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龙之崛起
繁体版

第六百一十章 拜服

    “……来了来了不知道陛下出的第一个题目是什么?”

    “听听不就知道了吗!都禁声禁声啊!”第二天正月十五,长安城不宵禁,大唐的传统节日花灯节吗!只不过今年跟往年又有所不同了!很多人因为都下注了吴王殿下跟越王殿下的诗词比试,所以大家都跑到皇宫门前等着了!是的麟德殿的夜宴刚刚开始,李泰就说明情况了,李世民出题他跟李恪作诗,现场的文官大儒们品评分好坏,而且为了让百姓们第一时间知晓此等盛况,不管两个王爷谁先作成了,都有太监将里面的盛况第一时间传递出去!毕竟李泰他们想让李恪出丑,可是将一切都准备好了,而李世民询问李恪后李恪同意了,然后外面的百姓尤其是书生们就开始等着里面传递出来的诗词进行品评了!结果不少人议论了一会后就看到一队人打着灯笼走上了宫门处的城墙了,大家都知道硬菜来了有人开始喊道:

    “陛下出题以月为诗!吴王殿下秒作答:其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其二……”一位公公出来刚刚说了李恪的一首诗还有其二之时众人惊呼道:

    “什么……”

    “都给咱家闭嘴,若是不想听的马上滚蛋,咱家没空跟你们在这里闲话,吴王殿下一口气作了五首还问越王殿下够不够,你们听不听不听咱家可就走了!”公公马上喊道:

    “……听!请公公快说!一共五首啊当然听了!”众人一愣后喊道:

    “其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其三……”

    “!!我靠不是吧!吴王殿下这些诗词都是哪里买来的啊!简直简直是……”

    “一口气五首还问够不够,吴王殿下好气魄啊!”

    “关键是吴王殿下的诗词,你们发现了没有啊!好像都是跟边塞有关啊!”

    “你那不是废话吗!吴王殿下十岁就给我打听戍边去了流求岛,五年后也就是今年带兵回援西征,可见此五首大作都是吴王殿下有感而发!”

    “兄台这话不错对了越王殿下的诗词呢!为何没有?”

    “哈哈哈是拿不出手了吧哈哈哈!”众人开始调笑道:是的今日过来的里面有越王殿下的托,还有不少人安排的要给越王殿下扬名的,只不过现在怎么扬名?而且吴王殿下的诗作哪一个不是传世佳作呢!所以就算他们想替越王殿下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啊!毕竟这么多哪一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不好啊!要知道这是唐初,而李恪的诗词那都是万古流芳的!所以就算不少人想要鸡蛋里面挑骨头他们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好不!

    “又出来了又出来了,这一次不知道是谁的大作,期待是越王殿下的大作吧!”

    “对对对肯定是越王殿下的,大家都不要吵了禁声禁声了……”众人嘀咕了一会后又一队公公挑着灯笼出来后,人群之中有人喊道:

    “陛下出第二题……”公公话音未落有人喊道:

    “小生敢问公公一句,上一个命题谁赢了?”

    “陛下未提及输赢之事,只不过越王殿下没有任何佳作拿出,所以陛下又出了这第二题!让两位王爷以长安为题作诗!尔等莫吵听好了,吴王殿下五作之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其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三……”

    “……哇!之前吴王殿下所作以月为题的诗句小生没有想明白,可、可刚刚吴王殿下作的第一首关于长安的诗词小生明白了啊!那意思是我盛世大唐雄强豪迈,积极进取,战事不断,男人们“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只是辛苦了勤劳、善良的女人们,长安的夜色已经很深了,女人们还在忙碌着给自己的亲人缝制冬装,她们把自己深情的思念密密地缝在战袍里,衷心的期盼夫君能取得胜利,平安回家,从此不再远征。好诗好意境啊!”

    “嘶!兄台如此一说,好像小生也明白吴王殿下第二首诗词的意思了!不少人用龌龊的手段对付吴王殿下,可吴王殿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解决了那些所谓的烦恼之后横刀立马长安看花,好啊真的是太好了!”

    “还有第三首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暮春时节,塞外仍然是北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常年守卫在边疆的将士们心想,在故乡关中大地,此时一定是花期已过、果实初长之时,鸟儿们也一定是在忙着筑巢育雏了吧。深夜里,听着胡笳在吹奏凄凉的《折杨柳》,将士们不禁都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长安不仅是大唐的都城,也不仅是将士们的故乡,更是他们心灵的家园,他们时刻都想梦回长安。他吗的老子想哭!”公公们走了之后,听入迷的书生们开始都没有做声,也不知道是谁先感慨分析了第一首诗的意境之后,不少有所感悟的书生们也开始渐渐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了!是的很多书生都是为了给越王殿下扬名而来的,但是李恪十首诗词过后,很多书生都忘记他们来此的目的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有生之年能够听到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才真的是不虚此行呢,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们也知道这些才子们的性格对吧,要是没有人点评,估计大家都不吱声了,可若是有一个人点评了呢!其他人怎可甘居人后啊!所以一个个就开始店铺李恪的诗词当然了也是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毕竟自己能明白吴王殿下此诗词要表达的意境啊!你们看不出来我能看出来这说明什么,说明我比你们学识高啊,这也是为何前面李恪作的关于月亮的诗词没有人点评的原因了!毕竟不管干啥都要有人带头吗!

    “记住了吗都记住了吗!一会忘记了怎么办啊!今天真的是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能记住几句可根本就记不住那么多啊!”

    “怎么办啊!兄台们啊!要不然我们凑凑看看……”

    “不要吵又来了又来了!禁声啊!嘘……”气氛就是这么的突然,随着第一个人点评结束,不少人都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再然后现场算是彻底的被引爆了!而且很多书生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是的古代啊!可能跟后世人的泪点不同,但是书生们呢的的确确会因为一佳作而嚎啕大哭,这种事情在古代是常事好不!

    “陛下出第三题……”公公们说完就再次离去了,结果现场彻底绷不住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阿耶啊你听到了吗!孩儿能够有钱粮读书,都是当年你远在塞外用命拼回来的,孩儿以为我唐人已经忘记了你们的功绩了呢,谁知道吴王殿下他都记得他都记得啊!阿耶孩儿今日指月立誓,今生今世辅佐吴王殿下破楼兰为您报仇,希望阿耶在天之灵保佑孩儿孩儿给您磕头了!”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生我者父母,懂我者殿下也!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吴王麾下听令!将贼子全歼叫所有胡人不敢正视我大唐!为此末将虽死无憾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哈哈哈殿下好气魄好气魄啊!有生之年若是有幸能够陪殿下再战大漠一场此生足矣啊!”

    “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阿耶孩儿想你了,等孩儿长大一定跟随殿下出征高句丽,阿耶!孩儿就算没有能力也一定会请殿下带你回家!”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大唐人!犯我盛唐者,虽远必诛!兄弟们你们听到了吗!殿下说这盛世如你们所愿,你们的父母我代你们看了,可小弟无能无法带你们回来,殿下刚刚说了,他要沿着你们走过的足迹在有生之年再走一趟,若是不能带你们回家那他就将那里打下来,让那里变成我大唐的土地,让你们世世代代守护在自己的土地上当我们后世子孙的保护神!兄弟们我刘二狗以你们的英灵起誓,吴王殿下若讨贼二狗以残躯追随虽死无憾!”

    “金吾卫冯天德愿追随吴王殿下讨贼给阿耶报仇虽死无憾!”

    “左武卫马千里愿追随吴王殿下讨贼为大唐一雪前耻以命相随!”

    “右武卫……”随后一排排维护治安的士兵高喊着口号跪在了地上,然后是百姓最后是书生们,直到最后所有人都跪下了不说,还都高喊着统一的口号道:

    “吴王殿下、吴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