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星河
繁体版

第十三节 白灵道长

    此时,济世粮行里,常峰竟早已等待了万卷云许久,见万卷云归来,赶忙久别重逢一般,将万卷云迎进了正堂,问道:“卷云,你方才前去探望,青城道长的言行之间,可有任何异常?”

    卷云摇了摇头,认真道:“峰哥,依你的交待,卷云一进道观,便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直至离开,观里没一点异常,青城道长的言谈举止,也无任何蹊跷。”

    见常峰如释重负的样子,万卷云疑惑道:“峰哥,那青城道长,与咱们一年多的交情了,你自己,又时常过去探望,怎的这次换了卷云去,你却如此疑神疑鬼,好不正常!”

    常峰拉近了万卷云,缓缓道出了此次点名要万卷云前去探望青城道长的秘密,不过,此事颇为扑朔,牵扯甚多,还要从两年前说起,才可说得清。

    两年前的常峰,虽然刚在郎茂县落脚,不过,却曾在逃荒路上,发过一比横财,便在矮脚山的山脚下,置办了些许田产,建了所大院。

    再后来,常峰偶遇了万卷云与古白,之所以称为偶遇,是因为三人,在以难民身份来到武国之前的时候,便早已认识。

    那时的常峰,见不得二人受苦,便邀二人,同住在了矮脚山的大院,而那时候,矮脚山上的一处道观残垣里,还居住着两位四十余岁的道长,一位是白灵女道长,一位是白灵道长的师兄,白遇仙道长。

    先说那位白遇仙道长,一年里,也没几天在观中,常峰倒是有幸见过两次,一副牛鼻子道人,鼻孔朝天的模样。

    但这位白灵女道长的名声,就大不一样了,她可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赤脚大夫,据说,医术高明的很。

    据说,白灵道长有个原则,便是为人看病,不管是穷人富人,从不收钱,遇到富的,款待她大鱼大肉,她也不拒,遇到穷人家,烧一碗米粥,吃些糠菜,她也不嫌,虽然过的清苦,但她倒是健谈的很,与常峰见过几次,便成了忘年交。

    而常峰呢,每回去县城办事,便会买些点心之类的礼物,为白灵道长送去,一来二去之间,二人更是愈发熟络。

    再后来,常峰创建济世粮行,三兄弟与白灵道长稍作道别,便搬去了郎茂县城里居住。

    应该是搬到了郎茂县三个多月的时候,这天,常峰独自走在街上,正低头沉思,琢磨着恶灵经功法的时候,身旁忽的驶过一辆满布粉色锦罗,装饰华美的双马大车。

    常峰撇了一眼,这马车太显眼了,整个郎茂县也就一辆,正是鸾凤楼的主事人,赵飞燕姑娘所乘的香撵。

    那马车行过常峰,没走几步,竟忽然顿住,待常峰再次走过时,布帘忽然掀开,探出来半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脑袋,对常峰嗔怨道:“臭小子!想煞仙姑,快滚上车来!”

    常峰开心一笑,快步迎上前道:“白灵道长,你怎在此。”

    白道长继续从车帘里探出些身子,伸手捏住了常峰脸颊,狠掐了下,气道:“你们三个臭小子,许久不回矮脚山了探望仙姑了!”说罢,不等常峰反应,便嗖的一下收回了身子,又在马车前帘探出,邀常峰赶快上车。

    常峰也没多想,憨憨一笑,便扶着车框登了上去。

    被白灵道长牵手走进车厢,常峰稍作打量,只见车里还有两位姑娘,皆是十七八岁年纪,见了常峰,虽然透着些拘谨,但还是微微一笑,起身迎进。

    白灵道长先是将常峰摁在凳子上,自己便坐在一侧,斜打量着常峰,开心道:臭小子,若不是本仙姑眼尖,险些就被你溜了!”

    常峰听罢,诚恳道:“白灵道长,我寻思着,再过几天,等生意不那么忙了,便回去看你的。”

    马车渐渐驶进了鸾凤楼的后院,待停稳了后,常峰便搀着白灵道长走下了马车,此时,身前青石小道的尽头,三间高青瓦房的正屋里,早已迎来一位年约二十,身着紫裙,眉宇之间,尽是柔媚的女子,女子走近,对白灵道长客套道:“道长光临寒舍,飞燕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白灵听罢,慈祥一笑,居然问常峰道:“小锋,见过这么俊的姑娘么,可还拔的动腿?”

    常峰正尴尬之际,白道长已牵起常峰,朝着正屋走去。

    刚落座在屋里的八仙桌上不久,赵飞燕已是邀来了几位陪客的姐妹,白灵道长倒是来者不拒,就在众人推杯换盏之间,众女子的话题渐渐靠拢向了梦境,于是赵飞燕,便借机谈起了最近老是出现的噩梦。

    这些日子来,赵飞燕总是掉入同一个噩梦,噩梦里,一直遇见一位体态丰腴、怀胎九月,却披头散发的胖女人,胖女人一直背对着飞燕嚎啕不已,仿佛承受了莫大的冤仇。

    自从接二连三的梦到这位胖女人后,赵飞燕便从起初的恐惧,变得渐渐气愤起来,一怒之下,便在梦境里走到了胖媳妇身前,盘问她到底有何冤屈。

    胖女子抬头,额前的乱发渐渐朝后倾倒,露出一张已被水泡的青肿鼓胀,布满脓疮,极尽扭曲的脸庞,顿时吓得赵飞燕定在了原地,动弹不得。

    此时的女子,终于不再嚎啕大哭,而是大张着嘴巴,酝酿了许久,这才传出阵阵如牛吼一般的嘶鸣。

    这一幕吓醒了当时的赵飞燕,坐在床上许久,渐渐回忆起来,那女子身穿的衣物,虽然已残破不堪,但分明是年前,店里送给一位出阁姐妹的嫁衣裳,于是天刚大亮,赵飞燕便托人打听,渐渐得知,梦里那位姐妹,居然在半个月前,跳井自尽了。

    赵飞燕知此噩耗,便决定为昔日姐妹洗刷冤屈,也好送她安心上路,不然的话,岂不是害的自己整日不得安宁。

    可是,这位姐妹的所嫁之处,却偏远穷僻的很,打探至今,已是三日有余,姐妹的死因,仍是众说纷纭,无一经得起推敲。

    困惑之下,听人说起,矮脚山的道长,有接阴还魂的本事,这才托人请了来白灵道长。

    白灵点了点头,于是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吩咐众姑娘道:“去取些死者生前的物事,最好是贴身所用,再取铜锣一副,鼓槌一支!”

    道长安排完毕,众女子赶忙外出寻找所需之物。

    而赵飞燕,便从一旁厢房的木柜里,取出了数十两明晃晃的官银,刚抽出手帕要包裹起来,却被白灵望见,于是道长起了身,劝阻道:“道人之所以行善事,乃是为了积攒阴德,修个心安,若是收了你的银子,那便是有损阴德了,望你切莫难为于我。”

    赵飞燕听罢,沉默了会儿,一时间,姑娘不知从何说起,短暂的沉默中,白灵道长柔声对常峰吩咐道:“小锋!”

    见常峰应承,白灵道长续道:“小锋,过会儿,你看着天色,若是天黑,我还未归来,你便敲锣三响,唤我回来。”

    不一会儿,几位姑娘已经取来了副崭新铜锣,还带回来一双绣花鞋,以及一支雕成兰花的银钗。

    白灵道长先是着姑娘们拉上窗帘,关上房门,一切停当,这才取过银钗,稍作打量,摇了摇头,便将银钗放回了原处。

    知此,白灵又将将绣花鞋取回,低头捧在了手心,注视了好一会儿,忽的面色愈发肃穆,某个时刻,面容竟定格住了。

    屋里的温度,渐渐以一种可以感觉到的阴冷,取代了原本的温暖,紧接着,原本被关上了门窗的灰暗,竟然蒙上了一层让人头生昏沉的灰色浅雾,就在常峰心中愈发惊惧的时候,白灵道长终于缓缓抬起了头颅,打量了近在眼前的赵飞燕一眼,竟哇的一声,起身抱住了赵飞燕,呜咽道:“姐姐,沐慈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