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从国舅到曹操
繁体版

第93章 琼浆玉露酒

    等李公佐走进了才发现,说是一间书房其实是栋独立的两层木质小楼。

    而小楼门前的池塘上,一座弯弯的小桥延伸到小楼前。这栋二层小楼依靠着池塘而建,花红绿柳的景观映衬在书房周围,显得格外的清幽静怡。

    等李公佐缓步迈过小桥,刚走到书房门前,就见两位丫鬟打扮的年轻小娘子,拦住他的去路。

    而在建王府书房内,

    一位身穿素白色居家便服的中年男子,坐在书房条案后的一张太师椅上,单手拿着一本书籍正在认真观看。

    这位中年人正是刚被今上封为建王的皇养子赵玮。

    而一旁侍立的一位年轻宦官则低头静静侍立,就像是一座伫立着的石像。

    不多时,赵玮一声叹息喃喃自语道:“如此看来,这金人果真有南下伐宋之意啊。”

    原来赵玮手里的并不是什么书籍,而是皇城司内传来关于近期北方金国朝野上下的情报消息。

    果然如那天在和丰楼内虞允文所说的,金国国主完颜亮有意饮马长江,一统天下。

    而此时的北国已经在厉兵秣马,准备粮草以及打造战船。

    这时,一位在门前侍立的宫女轻声走进书房门,隔着木质屏风给手拿拂尘的内侍使了一眼色。

    这位年轻内监皱了皱眉头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王爷,接着便轻手轻脚来到外室,

    “公公,名为李公佐的商贾已到书房外。”宫女低声说道。

    这位内监点点头,返回书房内室,躬身轻声开口道:“殿下,临安商贾李公佐已到书房外恭候。”

    赵玮听闻此言微微一笑,对内监说道:“张大珰,让他进来吧。”

    名为张庆的内监首领垂首道了声是,这才快步走到书房外。

    他走出书房门,看了看房身穿褐色圆领衣衫身材高大的少年郎,沉声说道:“李郎君,殿下在内室等你。”

    说着就招手让其跟上。

    李公佐上前跟在这位年轻内监身后,快步走进书房门。

    他瞥了眼书房内,就见刚一楼外室空间很大,里面放着一排排的木质书架,书架上放满了一册册的各种书籍。

    书房室内木制地板上,被打扫的一尘不染,雕龙画栋的各种家具器物显得房间里古色古香。

    这位内监示意李公佐在此等候,他则走进内室禀报道:“殿下,李公佐到了。”

    李公佐正在观察书房内的家具布置,就听到面前的丝织屏风后,旁边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小郎君来这里,孤在此等候多时了。”

    他正了正神,迈步绕过屏风就看到建王赵玮坐在条案后,面带微笑着看着自己。

    李公佐赶紧上前躬身施礼道:“小民李公佐拜见建王殿下,殿下千岁。”

    赵玮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张庆说道:“看座。”

    一旁的张庆闻言,赶忙去搬来一个绣墩放在条案左下首。

    李公佐又拱手对赵玮说道:“多谢殿下赐座。”

    说完就安之若素的坐下,并没有什么只坐半个屁股的紧张感。

    而不远处躬身侍立的张庆诧异的看了李公佐一眼,

    内心默默想道,这少年郎竟然如此沉着冷静,不见丝毫慌乱。就算是某些低级官员第一次见殿下,也不会如此淡定。

    要么此子是个胆大之人,要么就是心理素质极强。

    赵玮见李公佐丝毫没有惶恐的紧张感,对此人心里又高看一眼。

    接着他便开口问道:“你酿造的三种白酒是否带来了?”

    “回禀殿下,已经带来了。而且小民还将近期新酿造的一款白酒也给带来给您尝尝。”

    “这种酒比起醉仙酿、玉堂春来说怎么样?”

    “呵呵,这新酒比起玉堂春等白酒来说,酒色纯净透亮口感也更加柔和。”

    赵玮点点头,对一旁侍立的张庆说道:“张大珰,去将酒水带来让孤也尝尝,剩下的交给府中酒师品鉴下。”

    张庆躬身答应后起身离去。

    不多时,四种白酒都盛放在酒器中放在赵玮面前的条案上。

    张庆笑着说道:“府中酒师品鉴过后,对这四种白酒赞不绝口,他们已猜出这三种酒的来历,但对第四种酒却说从来没尝过。”

    李公佐笑着接腔道:“这种新酒自从酿造出来后,就直接呈给殿下了并没有售卖出去。”

    赵玮点点头,对李公佐的表现很是满意,他将四种酒水都品尝了下,对这种新酒赞不绝口。

    “这种新酒可有名字?”

    “自酿造出来后尚未取名,不如就请殿下赐个名吧。”

    “嗯……既然此酒透亮如水,不如就叫琼脂玉露酒吧。”

    李公佐大拍马屁道:“好名字,这酒既然是殿下赐名,不如就专供给建王府吧。李氏酒坊不再将此酒贩卖到市面上。”

    听完他的话赵玮心思转了转,霎时间明白了李公佐的意思。

    这是想要将琼脂玉露酒打上建王府的标签,以提高他李氏酒坊的名气。

    但赵玮对此并不反感,他看着身前的少年郎有些欣赏的说道:“既然如此,你在我府中就领个长史的差事,孤允许你将自酿白酒特供王府。”

    李公佐闻言大喜,这次的事情办的非常顺利,有了建王府的背书另外三种白酒就更加不愁销路了吗。

    两人又商议了接下来酒水特供的细节,李公佐见目的达成就想告辞离去,这时赵玮突然问他道:“小郎君今年多大了?”

    李公佐心思急转,问他多大干嘛?难道嫌弃自己年纪小吗?

    他来不及细想,诚恳的答道:“小子今年虚岁十八,尚未到弱冠之年。”

    赵玮沉吟片刻,在他有些莫名其妙的时候,方才开口道:“既然你还未及弱冠,肯定还未取字吧。不如就让孤给你取个字吧。”

    在古代取字一般都是父母或者长辈赐予,但也有年轻进士由高官长者赐予字号。

    但这种赐予字号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羁绊,寓意着今后此人就是我的门生旧部,也就是所谓的党羽。

    李公佐按下心中的喜意,半跪于地面色激动的说道:“多谢殿下赐字,小人势必追随殿下。”

    赵玮为什么突然要给他赐字呢?其实主要因素还是李宝身为主战派干将的原因。

    建王赵玮一直对北伐收复失地很是上心,因此想要多多结交主战派的将领。

    而李宝将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人,因此他才想要通过结识李公佐结交其父亲李宝。

    后来两人逐渐熟悉,他发现李公佐此人不仅年轻而且有勇有谋,这才起了爱才之心。

    赵玮点点头,转过条案上前扶起半跪于地的李公佐,笑着说道:“二郎觉得秀山这两个字如何?”

    李公佐心中默念李公佐、李秀山,秀山者,俊秀的山峰也。

    这是告诉他要像山峰那样挺拔俊秀,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剑宁折不弯的意思。

    李公佐兴奋地说道:“多谢殿下赐字,今后秀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