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心论道
繁体版

第二十八节 奏表章太守济志(3)

    当然不是孔氏。

    不,应该说,当然不只是孔氏。

    孔蘩露是孔氏子弟不假,但他能到仙门郡任职太守,依靠的是孔氏对他的支持吗?

    不是的,是他早早就以私人身份,向蓬莱君桓志效忠,才换来了这一回报。

    虽说,也因为孔蘩露在孔氏内部得不到多少支持,使得他在桓志那里同样缺乏分量,故而换来的仙门郡太守,本是一个鸡肋般的职位。

    但现在时移势易,一旦孔氏得知,仙门郡本地三姓世家势力大损,他们或许会选择给与孔蘩露一些支持,但更大可能性,却是换上一个嫡脉子弟,将孔蘩露轻轻调走!

    相反,桓志知道了这里的事情,则完全不必考虑换人,因为孔蘩露本就是向他效忠的自己人了!

    昨日在朝庙,孔蘩露目睹陈仲那惊人手段,可不仅仅是被刺激了,更是回忆起了一些令他十分恐惧的往事!

    绝对、绝对,不能再恢复到过去那种,时刻生活在族长、嫡脉的阴影笼罩下的日子。

    所以,孔蘩露一旦确定,他无法在陈仲面前获得他自己所界定的尊重,第一选择就是上表蓬莱君。

    “臣仙门郡孔蘩露,谨启明公!”

    孔蘩露微微向东北方向仰起头,拱手抱拳,好似在蓬莱君桓志当面启奏一般。

    仙门郡侯愣神儿之后也多少琢磨出了些许味道,此刻并不懈怠,一字一句,立刻传给新昌郡朝庙敕神,蓬莱君桓志当下正驻跸彼处。

    “乙丑年,甲申月,乙丑日,臣以仙门郡三姓彭、左、巴,同丧其族老事者奏闻,伏候敕旨。”

    这是简明扼要,指出奏报的核心是仙门郡三姓士族,一起死了核心人物了。

    而蓬莱君名义上一统蓬莱道洲,实质上每天都在跟士族门阀暗中较量。

    有这句话,就不怕蓬莱君百忙之中,不感兴趣。

    但仙门郡侯却是对孔蘩露颇为腹诽。

    听听那用词。

    伏候敕旨?

    仙门郡侯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任太守了。

    还从没见过哪一位,奏报上如此奴颜谄媚的。

    不过,腹诽归腹诽,眼下想要制衡陈仲,唯一的合作者就是孔蘩露。

    没得选。

    仙门郡侯只管为他传报。

    孔蘩露除了遣词谄媚无骨,其它的倒也没什么可指摘处,甚至从其行文,还颇能见得才华。

    仙门郡侯渐渐的,也收起了心底的轻慢。

    此人有才,又极能放下身段,卑躬屈膝。

    似这般人物,看起来可欺,实则可怖,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巴结上了了不得的存在。

    果然,等到孔蘩露把陈仲与三姓士族的冲突始末陈述完,当即话锋一转,仙门郡侯听了,都只觉心底冒凉气。

    “臣闻国有四维者,四维绝国乃灭。四维者何?礼、义、廉、耻;礼使不踰节,义使不自进,廉使不蔽恶,耻使不纵枉。其不踰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纵枉,则邪事不生。”

    “然今日之天下,礼崩乐坏,礼之不存,三维者何得独存?是诸侯裂天下、士族凌诸侯、黔首辱士族者,皆礼之不存故也!”

    “穷究其源,非后汉之崇尚名士、月旦人物之失也欤?”

    “尚名士,则人自进,不以国家名器之重,而以拒征召、隐山林邀名沽誉者为高,踰节非礼,是坏人心也!”

    “讽人物,则争蔽恶,品评之望操于非礼踰节、无君父辈者之手,交相呼应、以非为是、以丑为美,纵枉无耻,是坏天伦也!”

    “此毒流于今日,乃有陈仲者自恃其名,三姓者自恃其势,目无王法,自用威福。”

    “故,臣斗胆,请改风易俗,若世无名士,乃可无豪族;世无豪族,乃知崇王化!”

    “一愚之见,实未敢轻污聪听,奈承明公厚爱,职守郡令,不敢不以风闻奏上,谨再拜者,臣孔蘩露,伏唯乾断!”

    孔蘩露长吁一口气。

    这篇奏记,他早已不知琢磨了多少日夜!

    目的,根本不止是为了针对一个陈仲而已!

    他要剑指门阀士族,真正目的是要斩断士族们自后汉以来,通过互相鼓吹,来垄断官位的根基——品评人物,推举之制!

    士族要分权,君主要集权。

    这是天然的矛盾。

    哪怕君主在成为君主之前,也是士族,可在他成为君主的那一刻,他就与士族站在了对立面上!

    孔蘩露既然投效于蓬莱君,那就全心全意站在蓬莱君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唯有如此,才能获得重用。

    而且,孔蘩露早有耳闻的是,当今有一种全新的法门,从炎州道的魏国,传到了蓬莱。

    那种法门,可以使修行境界与官位高低等同起来。

    只要孔蘩露可以获得蓬莱君的重用,那么他就极有可能,不仅得到权势地位,也会得到修为力量!

    仙门郡此次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引子。

    让孔蘩露下定决心,与孔氏决裂,将他的一番雄心壮志彻底施展开来的引子。

    而现在这个引子非常好。

    表面看起来,孔蘩露是因为自己治下的士族、名士,不守规矩,互相杀戮,完全不把他这个郡守,还有蓬莱君的法令放在眼里,造成他恼羞成怒,口不择言。

    如此一来,哪怕将来奏记泄露,被士族们知道了始作俑者,这不也有好几方的责任吗?

    他孔蘩露便仍有余地左右回旋,远比自己一个人往前冲来得强。

    至于说,到时候天底下的士族的愤怒发泄过来,陈仲和仙门郡三姓士族能不能顶得住。

    那可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只要巩固好了他在蓬莱君桓志心中的地位,桓志不倒,他孔蘩露就没什么可担忧的。

    而就在奏报结束的同时,仙门郡侯分明发现,孔蘩露胸中生出了一丝浩然气!

    这必是方才那奏报……

    仙门郡侯暗自凛然,幸好这浩然气只是生出一丝,想必是孔蘩露心思不够纯粹,故而虽则志向非凡,却是成色不足。

    若非如此,祂这仙门郡侯,恐怕都没有资格再与孔蘩露保持合作关系,而只能纯粹俯首听命了。

    孔蘩露紧接着就让仙门郡侯联系昭明郡那里,他又对着孔氏一通求援,说什么仙门郡这边士族大损,他压不住阵脚,希望族中尽快派遣力量接手,好似真就大公无私,一心只为宗族考虑一般。

    仙门郡侯对这位太守的评价,当真是一变再变,暗自感慨,祂身为神祇,驻世数百年了,论起阴谋诡计、诈变多端,竟还赶不上一个凡人!

    哦,好像,论武力,祂一样赶不上凡人来着。

    与此同时,陈仲师徒两个也选好了地点,返回城中,直奔郡守府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