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帝归来:大秦末年
繁体版

第十四章 一世梦境

    十里外,咸阳宫天子寝殿。

    始皇帝闭目凝神,躺在龙榻之上,一旁案牍上放着的赫然是金阳送与他的那幅画卷,此刻展开着,散发着点点幽光。

    天色阴暗,纹理条条的黑云愈渐低沉,朝着城楼扑面而来,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

    旷野之上,数十万黑色铁甲军浩浩荡荡,如同雨点一般洒落,汇聚成江河向着城楼厮杀而来。

    他们有的手持利剑徒步冲杀,有的骑上战马,声如雷阵,气势汹汹。城楼上的守军见了,胆怯地向后退着,手中的长枪亦要脱手滑落。

    “朕今日与我大秦将士共抗异族,共生共死,然胆敢有临阵退缩者,一律杀无赦!”城楼的中央,一名身着黑龙袍,双目如矩,身躯挺拔的青年拔出腰间的长剑,向天一指,朝城门守军喝道。

    “末将愿誓死追随陛下!”两边几名将领半跪着,齐声答道。

    其余的数千将士原本都打算要逃了,可在看到自家皇上时,胸中的激昂与热血仿佛被什么牵引了出来,顿时涌上心头,站的更为笔直了,像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此刻的他们知道,守是死,退亦是死!

    但若是能战死沙场,留下一个为国而死的美名岂不无悔来这世间走上一遭!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将士们迎合着,陆续齐声高呼曾经的那个口号。

    “迎敌!”赵政顺势滑落长剑,指向城外大军,下令道。

    霎时间,城楼上箭雨密布,齐齐射出。只见那敌军排头骑兵被贯穿胸膛后,身子不稳连同马匹应声倒地,而随着箭雨越来越多,大量的骑兵也落于马下,鲜血流淌,失去生命。

    但后面的骑兵却迅速的补上,继续带领着骑兵冲杀。随着敌军越来越近,已不足那破损的城门百米,于是赵政便亲披战甲,再喝道。

    “国之存亡,在此一战!将士们,随朕出城迎敌!”他双目坚定,誓要与异族决一死战。

    但他知道,这将会是他最后的一战了。

    说着,那数千将士齐齐看向赵政,随后拿起刀枪尽数走下城楼,准备与异族展开厮杀。

    大战一触即发,只听刀兵相见,又见甲胄破碎,倒下的,便是流血漂橹。

    然步兵对战骑兵,又怎可能敌得过?加之在绝对的兵力压制下,不到半日,数千秦军全部战死,无一人苟且偷生!

    血色黄昏下,腥气弥漫,赵政杀至最后一刻,却仍旧被十数名异族士兵斩落于马下。

    他将长剑猛地插在地上,支撑起残破不堪的身躯,满是鲜血的脸上几乎已经看不清他原本的模样。

    他听到了笑声,仿佛是自己的王妃与子女在嬉闹,可梦已破灭,那是异族对他的无情嘲笑,昏君,亡国之君,小人,将死之人...,辱骂的词语几乎接连不断。

    但此时的他已无暇顾及。

    他眼睛微眯着,看向远处那模糊却数之不尽的异族大军,悍然闯入城中大肆屠戮霍乱百姓,自己却只能是不甘,无力。

    这一战,输的不仅是他的大秦,更有千千万万的华夏百姓失去的生命!

    可叹当年没能将这些异族赶尽杀绝,致使其怀恨在心,又死灰复燃,归结下来,还是他太过自负了...

    他长叹一声,伴之一大口鲜血喷涌而出。

    最终,迎着夕阳的落影,鲜血流尽的他意识逐渐消失,朝着尸山血海中倒下。

    至此存在两百五十四年的大秦彻底灭亡......

    片刻,嬴政从梦境中缓缓醒来,额头上已然落满汗珠,身子也是困乏的紧。但随着隐隐出现的一股极其微弱的凉气渐渐汇入他的躯体,滋养疲惫的血肉,渐渐缓了过来。

    “赵高,将李斯,冯去疾二人给朕唤来。”

    “诺。”外面的赵高听到命令急忙走进来领命,而后转身离去。

    “画中的那一世,朕励精图治,强国强民,征伐异族,一统四海,可惜最后竟还是被小小异族联合群起而攻之!

    此等事,朕绝不准许在朕的大秦国上演!”他握紧双拳,猛地拍向桌子,道。

    这一声,把旁边的两名婢女吓得浑身一哆嗦,赶忙低下了头。

    赢政看向二人,便将之招呼了过来为自己更了衣,之后便坐回了龙榻前,仔细地思索起方才经历的那一世。

    两刻钟后,李斯与冯去疾二人乘着马车匆匆赶来,在赵高的带领下直接进入始皇帝寝宫,俯拜始皇帝。

    “平身吧。”

    “谢陛下。”二人不约而同地起身。

    “朕问你们,如今各地正卒以及工程、戍边归家之正卒几何?”始皇帝饮了一杯茶水,却略有些烦躁的问道。

    两人沉默片刻,隐隐眼珠对视,自陛下说要匆匆召他们前来,就知道了事情不太妙,现在看来,果真了。

    这时,还是李斯率先道出:“回陛下,日前登记在册之正卒者共七十万余,当中三十万余为归家者,除因部分工程无法调集者外,共五十余万可调正卒。”

    听着李斯的回答,始皇帝倒是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数字,他也算是比较满意了。

    随后继续说道:

    “李斯,冯去疾,你二人应也知晓,如今秋冬临近,朕之大秦粮食丰收,那匈奴蛮人想必是要有所动作,边关虽有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在,但骑兵甚少,难以支撑远途战争。

    故而朕欲于民间征兵,为攻打匈奴以及东胡做贮备。

    你二人对此有何看法?”始皇帝看着二人,等着他们的态度。

    “陛下,眼下大秦正值发展之际,若是要发动战争,青壮年离开家乡,秋收停滞,粮草税收欠缺,届时恐怕我大秦将陷入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

    况如今军队中只三万骑兵装备马鞍,马蹄铁,此时出战,臣觉得有些操之过急了。”冯去疾壮着胆子说道。

    作为儒家派,他也没有多么崇敬仁义思想,然主动挑起远征战端,岂能没有足够的准备?

    “冯相的意思,便是反对朕的做法了?”始皇帝忽而盯着他。

    霎时间,冯去疾便跪在了地上,惶恐不已,忙解释,“陛下,老臣不敢。”

    一旁的李斯见状,眼珠转动,随后拱手朝始皇帝说道:

    “陛下,臣也觉得,眼下调兵攻打匈奴,确有些不合适,那匈奴远在千里之外,长途跋涉,所需粮草甚多。

    然我大秦又临秋收农忙,若是将青壮年尽数征调,那该何人来收取庄稼?

    陛下,我大秦仙师创立技术府,为的不正是发展大秦国力吗?

    然如今生产的马蹄铁,马鞍装备五万兵马尚且不足,加之轻弩,也仅近千支,想必仙师知晓了此事,也不会赞同陛下征调。

    还请陛下三思。”

    始皇帝原本还在气头上,可在听到李斯的进言后,倒是稍显冷静了些,也不得重新审视了起来。

    确实,当初他与金仙提过征兵一事,然而金仙并未答应,反倒是给了他这副画卷。

    难道这画卷想要告诉他的,并不是要他迅速征集兵力攻打匈奴东胡?

    回想方才那一世的经历,似乎灭国的原因除了自己太过自负之外,似乎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便是对战事的操之过急。

    记得有几次,大秦的军队在人数上绝对由于异族人,便是正面较量亦是胜,可却因失足冒进,中了埋伏,损失惨重。

    这些本质虽是自负,瞧不上异族蛮人,但也正因如此,才会造成对敌军的过于轻视,最终兵败。

    想到此,他便仿若恍然大悟一般,随后平复了下心情,再一次看向李斯,道:

    “李相说得对,是朕急切了。”

    听到自家陛下说道,李斯的心里也是长呼了一口气。

    “冯相,起来吧。”

    “多谢陛下。”冯去疾见状,缓缓地爬起来。

    “回去后,传朕旨意,临近秋收,派各地官员盯紧农田,防止盗贼掠夺,之后秋税仍为三成。”

    “另外,这次征收的土豆,拨出一成,接着发放那些未种植的郡县。

    根据金仙所言,秋冬之际北方虽无法种植,然南部各郡却恰至适合,此事由你二人处理,务必为朕办好。”

    “好了,先下去吧。”始皇帝长呼了口气,说道。

    “臣遵旨,臣等告退。”两人听完,齐声回答,而后渐渐退走。

    “这画中的寓意,朕却有些疑惑了,哎,还是再去拜访一次金仙罢。”待二人走后,嬴政微微说道。

    而后便起身让婢女为他更换了一身黑色便装,带着赵高离开咸阳宫,乘车离去。

    在从赵高口中得知扶苏的下落后,始皇帝便前往了技术府裁决部,本来他是想带着扶苏同去仙阁拜访金仙的,可未曾想,金阳竟也在那里。

    倒是省去了前往仙阁的时间。

    “扶苏,我都跟你说多少遍了,你家夫人王缨在家照看孩子,你这个当爹的回来后不回家看望也就算了,怎么人给你做好了饭菜亲自送过来,你也不接着?

    我严重怀疑你活成了我想活的样子。”金阳虽嬉笑般的与面前的扶苏言说。

    但心里自然是极其羡慕的,虽说古代的夫妻制度皆是男尊女卑,可作为一个现代人,像这么强硬的拒绝自己的老婆,还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怜他一个老处男,怕是这辈子都难懂人家的快乐。

    “仙师您莫要打趣我了,如今技术府事务繁忙,需要的检阅批复的文书太多,哪有时间与夫人相见,百姓的耕种才最为重要。”扶苏听此,也是弓腰说道,文邹邹极了。

    而复苏所说的那些文书,自然是从各部递交来的,这些文书虽然已经由最开始的竹简逐渐换为纸张,但依旧不少,垒起了足有半米高。

    不过这还只经过裁决部下面的人初步阅览后递交上来的有关农事部的文书,要是田邹那边的兵械部文书,比之至少多出三倍不止。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甚是沉重,尤其还有他这个裁决部第三者,每天游手好闲。

    “看来有必要再扩充一番裁部了。”金阳暗想道。

    就在这时,金阳的神识便感知到数百米之外那个熟悉的气息,而后嘴角微微一笑。

    道:“看来自己在里面设置的那一重幻境是发挥作用了。”

    “扶苏,你父皇来了,还不快去迎接。”

    “父皇?”听到金阳的话,扶苏一愣,随后缓缓放下手中的毛笔,慢慢起身朝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