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繁体版

第26章 郑家的害怕

    正在李世民不解时,身后的宦官拿来了两封信道:“启禀陛下!曹州急报!”

    “拿进来!”李世民眉头一挑,大概知道是谁写的信。

    “奴婢遵命。”宦官小心的将信件拿出。

    果不其然,一封是薛大鼎写的,另一封则是权万纪写的。

    李世民先拆开薛大鼎写的,稍稍一扫,面色凝重了起来。

    上面着重写了此次灾情,再下方则写了郑德本的事,以及李祐做的好事。

    曹州竟然汇聚了一万的灾民,而且收到郑德本的宣传,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朝着曹州聚集。

    灾情居然这么重!

    最重要的是曹州常平仓没有粮食,这才是最致命的。

    一万人,平均每天半斤粮,一天就是五千斤粮,今年七月到明年八月,足足十三个月,这么长的时间灾民都无以为继。

    十三个月,395天,一天耗费五千斤粮,这就需要一千九百八十万斤粮,也就是16458石。

    这仅仅是曹州一个州,其他几个州水系不够发达甚至更严重!

    最糟糕的是,现在还没有下雨的迹象,也就是说干旱不知道会持续道什么时候。

    李世民深吸了口凉气,至于下面夸奖李祐的话,权当没看见,反正他是不会相信李祐会干人事的。

    他又翻开了权万纪写的信。

    权万纪虽然也禀告了灾情,但却逊色了不少,写的更多的是批评和指责李祐。

    什么品行不端,性格暴虐,杀人如麻···

    这把看的李世民肝火大旺,他摇了摇头。

    实在是太过夸张了,要不是暗卫早有禀告,自己还以为李祐是转世的混世魔王呢!

    两封信一个默默的夸好,一个疯狂说坏,这简直是两个极端。

    倒也符合他们身份,权万纪心胸狭隘,职责监督李祐。薛大鼎是李祐的家臣,为人忠心耿直。

    眼下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得赶紧想办法处理灾情。

    曹州没有粮食,是从其他州调用,还是从户部调用?

    还有曹州刺史的任命,三万贯钱的处理,郑家人需要交代···一大堆的事情都需要处理。

    话说另一边。

    郑府。

    郑仁泰,郑贤妃,郑玄果,等十余位郑家人,聚集在一起。

    为首的郑仁泰,面色凝重,在屋内踱步,左右徘徊,思索着什么,十分的焦急。

    自从收到远在曹州郑德本的求救信鸽后,郑家人感觉事情大了,一州的刺史那基本是掌有实权的土皇帝。

    郑玄果面色焦急的问道:“爹倒是拿个主意,如今该怎么办哪?”

    “拿主意,拿主意,怎么拿主意?”

    郑仁泰眼睛一瞪,几人纷纷不说话,好似鹌鹑般缩起了脑袋。

    一旁的郑贤妃,低声说道。

    “堂兄,虽说他们是旁系,但毕竟都是姓郑,同气连枝,这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如今他们受难,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他想了想叹了口气,解释道:“不是我坐视不理,实在是!”

    “哎~实在是以进了死局,若是我等搭救,恐怕自身也得陷进去。”

    “啊!?”

    “死局?此话怎讲?”

    “阴家不就那两个人么?”

    郑家人面面相觑,表示不解,阴家就那两根独苗,这怎么就陷入了死局了?

    郑仁泰扫了几人一眼,解释道。

    “此次旱灾甚重,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多少眼睛都盯着。”

    “若是按以往,多半是房相或者魏相去赈灾的,毕竟朝中也就那几人名望高。”

    “但不知道为何,陛下突发奇想,竟然让齐王去赈灾,为此还罢朝,甚至连夜请了房相等人喝酒。”

    “虽说齐王身后只有阴妃和阴弘智,但他身为皇子,那就是李家人。”

    “更何况还是陛下钦点的安抚使!可见陛下多么重视此次赈灾,因此齐王查刺史,那是天经地义,占据大义。”

    “这郑德本也是没脑子,人家身为皇子,虽说无需讨好,但也不能怠慢!”

    “他倒好,皇子下船居然不迎接!按照齐王那暴虐的性子,不杀他才怪!”

    “若是这样,那还好,可笑的是郑德本,还自诩自己比灾民尊贵,他尊贵能比过皇子尊贵?

    “这口无遮拦,不仅失了民心,还得罪了皇子,得罪陛下,要知道陛下常说民贵君轻,这都不懂,这不是寻死么?”

    “而后齐王还抄家,结果查出了粮食被偷换,抄出了三万贯铜钱。”

    说到这,郑仁泰感觉脑壳痛,感觉这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听说薛大鼎还送信给了文武百官,还在那惺惺作态,企图博得同情···”

    郑仁泰感觉心都凉了,猪队友那就算了,还有个神对手薛大鼎,这怎么能赢?

    “先是失了大义,而后又得罪了皇子,最后还失了民心,现在还被找出了证据!”

    “试问这个死局,整个天下谁能解?他不死谁死??”

    能深的李世民的信任,郑家人自然不傻,这么一分析,才发现这郑德本简直是蠢到家了。

    郑玄果面色难看到:“可若是不救,那外人如何看我们郑家?”

    “到那时,郑家血脉虽然相同,但恐怕家家心生芥蒂,人心若是散了,整个郑家便会分崩离析!”

    “哎,这才是为父最担心的!”

    郑仁泰感觉很不好,语出惊人道:“此等计划周密眼睛,绝不可能是八岁孩子做出来的,怕就怕那薛大鼎是陛下的人。”

    闻言,郑家人一惊,皆联想到了李世民为了让了李祐名正言顺的赈灾,甚至还请一群人喝酒的事情。

    一时间,郑家人个个脸上露出了凝重,闭口不谈拯救,而是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

    要知道,走狗死,狡兔烹,大多数开国皇帝在平定天下后,都会杀掉功臣。

    这是因为大多数开国皇帝担心而武将太过强势,担心有一天武将反叛取代了自己的王朝。

    郑玄果皱了皱眉,感觉有点不对,开口道:“爹,孩儿觉得此事或许是凑巧!”

    “哦?”郑仁泰不解的看向他:“要说功劳,那长孙无忌当居第一,且家族势力甚大,族人良莠不齐。”

    “要说五姓排名,崔卢郑王李,前面崔卢两家还没轮到,有怎么轮的到我们呢?”

    郑仁泰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可不得不防啊!”

    “天亮了,你们派人去外面打探消息,看看文武百官如何,为父去探探陛下的意思!”

    “是!”

    郑仁泰面色担忧,满怀心思的朝着御书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