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帝归来:大秦末年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征兵初始

    随着国库逐渐的充盈,征兵一事也在朝中各官员的指挥下徐徐拉开帷幕。

    首先是从地方,经过各县正卒的征调,组建预备役,交付大秦军营中。后再由官员或者皇帝亲自指派将领对其进行正规训练,最后发配战场。

    原秦国百姓的思想不同于原六国之人,他们自商鞅变法以来便习惯了这种法律之下的大秦,有军功有农功者便可封爵做侯,无异于极大的增加了百姓种田以及参军的欲望。

    他们渴望拥有功劳,渴望封爵做侯,只不过自从大秦统一天下后,便很少有仗可打了。

    此番征调兵力,面向的是整个大秦,而这其中大多数为原六国之人,曾经的他们被老秦人压一头,心中的怨气早已深厚,此时一听说自己也可参军封爵赏侯,自是踊跃报名。

    “姓名。”负责登记的官员询问道。

    “英布。”

    “年龄呢?”

    “甘七。”

    “你脸上的...,以前犯过法?”看到英布脸上的黑色印记,官员不禁问道。

    “早些年触犯了秦法,受了黥刑被发配骊山修建陵墓。”听到官员的询问,英布有些不自然的回道。

    “登记好了,拿着照身贴,进去检测。”官员在登记簿上写下英布的信息,便淡淡的说道。

    本以为自己会因为犯过法的原因而受到阻拦,结果听到官员的话,英布有些愣住了,随后急忙接过自己的照身贴,感谢道:

    “多谢官爷。”

    “不必,我大秦陛下圣明,早已在公事告上言明,此次征兵为天下所有成年百姓,上至知命,下至弱冠,无论是谁凡是通过检测者皆可参军。”

    “检测?”英布起身离开座位,看着登记官员身后的那间宅院,疑惑的嘟囔了一声。

    而在他离开后,下一个参军登记的人便坐到了椅子上,身后更是还有一条近百人的长队等候着登记检测。

    说罢,英布便走进了那间宅院中。

    同一时间,敬仙台前,前来祭拜的各地百姓络绎不绝,有的甚至会在祭拜之后驻足观望许久。

    因为此时的仙阁从外面看去,已毫无之前那种被云雾遮掩之感,反而变得清晰可见,引人注目。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坚信了大秦仙师的存在,在进行了虔诚的敬拜后,回到自己的家乡还会向乡亲传播此事,以至于前来敬拜的百姓越来越多。

    而随之诞生的信仰之力也愈发的多了起来。

    仙阁内,金阳与赵政坐在灵湖前的石桌旁,喝着小茶垂钓着,身为皇帝,他可是难得有这种闲暇的时光来放松身心,自然是将所有的事情全部先抛在脑后。

    直到金阳忽然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

    “赵兄,那韩信可绝非泛泛之辈,你确定你能压得住?”

    “金仙莫要小看寡人,不过是野心大了些,只要他是真有才能,寡人即便许诺他为彻侯、上将军又如何?寡人自感自己的帝王之气还是能压的住他的。”听了金阳的话,赵政忽而笑了笑说道。

    随后似乎是觉得缺了什么,又是补充道:“何况这不还有金仙你在么?咱俩加在一起,光是气势就能稳稳地压着韩信这小子。”

    听着赵政的话,金阳真的是一阵无语,他现在都有些后悔要将那枚延寿丹交给这位始皇帝了。

    “不过金仙,我大秦如今将领稀少,能够担任重要职位的将领更是凤毛麟角,你看要不再给寡人举荐几个?就像韩信这种,隐于民间的。

    一支军队,若是没有好的将领,那岂不是形同摆设?金仙也不希望,这些在新的政策下辛辛苦苦从天下各地选拔上来的正卒无人可领吧?”

    赵政继而说道,而手中的茶杯也未放下,一边还悠闲地喝着茶水。

    “赵兄,自从大秦国库补充后,我发现你是越来越悠闲了,难道朝中没有国事需要处理了么?”金阳苦笑道,总觉得自己在跟一个泼皮无赖讲话。

    这还是他印象中的那个威武霸气,横扫六国的大秦始皇帝么?

    听到金阳的话,赵政顿时一阵脸黑,随后缓缓放下了茶杯,“金仙,茶壶中没水了,可否再续上一些?”

    金阳:“......”

    ......

    半日后,赵政手中拿着一份人名单便满意的离开了仙阁,随后乘着马车迅速赶回了皇宫。他叫来冯去疾与郎中令缚成,将名单交给了二人。

    “此为金仙所提及之可领兵之人,你二人若是发现,只需对其重视即可,大秦虽修改了部分征调兵力之律法,然论功行赏、封爵赏侯之事仍须严格执行。”

    “臣遵旨。”

    “臣遵旨。”

    二人叠掌弯腰齐声回道。

    ......

    此时,咸阳城内,韩信一人独自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他当然也是来参军的,只不过并非是像其他人一样,经由当地官府选拔,再行入军营。

    他自认身世低贱,但所具备之才能,却是让他有着自傲的资本,既然要参军,那便从有官职者做起。

    论武力他可能比不过绝大多数的将领,但若是论带兵,他还没将哪个人放在眼里。

    按照大秦的律法,自然是有军功者才可升官任职,封爵赏侯,但赵政在听了金阳讲的那个故事后,似乎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并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于是韩信便收拾行李,离开了家乡,直接来到了咸阳,准备面见始皇帝。

    可走在咸阳城内,他还是不免心中震撼,虽然他未曾来过咸阳城,但也听过不少流言,其中言说咸阳繁华者数不胜数。然而未想到,这咸阳竟是比他想象的还要繁华。

    街道上甚至看不到一个黑爷,就连那些破旧的房屋,都很少看到,来往的人衣着厚实,在冬季中似乎根本感受不到严寒的侵蚀。

    还有那些小娃娃,手中拿着各式小玩意,穿着厚厚的棉袄,笑得不亦乐乎,此番景象看了着实叫人心安。

    还有那些街道中的店铺,更是络绎不绝,一番盛况。再往城中走,就连地面都变得更加坚硬平整。

    他虽不知道这灰色地面是用何物所制,但能想到的有关的人便是那日寻他的仙人了。

    “这咸阳果真是繁华,百姓富裕,不惧严寒,始皇帝真乃明君是也。”他不禁感叹道。

    但在震惊之余,当看到自己身上的破旧棉衣时,却是更加坚定了要参军建功立业,封爵赏侯的决心。

    随后他便朝着皇宫的方向继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