻声说。心里却在想这些个孩子还能不能平安的过一辈子还是个未知数,心里却不由得一阵酸楚。为人难的想法再次涌上心头。

    “通政司的奏折来了吗?今天的。”崇祯问。

    “来了,只是,只是把昨天的奏折批驳回来了,没有下发,内阁学士还要请旨才能办理呢?”那太监轻声说。

    “起驾乾清宫。”崇祯皇帝心里很不高兴,但是为了保持皇上的尊严,没有在属下面前流露出任何的表情,冷冷地说。

    乾清宫内装饰的异常华丽,可以说金碧辉煌,雍容华贵。但是崇祯皇帝看了看这个令自己熟悉的地方,实在是高兴不起来,这十几年自己就要在这里办事,掌握着历史再次给自己的机会,那就是决不能再次走到煤山的歪脖子树下边去。可是这一切又谈何容易,人家李自成答应吗,张献忠答应吗?

    “唉---不容易哟!”崇祯皇帝不觉轻轻地说出了口,又警觉地向四周看看,就下了肩舆,稳步走进了大殿。大殿的案桌上早已经摆上了一大摞待批待阅的奏折塘报,更加增添了崇祯的忧愁。

    “皇爷,该传膳了,您昨晚到现在还没有休息,没有吃东西了。”

    “早膳免了,天下正是多事之秋,正是朕宵衣旰食,勤于政务的时候,怎么能贪图口腹之欲。休得啰嗦,下去。”崇祯冷淡地说。

    奏折经过通政司和內监看过的,按照轻重缓急和内外有别分门别类的整齐的摆放在宽大的龙案上,在暖阁的外边还有几个各部大臣和秉笔掌印太监等十几个人手捧着奏本等待皇上接见,这都是经过了通政司和內监讨论过要面圣召对,有的是封疆大吏或者方面大员奉旨上任前来请旨的。

    “手本奏折留下,让他们都退下去吧,如果有事我会传见他们。”崇祯皇帝拿起贴有黄纸条的奏折对御前牌子,也就是御前太监说。

    “有要事面见的,等我看了他们的手本后会有旨意,让他们等两天。没什么重要事的,内阁们看着办理后奏报一下即可。”崇祯皇帝说。

    整个一天崇祯皇帝都在暖阁里批阅奏折,可是上来的奏折都是什么呀,不是东虏入侵,侵占地方若干,劫掠了多少人口杀了多少官,就是那些个灾荒需要赈灾,说什么赤地千里,易子相食,有的官员写的折子声文并茂,看后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心酸不已,更有的是朝臣互相攻击,党同伐异,还有的就是御史上的闻风奏事,给人一种莫不着头脑的消息和事情,再有的就是无事请安的折子等等,让崇祯的心里也摸不着头脑,心里憋着一肚子的闷气,但是也找不着发泄的地方,只能阴沉着脸不断地叹气,不断地小声呵斥那些眼花缭乱的奏折。

    宫娥彩女和那些伺候的太监们,都穿着华丽名贵的服饰,但在这个沉闷的地方都是弓腰垂手连大气都不敢出,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件事办不好,一个动作惹了上怒,丢了差使挨几十板子都是小事,弄不好丢了小命,诛灭九族都是有可能的。崇祯无意中看见这些个令人生厌的任何地方,心里更是生气。

    原本在他爷爷个哥哥做皇帝的时候,这些事他们都不怎么管,要么是内阁要么是內监管理,只是拣重要的事情上奏,而皇上也只是批示可与不可即可,自己躲在深宫里不是寻欢作乐,就是要追求长生不老,和道士们胡羼,再不就是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斗个蟋蟀做个木匠活什么的。可是他们做的这些后果就是大明江山现在已经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到了自己手上已经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

    唉-----这是什么事呀?必须力除此弊,事必躬亲否则祖宗的江山在自己的手里丢了,对不起开拓江山的二祖列宗。所以崇祯皇帝自亲政以后,所有的奏折都自己审阅,自己批示。可是奏折太多了,根本就看不完。没有办法只好让通政司把重要的事由写出贴在前边,叫做引黄,在用黄纸把内容摘要写出贴在后边,叫做贴黄,这样不太重要的奏折就不必详细阅读全文。可是他还是不放心,很是害怕这些内筒简要里漏掉了重要的东西。还有就是军情塘报,照例没有贴黄和引黄,随到随时传进来让他审阅。可是奏折昨日实在是太多了,每次都忙到三更之后,甚至通宵不眠,还是忙不完。

    有时候他也让贴身的太监他奏折念给她听,也让内阁大臣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给票拟和批红,但是他总是不放心,要自己的亲自看自己想自己做决定,他知道这个江山是他的,别的人不会那么上心的,所以就格外地忙。

    在上辈子就是忙着父亲留给他的公司,一直忙到死也没有落个好,现在她当了皇上,也就是扩大了的集团公司,自己还是忙,这就是命哟?崇祯皇帝无奈地想。

    “皇爷,该用膳了,你已经在这里坐了六个多时辰了,现在天都已经黑了。”一个太监走上前来说,

    “知道了!”崇祯皇帝的头也不抬,嘴里说,对着奏折也是这样批复的。

    那太监还要在说几句话,但是看见皇帝陛下的样子,又不敢说什么,愣了一会慢慢地退了下去,刚走到大殿的门口,见到周皇后站在门口,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站在皇后的身边。

    “怎么着也得让皇上休息一下,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哟?”皇后看着忙碌的皇帝陛下,心疼地说。但是所有在场的都人太监都弯着腰大气也不敢喘,唯恐一句话不对给自己找来无妄之灾。

    “你们不要那么诚惶诚恐的,我有那么可怕吗?谁有主意让皇爷休息一下,这也是为国分忧,为君尽忠么?说出来,谁有好主意我有赏,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周皇后说,眼睛看着众人。

    “微臣倒有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周皇后循声望去,原来是内阁大学士钱龙锡。其实钱龙锡今天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好在内阁在午门内的东边,离乾清宫不太远,钱龙锡实在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求见崇祯皇上,可是不知道是为了昨日驳回了皇上的旨意还是皇上的心情不好,总之皇上就是不见他,害得他只好不停地乾清宫内阁两头跑。

    “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都是为了皇上的龙体吗?就是说错了哀家也不会怪你的。”周皇后笑着说。

    “这个----”钱大学士沉吟的一声。欲言又止,周后眼睛往四周扫了一眼,四周的太监宫女们都知趣的往远处站了站,站到了听不见他们谈话的地方。

    “有人能让皇上停下来休息片刻,不过这恐怕人多听见恐怕有累圣誉。”钱龙锡说。

    “你说的该不是女子吧?天下所有的女子都是皇上的,看上哪个封她个妃嫔给个名号不就行了吗?我又不是吃醋的人。”周皇后说。

    “是个女子,但不是妃嫔,只是一个,一个,一个小小的都人,但是我看见这个都人在皇上的面前面子出奇地大。微臣前一段时间陛见皇上,亲眼见到一个太监给皇上送茶不慎打翻了茶盅,被拉下去打板子,这个都人赶紧给皇上又=倒了一杯茶,轻声说了一句皇上请用茶,你看钱大人都在这里,当着大臣的面教训家奴有损你的圣明,我看就饶了这个奴才吧。当时皇上就答应了,连处分都没有。还有前一段时间皇上正在和内阁的人谈话,还是这个都人对皇上说你不是要见袁崇焕吗?他已经在平台等候很久了,皇上立即带着我们一起到了平台与袁督师平台召对。可见这个女人的面子大得很。”钱龙锡说。

    “内廷不得干涉朝政,这不是干涉朝政是什么,难道说祖宗家法-----“周后小声说.

    “人家并没有说什么,怎么能叫干涉朝政,我看要想让皇上稍微休息或者吃点东西,我看不妨让这个都人试试,行不行反正都没什么?”钱龙锡说。

    “要是他惹怒了皇上,受到株连岂不是我们的罪过,你还是想点别的主意吧。”皇后沉吟了一会儿说。

    “不妨事,真要是那样我们两个一起求情,还怕求不下来?要是皇上答应了,这不是对皇上的龙体有好处吗?皇上这么辛苦又不吃饭,这样下去恐怕有损社稷,不妨一试。”钱龙锡说。

    “这个都人叫什么名字?我去叫她。”周皇后想了一想,终于下定了决心,对钱龙锡说。

    “他叫魏清慧,是乾清宫的都人,现在好像不当值,我今天一直都没有看见她。”钱龙锡说。周皇后向远处轻轻的招了招手,一个美丽婀娜的宫女轻轻的飘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