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家仔
繁体版

第十四章:私兵

    “这样啊,还真是个孝顺孩子。”

    小墨娘点了点头,打心里赞同曾小帅。

    这次瘟疫村里死的人太多了,几乎家家都有丧事,有的更是直接就灭了门,根本祭奠不过来。

    后来大家一商量,一块跑到乱坟岗哭了一场就算过去了,谁也没再记在心上。

    就是自己也只是比别人多哭了几天而已。

    没想到,曾小帅居然还存了守孝的心思。

    看看曾小帅,再想想墨贵,唉,货比货得扔啊。

    回头看了韩仙儿一眼,见对方还在那泪眼婆娑的抹眼泪,只好假作生气道:

    “那你也不该瞒着仙儿啊,这是尽孝,是好事,仙儿这么通情达理的姑娘,肯定不会怪你的。”

    说罢,引着曾小帅进到院里,却不让他进门,自己进屋里呆了好一会,过不多时,便领着红着脸羞答答的韩仙儿出了房门:

    “在这呢,快领回去吧。”

    曾小帅疾步上前连声道谢:“好好好,麻烦墨婶了。”

    “慢着!”

    墨贵娘伸手一挡,笑吟吟的脸猛的拉了下来:

    “这次算是仙儿误会你了,可不兴有下次,不然的话,绝不让你这么轻易的把人接走。”

    “那是那是。”

    媳妇在人家手里,曾小帅哪敢执拗,那是连连答应:

    “墨婶你放心,以后再不敢让她生气了。”

    “那倒不必。”

    墨贵娘本来就挺赞同曾小帅。

    只是韩仙儿哭哭啼啼的跑到自己家来,明显是把这当了娘家,要是不说上几句,韩仙儿那实在不好交代,这才伸手拦一下做做样子。

    这会听曾小帅说的离谱,担心这丫的太宠媳妇,再闹出个母鸡打鸣妇人当家,赶紧变着法的提醒道:

    “按说吧,男人是天,你占理不占理的,女人都得听着,墨婶我不该说什么。可今天这事你墨婶不说不行,须知守孝是孝,延续香火也不含糊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既然是孝顺孩子,就不该这么冷落仙儿。”

    “这么着吧,反正你们俩还小,守一年就守一年,仙儿你也别怪他,这世道能有这份心就很难得了。再说了,这么好的夫君等一年怎么了,若是真分了,你哭都没地哭去。”

    “墨婶。”

    韩仙儿低着头揉着衣角,脸红的几乎要滴出血:

    “人家哪里想和离了,人家就是怕他不想要我,他早说是为了父母,我说啥也不敢这么任性啊。”

    墨贵娘两手一摊:“那就回去吧。男人孝顺女的通情,说开了不就完了嘛。”

    曾小帅得了话,扯着韩仙儿就想走。

    韩仙儿也不挣扎,任由他拽到了院子门口才忽然回头喊道:

    “小妹回家了。墨婶,让小墨哥晚上过来,得打铁。”

    “来了。”曾小妹在里面偷听好久了,见嫂子喊自己,急忙忙跑了出来,一头扑进了韩仙儿怀里:“这就走呀,还以为今天要睡在这呢。”

    墨贵娘也笑吟吟的说道:“行了你们赶紧回去吧,我一会就让小墨过去。”

    “铛铛铛!”

    三个人刚出门,突然听到街角处响起敲锣声,紧接着,村长的吆喝声便传了过来:

    “各家各户听好了,夏国发兵攻打池水关,潘将军奉命出征,要提前收取今年的赋税。潘将军仁义,知道村里瘟疫刚过,地理青黄不接,特许三日内缴纳赋税者,今年赋税只收一半。”

    收赋税?

    曾小帅顿时愣在了当场。

    早知道要提前收税,老子日子就省着点过了。

    这倒好,家里存粮不过五天,拿什么交啊?

    就是拼着饿几天,它也得够啊。

    打猎?

    附近的几个乡都是将军的封地,潘将军要上战场,其他的估计也捞不着闲着,这会恐怕各乡都在收粮食呢。

    就是有猎物,你也换不到粮食交税。

    扭头瞅了瞅墨贵娘,见她倒是一脸的不在乎,心中一动。

    莫非,她有办法。

    开口问道:

    “墨婶,潘将军要提前收赋税,这咋整?”

    墨贵娘笑了笑:“有就现在交上,没有就隔几个月收了庄家再交,无非到时候得多交点,反正是提前收,交不上又不会把你拉出去卖了,你怕啥。”

    “呼!”

    一听交不上没事,曾小帅不由长长的舒了口气。

    吓死爷了。

    媳妇还没用过呢,要是给拉出去卖了,那得多亏啊:

    “原来如此,那谢谢墨婶,我先走了哈,让小墨早点过来。”

    说完,拉着韩仙儿和曾小妹就往家走。

    到了家里,曾小帅安顿着媳妇妹妹睡下,自己一个人跑到后院作坊丁零当啷的干了起来。

    时不我待啊。

    别人还能指望秋天多收点粮食。

    可自己家的地都被三叔两口子给夺走了,除了努力打铁玩命打猎,真没什么好办法。

    忙活了一会,墨贵也赶了过来:

    “小帅,听说没,潘将军发话了,三日内交上能省一半呢。”

    “没有。”

    曾小帅懊恼的摇了摇头。

    账谁都会算,可粮食不是说有就有啊。

    “那玩意能用肉顶嘛?”

    “肯定不能。”

    墨贵摇了摇头:

    “潘将军收粮是为了打战,现在天这么热,肉哪里存的住啊。”

    “也对。”

    对于这个理由,曾小帅也很认可,却依旧不太死心:

    “两国交战,不都是朝廷发粮饷嘛,潘将军为啥要提前收咱们的税呀?”

    “两码事。”

    墨贵走到火炉跟前瞅了瞅,见矿石还没化开,这才解释道:

    “朝廷发粮饷是发给官兵,潘将军收赋税,为的是私兵有粮吃。”

    “私兵?”

    曾小帅有点懵。

    在他的印象里,历朝历代武将都是朝廷忌惮的对象,将军招募私兵,几乎就是谋反的代名词。

    “咱们大燕不管私兵嘛?”

    “不管!”

    墨贵只道是曾小帅病了一场没了记忆,也没多想:

    “咱们大燕的将军封地都在边关,要是没点私兵,还不都得让夏国那帮蛮子给砍了啊,我跟你说呀,咱们大燕国是这么回事........”

    原来如此。

    听完了墨贵的介绍,曾小帅终于明白了。

    大燕国奉行天子守国门,都城离夏国不是一般的近,过了池水关三百里里便是。

    这点路程放在夏国骑兵的手里,也就一天的路。

    为了保卫疆土巩固皇权,朝廷把能打的将军都封到了边关,却不给他们军权,只允许他们保留一点私兵。

    这样一来,他们对皇权也就没有了威胁。

    毕竟就那点人,真出个扯旗造反的,分分钟就会被文人统帅的官军给淹没掉。

    但一旦外族来犯,这些将军就可以靠着手里那点私兵聚流成河,迅速凝聚成一支精兵,成为抗击侵略保卫都城的中坚力量。

    而朝廷只需要在这些苦逼的将军里,任命一个统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