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人生,从得到石珠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红薯粉丝

    半路上,他们碰到了另一支队伍,领头的是驻马沟的农场主刘元,驻马沟农场在蓝星农场东面,随着农场的东扩,跟驻马沟已经离得挺近了,刘元跟路亦见过几次,跟王强就更熟悉了。

    王强停下车,跟刘元打招呼,刘元见他们开车返回,就问他们为什么不打了,王强没有多说,只说是不想继续打了。

    路亦坐在车上,看刘元的车斗里盖着篷布,就问了一句:“刘老板,看来你收获不错啊!”

    “那是!”刘元挺得意,特意从车上下来,抓住车尾的篷布用力一掀,一只硕大的野猪露了出来。

    “嚯!真大啊!这野猪快三百斤了吧?”路亦有些惊叹,刘元车上的野猪确实很大,路亦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野猪。

    王强也点点头,“确实不小!差不多能有二百八十斤!”王强毕竟见多识广,大野猪见得多了,看了一眼就估出了野猪的重量。

    “哈哈!”刘元特别得意,用力拍了拍巨大的猪头,车斗里突然响起猪叫声。

    “怎么还有猪叫?”路亦探头往车斗里看去。

    “嗨!”刘元一挥手,从车斗里拎出一只小野猪,“这只大野猪当时还带着十来只小猪,大猪被打死了,小猪也没地儿跑,被我们一起抓回来了。”

    小野猪被刘元拎着后腿提起来,发出尖利的叫声,在刘元手里拼命挣扎。

    看到刘元手里的小野猪,路亦一下来了兴趣,从车里下来,走到近处观看,“这些小野猪你打算怎么处理?”

    刘元的车斗里,十几只差不多大小的小野猪正挤成一团,嘴里发出哼叫声。

    “怎么处理?”刘元一拎手里的小猪,“这些小猪太小了,就是烤乳猪都不够分量,只能先带回去,看它们能不能活下来吧。”

    “把这些小猪卖给我吧。”自从看到这些小猪,路亦就有这样的想法。

    “卖给你?你要它们干什么?”刘元不知道路亦买这些野猪有什么用。

    “我早就想在农场养几只猪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路亦确实有在农场养猪的想法,“我们今天收获不大,今年我也不打算再打野猪了,正好你这有小猪仔,我带回去养起来,等养大了吃肉!”

    “这野猪可不是那么好养的!”刘元劝了路亦一句。

    “没关系,养不活就算了!”路亦也是一时兴起,对结果并不太在意。

    “行!你拿去养吧!”刘元将手里的小猪递给路亦。

    路亦带着这些小野猪回到农场,在羊舍里找了个地方,将小野猪们关进去,嘱咐李燕山和吴强,喂养的时候捎带喂一下这些小野猪。

    这些野猪这么小,路亦只能这样安排,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它们的命了,不过有阵法在,路亦估计小猪活下来的几率很大。

    回到农场,周姨和李燕山也听说了今天的事,都很气愤,安慰路亦。

    路亦倒是一切如常,还跟周姨商量着,明天开始做一点红薯粉条。

    周姨见路亦如此,也不好多说,和他一起准备明天做红薯粉条的工具。

    红薯粉条的加工,说起来容易,但真做起来还是比较费事的。

    加工红薯粉条的第一步是做红薯淀粉。

    红薯反复清洗,将红薯上的泥沙清洗干净,然后用破壁机将红薯打成红薯泥。

    红薯泥用纱布反复过滤,将其中的红薯淀粉都过滤出去,剩下的红薯渣路亦交给了吴强,让他拿去喂野猪。

    将过滤出来的红薯淀粉水静置,沉淀一晚上。

    第二天,红薯淀粉沉淀后,将表面的那一层水倒掉,剩下的就是淀粉,然后将淀粉晒干,就成了真正的红薯淀粉。

    下一步就是加工粉条了。

    将加工好的淀粉加水,搅拌成粘稠细腻的淀粉糊。

    在大锅里加水烧开,将淀粉糊倒入铁盘内摊开,摊成薄薄的一层,然后将铁盘放开水内蒸熟,待粉皮变成透明后,将粉皮剥下。

    这种做法其实更像做米粉。

    路亦坐在灶前烧火,他以前看过加工粉条的节目,见周姨用铁盘盛粉浆,就问周姨道:“周姨,我以前看节目,人家节目里是用漏勺把粉浆挤到开水锅里煮熟,咱用铁盘,没影响吗?”

    周姨正在摆动铁盘,擦了擦脸上的汗,说道:“我就会用铁盘,不过应该是一样的吧?只要能把淀粉浆煮熟就行了,要不咱们换漏勺试试?”

    “不用了!还是按您的办法来吧!”路亦连连摆手。

    将煮熟的粉皮晾至半干,切丝晒干,红薯粉条就做好了。

    粉条晒好的当天晚上,路亦召集农场的人一起吃火锅。

    冬天自然要吃麻辣火锅,路亦他们吃的是农场自产的羊肉,细嫩香醇。

    吃完羊肉,路亦将自制的红薯粉条下到了锅里,粉条在锅里起起伏伏,久煮不烂,夹起一筷子,通红的汤汁顺着粉条流下来,咬上一口,口感弹弹糯糯,筋道爽滑,粉条饱吸了火锅的汤汁,麻辣中带着红薯的香甜。

    冬至到了,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怀安国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的习俗,路亦召集大家,晚上一起包羊肉饺子吃。

    吃完饺子,路亦喊李燕山和吴强一起到书房谈事情,路亦最近晚上经常出门,李燕山和吴强晚上都很少看到他。

    这几天路亦一直在考虑请人的事情,现在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路亦想听听他们两人的意见。

    李燕山和吴强都同意再请一个人,农场这几个月有一百多只羊羔降生,路亦五月份买回的羊羔马上进入生育期,八月份买的母羊已经怀孕快四个月了,还有一个月就会陆续生育。

    明年降生的羊羔会更多,李燕山一个人管理羊群有点困难,需要有个人搭把手。

    吴强主要负责整理农场东面新增的土地,将山上落差大、不利于通行的地方找平,把生长密集、长势不好的树木挖出来,找地方重新种植,要将这四百公顷的山地整理出来,变成可以利用,能产生效益的土地。

    这个工作工程量很大,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可能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吴强很难腾出手来,所以需要再请一个人,再说出了郑大疤这码事,农场的安保工作也需要加强,郑大疤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既然有郑大疤这个威胁存在,路亦就想请一个能打的,李燕山和吴强也很赞同路亦这个想法。

    路亦将请人的消息传了出去,只是符合路亦要求的人不太好找,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