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福人
繁体版

第八章 撑出我的船 (二)

    因为在外打工几年,付萍胳膊腿长得十分健美有力,皮肤也不粗糙,并不像土生土长的村姑一样,骨骼粗壮,皮肤黝黑。

    她的脸由于热的关系,透着健康的红。

    一般卖廉价货品的商市都开在地下,女装批发市场也不例外,因为商场建得早,结构有些别扭,商场中间有一部上下的电梯,商场出入口没电梯属正常,可是这个楼梯的台阶有点多还带拐弯。

    付萍每次都是拎着两个大袋子一气儿走上地面,不然走过一个楼梯,转角歇一下再走楼梯,走走停停,泄了这口气累不说,还耽误时间,她还要赶中午的火车回去。

    像她们买卖的这种十几块钱,几十块钱,最贵一百多块钱的衣服抢的就是时间,你卖得好,跟货的马上就卖跟你一模一样的衣服,有的为了抢顾客,兴许卖的还要便宜两块钱,所以,你再藏着掖着也挡不住人家跟货,又不是你家专卖;付萍回头再进相同的货,一般都是给交了定金的顾客进货,当然除去这些,去一次还要零星抓些别的货,当天去省城当天回来,去的勤了就要把住宿费省出来。

    抓货十分考验人的眼力,抓准了,回去能卖到断货,抓紧时间还能再进一把货,当然这也要看运气,毕竟时兴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有时候爆款只能抓一次,回头商家就断货了。

    许是看过大城市的繁华,虽然付萍没享受过,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付萍抓货的眼光十分好,她总是能精准的从一堆衣服里拽出来她想要的货。这次也不例外,她十分看好那件纱料质地,黑底印满红樱桃轮廓图案的小蝙蝠袖微微收腰的短袖女装,她除了最小码,其余码号各拿十件,大码又多拿五件,店里小码的衣服不好卖,大码衣服压到什么时候都能卖出去。

    幸好批发市场挨着火车站。她在路边买了六个包子,她还没有吃早饭,三个当早饭,包起来三个留在火车上当午饭。

    附近的小吃十分忙碌,客流不断,都是上货的人进进出出,店主认识每一个人,新来的一眼就能认出,有时还和她们攀谈两句。

    下午三点,付萍拎着两大袋衣服到了地下人防商场的店里,离商场关门还有一段时间,顾客不多,索性她和张丽关了店门,将新进的货整理挂上。

    两人挑挑拣拣,小店四周挤满了挂着的服装,虽然衣服多,却是错落有致,叫人看了不眼花。挂好衣服,两人把店里所有的货盘点了一遍,时间也差不多了,商场里响起了欢快的《步步高》乐曲,两人对视一眼,下班了。

    看着付萍锁好门,张丽挽起付萍的胳膊,和对面的大姐打了声招呼,两人欢快的走出了地下商场,每次上新货,头几天都是忙碌的。

    回到家里,付妈正在做饭,付萍洗完手过去帮忙,付妈连说着不用不用,倒也没把付萍推出厨房,只嘴上念叨:“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付妈嘴里这个“马上就好”付萍从来不当真,妈妈干活是出了名的慢,说慢还是好听的说辞,其实就是磨蹭,你想不到这样的付妈她从前是在农村生活的,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这样的,要说爸爸惯的吧也不应该,只有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才不好改,付萍觉得以后有时间问问妈妈的长辈。

    付妈永远不会合理的安排活计,除了有很大的事,她永远没个轻重缓急,当然付妈眼里钱和儿子是最重要的。

    比如付妈这边烧水,然后去淘米,淘完米,她蛮可以在水烧开之前的空挡去干点别的,洗洗菜,切切菜什么的,等水烧开了下米焖饭,这边菜也可以准备炒了,两不耽误,还节省时间,这不是常识吗,可是付妈不这样做,她爱干净,非要这边擦擦,那边蹭蹭,要不就进屋织毛衣等着,慢悠悠的,等第一件事做完了再做第二件事,非常教条,只等米下锅了才做炒菜的流程。这擦擦洗洗又不是什么大事儿,织毛衣也是,什么时候不能做,如果非要这么做,时间允许也行,大家回来都等着吃饭,饿得前腔塌后背的,就像付萍现在这样,可是如果没人上手帮忙,她能把这顿饭磨蹭到晚上六点半吃,不知道她不在家的时候,妹妹弟弟是怎么和妈配合的,不过付妈还是有长处的,她做的饭菜特别香,至于弟弟在妈妈眼中的重要性,当然是传统观念养儿防老呗。

    小时候是什么样呢?付萍记不得了,就是记得当时可能也没理会。

    所以付萍每次下班回来都帮衬着付妈做饭,反正她自己住的时间挺长,做饭炒菜对于她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

    饭菜刚做好,妹妹弟弟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