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从国舅到曹操
繁体版

第65章 官家对汤相公不放心啊

    苏世琦听到田氏的惊叹声,摆摆手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武将之子当然功夫也不会差。”

    田氏猛然间想到,先前蒲兰馨曾经替李府来问亲的事,

    亏她还以为这李府小郎君是谦谦君子,没想到竟然是个喜好舞枪弄棒的粗鲁男人。

    田氏心中对这门亲事有些不太满意。

    接着,苏世琦转头面向田氏,压低声音说道:“我听临安府衙传来的消息,那李宝竟然同杨存中、张浚等朝中高官交好。”

    而且那醉仙楼也是他家产业,更不用说最近供不应求的白酒醉仙酿。

    苏世琦此时还不知道李氏酒坊,还有新进购买的酒楼茶坊等产业,

    他要是知道李公佐置办下如此大的产业,哪会轻易放过李公佐这个金龟婿。

    要知道这些产业可比苏家的布行生意要挣钱的多。

    苏世琦心下思虑着,这李家在朝中的关系不小,这对苏家的生意来说可是一大助力。

    听到夫君的这番话,心知他想同意这门亲事,田氏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她一个妇道人家,并不能左右家主苏世琦的想法。

    于是,田氏闷闷的说道:“难道官人是想同意李府的求亲?”

    听到田氏的疑问,苏世琦点头说道:“我有这个考虑,李家怎么说也是官宦人家,不比我苏家差。婉秋如今也到了成亲的年纪,我看这李公佐就不错。”

    苏世琦说完,当即不再纠结,嘱咐田氏说道:“那就这样定了,最近你请个媒人去李府回礼,就说咱们苏家同意这门亲事,顺便探听李家的具体情况。”

    田氏看夫君已经下定决心,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呐呐的说道:“那好,奴家这就去安排。”

    ……

    与此同时,

    在临安皇城内,

    一间气势恢宏的大殿中,一位太监打扮的中年人,轻声缓步的走到一位身穿明黄色龙袍的老者身边,

    中年内监偷偷瞧了瞧老者冷峻的面色,手握拂尘,躬身静立。

    这位头发花白,面上皱纹纵横的老者,就是如今的大宋天子,后世称为宋高宗的赵构。

    赵构此时正在翻看条案上的奏疏,看着看着他眼皮挑了挑,冷声道:“这明州知府庞高平怎么搞的,竟然让那小小的舟山海贼如此猖獗。”

    大宋朝廷为了海疆安宁,专门设立沿海制置使,由明州(宁波)知府兼领。

    其官署为沿海制置使司,负责大宋海防,节制水军。

    但因为同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大宋已经承平十几年,武备松弛下,就连水师将士都已武备松弛,战船也早已腐朽不堪大用。

    大宋水师对海防的松弛,使得钱塘江外的舟山群岛被流民占据。

    本着看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习俗,这些流民摇身一变成为海贼。

    他们架着平底海船对过往船只收取“保护费”,虽然不至于断绝航道,但也让各地市舶司税钱下降不少。

    年初枢密使张浚命令明州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庞高平剿灭舟山海贼。

    可没想到朝廷水师一到,这些海贼就化整为零,没入舟山群岛内。

    等官军一走他们再次聚集起来,令沿海制置使庞高平十分头疼。

    赵构放下奏疏,看了眼身边的内管大珰,说道:“蒋春,你让枢密使张浚继续催促庞高平,在入冬前,一定要将舟山海贼剿灭干净。”

    “是”

    还不等蒋春走出大殿,就听赵构喊道:“等一下。”

    却见赵构瞥见一封临安知府上的奏疏,心中奇怪赵子潚平时不经常上奏疏,今日又有何事?

    他简单看了一遍奏疏,得知临安知府通判竟然勾结江湖人士谋财害命,心中大怒,这才出声叫住走到大殿门口的蒋春。

    看了眼目露疑惑的蒋春,赵构忍着怒气说道:“你去将临安知府赵子潚宣来,朕要见他。”

    蒋春不知道官家为何如此生气,连忙躬身施礼后退出大殿。

    他走出宫殿后,挥手叫来一位小太监,让他立刻去临安知府衙门去传赵知府。

    而蒋大档头则前往枢密院去传官家的旨意。

    赵构又批阅了些奏章,眼见殿外日头已经上到中天,内监大档头蒋春走进来禀报道:“官家,临安知府赵子潚已经到了,在外求见。”

    赵构有些疲惫的捏了捏眼角,随口说道:“宣他进来。”

    “是。”

    没过一会儿,一位身穿紫袍的老者在蒋大档头的带领下,轻声慢步的来到大殿内。

    老者正是临安知府赵子潚,他走到御座前正了正色,对正在批改奏疏的赵构躬身行礼,口中喊道:“临安知府赵子潚恭请圣安。”

    “嗯,朕躬安。”

    赵构看了眼身前不远处站立的赵子潚,示意蒋春去搬个绣墩让他坐下。

    赵子潚口中感谢官家厚爱,轻轻坐下半个屁股。

    “最近临安府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个绑架案是怎么回事?”

    赵子潚听到赵构的声音传来,心知正戏来了,在宫中小太监传唤自己的时候,他就知道官家已经看到自己上的奏疏。

    赵子潚不慌不忙将左大光如何伙同魏三和吴仁义谋财害命之事一说,言语间并没有夸大或是隐瞒,而是平铺直叙的陈述事情经过。

    因为他知道,官家的耳目皇城司可不是吃干饭的。

    果然,听完赵子潚的话,赵构又看向在一旁躬身站立的蒋春,

    这蒋春除了是内监大档头,还兼任皇城司指挥使一职,在明朝那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

    要是天子脚下发生的事都不知道,那这皇城司可就失职了。

    蒋春弯着腰斟酌着言语,缓缓说道:“禀官家,好像是汤相公的一位同乡吴仁义,借着相公的威势胡作非为……”

    他将皇城司最近探听到的内幕消息说出,赵构又问赵子潚道:“你觉得汤相公在这里面参与有多深?”

    赵子潚回答道:“应该是参与不深,顶多是知情。”

    “而且,前几日汤相公曾请下官到汤府赴宴,暗示下官对吴仁义从轻发落。”

    赵构知道这是赵子潚在耍滑头,汤思退给你说情,你现在说出来不就是想让我当恶人吗?

    他心思一动考虑片刻,吩咐道:“临安府将案子交给刑部三司会审,你就别趟这浑水了。”

    “是……”

    赵子潚知道赵构这是不想让自己为难,案子交给刑部和大理寺主审,临安府就不必面对汤相公的压力。

    这时,赵构淡淡的看了眼面前低眉顺眼的赵子潚,开口问道:“前几日你送进大内的一批财宝,可是查抄金沙帮缴获的贼赃?”

    “官家明鉴,正是这些贼人盘踞临安城码头十几年来积攒的贼赃。”

    “嗯,你有心了。”

    赵构没先想到,这小小的金沙帮就有这么多的财物,赵子潚送来的金银珠宝可是有十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