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从国舅到曹操
繁体版

第111章 赵构:难道是将物资输送给北方胡虏?

    在小娘子害羞的眼神下,他拉起小娘子的娇软小手将两瓶梨花香塞到她的手里。

    这让苏婉晴如玉的面庞犹如抹了一层胭脂般红霞一片,她低头捻着衣角不敢看李公佐的眼睛。

    接着,丽人低头呐呐的说道:“姐夫,你又送人家这么贵重的礼物干嘛?”

    李公佐笑着说道:“小姨妹不必多心,我想着你们女儿家喜欢这些香水,就给你拿些先用着。”

    苏婉晴眨着可爱的大眼睛看了眼身材高大的李公佐,默默的将梨花香收进内兜里。

    接着两人便一同来到苏婉秋身边,帮她收拾着衣物。顺便同岳母和小姨妹说着一些府外的趣事逗她们开心。

    而苏婉秋看到自家丈夫同妹妹和母亲热情的说着话,心中涌出来一阵温暖。

    每次夫君来苏府都不会空着手,不是带着礼品就是送点自家产的商品。

    面对丈夫如此顾念娘家人,她也是无比的自豪。

    苏婉秋忍不住骄傲的想着让你们羡慕去吧,谁让奴家的郎君既有钱又有颜呢。

    而一旁的苏婉晴看着温润如玉又帅气多金的姐夫,忍不住芳心直跳,有些胡思乱想起来。

    毕竟小姑娘长这么大没有哪个男人送给她这么多礼物,冷不丁的一个容貌俊美又有钱的男人对自己这么好,哪个女孩都会多想。

    再说后世闺蜜之间为了一个富二代都会大打出手,何况是三妻四妾盛行的封建社会。

    这让苏婉晴忍不住心下思量,姐夫是不是对容貌酷似姐姐的自己有些别的意思,想来个姐妹共事一夫?

    想到这,她拿着两瓶香水,目露羞意怯怯的对李公佐说道:“多谢姐夫疼爱,今后我能去李府寻你和姐姐顽吗?”

    “当然,今后如果在家中无聊,随时可以到我那小住几天,就当是陪陪你姐姐。”

    听到苏婉晴怯生生的问话,只当是姐妹俩从小长大一直待在一起,

    小姨子冷不丁和姐姐分别内心有些有些不舍,因此热情的邀请她去李府小住几天。

    李公佐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心思,毕竟家里还有两个美女嗷嗷待哺,哪顾得上又撩一个。

    只不过是看小姨子娇俏可爱,想着后世那样献个殷勤,拉近些关系。并没有其它意思。

    但李二郎没有多想,架不住其他人想得多,毕竟这个时代讲究发乎情止乎礼,他的这番做法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有些越界了。

    而身为苏氏双姝的母亲,田氏倒是乐意看到此一幕,毕竟他还记着苏世琦常说要将苏府和李家紧紧捆绑在一起的说法。

    因此她并未出声阻止,而是乐呵呵的看着小辈三人在一起亲密的说着话。

    而等李公佐和苏婉秋一对夫妻出府离去后,

    田氏这才看了眼目露不舍,依依惜别的小女儿苏婉晴,心中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提有了些别样心思的岳母田氏,李公佐和苏婉秋回到家中后自是琴瑟和鸣,蜜里调油。

    就这样,白天李公佐忙着富源商社中香水的生产和销售事务,晚上则和妻妾两人轮番恩爱。

    让身为嫂嫂的蒲兰馨都羡慕不已,心中惆怅的想着这个没良心的真是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

    而白驹过隙间,时间已经越过盛夏,来到萧瑟秋风席卷着的深秋十月。

    在皇城大内太和殿里,

    刚刚批阅一批奏疏的大宋官家赵构,在大殿内背着双手来回踱着步,

    一旁赤红色柱子旁侍立的大内太监首领蒋春,瞥了眼身穿明黄色龙袍的老者一眼,屏气息声的仿佛呼吸都已经微不可查。

    而此时,正在来回走动不停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忽然立住脚步,站在大殿门口看着殿外远远延伸出去的丹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他像是喃喃自语般开口说道:“你之前凑报的事情可是真的?”

    听到大殿门口官家幽幽的问话声,蒋春知道这是在问他,

    于是咽了口嘴里的吐沫,轻声答道:“启禀官家,皇城司的探子们只发现吴仁义等多名商贾,将一些金银财宝、粮食布匹等物资输送出临安城的踪迹。”

    “但至于输送到何地又交给何人?请恕臣下无能并没有探知清楚。”

    听到蒋春解释的话,赵构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只是叹了口气疑惑地问道:“难道是输送给了北方胡虏?”

    听到赵构此话,蒋春哪里敢随意接腔,况且此事涉及一位当朝宰辅,还有大宋最大的敌人金国,

    他蒋春就算是知道也不敢说出来,除非是不想要脑袋了。

    因此这位将大档头苦笑着跪地回道:“官家明鉴,奴婢实在是不知,”

    “皇城司的探子死了好几个好手,这才追查到物资运到了钱塘县境内,至于其他的还在追查当中。”

    他的话其实没说完,言外之意就是出了这临安城,皇城司的探子也不是万能的。

    赵构听到大档头蒋春的话,知道这并不是他的错,文管集团不仅对武将压制过甚,还对皇帝的耳目皇城司深恶痛绝,岂会任由他们刺探消息?

    这些皇城司探子也就在临安城内的消息比较灵通,一出了临安城,地方各级官吏不配合他们也没法子。

    于是赵构转过身,背着手踱步走到大殿正中的条案前,扭头对身后跪着的蒋春挥手说道:“起来吧,朕又没有怪你。”

    听到皇帝的话,蒋春这才从地上爬起,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舒了一口气。

    他倒是不怕差事办砸被皇帝怪罪,而是担心自己卷进朝堂诸公与皇帝的猜忌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想当年,身为枢密使的韩世忠和大将军岳飞,因为北伐誓要迎回徽宗和钦宗二帝,而被今上赵构猜忌,这才有后边的风波亭一事。

    接着就是秦桧大肆屠杀岳飞、韩世忠余党,使得整个大宋官场上人心惶惶,唯恐与主战派两人扯上关系。

    因此岳飞后人过得并不好,他们自从被流放到岭南后,还时常被当地的官吏欺辱。

    而直到几年后宋孝宗登基为帝,才为岳飞沉冤昭雪,岳飞亲子岳霖这才发迹起来,

    甚至一度被任命为钦州知县、兵部侍郎,最后乃至广东经略安抚使等高官。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而当年的攻讦怎能不让身为皇帝鹰犬的蒋春害怕,一个不好杀头事小,一旦他的家人被株连那可真的是绝后了。

    没错,身为太监的蒋春是有后代的,而他的膝下有一子两女。

    这些儿女当然不是什么养子,或是亲戚家过继来儿子之类的,就是蒋春的亲生孩子。

    其实在宋代太监并不像后世那样,是从小就净身后养在宫廷里,

    而同前唐时那样从身边亲近仆役里挑选忠心之人,净身后才能入宫服侍皇帝。

    这些心腹仆役在净身前是成过亲的,当然也会有后代。

    就比如是北宋时的著名阉人童贯,就是人到中年后才净身入宫,最后做到统帅三军的殿前司统领,被宋微宗倚偎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