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策略人生
繁体版

作为教师的第一天

    处理好窗户后,高旻,哦不,是沈宁,和往常一样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她没有直接打开抖音刷视频,而是研究起手机里的软件。

    除了系统软件和办公软件,这些和五年前的都大差不差,但是娱乐性应用,较之五年前,可谓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作为消磨时间的最大嫌疑人——抖音,沈宁刚一打开它,便感觉自己被狠狠拉进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

    视频时间短,节奏快,内容集中,沈宁接连刷了好多,总结出大部分视频的特色。

    在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上,出现这样的快节奏娱乐软件,是必然之至。

    每个人的目光都会被或多或少地吸引,若是自制力稍差的人,很容易沉溺于这样的世界。

    但多年的市场经验告诉沈宁,任何一件流行事物的出现,一定不是单方面力量的助推。

    一面是观看者,一面是创作者,还有一面便是开发商及合作方。

    抛开沉迷的负面影响,快应用的优点明显多于缺点。

    仅拿创作者这一面来看,全民参与的巨大规模足以让2013年的任何一个投资商惊叹。

    而创作者本身,也脱离了传统的运作规律,一个账号,便是一个品牌。

    沈宁看着屏幕里的视频一个个翻下去,眉头却始终舒展不开来,这些视频虽说确实很吸引人,但其内容属实与她印象里的流行有很大不同。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喜好、市场的方向也在不断地变化。

    五年前的观念和对市场的判断,终究是落伍了。

    那她这个人呢,会不会也落伍了?

    沈宁突然冒出这个顾虑,有些惆怅。

    于是便关掉手机,放松一下大脑,看着屏幕暗了下去,重新变成一块黑色的板砖。

    她突然为自己的比喻感到好笑,接着叹了口气:五年前的手机尚且能用板砖来形容,现在的手机,难道还能再这么形容吗?一切事物都不能再用旧眼光看待了……

    沈宁目光扫到桌上有一叠作业本,都还没批改,便拿支红笔开始改起来,毕竟现在的身份是老师,分内之事还是要做好的。

    学生的字良莠不齐,有的写得极其端正,有的就写得歪七扭八,更有甚者,整面作业都涂改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

    沈宁扶额,有些作业改起来真是惨不忍睹,满页的红色叉号让人哭笑不得,她不由得在心里感叹教师职业的不容易。

    但在评级的时候,本该直接打上“差”的作业,沈宁却有些犯难了——红通通的“差!”字,她自己看着都难受。

    沈宁深深叹了口气,原来等级分类从孩童时期就开始灌输了。

    想起这些孩子今后会面临的种种比较,会遭遇的重重心理压力,被“不如别人”四字压低头颅的自卑……沈宁倒希望他们在童年时代能过得无忧无虑些。

    毕竟那些滋味,她都品尝过。

    于是,沈宁决定给每个孩子都打上“优”,他们已经写完作业了,属于完成任务,为什么不能得一个优?

    至于完成得好不好,得靠教师的引导。

    在那些本该标“差”的作业上,沈宁写了个大大的“优”,并且在“优”的下面,她写了很多鼓励的话,还承诺他们要是下次完成得好,就奖励一朵小红花。

    认认真真改完作业,也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

    沈宁伸着懒腰,从案前刚抬起头,揉揉眼睛,汪桂兰就走过来喊她去吃饭。

    虽然汪桂兰和自己差了近十岁,相处起来却没有什么代沟,她亲密地搂起沈宁的胳膊,挽着她走出办公室。

    刚走出办公室,沈宁就碰见刚下课的数学老师李承。他穿着白衬衫,头发干净利索,长得也很白俊,夹着书矫健地走过,一眼看过去还以为他是个大学生呢。

    沈宁朝他礼貌地打了个招呼,李承同样微笑回应。

    本以为就会这样擦肩而过,不料汪桂兰说:“李老师,中午一起吃个饭吧!”

    “好啊。”

    沈宁都没来得及说什么,李承便很快地答应了。

    “我先去放书,你们等我一小下昂。”李承说着,快步赶回自己的办公室。

    看着李承高挑挺拔的背影,汪桂兰用手肘戳戳沈宁,八卦地说:“你看李承多好一人呐,你怎么就不开窍呢~”

    沈宁尴尬地笑笑,记忆里李承老师确实对自己有点意思,汪桂兰也一直暗自撮合他们,希望他们配成一对佳侣良伴。

    然而此时的沈宁一心想着搞事业,并不想考虑这些儿女情长的事,便说:“李老师这么优秀,不得找个一样的姑娘,哪里看得上我呀?”

    “他不看上你,难道看上我了?”汪桂兰笑着说,“你啊,就是太倔,该找个人好好把你牵回来。”

    刚说完,李承就跑了过来,看到两人说说笑笑的,便也笑着问:“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我说,咱们今天中午出去吃吧,宁宁今天批作业批得可认真了,打了下课铃才把头抬起来,可真是少见。”汪桂兰打趣道。

    沈宁很自然地接话:“那可不,我已经洗心革面,一上午都没怎么玩手机哦。”

    李承走在她身侧,笑道:“那确实进步很大,值得鼓励,中午我们出去搓一顿,我请客。”

    “李老师大气啊,宁宁,你有个这么好的数学老师真是福气。”

    汪桂兰直接答应了,丝毫不让沈宁客套一下。

    李承被这么一说,有点不好意思,便说道:“哪有的事,刚才大课间窗户坏了,不还是沈老师自己修的嘛,上午是我的课,应该我来解决的。”

    “那确实,我的钱包可受伤了。”沈宁顺着他说下去,算是默认他请客了。

    但她不会真的让李承请客,来到这份身体之前,李承就请过二人吃过许多次饭了,总不能让人一直这么破费,况且现在的沈宁不打算和他深入发展。

    以前的沈宁半明白半糊涂的,现在既然看出李承的心意,就不能再揣着明白装糊涂。

    三人来到镇上的一家饭馆,李承说这家的招牌菜不错,点了几样后,便把菜单递到沈宁面前。

    沈宁看了一眼菜单,便说:“三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来瓶可乐吧,兰姐,你看看你要吃什么。”

    说着,沈宁把菜单递到汪桂兰面前。

    其实沈宁对吃什么不太计较,但是对可乐一直情有独钟,可惜经理的身份让她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喝,比如开会时带的保温杯里不是茶,而是可乐。

    咖啡杯里也不是咖啡,是可乐,幸好两者的颜色差不多,一眼看去区分不出来。

    比起咖啡和茶的苦,她更喜欢可乐带来的甜。

    都说可乐是给小孩子喝的,她虽然是成年人,可谁也剥夺不了她喝可乐的权利。

    点完菜后,几人说说笑笑地聊了几句,不知怎么就聊到房子的事。

    李承说他准备这两年就在市里买房,他自己有些积蓄,家里是开包装厂的,在市里买房不成问题。

    “那你怎么想到来当老师?”沈宁问他。

    “兴趣嘛,我从小就想当老师,在小学里教书轻松,我也有时间去照看厂里的生意,一举两得。”

    说到生意,沈宁下意识问道:“你这厂规模怎么样?”

    “你要是想知道,吃完饭我可以带你去看看。”李承期待地看着她说道。

    既然都这么说了,这厂肯定规模不小,不过她对包装厂不怎么感兴趣,而且在李承对她有意思的情况下,答应他难免会造成误解。

    于是沈宁推脱道:“可惜我没时间去,一下午都是我的课,走不掉。”

    “没事,以后有的是时间,哪天我们都有空的时候,带你好好参观。”

    “嗯。”沈宁点点头。

    边聊边吃,沈宁中间看了一眼手机,已经一点多了,便说:“我中午还要去班上看看,先走了哈。”

    “嗯慢走!顺便也去我班上看看!”汪桂兰朝她招呼道。

    沈宁无奈地笑笑,拿起包离开了。

    “沈老师,我送你吧!”李承叫住她。

    “不用麻烦了,你待会儿和兰姐一起回去吧,我打车回去就可以了。”

    “那好吧……”

    沈宁走出包间,来到柜台前飞速地结完了帐。

    顺便看了一下手机里的余额,里面的数字让她心惊,原身虽然工资不高,但吃住都靠学校,工作了一年,却只攒了一千多。顿时,沈宁感觉又一座大山压在了自己身上。

    本来打算打车回去的,看来还是坐公交吧。

    沈宁离开后,李承忍不住和汪桂兰说起她来:

    “兰姐,你有没有觉得沈宁今天不大对劲啊?”

    汪桂兰狠狠点头:“确实,感觉比以前沉稳了不少,我昨天跟她吃饭的时候还咋咋呼呼的呢。”

    “那她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啊?”李承有些忧虑地说,“兰姐,今早有没有发生什么让她不开心的事?”

    汪桂兰仔细回忆道:“应该没有吧,而且她不太可能因为窗户那件事而不开心。”

    李承叹了口气,说:“你接着吃,我先去结账了。”

    到了柜台前,服务员告诉他,之前出去的那位女士已经付过了。

    李承掏手机的动作顿了顿,有些不敢相信地又问了一遍。

    结果得到了同样的回答。

    李承不由得左顾右盼,收起手机,一脸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