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个年记吧
繁体版

26、制盐

    晒盐一般要经过建滩、整滩、纳潮、制卤、测卤、结晶和捞盐归陀七套工序。

    看着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三娃带着人按照傅渊的要求把晒盐场弄出来后,傅渊来回跑了很多次。

    又是查资料又是看视频,现代这边如果不是盐厂距离太远,傅渊都想自己开车过去参观一下。

    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算是把粗盐给弄出来了。

    但是要把粗盐弄成细盐,又是一个难题。

    愁的他头发都掉了很多,最后没办法,只能用土办法了,那就是熬制,熬制的时候加上草木灰,经过几天的实验。

    洁白如雪的精盐算是搞出来了。

    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这半个月傅渊忙着搞盐巴,学校和医院的建设也没有落下,把图纸丢给工匠后,时不时的过去看一下就行。

    现在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楼已经封顶,他要求建设的医院框架已经完工。

    最迟年前就可以投入使用。

    ……

    “少爷,这红薯为何会亩产如此之高?”农田旁边,老杨一脸激动的问道。

    傅渊今天过来看一下前两个月拿来的种子,蔬菜种的怎么样了。

    来到种红薯地的时候,试着刨了下看看红薯熟了没,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周围围着一群人,一脸崇拜的看着他。

    “把秤拿来,看看亩产多少?”

    很快,有人拿着老秤过来开始过秤,一袋袋红薯陆续过秤,所有人的情绪越来越激动。

    “二百石。”

    “三百石。”

    “三百五十石。”

    “少爷,马上四百石了。”旁边老杨激动的说道。

    这里一石大概一百斤左右,四百石差不多两千公斤。这个产量在现代的话也就勉强凑合,亩产高的差不多有四千多公斤。

    而这里也才两千公斤而已。

    “嗯,还行吧,据我所知这种红薯亩产最高可以超过八百石,现在才四百石,还需要努力才行。”

    虽然被打击,但老杨和周围的人依旧激动不已,亩产四百石啊,他们以前种的粮食亩产多少?

    亩产能有一百石都是上等田才能种出来,而现在呢?这才开垦出来的荒地亩产就有四百石,这是什么概念?

    可以说从今天开始,庄子上再也不缺粮食了。

    红薯他们种了五十多亩,这可是两万多石的粮食!

    在地里转一圈,各种青菜,萝卜,豆类,和瓜类。要说亩产高的还是瓜类蔬菜。

    大南瓜今年就收了很多,而且不易存放,傅渊直接分给庄子上的人了。

    来到洋瓜棚这边,傅渊说道:“老杨,这些洋瓜吃多少就摘多少,优先吃掉地上的,还有留好种,年后每家分几个,争取让大家都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一株。”

    “喏。”

    “还有土豆,等落叶的时候就可以收了,这个的亩产应该不比红薯差。”

    “少爷,亩产如此之高的食物,要不要派人保护起来?”

    老杨的担心傅渊能理解,不过没必要,他在这边发展庄子,又不是要打天下,只是弄一块自己的地盘,时不时的过来度个假,在帮他收集点药材和黄金玉石什么的。

    这些粮食流传出去就流传出去呗,能多救一个人也挺好的。

    “老杨啊,没必要,这些粮种,是越种亩产越少,想要保证亩产量必要的技术是离不开的,比如选种,种植的土地,粮食生长时的施肥、除草等等,没有这些配套的技术支持,这些粮食的亩产只会一年比一年少。”

    老杨听的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东西。

    “老杨,要想这些菜长得好呢,浇水是不可少的,你安排人,每天凌晨太阳出来以前浇一次水,这些菜绝对长势喜人。

    还有人和牲口的粪便,也可以拿来施肥。”

    这是经验之谈,以前他爷爷还在的时候,老家菜地每天爷爷睡觉前都会浇一次水,菜地的菜长的绿油油的,长势非常喜人。

    所以现在看到淹不拉几的蔬菜,傅渊才会多嘴一句。

    在田地里转了一圈,各种蔬菜不少,傅渊很满意。

    回到以前住的木屋,开始教书,没错,他又开始教书了。

    除了十个丫鬟,还有庄子上十多岁比较机灵的孩子一百多人,他木屋外面的院子就是学堂。

    现在教的都是小学的数学和字典,比较简单,至于他也弄不明白的,问一下牛楠就行。

    毕竟牛楠可是大学毕业,小学的知识对于她来说,小意思!

    中午。

    吃过午饭,傅渊准备眯会儿。

    三娃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少爷,少爷。船造出来了。”

    好了,这午觉是别想睡了。

    傅渊从躺椅上座了起来,看向三娃的目光有些幽怨。

    “老赵把船造出来了?”

    “是的少爷,已经下水试过了,可以同时乘坐两个人。”

    三娃明显有点激动,傅渊多少能理解一些,他之前说过,等船造出来,就可以出海打鱼。

    以后顿顿有肉,估计这娃已经在想海鲜是什么味了。

    “嗯,那过去看看。”

    来到院子,把大奔驰放了出来,带着三娃朝海边赶去。

    造船厂就在码头旁边,不是很大,就一个小木屋,非常简陋。

    此时,小木屋旁边站着十多个人,每个人的脸色都洋溢着笑容。

    “少爷。”

    “少爷。”

    看到傅渊下车过来,所有人都恭敬的喊道。

    “老赵,听说船造好了,下水我看看。”

    “好的少爷。”

    老赵答应一声,带着几个徒弟把停在岸边的小船推下水去,这不能叫船,叫舟比较合适,因为这船太小了一些。

    就比傅渊在视频上看的竹筏大那么一丢丢。

    让老赵划船,傅渊坐在船头,朝大海划去,距离海岸一段距离后,傅渊把提前准备好的渔网撒了下去。

    动作不是太熟练,有点不雅观,网开的也不是很大。

    不过,收获不小,用力把网往回拉,有点费劲,傅渊坐的这头木舟都有点往下沉。

    “老赵,往回划,快!这一网收获不小。”

    看老赵吃力的样子,傅渊把网拴在船头,帮忙一起朝海岸方向划。

    刚靠岸,一伙人冲过来帮忙,傅渊心情也很不错,“去把泥头车开过来一台,把车斗洗干净,一会拉鱼,今晚整个庄子都吃肉。”

    “喏。”

    三娃答应一声,跑去开车了。

    平时不拉东西是不能开车的,只有傅渊吩咐的时候才可以开,主要是太费油了。

    “来,大家过来一起使把力。”

    五六个人拉着渔网朝岸上走,很快,渔网里的海货暴露在所有人眼前。

    “少爷,好多鱼,好多鱼啊!”

    可不好多鱼嘛,这一网起码有上千斤的鱼,全部都是十斤以上的。

    “少爷,您这渔网也太厉害了。”

    “是啊,少爷的渔网太厉害了。”

    “哈哈,我以前就说过,只要把庄子到海边的路修通,以后咱们庄子上再也不缺肉,顿顿吃肉都没问题。”

    傅渊高兴的说道。

    “少爷说的对。”

    “少爷威武。”

    被人吹捧的感觉真的很爽,傅渊站在岸边,开始使唤人起来。

    “赶紧拿木棍或者石头把鱼敲死丢到岸边,再去多下几网,一会用车拉到庄子上,每户分一些,今晚大家一起吃鱼。”

    “喏。”

    怎么下网刚才老赵也看到了,以后打鱼的事交给他们就行。

    傅渊在这边呆了一会,看到没什么事就回去了。

    剩下的事交给下人来就行。

    回到住的木屋,让十个丫鬟教其他孩子识字,傅渊就回了现代。

    现在已经十一月底,他订购的家具差不多应该弄好了。

    回到现代,看了下时间,现在才下午,把大奔驰拿了出来,朝道具厂驶去。

    “稀客,稀客啊,老弟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胡斌看到傅渊,很热情。

    两人在会客室坐下后,他又开始显摆他那套泡茶手艺来。

    闲聊了会,傅渊才说道:“今天过来有事,我之前订购的装备在帮我打造七千套,你这边接制作农具的单子不?”

    胡斌正在倒茶的手顿住,听到傅渊的话,一张老脸笑出花来。

    “老弟什么话,什么单子我不接?农具是不?要啥农具跟老哥说一声就行,我马上安排给你赶工。”

    “锄头,铁锹,柴刀,劈柴用的斧头,耕犁你会做吧?就是农村那种用铁焊的那种耕梨,加上配件,每种给我做十万把,明年二月份前交货,有问题不?”

    胡斌坐直身子,拍着胸脯保证道:“老弟你放心,保证在明年二月份以前全部交货。”

    “行,你算一下多少钱,我先付一半的定金。”傅渊吐了口烟,看向胡斌说道。

    “老弟你稍等。”

    胡斌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按着计算器开始计算起来。

    一边计算,脑海中一边想着一会让财务去门口饭店给所有员工办张年饭卡。

    傅渊订购这批农具是为了明年春耕准备的,至于武器铠甲,明年二月份黄巾军爆发,现在手上只有三千护院傅渊心里还不是很踏实,他觉得有必要把护院数量提到一万。

    不然到时候在那边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如果有了这一万全身精钢铠甲的护院傍身,不管什么牛鬼蛇神,他都有底气刚一下。

    虽然他查资料没看到黄巾军爆发的时候波及到这边,但以防万一是有必要的。

    还有之前在mian甸弄的那批军火,弹药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是时候找个地方给补充一下了。

    傅渊这次的订单有点大,快接近一个小目标了,直接付了五千万的定金,等交货的时候在结尾款。

    从道具厂出来,傅渊就回了别墅。好久没见自己两个美娇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