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从国舅到曹操
繁体版

第46章 取出秘库里的财宝

    阮小乙听到李公佐的话,虽然内心有些疑惑,但他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众人将冯氏父子抬上驴车,他们口中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李公佐见父子俩渐行渐远,这才转身赶紧回到农庄,交代余下众人将密室里的财宝尽数取出。

    李公佐和杨黑熊两人将这批财宝,按照之前商议的进行四六分配,

    一些比较难脱手的珍珠、玉石、珊瑚等财物大部分归到李公佐手里,

    而金子、银子、会钞等比较好变现的财物则大多归属杨黑熊。

    等财宝基本瓜分完,杨黑熊指着地上那两个银冬瓜说道:“二郎,这两个银冬瓜咱俩一人一个,这银子可比铜钱携带方便。”

    李公佐也没有客气,毕竟今后一起发财的机会还很多,没必要太过较真。

    他点点头对杨黑熊低声说道:“你那些手下兄弟归你安抚,李府的仆役们归我。哥哥切记,不可将密室发现财宝之事泄露出去。”

    杨黑熊急忙点头,表示自己心中有数。

    将众多财宝以及之前分配的铜钱和绸缎装上驴车,再将一些稻草和柴禾覆盖到箱子上,用以伪装。

    杨黑熊一边干活一边疑惑的问道:“二郎,让那父子俩去衙门报官,会不会查到这些金银珠宝?”

    “放心,魏三已经死了,除了在场的这些人谁会知道这些财宝?”李公佐紧了紧车上的绳索宽慰他道。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果空入宝山而不自取,他们这些发现财宝的人恐怕要后悔一辈子。

    而且这财宝就算被官府查抄,也是落进那些贪官污吏的手里,那还不如自己笑纳了。

    李公佐凑到杨黑熊身边,压低声音神秘的说道:“再说,我家高堂已经寻临安赵府尹疏通关系。你还怕个卵?”

    听到李公佐这么说,杨黑熊方才舒了一口气,满心欢喜的将箱子固定在车架子上。

    杨黑熊在心底暗戳戳的想道,为啥自己要结交李公佐这样的衙内?

    有时候普通人看起来难如登天的事情,在有关系的人眼里也就是说句话的功夫,就给事情办成了。

    几千年来社会的运转就是人情和利益的交织,宋代为啥越来越腐败、堕落。

    就是因为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没人情没关系就算再有才干也得不到重用。

    底层百姓上升渠道被堵死,底层百姓生活困苦,

    光南宋时期一百多年来,被记载的农民起义就高达两百多起,平均下来每年都有几起。

    众人各怀心思,等将所有财宝全都装上车,李公佐交代道:“众位兄弟,趁着天色已经光亮,城门已经开启。

    咱们赶快将财宝运进城,等避过这一阵子风头,咱们再说。”

    葛进此时积极的说道:“众兄弟,我和那城门值守的壮丁头目是旧识,看在人情的份上他们不会阻拦。”

    李公佐看着葛进劝他道:“葛郎不可大意,该花的钱千万不要省。万一被拦在城门开箱查验,那可就糟了。”

    见葛进郑重的点头应允,李公佐这才对程大海说道:“大海将咱们那份送回李府,一路上要小心。”

    他接着转头问起杨黑熊:“杨家哥哥,你们那份送到哪里?”

    杨黑熊想了想说道:“码头那里鱼龙混杂太乱了。还是送到我家吧,今晚兄弟们到我家吃酒、分财宝。”

    杨黑熊手下几个心腹兄弟大声叫好起来。

    大口吃肉大碗饮酒,分钱分粮分财宝,这可是他们这些底层百姓们吹牛打屁时的梦想。

    没想到在消灭金沙帮时,在李公佐的带领下,发了这么大一笔横财。

    众人心底都有一杆秤,这次行动自身不仅毫发无伤,还净得至少一千贯的金银财宝。

    大家兴高采烈地将财宝运出农庄,

    按照计划在葛进和程大海的带领下,先行将财宝运进城里。

    而李公佐和杨黑熊两人则将庄子上的奴仆全都放出来,指挥他们将死掉的金沙帮众人的尸首全部收殓。

    李公佐还在头疼那些关押在房子里的金沙帮帮众该如何处置。

    对此问题,两人之间有了分歧。

    杨黑熊有不同意见,他主张将人都杀了,省的今后麻烦。

    但李公佐却觉得这些只是普通帮众,首恶既除,余者应当放了。

    正当两人争论不休时,却看见不远处的乡间小道上一阵尘土飞扬,似是有大批人马接近农庄。

    ……

    不提李公佐等人遭遇何人,

    此时的三元坊李宝府,

    一大清早,李宝就早早的穿衣起床。

    一旁的陆氏迷迷糊糊间看到自家夫君起来这么早,皱着眉头问道:“这天色将明,良人起这么早作甚?”

    “不早了,今日杨子甫约我去见临安赵知府。”

    “见临安知府干嘛?”

    “还不是为了你弟弟那事儿,要我看你弟弟哪是顶门立户的料,遇事慌慌张张,毫无主见。”李宝不满的埋怨道。

    陆氏自知这和时候不能还嘴,为了争一时之气,而闹得夫君心里不爽利。

    她起身披上衣服,扭头对里间喊道:“宝珠、瑞珠,你俩伺候官人穿衣洗漱。”

    这时,里间耳房里传来两声清脆的答应声,不多时,就见两个容貌清秀的小娘子走了出来。

    自从素雪被李宝“赏赐”给李公佐后,陆氏身前也没个伺候的人,

    李宝看在眼里,让管家程福从牙婆那里寻来两个身世清白,穷苦人家的小娘子。

    这两人大概十一二岁,身穿翠绿色的对襟褙子,下身穿着罗裙,不施粉黛的小脸上满是清纯和懵懂。

    李宝仰起头在两个小丫鬟的伺候下穿好衣袍,扭头对陆氏说道:“时辰还早,你再睡会儿吧。”

    将热毛巾递给身边的小丫鬟,洗漱完毕的李宝迈着四方步走出堂屋。

    穿过院子来到大门处,李宝看了眼房门紧闭的西厢房,

    对正在门房里值夜的程大山说道:“大山,昨晚怎么是你在值夜,你弟弟大海呢?”

    “阿郎,弟弟和小郎君昨天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呢。”程大山走出来回答道。

    程大山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如今身体上的伤已经恢复如常,就是左边胳膊还打着石膏,骨头还没有长好。

    程大山见李宝穿戴整齐,心知主人这是要出门,于是赶紧去放下门闩,打开着大门。

    李宝皱了皱眉头,这小崽子一夜都没回来,该不会又闯下什么祸事了吧?

    但此时也不知往哪里寻他,只好对程大山交待道:“你看见二郎回来,就说我让他这两天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读书,哪也不许去。”

    程大山点头答应道:“好的,阿郎。”

    等李宝走后,程大山在大门前撒了些水,清扫着门前的尘土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