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末代皇帝:开局先斩赵高
繁体版

第12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

    “卫尉董翳,拜见陛下。”

    董翳摘帽在手,单膝落地双手置于胸前。

    “坐。”

    秦二世摆摆手,看向身前一脸络腮胡的董翳,沉默的注视着对方。

    咸阳城的军事力量有三: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

    中尉,掌京师卫戍。

    三者由内到外,第次守护在秦二世的周围,是他立身于此的屏障。

    规模最大的是中尉,最不容易出事的也是中尉,它的掣肘太多,兵力很难集中调度。

    除中尉外卫尉的兵力次之,数过五千,负责守护皇宫,是外臣进宫的第一道门禁。

    至于郎中令,那是守护在他身边的最后防线,由死侍蒙勇领着,秦二世并不担心。

    “效忠!”

    被看的炸毛的董翳,忽然听到这两个字,一时间错愕的不知该说什么。

    好在他反应够快,想起从郎中令军士那听来的传闻,说是新皇最喜欢人校死忠。

    福至心灵,董翳放下头盔顿首叩拜。

    “末将董翳,愿为陛下效死!”

    一秒……

    两秒……

    三秒……

    没有提示,没有反馈,秦二世的心脏砰砰乱跳,董翳也被秦二世长久的沉默搞得心慌。

    ‘是不忠,亦或是不够忠?’

    这念头在秦二世脑中一闪而过,但随后便被他撇在思绪触摸不到的角落处。

    不忠心,亦或是不够忠心,对秦二世来说有区别么?

    站在皇帝的视角,二者没有任何区别,尤其是领兵的将令,就更不能容忍了。

    “来人。”

    “诺!”

    “卸下董翳甲胄,押至郎中令治所。”

    “诺!”

    一脸狼顾之相的筇大步走到董翳身边,不由分说的开始拔下对方甲胄。

    董翳初时惊讶不明所以,甲胄脱到一半终于反应过来,赶忙开口喊冤。

    秦二世根本不听他的辩解,只是摆手示意筇加快速度,不久没了甲胄的董翳便被带了下去。

    “召蒙勇。”

    心情大为不爽的秦二世再次下令,兔绒赶忙出去找蒙勇,不多时便把他带了过来。

    “任命你为卫尉,可压得住五千卫尉士卒?”

    劈头盖脸的一问,蒙勇有些懵,好在路上知道董翳被关押了,早有心理建设才没出丑。

    “末将一人难成,需要两个助手为二五百主。”蒙勇拱手道。

    “哪两个?”秦二世问道。

    “王臣、白灼。”蒙勇立刻道。

    秦二世心中一松,这二人都是自己的死侍,派出去不会有问题。

    “你倒是会选,想要借力王白两家威望?”

    紧迫感消失,秦二世的声音变得轻松起来。

    “陛下慧眼,末将却有这样的想法。”

    见秦二世放松下来,打蛇上棍拍起马屁的蒙勇,一脸的憨傻笑容。

    平日与秦二世接触的多,加之秦二世为了笼络人心放低姿态,所以蒙勇等人在他面前还是敢说话的。

    “你个臭小子,允了。”

    秦二世笑骂一声,不等对方回话又问道,“这中郎令的位置,你有什么推荐?”

    听了这话,憨笑立刻从蒙勇脸上消失,这种得罪人的问题,他要如何回答?

    恰好这时筇归来复命,蒙勇双眼立刻亮起。

    “陛下,末将推荐筇。”

    他一开口,筇便狼顾向他,凶戾的眼中露出不解之意——筇没听到之前的问题。

    “筇啊……”

    秦二世望向筇,神色间带着思索。

    郎中令这个位置,最重要的便是忠心,这一点筇肯定有,除此之外还需要别的么?

    兵力总共一千,又在自己身边,貌似也不不需要调兵之能。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是勇武吧。

    “筇听令。”

    “末将在!”

    不明所以的筇单膝跪地,顿首以拜。

    “册封你为郎中令,即日生效。”

    “诺!”

    筇傻傻的应了一句,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

    秦二世看的一笑,这个傻傻的侍卫,他觉得选的正好。

    赶走二人之后,秦二世又思索一阵才沉沉睡去。

    到了第二天,他直接称病不朝,坐观外朝物议纷纷。

    -----------------

    丞相府。

    “冯相,陛下不朝,奏折都退回来了,您给看看如何?”

    秦二世数日不理朝政,李相又被囚禁,压力全到了他这边,冯丞相已然变成了——冯·压力山大·去疾。

    “留下吧,我一会看完会让人给你送回去。”

    老丞相头都不抬,只是一边看着手中奏折一边说话,那臣工留下奏折便走了。

    不多时又有人来,无非是一样的话语,直至午时才不再见人来。

    吃了昼食,冯丞相没着急回书房,而是在院子里溜达一会,修养一下精神。

    也便是在这个时候,有仆人近前,说是公子将闾三兄弟求见。

    “将闾?”

    老丞相眉头一皱,停下脚步。

    那仆人低着头等待老丞相指令,等了半天不见回话,微微抬头一撇,却见老丞相整个人像是石化了一般杵在原地。

    ‘这是怎么了?’

    仆人心中疑惑,遂又低下头等待。

    “不见。”

    好一阵后,老丞相大袖一挥留下一句话,随后转身回到书房。

    依旧如之前般嘱咐侍卫一句,然后转身来到书架前伸手一按。

    “啪!”

    脆响过后,暗格打开,被烧黑了一角的竹简显露出来,上面依旧有残余火漆。

    拿出竹简捧在手中,老丞相来到书房当中,缓缓跪在一个玉雕前。

    “陛下,公子扶苏已死,公子胡亥继位,如今大秦未按陛下遗愿行事,罪在老臣。”

    老丞相说着,向着玉雕稽首,再次直起身,已是泪流满面。

    “左传言: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然只为我大秦计,老臣亦无法回头,若陛下有万千惩戒,请降罪老臣一人,不要让大秦风雨飘摇。”

    老丞相讲完,托起竹简,对着始皇赐下的玉雕郑重肃拜,每一下都异常认真。

    待行了大礼,冯丞相长身而起静立片刻,等眼中温热不在,方才向外走去。

    只走了两步,他又停住身形,找来一个木盒,把竹简放入其中后走出书房。

    “左右,送我进宫觐见陛下。”

    随着冯丞相的一声令下,侍卫立刻忙碌起来,护着他向外走去。

    甫一出府,便看到三人并肩站在外面,身后跟着好多侍卫。

    “冯相这是要去哪里?”

    为首之人正是公子将闾,他看了一眼冯丞相手中木盒问道。

    “进宫探望陛下病情,公子要跟我一道去么?”冯丞相轻笑问道。

    “不了不了,本有些问题要咨询冯相,但既然冯相要进宫,我们稍后再来。”

    公子将闾说完,拉着两个弟弟开道路,注视着冯丞相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街道尽头,眉头轻轻皱起:

    今日冯相,怎么一副风萧萧兮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