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帝归来:大秦末年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细盐

    “今日曲辕犁二十把,每把三钱,其余农具仍为一钱,若是无钱者,可用等价的粮食换取,各位父老请自觉排队。”门内,两名青年走出,其中一人喊道。

    瞬间,所有的百姓纷纷前去排队,场面一度有些混乱,金阳见此也是急忙带着赵政挤了出去。

    直到有数十个正卒从中走出,场面才终于渐渐平静下来,有序的排成了一条长龙。

    “呼,还好咱们走得快。”此时,金阳忽而说道。“走吧赵兄,现在咱们可以进去了。”

    只见赵政喘着大气。方才往外面挤时,原本只是拥挤,但却有个不长眼的人踩了他一脚,要不是他现在身体强壮,怕是都要磕倒在地,那可就麻烦了。

    待缓和了片刻后,赵政便协同着金阳走进了农事部内。

    “官爷,那二人为何能先行进去呢,难道是哪家的贵族?看着也不像啊?”队伍中间,那名儒生询问身边站着的手持长枪的正卒问道。

    “仙人哪里进不得?你这厮莫要再胡言乱语!安心等着便是。”正卒撇过脸瞪了他一眼,便呵斥他道。

    仙人?

    刚才那二人有一人是仙人?

    那他身边的人不会是陛下吧?

    儒生大脑飞速运转,忽然想起自己曾有幸在自己夫子那里见到的画像,瞳孔睁大,面如死灰。

    “今日为何如此走霉?罢了罢了,这曲辕犁还是改日再来买吧。”说完,他便急匆匆地离开了这里。

    后面的百姓见状,疑惑地看着他,随后便笑了笑上前了一步。

    农事部院落。

    来购买之人已经开始了登记,而赵政则是直接来到农事部主管处,其中有着四五个中年墨家子弟,此刻正进行着忙碌的刻记。

    “仙师,您怎么来了,快坐。”一名中年男子看到金阳,便忽而走来说道。

    “不必了,今日我来是想问问你,之前让你做的事情如何了?”金阳摆了摆手说道。

    而赵政也是在一旁看着,这些未曾见到过他,自然是不认识。

    “仙师放心,前些时日已有六个郡送来书信,国商府建成,且扶苏公子已派人将一批农具运送至郡守府,约莫十日内便可售卖。”张忌忙拱手汇报道。

    “嗯。”金阳点了点头,看向赵政。

    而赵政则是在听此之后忽而否定道:

    “国商府兼为农事部,倒是不涉及朝中政事官员,亦可赚取钱物了。然长此以往贩卖农具,岂不造成民间农具过剩,使得商贾大肆购买后再以高价卖出谋取钱财?

    亦不可行。”

    “赵兄,这事儿我知晓,所以贩卖农具只是暂时的,日后还会有其他物品,像是细盐之类,届时国商府不仅可向民间售卖,亦可向豪门富商售卖,成为大秦真正之官商。

    这便是我所说的官商之道。

    而品牌效益则只是第一步而已,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第一步,才可令国商府更被信任。”听到赵政说的,金阳便继续说道。

    这些话,赵政听了倒是震惊,而最让他震惊的,是其中之“细盐”二字!

    “金仙,你方才说细盐?可是这平日所食之盐?”

    “当然不是,如今的盐只能算是粗盐,含盐量少不说,还味道不好,这细盐比之好不知多少倍了。”金阳原本打算说话,但一旁的张忌却忽而自豪般说道。

    “哦?那你此处可有细盐,快拿来与朕一观。”赵政吩咐他道。

    听到“朕”这个字,张忌瞬间就愣住了,而后面色震惊,直接跪在了地上,“草民参见陛下,方才是草民有眼无珠,还望陛下恕罪!”,他急忙说道。

    原本他看赵政虽然穿着黑袍,跟在仙师身边,还以为是哪家大臣之公子,可没想到是这大秦之主!

    亏得自己还在人家面前显摆,此刻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起来,去把那细盐拿来。”赵政面色平静地说道。

    “草民遵旨。”

    说着,他便去了后院,将一页纸张拿了过来,其上那一把亮白色晶体,便是金阳所谓的细盐了。

    只见他捻了一点含在嘴中,瞬间眼神晃动,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细盐。

    “赵兄,这细盐如何?”

    “当真是比粗盐好上太多。”赵政感叹道。

    “那是自然,且这制作细盐之法只有技术府农事部三个核心主管知晓,算是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中,天下商贾又怎能获得?”

    “赵兄觉得,若是日后农具在民间足够,那以这细盐来贩卖,可补充国库否?”

    “哈哈哈哈,甚善甚善,原来金仙所谋求之根本,竟在这细盐之上,妙哉!”赵政忽而大笑道。

    事后,金阳便带着赵政离开了。

    临走时赵政还不忘将刚刚生产出的所有细盐一并打包带走。

    有了解决国库亏空之法,赵政回到皇宫后,便将内史腾与冯去疾二人再次唤来,说了此事。

    二人也是马屁连连,随后更是给出了不少补充。

    “陛下,此法虽妙,然农具贩卖仍需各郡县官府严加看管,莫要让那些商人强行买走百姓之农具,以致坏事。”

    “嗯。”始皇帝点点头。“此事便交由你这个丞相前去督办,朕担心若是扶苏一人,恐难免有所疏漏。”

    “臣遵旨。”

    ......

    此时,皇城外,李府之中。

    已是午膳之后,李斯跪坐于书房内,案牍前,而在其对面的则是一名面容姣好,却眼角皱纹显现的中年妇人,只见她端着那陶制茶壶,从中缓缓倒出一盏碧绿色清茶,递于李斯面前。

    “夫君,那蛮夷之族毫无礼数,行事无规无矩,此次出使切记要小心。”

    “夫人放宽心,我李斯虽不会什么武力,然陛下派了两名铁鹰剑士,还有诸多护卫军,定然不会出什么事。

    我不在的这些时日,你且在家中打理好大小事务,尤其是李瞻,切不可再让他胡作非为,否则陛下一旦怪罪下来,我也保不住他。”李斯接过茶水,饮上一口,便安抚她说道。

    “妾身知晓,过些时日妾身便将他送至稷下学宫,交由夏姬先生管教,夫君放心去便是。”

    李斯听后,将茶杯放下,点点头,略微叹了口气,而后便再次埋进了竹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