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墨知夏
繁体版

第八章 我可以加入吗

    已经经历一周的军训生活,即使高一年级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原先不是w中的,现在对w中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了。

    开学第一周,课程没有那么紧张,许多同学还沉浸在对w中的探索之中,陈泽就是如此。在陈海和邓翰的积极带领下,陈泽在开学之后最先了解了“日月食堂”与“不二家食堂”,切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真正的食堂”!

    不过,同学们最为担心的还是各科任课老师及自己的班主任。出乎二十班所有人的意料,他们的班主任符老师,虽然看起来年级不小,长相也是十分符合“传统的严师”之相,但是他却是全年级“最佛系”的一个班主任!

    跟传言中的一模一样,他只喜欢看书。是的!没有了!他真的只喜欢看书!

    军训之前,符老师说过军训期间班里的一切事物将交给张教官主持,然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直到军训最后一天的年级大会上,他才再次以二十班班主任的身份出现,别说是学生们没见过他,就连跟他一起搭档的张教官的不禁感叹——见班主任一面不容易呀!

    符老师没有其他老师的各种规规矩矩,也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是将之前讲过的三点要求再讲一遍,然后二十班就成了全年级最“佛系”的班级。

    周五下午第三节课,符老师对着同学们说道:“刚刚收到学校的通知,今天晚上,学校要举办迎新晚会,要求初一、高一的新生全部出席参加,请大家务必到场。”

    “啊~”一声震惊被拉得非常长。

    “这都是学校的惯例了,第一个星期搞迎新晚会,我今晚也会去,去点名,在我点名之前大家都要在操场,懂了吗?”

    “老师,可以请假吗?”

    “哎呀,请什么假,我都说了,在我点名之前要在操场,懂了吧?”

    “哦~,懂了”全班同学一齐回到。”

    “好,知道了就好,接下来我说一个要求,以后呢,只要是说我的课,也就是语文课,至少要有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做演讲,选题自由,观点随意,但自己要有合理的分析,可以讲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啊~”又是一声全班震惊。

    “哎呀,就是大家都讲讲自己感兴趣的事,就这么定了,从下次语文课开始,就从门口底蕴桌开始,每次至少两个人,都要提前准备一下,可以不拿稿子,但要说的流利,不卡顿。”

    显然,大家都没想到他会玩这么一出,一周的相处下来,大家发现他十分地好相处,除了有点过分喜欢看书之外,跟学生们的生活非常的相近。他们都很烦学校的种种规章制度,他告诉同学们,允许同学们适当地画一下淡妆,但不要被领导撞见;他告诉同学们青春期有感情的懵懂与萌动是非常正常的事,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若是真的有情感上的触动,不妨可以有界限的试试;他会同学生们一起偷偷去买教职工的“外卖”,因为食堂的真不好吃,而出去买就太浪费看书的时间了……

    总之,短短的一个星期里,符老师已经“征服”了二十班所以的人,他不像是在学校里事事管着同学们的多事班主任,更多的,在二十班的同学眼中,他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朋友”。但,关于上课要搞演讲这个事,又让同学们感觉到“不详”了。

    “哎呀,没多大事,主要还是要锻炼你们的表达能力还有胆子,都是这样的,我带的班级都是这样过来的。”

    “那要是我们的观点跟您的不一样呢?”郑沛问道。

    “这个没有什么的,你们可以先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我再来分析一遍,要是真的出现了两种对立或者是不一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与分析,甚至你们也可以跟我辩论呀!我们讲究的是探讨吗,再说了,你们还不一定论得过我,我以前带的班级里就有跟我辩论到一半就出现了分歧的。”

    “那要是我们论赢了呢?”郑沛继续追问道。

    “那不错呀,这样,要是谁跟我辩论赢了,我就送他一本书。”

    “啊这”同学明显有点小嫌弃。

    “这还不好呀?”符老师有点疑惑地问道。

    “呃……”

    “好了,就这样了。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就不上了,我现在给你们一个话题,你们来现场讨论一下。”

    然后,符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论题——小区里应不应该养鸡。

    论题一出,立马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所有人都在猜测,是该不该养狗或者是养猫,结果符老师给出的养鸡着实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了。

    “喂?笑什么,小区里该不该养鸡,多正经的一个论题,这个也是我最近碰到的一个社会现象,今天来听听,你们的看法。”

    一时间,教室里讨论声不断,同学们先是表达了对论题的意外,然后才是对于论题内容的见解讨论。

    五分钟后,符老师看着大家讨论地差不多了,说道:“讨论完了写呀!这样,十分钟后,我请几位同学上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纷纷拿出纸和笔,开始写下自己的观点与论述过程。

    没过多久,齐寒很荣幸地第一个被符老师“请”上了讲台,分享自己的观点。

    齐寒起初自然是拒接的,毕竟他们是一个新组建的一个班级,彼此之间还不是那么熟悉,而且这玩意要是整不好,上去一不小心出个洋相,未来三年就“难混”了。不过,在符老师“殷切”的期盼下,还有同学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鼓励声”中,他还是站在了讲台上。

    “我认为,在小区里该不该养鸡这个论题,首先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点是地点——小区里。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将城市里的住宅区称之为小区,这个我认为应该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还有,第二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点是‘养鸡’,我个人认为,‘养鸡’一般有三个用途,一个是用来食用。但结合第一个关注点我们应该知道,在城市的住宅区里,自己养鸡来吃,在我的个人了解中,是没有听说过的。因为大多数住在城市里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习惯,无论是从时间精力,还是说空间卫生等方面,相信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接受不了的,而且自己在小区里养的鸡也没有卫生防疫措施,在食用安全上也无法到达标准。”

    他的分析相对还是比较合理的,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赞同,甚至有些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表示根本不会接受有人在小区里养鸡这件事。

    “第二个用途是卖钱,经济交易。这个我也认为不太会可能出现,因为如果是真的希望通过‘养鸡’来到达经济目的,那应该需要在合适的地方建设大型的养鸡场来进行养殖,或者是要到农村的宽阔地方去饲养,这样才能有一定的规模,也才能有一定收入。”

    “那万一他就是养一只拿来买呢?”林博提问道。

    “这个,这个……”齐寒显然是没想到这里,根本答不出来。

    “诶,先让人家说完再提问,来,你继续,先说完,再回答同学们的问题。”符老师说道。

    “第三个用途就是当宠物。”

    此言一出,全班哄堂大笑,就连齐寒也是崩不住了,谁会养鸡当宠物呀!

    他们之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是来自于农村,而且在海南来说,鸡就是一种十分平常且重要的食物,在他们的眼中,实在是无法想象——“鸡”会是一种宠物!在他们的认知之中,鸡,就是一种家禽,一种食物,跟所谓的“宠物”猫狗一类根本联系不到一起。

    “喂?笑什么?现在在城市里,是有人把鸡当成宠物来饲养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事实,不要把那些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全都当笑话看,要学会去包容和理解地去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

    “好了,多别笑了,来,齐寒,你继续说。”

    “第三个作用就是当宠物,但我们要注意到,鸡和其他的猫狗类的宠物不一样,鸡有可能会叫,会在半夜打鸣,或者是在白天的时候会叫。而且,鸡不会像猫和狗一样,在经过训练之后会在特定的地方‘方便’,养一只鸡当宠物在卫生方面是非常的糟糕的!还有,鸡会比猫狗类的宠物多很重的异味,不仅会影响到我们自己家的卫生干净情况,也会对小区里的其他人家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打扰。”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无论是要自己吃,还是进行经济养殖,或者是当宠物来进行饲养,都是不太符合健康卫生标准的,也不符合我们现在大多数城市人的生活习惯的。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在小区里养鸡。”

    “好,说的非常的不错!不过,刚才有同学对你也提出了问题,你现在也回答一下。”

    “那个,那个我举得其实无论是养多少只鸡和养来干什么,在卫生防疫和小区生活习惯方面都会有影响,我觉得是不可以养的。”

    “好,齐寒同学的观点是非常的坚定的,就是认为是不该在小区里养鸡。”

    “嗯”

    “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也没有认识全你们,我看看名单,那就陈泽同学吧!”

    此时的陈泽跟陈海正商量着,今晚虽然回去不,但应该可以去校外吃饭,两人正研究着究竟是去吃汉堡,还是花甲粉。显然,突然被点到名字是陈泽意想不到的,但这孩子要说让他提前准备或许他会感到十分的紧张,但让他现场发挥,他就要开启“超能装”的神技了。

    “首先,我看到这个论题的时候,脑海里想到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地点,刚刚齐寒同学也讲到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其次,我第二个方面想到的是就是用途,不过,我想到的用途只有两个方面,那就是吃和卖,至于刚刚提到的当宠物,我……”陈泽憋不住了,转过头去,不禁笑场。

    此言一出,全班同学再一次炸开了锅,许多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养鸡也是可以拿来当宠物的!而现在坐在齐寒旁边的邓翰,正穷追不舍地问着齐寒,他到底是怎么想到要养鸡来当宠物的!

    “喂,喂,喂,别笑了,继续讲。”

    “好,我们先撇去鸡到底能不能当宠物这件事不讲,先将它作为一个可能性去分析。我认为在小区里能不能养鸡这件事,应当做多种分析。第一个我们要先考虑一下是怎样的小区,如果是我们主管印象中的楼房小区,或者是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一些小区,我认为不应该养。因为在这一类的小区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口密度大,公共面积较小,公共卫生环境要求相对要高一点,所以,无论是用来食用还是卖钱,都会对周围生活的人带来许多的麻烦,也会影响邻居家的和睦气氛。”

    “第二个,如果我们所讨论的小区是那个在郊区,有自己独立的院子,有较大的私人空间的地方,撇开其他的因素不提,只要主人自己注意卫生防控措施,坚持合理正确处理方法,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情况下,是可以在自己的院子或房子里养一定数量的鸡的。”

    “其次,我认为,无论是在哪种小区里养鸡,主人是很难做到对于卫生防疫方面的正确把控的,所以,我个人不建议人们自己在小区养鸡食用或者是卖钱。至于,前面同学所说的养来当宠物,我觉得也有几个不合适的地方。”

    “首先,鸡是属于家禽类,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难以处理的异味。其次,鸡不同于猫和狗等传统意义上的宠物,鸡不会自己到特定的地方‘上厕所’,而是就地解决,这样对于卫生环境会照成很大的影响。再者,鸡有可能会在半夜或者凌晨打鸣,这是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的。所以,我认为,在一些特地的小区里,在主人有兴趣且有能力又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情况下,是可以在小区里养鸡的!但是,在大多数的小区中,养鸡是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的,是不可以养鸡的!最后,总结一句就是,在一些特殊的小区是可以养鸡的,但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在那些符合养鸡条件的小区,也不建议养鸡,没必要因小失大,影响生活。”

    “好,两位同学都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很好!以后,我的上来演讲的同学也要这样,要有正确、详细、合理的个人分析,也要坚定自己的观点,还有就是不要笑,你笑了其他同学也笑,这样你就讲不下去了,懂吗?”符老师说道。

    “再者,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论题。首先,我要提一点,那就是关于刚才齐寒所说的,养鸡当宠物这件事,我知道这对于我们许多同学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是,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这个对象选为鸡的原因。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我们从来没有把鸡当成宠物来对待过,所以在刚才齐寒提出来时,我们许多同学都笑了。”

    “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会这么想呢?既然他都会这么想了,那会不会有人跟他想得一样呢?所以说,我们在思维方式存在了不同,就像齐寒能跟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不同,较为‘新奇’地提出了把鸡当成宠物,我觉得他的思维上,我是比较的欣赏的!”

    “这就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一个点——接纳。你们都是00后,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你们跟我所带的前两届的学生不同,你们比他们懂的东西更多,当然,不是指知识方面,而是指你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方面。所以,我在你们上高中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最想告诉你们的就是接纳与和解。”

    “因为你们现在还处于学生的阶段,所以你们还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接受这个世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远的不说,就说下学期你们即将面临的选科,到时候你们会产生很多种选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那我们能说自己的选择一定是最好的吗?所以说,学会接纳和包容是你们的必修课,以后我会多找一些不同的世界观的书放到教室里来,我们可以一起阅读,然后一起讨论。”

    “说完接纳这个想告诉你们的之外,我们回归到我们的讨论问题当中……”

    晚上八点,在w中的操场上,本年度w中的迎新大会正式开始。

    而在学生队伍的最左侧,高一年级级长秦川老师站在学生队伍前面,有点疑惑地问着:“二十班呢?”

    坐在二十班的位置上的陈泽、陈海、林博三人,以及两三位女生缓缓举起了手,陈泽弱弱地说道:“我们就是二十班的。”

    “啊,二十班做一排还没有人家坐两排长呀!”秦老师有点不敢相信。

    可不是吗,在学校学生会的安排下,没个班级有两个队伍,一排男生,一排女生,然后再从后方把两条队伍补整齐。但符老师说过,在他点名之前,大家谁也不能离开,可他也没说他点名之后一定要要留下呀!所以,当校长在主席团上激情演讲时,符老师便在下面点名了,当领导发言完毕,后面是文艺演出的时候,他就早早跑路了。

    同学们当然明白符老师的意思,这不,文艺演出还没开始十多分钟,二十班就只剩下五六个人在“撑场面”了。不过也怪不得他们,在学校的通知文件当中,真的只有要求学生和老师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场参加,且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呀!

    张珍碰了碰陈泽的肩膀说道:“级长都查过了,都这样了,没事了,我们也要走了,我们先拿一些凳子回去,等会你们回去的时候再把剩下的凳子搬回去,还有记得所教室的门。”

    “好的,我们估计也要走了。”

    “要不我们也走吧,我带你们去校史馆看看,听说最近重新装修过了,连我都没出看过呢!”陈海说道。

    陈泽看了林博一眼,问道:“怎么说?”

    “可以呀!不过,我刚刚从隔壁班那边看到,下一个节目是街舞社的舞蹈,刚才看到了一些穿jk的小姐姐走向后台……”林博看向陈泽两人,表情好像在问,你们期不期待?

    “什么j不jk小姐姐的,主要我比较喜欢看街舞,先看完小姐姐,不是,是街舞,再去。”

    另一边,尹墨正指挥着工人将一副较大的壁画挂好,然后开始按时间的顺序将油画,展品,以及介绍海报等东西,在校史馆的故事长廊里试着寻找合适的位置。

    “真没想到,我们学校的校史馆竟然有这么历史物品,简直是一座小博物馆了。”陈泽看着校史馆里摆放的展品,不禁感叹道。

    “嗯,因为学校之前有过参加抗日战争的历史,所以,其实我们学校的校史馆算得上是w市的近代史博物馆了,所以学校才会这么重视校史馆的重新装修的。”

    “我们学校有过抗日的历史?”陈泽好奇地问道。

    “嗯,听之前一个退休的老校长讲的,在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w中曾遭受日本人的轰炸,教学楼都被炸没了,学校都不得已停办了。但当时的校长看到了我们民族来到了危亡的时刻,就组织了三次的‘弃笔从戎’,有一百多位学生以我们学校的名义出征杀敌,为我们学校增添了抗日战争的历史。”陈海解释道。

    陈泽听得有点震惊,在他的印象中,w中只是一所很有实力的中学,当然他也知道w市人对于w中有极高崇拜心理,但他真的没有想到,w中竟然还有过抗日战争的历史!

    “那应该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甚至是流传下去呀!历史不该被埋没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陈泽下意识地说道。

    “嗯,你的这个建议很不错,不过,我们已经在做了!”尤老师非常轻声地走出来,微笑地看着陈泽。

    “老师,您好,您的意思是说,学校会将这些故事展示出来吗?”

    “是的,不过,既然你刚才说历史不该被埋没在口口相传之中,那么你觉得要怎么办,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呢?你有什么建议吗?”

    “嗯,我个人认为,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将这些故事编成书籍或者是写成关于我们w中的历史记载。再或者,我就得可以让学校安排一下,让所有的新生们都来校史馆看看,让所有人都可以听听关于那一段时间历史故事。”

    “你的想法很不错,我会认真的考虑了的!对了,在这边,我们将会建设一条,将这些故事展现出来的历史长廊,跟你所描述的一样,让曾经的那些历史,再一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过段时间,等装修好了,你们可以来参观一下。”尤老师十分和蔼地说道。

    “诶,老师,你们是在招人吗?”陈泽看到了贴在墙上的招人告示。

    其实陈泽挺无语的,这招人告示被贴在了校史馆的里面,虽然校史馆在好几栋宿舍的必经之路上,但你们把告示贴到关内,人家不进来,也看不到呀!

    “是的,我们准备将历史长廊跟历史故事讲述相结合,我们想找几个感兴趣的同学当志愿者,在我们今年的校庆上为各位来宾和同学们,讲解我们w中曾经的抗战故事。不过好像没有太多的同学愿意参加,我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取消掉,故事讲解的部分。”

    陈泽从小一直受爷爷的耳濡目染,对于过去的事物有想要探索的兴趣,上来初中,学习历史以后,陈泽对于历史的兴趣更加的浓厚了。从开始在影视剧里了解大的历史事件,到通过自己学习了解知识,去发现影视剧的历史错误;从喜欢看一些历史趣事,到系统性的去理顺一些朝代的皇帝、政策与重大事件;从刚学历史事实时,为曾经发生过的事感到惋惜,到明白历史的过去性与必然性……

    或许,陈泽对于历史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对于历史事件的“浅度”了解,但他对于历史的浓厚兴趣并未减少过。跟尹墨被这一段段历史所触动,希望这一段历史能过让更多人的知道和铭记不同,陈泽是对历史长河的整体观更有兴趣。陈泽希望看到的是一段完整,一段有因有果,传承于历史长河而不停息的历史文明,不过,虽然他们对于历史的看待态度与整体感觉上存在着不同,但他们都不希望历史会消逝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

    “那,我可以加入吗?”陈泽问道。

    尤老师看着眼前这个脸上挂着坚定的少年,他回忆起了三年前,也有一个女孩用着同样的表情,同样坚定而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他的第一反映是欣慰,自从尹墨进入校史馆工作以来一直是勤勤恳恳,甚是可以说是将大部分的个人时间都花在校史馆的建设工作上了,所以在尹墨提到希望能够开设‘故事讲解’模块时,他是十分的赞同且欣喜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人手怎么开设全新的尝试模块?且不说后续的长期运营,单单就是现在的故事整理、文稿撰写和场景布置都还没有完成。

    其实,在这个星期,也并不是没有人来应聘过这个讲解员的志愿职位,但同学们并不太看好这个‘故事讲解’模块,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员的缺少及稿件的书写。多数来应聘的同学都是高中部的同学,虽然他们都是刚刚迈入高中阶段,但高中的学习压力着实较大,再加上海南人较为普遍的观念是相对偏向理科的,所以让同学们既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不知场馆,又要自己撰写文稿,这简直是在难为这群偏理科的孩子们。

    “这个当然了,但是你要想好哟,我们这没有那么多的人手,你要是来了,不仅需要写文稿和讲解故事,还需要帮忙设计展厅和装修,这样你就几乎没有什么课余时间了!”尤老师善意地提醒道。

    “嗯,我想好了,我不希望这个历史被埋没,更不希望眼睁睁地看着历史在我面前消逝,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陈泽说道。

    “其实从你们走进校史馆,我就在楼上看到你们了。远远的,我就看到了你同别人进来时的不一样,大多数同学进来之后,就是按着我们安排的时间顺序,去阅读我们墙上背景资料,当然了,这也很正常。但是,你这位同学不同,你进来之后很快就走够了我们学校的前身历史部分,等到了我们还没有完工的抗战部分却停下了脚步。”

    “但我不知道你是对历史故事感兴趣,还是对于我们尚未完成工程感兴趣,所以,我才下来问问你。不过,我看的出来,你对这些事物,有一份欢喜在!”尤老师说道。

    “既然你有这份欢喜在,我想你也会认真地对待未来的工作,我没有问题了,欢迎你的加入,但今天我们要先闭馆了,里面有未干的油漆,不太适合现今进去参观,不过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下个星期再来。”

    “那老师,我需要做些什么吗?”

    “这周末馆里会先刷油漆,然后通风两天,你先留下联系方式吧,等下个星期来了,你见见我们另一个同学,再让她告诉你,你们该干什么。”

    有时候,我们在听老一辈人叫故事,可听着听着,那些故事慢慢的被埋进了时间的空谷里。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我们的民族被一场阴霾所笼罩着,有人奋力从阴霾爬了出来,然后用自己朴素而通俗的语言,向孩子们描述着那场阴霾里的点点微光。科技在发展,我们身边的事物正在不断地被记录下来,可是,有人可曾记得,曾经我们在孩童时期,趴在爷爷奶奶身边,他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的老故事吗?

    不是只有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征”和课本里的字字记录,才值得我们的孩子去知晓,那些埋藏在乡村,埋藏在大山、丛林、雪地里的件件壮烈也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宝藏。尹墨比起陈泽或许少了一份对历史的整体观,但尹墨知道,她想做的是将那些曾在阴霾迸发出光亮的闪亮点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她不想让人们在阴霾下故事随着死亡被时光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