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从国舅到曹操
繁体版

第85章 初识南宋建王赵玮

    其实李公佐在门口早就隐约听到虞允文说的话,当然也听到杨万里骂金国国主完颜亮为金狗的言语。

    想到明年完颜亮就率领四路大军南侵的事,心中非常佩服几人的性情。

    李公佐将两罐好酒放在桌子上,示意身后的酒博士将好菜摆上桌,

    他笑着对在座三人介绍道:“诸位郎君,这就是小店最为出名的醉仙酿和玉堂春,请各位品尝。”

    虞允文也是个好酒之人,看到李公佐拿上来的酒罐,便收敛起忧心国事的心思,

    他兴奋的打开酒罐上的封泥,顿时一股浓郁的酒香弥漫起来。

    将透亮如水的酒液倒进酒杯中,虞允文端起酒杯迫不及待的说道:“元永、廷秀,满饮此杯。对了,还有小郎君,你也喝。”

    说着将手中酒一口干完,吧咂着嘴说道:“这酒还真是辛辣,确实是好酒。”

    杨万里第一次喝玉堂春这种高度的白酒,因此不一会儿就酒意上头,双眼迷离起来。

    而一旁安然稳坐的赵玮,小口喝完手里的白酒,眼睛顿时一亮。

    这酒还真是不错,醇香绵软,还有一股粮食的酒糟味,确实和市面上的黄酒不同。

    赵玮此前一直在皇宫内居住,也就是在二月间才刚被封建王,准许他在皇城大内外开府建牙。

    此时的建王府刚刚草创,还没有时间自己酿造新酒用来宴饮。

    他正在观察着对面的李公佐,时刻关注赵玮的虞允文看他感兴趣的盯着李公佐。

    心下猜到了这位王爷的想法,于是他抹了抹胡子上的酒水,高兴地说道:“这酒真不错,不知这酒产量有多少?”

    李公佐想了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开口说道:“我那酒坊每日产原酒三千多斤,足够酒客们消耗。”

    虞允文眼珠子一转,对建王赵玮建议道:“您觉得要是让李二郎给您府上特供一批白酒,您也就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自己酿酒了。”

    在南宋时期,各个皇亲国戚私酿酒成风,而且他们之间还会互相比较,如果自己附上酿出的酒不好,可是会被嘲笑的。

    实际上临安府各处私酿酒坊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皇亲国戚、高官大臣的背景,为他们这些贵人提供上好的私酿酒。

    听到虞允文的建议,赵玮双眼一亮,心想如今自己正不知道如何私酿酒,就算能找来酒工,没有好的秘方,酿出的酒水也是不尽如人意。

    到时候在宴饮的时候,被其他皇子公主嘲笑一番,那他的面子可就丢脸丢大了。

    因此虞允文刚才的建议让赵玮暗自思忖,将这位最会酿酒的小郎君招进建王府,让他给王府提供酒水的主意倒也不错。

    而李公佐听到虞允文的话,有些疑惑不解,毕竟普通人如有需要直接到酒楼正店里现买就是了。

    在这个时代,酒水一般都是现喝现买,

    因为此时高度白酒储存不易,密封酒罐的技术不过关,容易让酒水挥发。

    一旦酒水挥发,那高价买来的酒就变成寡淡的水,所以各家都不会存大量的酒,而是会现喝现买。

    当然普通人家消耗的酒水不会太多,王公贵族们就另说了。

    毕竟这些贵人每次宴饮都消耗酒水颇大,有时候还会主动赠送酒水给相熟的皇子、大臣们。

    因此有权有势的王公贵族们,才会自己私酿酒,用来满足宴饮需要,甚至最后家里有没有其他贵人没见过的新酒,都成了斗富的面子。

    虞允文见李公佐疑惑地面色,心知李公佐还不知道赵伯踪的身份,

    因此示意赵玮可否告知其身份,他见赵玮点头同意,这才说道:“这位就是今上刚封为建王的赵玮,赵元永。”

    李公佐哪里会知道赵玮就是后世谥号为宋孝宗的南宋第二任皇帝。

    此时他还是以为这只是宋高宗赵构的侄子之类的,从来没有往养子方向想。

    李公佐弯腰作揖道:“小子见过建王殿下。”

    赵玮点点头,对李公佐说道:“李公佐对吧,孤记住你了。你酿出的这三种新酒很不错,看来你在酿酒一道上颇有研究啊。”

    李公佐客气的回道:“不敢,就是瞎琢磨罢了。”

    他可不敢说自己是酿酒大师,毕竟他也就是半吊子水平,要不是上辈子在酒厂里打过工,他哪知道什么蒸馏法?

    赵玮看李公佐谦虚有礼的态度,对他很是满意,因此笑着说道:“这样吧,这几天抽时间你去王府,咱们细谈特供新酒一事。”

    李公佐闻言大喜过望,虽说自己酿的玉堂春等新酒在临安城不愁卖,但始终没有走进朝堂高官厚禄、皇亲国戚们的眼中,

    假如依靠建王的帮助进入贵人们的眼中,那这白酒不就行销天下,甚至能够依靠南宋时期发达的海运,将酒水运往南洋和更西方。

    到时候不仅财源滚滚而来,还能结交朝堂上的达官贵人,岂不是一举多得。

    李公佐高兴地笑道:“是,草民领命。”

    说着他就圆滑的表示:“今日遇见各位大官人,是小子的幸事。这样吧,与诸位投缘今天这顿酒菜就算是在下请的。”

    虞允文,听到他的话,摇头说道:“那怎么行,说好今日我做东的。”

    李公佐笑着劝道:“三位都是朝廷肱骨之臣,考虑的都是天下大事,也让小子表示崇敬之情。”

    “再说,彬甫兄介绍建王殿下同小可认识,当然要某来请了。”

    听这豪迈的少年说完,虞允文看了看一旁的两人,大笑着说道:“哈哈,好,小郎君很对某家脾气,你这朋友我交定了。”

    说着,将玉堂春倒进酒碗里,分给在场众人,端起酒说道:“来,诸位满饮此杯。”

    李公佐也被塞了一碗酒,他笑眯眯的开口说道:“饮胜……”,便将碗中酒一口干完。

    众人一边喝酒,一边品尝着和丰楼做出的美食,特别是一道红烧鲤鱼让第一次来的杨万里赞不绝口。

    等喝的酒酣耳热之际,李公佐与建王赵玮约定,三日后就去建王府拜访他。

    已经喝的脸色泛红的赵玮表示没问题。

    李公佐将三人送出和丰楼,看着三人登上马车,在随从护卫下离去。

    ……

    翌日一大早,

    李公佐早早地就起床在院子里锻炼身体,他拿着石锁上下挥舞着,一边打熬身体,一边回想昨晚发生的事。

    昨天喝完酒李公佐刚回到家里,就被父亲李宝叫了过去。

    他直言当初李公佐提出的成立商社一事,经过诸多亲戚朋友的商议,决定邀请大家一同过府商谈。

    李公佐当然同意,这成立商社可是大事,虽然自己不差钱,但是股东们越多等够抵御的风险就越稳固。

    而且随着商社的成立,自己心中一些谋划就能提上日程了。

    虽说是股东大会,但其实就是李宝、李公佐父子,还有舅舅陆宏才,以及曾经同李宝一起在岳飞元帅麾下任职的李道。

    李道此时任职为中侍大夫、兼庆远节度使,乃是禁军中独当一面的大将。

    作为李宝的并肩血战过的亲密战友,当然从李宝那里讨到不少美酒喝,

    某次从李宝口中听说家中亲戚有意成立商社,共同经营贩卖白酒,特别感兴趣,也想参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