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边的蓝月光
繁体版

第六章 拜师

    乌贼山集市距离乐琪住的黄鱼村并不远,按照现代时间表来说也就是十来分钟路程。

    集市市日的日子非常热闹,各村赶集的人都汇入集市,比肩迭踵、人声鼎沸。

    乐琪看到故时候的小镇街道比较狭窄,没像现代那么宽敞,最大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马车牛车拉人拉货路过,街上两边的房屋是各种店铺,铺前各种卖菜卖货。小贩或坐、或站着大声吆喝,或与买主讨价还价据理力争,一切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乐琪跟着外公外婆买了这个时节最肥最新鲜的拖网带鱼,还买了一大竹篮子自家没有种植的菜类,蛋肉和生活用品等物。

    古代没有污染环境的现代塑料用品,没有飘飞地,到处乱扔的塑料袋。生肉菜等用棕榈树叶子瓣成绳子结住,熟品或用油纸、干草纸包裹,这情景使乐琪想起了电视剧里看的画面,她感到心情都是那么的轻松愉快,这里看看,那里问问,热闹的街道,气氛和谐充满着生机活力。

    周先生的医馆在街尾一侧,乐琪一家走到街尾就顺步进了医馆,周先生医馆药房内,一旁靠墙的凳子上坐满了或老、或弱的病人,等着排队去里间看病,店堂内有一个小伙忙着算账抓药,还有一个男孩蹲着给一伤者包扎腿伤。

    看到乐琪和外公外婆到来,抓药算账那个小伙赶紧打招呼,那个正在给病人包扎的男孩看到乐琪,就跟她调皮地眨了眨眼,咧嘴一笑,乐琪虽然不认识他,但也被他给逗笑了。

    周先生看到乐琪一家的到来,忙不迭的起来寒暄让座,此时刚好那男孩子忙好了手里的活,周先生便命他在外间给病客看病,那男孩答应着赶紧出去了。

    外公外婆平常也不是常去医馆,医馆虽然近,因是周先生每天也特别忙,一年到头也只是去集市时候偶尔进去张望了一下,打个招呼就走,以前也是雁儿才来南方的时候,有些水土不服,才去医馆。

    此刻乐琪和外公外婆特意带着乐琪进去医馆,周先生赶紧安排了病客让徒弟接着看,自己专门来接待乐琪一家。

    原主雁儿也怕去医馆,因为去了医馆就要喝苦药,有时候还要扎银针,每次外公外婆带着雁儿赶集,雁儿都是躲避着医馆走,看都不敢看那里医馆。后来雁儿渐渐地习惯了这里海边的生活,也不常闹病了,外公外婆怕她来医馆内闹腾,所以来玩的次数也不算很多。

    这次外公外婆带着乐琪来访,周先生百忙中接待,喜出望外。

    看着周先生和外公外婆聊着,乐琪轻靠着一张身体检查用的木板床环顾四周。

    医馆简朴简洁素雅,窗明几净。

    屋角立着一个竹书架,书架几层都摆满了书籍。

    敢情古代农村医馆没有挂锦旗之类的感谢装裱,乐琪曾在现代陪着外婆去过街上的中医医馆看病,里面挂满了红红的旌旗。

    乐琪走到书架旁,随便抽出一本,一竖竖的古体字书籍看得乐琪头大眼晕,心想:想我是现代堂堂的大学生,虽不是名流的大学,好歹也是受过高等的教育熏陶,居然对那么多古体字都认不得几个。

    耳边听得周先生看着她微笑说道:“雁儿也关心起书籍来啦?认识这书里的字吗?”

    乐琪诚实地摇头:“不认得。”

    外公哈哈笑道:“恐怕以前认识得几个字也早忘记了,女娃家女红绣工最为重要,将来找个婆家能讨欢喜,雁儿现在女红学得不错了,你看我脚上的鞋子,是雁儿做的。”外公有点沾沾自喜,忍不住地在周先生面前炫耀了一下。

    周先生在外公脚上一看,称赞道:“辰光过得快啊,雁儿长大了,鞋子都做得那么精致了,记得雁儿刚来的时候怯生生的,不习惯这里的风土人情,躲在徐大哥背后不敢看人,如今都会做鞋了。”

    外婆忙拉过乐琪过来,让周先生给看看,乐琪扭捏说:“外婆,我没病。”外婆说道:“没病也要让先生看看,哪里没病了,你以前的事儿咋还没记得呢!”

    周先生询问了乐琪一些常规问诊,诊了脉象,笑眯眯地问道:“想起以前的事没有?”乐琪摇摇头。

    周先生跟外婆外公说道:“雁儿无碍,还在生长着的身体壮实的很呢!”

    “那为啥记不起过去呢?连村人全都不认识了?”外婆询问道。

    周先生低头沉吟了一下,遂而说道:“世上万事万物结缘总有缘故,也不可过于探究天机,顺着天理自然为好。”

    外公外婆虽然听得有些迷糊,但是看乐琪身体无碍,也就放心了,记不得往事也就随他去了。

    “现在外头世道混乱,你们也不可出去乱走!”周先生叮嘱道。

    外公点头道:“也是,也是!我现在不去外府岙去做酒宴了,咱们明州府是天涯海角地方,天高皇帝远,应该是争战打不到的地方,我就在明州府内的乡岙做做厨。”周先生点头称是。

    “那我们就回去了,市集日你特别忙,就不叨扰了!”外公拱手相别,周先生忙起身相送。

    “稍等,徐大哥。”

    一家人转身过来,只见周先生着急过来说道:“徐大哥,雁儿也大了,很聪慧,学点字认识,这小囡看上去有灵气,不学点文可惜了!”

    周先生对雁儿和蔼的说道:“雁儿想学认字吗?你家不远,每个早上空着时候就过来,先生教你认字。每天早晨学一个时辰,好不?”

    乐琪巴不得能出得家来,家里天天呆着地日子太无聊了,赶紧弯腰说道:“好个,好个,谢谢先生!”笑得眼睛眯弯弯的喜悦。

    外公外婆无奈,农家女孩子也没官宦人家那样很多讲究必须关在家里,很多女孩子都是帮着家里去地里干活。虽然也不要乐琪干农活,但是天天看着她呆呆地望着天空也不是事儿,只得同意。

    周先生又说了,一切从简,女娃学文不是为了考状元,明天过来行个礼就行了,不用繁琐。外公拱手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外公带着乐琪买了请师礼来拜见先生了,虽然简单的拜师,但是礼物一定要孝敬的,古人对礼节规矩非常看重。

    摆满中药柜的药房内隔壁间,有一个小的会客请茶室,周先生端坐椅子上,那个男孩子徒弟早已拿过一张垫子,示意乐琪跪上去叩拜师礼,乐琪傻乎乎地有些不知所措,心想,从小到大上学都没有这样拜过老师啊!是不是影视剧里的那种拜法吗?但是我也没实践过,也不知道怎么拜。

    那个徒弟看她就这样跪的直直地,也不知道去叩首,便在旁笑嘻嘻地教她如何叩拜,乐琪便学着他叩拜样子,脊背硬邦邦地依葫芦画瓢模拟了一番。

    礼毕,周先生急忙扶起,也没训话之类的仪式,就是正式学生了,他和乐琪外公喝茶话聊,示意徒弟带她进入诊房内看看。

    诊房内一角落早已摆了一张书桌,书桌上文房四宝摆放齐整。一本半新旧蓝色封面的《百家姓》赫然入目。

    “纳尼?”乐琪脱口而出,读这个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一个大学生又要从幼儿园开始读书?

    翻开书本,前面几句比较顺口,以前在看电视剧时候跟着演员台词有口无心地念过,自己倒是会背几句,后面就不会了,读书时候没教过百家姓啊。突然气馁,此一时彼一时了,还是乖乖地从头开始学吧!一屁股重重坐在凳子上。

    那个徒弟正讶异地思考着乐琪惊讶的说着“纳尼”这个词是啥意思,乐琪对他笑了,问道:“小哥哥,你贵姓啊,叫啥名?你几岁啊?”

    乐琪打量着这个周先生的徒弟,他看上去身材单薄瘦弱,好像小时候营养不良勉强长成的模样,但却是长得有些秀气,做起事来手脚颇为麻利,很是乖巧。

    “我叫连生呀,十七岁啦。”

    连生笑嘻嘻地、还有些调皮样子地答道,看来他对乐琪突然不认识他颇感兴趣。

    先生说过雁儿的以前记忆没有了,连生感到好奇,这是啥病?落个水就忘记了以前的一切,对于学习医术的连生来说,见证和治疗病症是他最莫大的兴趣了。

    连生看着乐琪丝毫也想不起来他是谁,便指着外面药房在忙碌的小伙子说道:“雁儿妹妹,外面那位大哥姓杜,名成仲,你也不认识吧!”

    乐琪昨天就注意到,这位杜大哥看见人一直笑憨憨的样子,刚才经过柜前也对着乐琪这样笑憨憨的,乐琪摇摇头。

    连生边磨着墨对边对乐琪说道:“雁儿妹妹真的连我们都不认识了吗?你可没少到我们这里玩过啊!你忘了谁都行,哪能把你连生哥哥我给忘记了呢!”连生似乎有点气嘟嘟地,然而那神情似乎等待乐琪回答没把他给忘了似的。

    正说话间,周先生和乐琪外公说着话进来了,原来到开诊时间了,外面也等候了好几位过来看病的病客。乐琪外公嘱咐了乐琪几句,就与周先生拱手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