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帝归来:大秦末年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楚国的打算

    “夫君,妾身并非责怪与你,实是妾身思君以致茶饭不思,空虚的紧了,这才急了些,夫君你莫要责怪妾身可否?”

    怀中的李菲,弱不禁风一般滑落,却又被胡亥紧紧抱住,啼哭着,哽咽着,委屈的让人心疼。

    “夫人,是夫君不好,苦了夫人了。”听此,胡亥更是心惊肉跳,便是急忙说道。

    “那夫君打算如何补偿菲儿?”李菲抬起头,看着胡亥的脸庞,缓缓道。

    “不若夫君叫下人做些美食,补偿夫人?这九江虽日子苦了些,却也是有不少美味的,夫人吃了,必定喜欢。”胡亥大脑飞速运转,说道。

    可此时的李菲听到他说的话,却忽而也不哭了,眼珠泛白,死死地盯着他。

    本以为自己这夫君出来历练半个月,会有所长进,可却依旧这般不懂她的心思,难道老娘大老远跑来这里,就是为了吃一顿饭么?

    这么一瞪,胡亥瞬间便感觉到自己说错话了,他自然是知晓夫人李菲是要作甚,可这青天白日......

    见胡亥愣着,毫无动作,李菲也终于忍不住了。

    便挣脱胡亥的怀抱,撸起了袖子,反手就将胡亥抱了起来,好似丝毫不费力气一般。

    谁能想到一个不过八十斤左右的女子,力气竟是这般大。

    下一刻李菲便抱着胡亥走进屋内,可怜胡亥不论说什么,李菲也无动于衷,铁了心今儿是要做了。

    最后胡亥只留下一个求生欲满满的表情,看向门外赶来的老太监。

    老太监看着自家公子这般,开始时还有些同情与无奈,但当胡亥没了身影时,浑浊的老眼中仿佛显露出一丝感慨,微微叹道:

    “胡亥公子当真是有福,夫人貌美如花,恩爱体贴,若非是老奴有心无力,真想辞了这太监,回家娶妻,享天伦之乐。”

    他走上前去,将大门缓缓的关上,便拂袖离去。

    ......

    此时,九江郡原楚国王宫,为数不多的几个未被派去修筑始皇陵的楚国贵族在这间密闭阴暗的屋子内商议。

    他们有的已年近七旬,看着身体衰弱,满头白发,枯瘦无力,可在看向中间那位少年人时,眼中还是不免闪过一丝微光。

    “项籍,叔父这些时日打听了,剿灭起义军的那一支秦军装备了一种轻弩,可在马背上单手发射,之所以能在短短六七日剿灭陈胜吴广之流,应是承了这轻弩之便。

    另外,那些马背上覆盖着一层皮革,似乎可令秦军驾马时更为稳固。”

    “叔父认为,秦军此些装备,必定是来自那仙人之手,如今大秦坐拥仙人,再想起事,怕是难了。”一名身材壮硕,身穿灰袍的中年人说道。

    他留着满脸的长胡子,双眼如矩,皮肤黝黑,脸型方正。

    此人正是项羽的叔父项梁,楚国名将项燕之后,对楚国的忠心毋庸置疑。

    近些年来,他私下结交豪杰,曾在会稽郡吴县为复兴楚国积蓄力量,只待时机合适便可起兵伐秦。

    可如今始皇帝嬴政未死,还得到天上仙人眷顾,放归劳工奴隶归家,种田赡养老父老母,娶妻生子,又因此使兵强马壮,百姓富足,谁还想着起事呢?

    可叹他们即便手握数千布衣军,却几乎没了用处。

    项羽听后,眉头皱了皱,魁梧的身躯瞬间紧绷,双拳紧握,眼中尽是不屑。

    “不就是两万骑士吗?任他们再强,只需给我八千精兵,必可令其大败!

    楚国复兴大业,岂能因为这小小的挫折而滞后不前?叔父,你将那人马交予我,我不信我楚国之人,会将复兴楚国的使命忘却!”他冷哼一声,魁梧的身躯似要站立起来,喝道。

    “项籍莫急,老夫倒认为此事并非坏事,反而是件好事。”此时,那名七旬老者拽住项羽的袖口,示意他坐下,而后说道。

    听到这句话后的其余众人也是满脸疑惑。

    这怎得就成了好事了?范增莫不是年纪大了,也糊涂了吧?

    看出众人的担忧,待项羽坐下后,范增进而言道:“秦国兵强马壮,使得天下归心,但其余五国之人应何为之?”

    “自然是避其锋芒,隐忍不出,等待时机。”一位楚贵听到询问,不假思索般脱口而出。

    “没错,秦国越是强盛,其余五国便会越是安分,但也会越发不安,然复国之心不灭,又怎会甘心?此种时机下,正是需要同盟的时候。”范增不紧不慢的说道。

    “夫子的意思是,我们需联合五国共同抗秦?可仅凭如今的六国,即便行合纵之术又能如何,岂不是白费力气?”项梁忽而反问道。

    到此,范增也是严肃起来,抚着浓密的胡须,短暂思索之后,道:

    “这就要看诸位以及五国之人是否肯离开故地了。”

    “夫子这是何意?”一旁的项羽也是忍不住问道。

    “将军,如今大秦强盛,吾等虽仍旧享受着安逸,然莫不是苟延残喘,与其如此,何不带领愿意追随之人,前往西域?”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几乎全都坐不住了,争辩起来。

    让他们战死,或许还可以留下一个美名,可若是投靠西域蛮人,岂不是要被楚国后人唾骂厌弃?此等事,他们绝对不会做!

    “夫子,我项羽敬您的才能与德望,可若是要我行此等遭人唾骂之事,绝无可能!”项羽怒气飙升,怒目圆睁,咬牙说道。

    “是啊,这种投靠蛮人的事情,岂不是败坏名声,遗臭万世?夫子莫要胡言。”相较于其他人,项梁还算比较冷静一些,安抚下来其他人后,便说道。

    范增看着他们的反应,不仅没有动摇,反而更为坚定,而后解释道:

    “诸位,我等虽是要前往西域,却并非是要投靠蛮人,反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在不久的将来反攻大秦。

    老夫得知,如今匈奴单于整合诸部,日渐强大,想必用不了多久便会吞并东胡,而后进攻西域,想必那些西域小国也是惊恐不已。

    我等只需施以缓兵之计,暗中发展,帮助他们,取得信任,日后时机合适定可取而代之!将那些蛮人收为兵将,为我等作战!

    届时楚地民众见到我大楚复起,必会引得一呼百应,群起而反秦,届时那仙人或许也会因此为我六国所用!

    蛮人又如何,只要能为我大楚所用,击败大秦,日后进驻华夏,将其沦为奴隶便是了。”范增将他的想法一一道出,顿时现场更加安静了几分。

    “原来如此,夫子所言竟是为了建立一个新六国,给天下六国之人以复兴之望!”项梁忽而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道。

    在他看来,虽然此事荒唐,但眼下大秦强盛,他们又能有什么别的办法?难道要等待百年之后,再起事复兴楚国?

    到那时,怕是还记得楚国之人,也没有多少了,又何谈复兴一说?

    而经过范增这一番解释,倒是让他逐渐明白了范增的用意。

    可一旁的项羽,却还是不太情愿,毕竟身为楚国人,又岂能屈于蛮人之下?他根本做不到。

    看出项羽的心思,项梁转头看向他,劝说道:“籍儿,如今你身为楚国掌事者,理应做出表率。叔父知晓你在担心何事,但你要记得,身为楚国之人,学会隐忍方可成大事。”

    “蛮人如何?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但若是能借其手复兴大楚,又有何妨?”

    听到项梁说的,项羽这才缓缓抬起头,可心中依旧是有些气不过。

    “叔父,你所言籍儿知晓,可让我离开故地,屈于蛮人之下,实在胸中愤恨。”

    “将军,此番前去乃是城郭诸国之地,我等只需携带千人暂时与蛮人交好,不多时便可有立足之地,并非要屈于人下,将军莫要担心。”范增继续说道。

    “夫子所言可否为真?”闻言,项羽也渐渐打消了些许顾虑,问道。

    “这是自然。”范增再次抚了抚胡须,道。

    “哈哈哈,那好,不日我便派人去暗中联系五国之人,商议此事!”项羽大笑道。

    两个时辰后,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临近晚膳时间。

    九江郡郡守府,胡亥住处。

    大院内,落叶泛黄,覆盖了杂草,昏黄的景色,看着有些凄凉。胡亥缓缓打开房门,似乎是有些心力憔悴,刚准备唤一声“刘曲”,便忽然被身后的一只嫩手给硬生生拽了回去。

    刘曲是那名老太监的名字,此时到了晚膳时间,胡亥本想趁着夫人休息之际叫他拿来些饭菜,可依旧是刚一看到刘曲,便身不由己的又被拉走了。

    “夫人当真是生猛,看来这晚膳怕是吃不成了,公子,您还是保命要紧吧。”见此,大门外端着饭菜刚准备进来,却是叹了一声,只好又折了回去。

    直到夜间,李菲打开门,这才脸色红润的跑去厨房,而后拿着饭菜折返回来。

    只见胡亥面色枯瘦的躺在床上,李菲则是一口一口的喂他喝粥,还有其他一些大补之物,统统喂下去。

    此时的胡亥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别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为什么到了我这里,却成了噩梦一般?

    老天,给我一个强壮的身子吧!

    “夫君,快些吃,长夜漫漫,你我二人的时间还长着呢。”床边的李菲微笑着,甜美动人。

    可到了胡亥眼里,却成为了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