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
繁体版

第16章

    郭府内,西街的孙大夫正在给瑾红把脉。夫人陈氏站在旁边焦急的等候,香沅和雅莉两人垂手而立站在夫人的斜后方,郭继周伸长了脖子,仔细的观察大夫的表情。正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喊声,“嫂子怎么了,怎么了?”

    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母亲白了她一眼,她看在大夫正在把脉,连忙住嘴。她看到大哥也在,“哼”了一声,白了一眼,就走到母亲身边挽住母亲的胳膊。这正是郭家的小女郭薇。

    大夫将手指搭在瑾红的脉搏处,双目微闭,凝视静思。片刻之后收回正在把脉的右后,用左手捏捏胡须,睁开眼。

    “大夫,怎么样?”夫人焦急的问道,

    郭继周连忙走到床边把瑾红露在外面的手放进被窝里面。

    “无大碍,只是有点急火攻心”大夫不紧不慢地说,“我给少奶奶开一副单方,你们回头去回春堂抓三副药煎服就可以了!”

    “多谢孙大夫!”

    “不过,不能刺激她,有身孕之人,多顺着她点,多陪陪她去府外散散心!”

    “我陪嫂嫂去散心,”郭薇说,

    “叫你大哥多陪陪,你来凑什么热闹?”母亲训斥道。

    “你看大哥这段时候有几天在家里啊,一天到晚不归家!”

    “嗐,你个小丫头,你还管起你哥来了!”母亲瞪了她一眼,又转向郭继周,“这段时间你多陪陪瑾红,你要再这么胡闹,看你父亲怎么收拾你!”

    “是,”郭继周低下了头。

    “当着外人的面,尽说些瞎话,”宋氏说道,“孙大夫莫怪啊!”

    “哪里,哪里,是夫人不嫌弃”大夫施礼与众人告别。

    “给孙大夫结了诊金,送送孙大夫,再去回春堂把药抓回来!”

    “是,母亲。”郭继周把诊金给了大夫,把孙大夫送到大门口,再去回春堂抓药去了。

    “香沅,雅莉,少奶奶如果醒了,立刻来告诉我!”

    郭继周抓药回来,准备把药交给两个丫鬟,叫她们亲自为少奶奶熬药。香沅接过药,准备去厨房熬药。雅莉气呼呼地一把抢了垸来。

    “雅莉,就当我弥补自己的过错,好吗?”香沅眼框中含着泪水。

    “我怕你趁机下毒害了小姐!”

    “你……”

    瑾红在迷迷糊糊之中听到了两人的争吵声,强撑着睁开眼,无力的问道,“你们俩在吵什么啊?”

    “小姐,你醒了?”雅莉十万欣喜,“小姐,你可算醒来了,吓死我了!”

    “是啊,小姐,我们担心死了”

    “担心什么啊,我又没死!”

    两人破涕为笑。

    “小姐我去给你熬药,”雅莉拿起药就要往厨房走。

    “让香沅去吧,雅莉,你去给我弄点吃的,我饿了!”

    “好,呆会我去把这好消息告诉老爷夫人!”

    厅堂内,郭琪和夫人端坐在桌旁,郭薇倚在母亲身边。郭继周面对着父母站着。郭夫人慈祥的对郭薇说,“薇儿,你先下去,我们有话要去你哥哥说!”

    “好!”郭薇幸灾乐祸的抿着嘴笑,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混帐东西,你妻子怀孕几个月了,你还一天到晚不着家,你想气死我啊!”“周儿,你要多陪陪瑾红,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了,马虎不得!”

    “你要再让我知道你一天到晚还在外鬼混,你就不要再进这个家门!”

    郭继周看父亲发火了,不敢作声。正在这时候门口传来了喊声:“老爷,夫人,大少奶奶醒过来了!”原来是雅莉过来报信了。

    “你去看看吧!”

    林南独自一个人上路了。他骑着那匹青骢马,背后斜插着一剑一笛,向着辰州进发。出了夏州地界,辰州的地势更为平坦。林南一路优哉游哉,像人富家少爷一样,走走停停,几天的路程硬是让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走到辰州城附近,也是半个月以后了。他勒了勒缰绳,青骢马立马停住。他抬头看了看城墙。这城墙足足有三丈多高,和均州的城墙差不多高,青白江绕城而过。辰州城建城之初,就利用青白江挖了一道绕城的护城河,经过日积月累。历代守城将士把护城河挖得又宽又深,远非一般的护城河可比。

    林南望了望高耸的城墙,调转马头,向辰州北的一个小镇乌河走去。乌河距离辰州五十多里路。傍晚时分,林南到达乌河镇。

    是夜,林南在客栈中住下,睡前,拿出师父转交给他的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只写了几个字,“辰州、中河街,乌河,木匠,西府”

    林南望着这几个词,翻来覆去的看,猜测着。夜已深,还是明天再想吧!

    林南把这几个字牢牢的记在心中。不大一会儿,呼呼大睡。

    翌日,清晨。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林,穿过窗户,照在客栈的条桌上,林南已经起来。木匠,这个人应该是个木匠,西府,难道在乌河西边的街道。他想到这里,兴冲冲的走出客栈,准备到镇子西边去打探线索。

    这是一个南北走向的镇子,总共也只有一条街。一条无名的小河从月岭山上下来,穿过小镇,向南汇入青白江。小镇人口不多,百十来户人家,分布在无名小河的两岸。

    林南从小镇南边走到北边,发现这里只有两家做木工活的。一家制作些小家具,一家是棺材铺。林南去这两家都问过。他们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而且都不姓段。外地来此做木工活的很少。

    林南沿着狭小的街道转了几个来回,毫无头绪。他感觉到有点饿了,来到一家早点铺子,林南坐下了买了碗稀饭和几个包子。坐着桌子边,漫无目的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好似一副呆呆的样子。

    旁边桌子上的一位年轻人,看着林南这样子,感觉有点好笑,心里略一思索,对着他说,“这位兄台,大早上的发什么呆啊?”

    “没事,随便看看!”

    “看兄台这打扮,一定是长年在江湖上行走吧!”

    林南抬眼望去,这位年轻人五短身佬,腰挎佩剑,故作剑客的潇洒状。

    林南微微一笑,“在下并非江湖中人,不似兄台那么潇洒,在下来到此地,只为寻找一位故人。”林南特意强调了是故人。

    “仇人?”

    “非也!”

    “朋友?”

    “谈不上!”

    “兄台,你到底是要找谁啊,可有什么特征?”

    “木匠!”

    “打家具?”

    “亦不是!”

    年轻人靠了过来,“兄台,在下江俊,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在下林南!”

    “在下土生土长的乌河人,你要在乌江找个什么人,包在我身上,不过兄台多少得意思意思一下!”

    “多少?”

    “五十两!”

    “这么贵,你不如去抢!”

    “错,这比抢要划算,抢是违法的,这是两厢情愿的买卖!”

    “我怎么相信你?”

    “我家就在这儿啊,不信我带你到我家去坐坐!”

    “好,我且信你一次!”

    “那你先帮我把早餐一起付了?”

    见林南同意了,江俊又顺便打包了一分稀饭和包子外加两个鸡蛋。林南无可奈何的笑了笑。

    两人刚走不远,包子铺的老板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又有一个冤大头往坑了咯!”

    江俊拿着打包好的早餐走在前面,林南跟在后面。两人走过小镇的尽头。道路沿着月岭山上的河水往上游延伸,往右一拐百十来米的,再往左离开了小河。林南跟在他后面默不做声,想看看他到底要耍什么花招。道路沿着山势逐渐上升。

    “你不是说你家在镇上吗?”

    “快了,快了,马上就到!”

    不大一会儿,林南看到在大路旁边的树木里有一个破旧的院子,院大的木门敞开着。院子里有几间房子,房顶覆盖着茅草,院墙和房屋都是用泥砖砌成的。经过雨晒雨淋,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林南跟着他走进了院子。江俊冲着屋内喊道,“爷爷,我给你带吃的回来了!”

    两人走进屋内,里面传来一股刺鼻的气味。室内窗户紧闭,光线透过缝隙照了进来。灰尘在光线中翩翩起舞。一位老人躺在床上,“小俊,你回来了?”

    “嗯,”

    “爷爷,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稀饭,大肉馅的包子,可香了!”

    老人咳嗽了两声,斜靠在床头。接过东西,哆哆嗦嗦的吃了起来。看到有人在,忙问道,“你是谁啊,小俊?”

    “哦,一个朋友,听说你病了,来看看你!”

    “那留下来吃饭啊!”

    林南连忙和老人打个招呼。

    “吃饭,吃什么饭,午饭钱还不能知道能不能诈出来,哦不挣出来”江俊心想。

    江俊连忙把林南从老人的卧室里面拉了出来,“你看,我家就在这里。我和我爷爷住在这里,再说我是道上有名的包打听,你尽管放心好了!你把你要找的人特征告诉我,上天入地我都帮你找了来!”

    “不是告诉你了么。木匠!”

    “好行,木匠就木匠!”江俊把手一伸。

    “我先只付你一半订金,另一半你给我消息后,我再给你!”

    “成交!”江俊从林南手中接过钱,转身就往院子外面走。林南作势要跟着他出去。

    “你跟着我干吗?你安心在这里等消息好了,哪都别去啊,等我回来!”

    看林南有点犹豫,江俊安抚道,“我爷爷在这里,我还能不管他,我还能把他饿死啊!”

    好吧,林南只好先在这里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