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帝归来:大秦末年
繁体版

第二章 十八公子

    秦朝。

    一个短暂却又极盛的时代。

    若非始皇帝驾崩,赵高威胁李斯密谋篡改诏书,夺取朝政,逞“沙丘之变”,秦朝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内彻底灭国。

    在金阳略有些模糊的记忆中,正常的历史走向确实如此。只不过由于他的到来,历史似乎已经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改变。

    只见金阳大袖一挥,便在云层之上出现一座小型的楼阁。随后将一道拱形能量石门矗立在上天台中央,便说道:

    “本仙会一直居住在仙阁之中,若有事,可入此门于仙阁之中与我相谈,身为大秦天师,本仙必会倾力解决。”

    说完,他看了一眼毕恭毕敬的百官以及始皇帝等人便纵身飞上,腾云驾雾进入仙阁之中。

    金阳离开后,嬴政走到上天台台阶边缘,朝着百官及黔首高呼道:

    “朕今日得仙人造化,延寿百年。仙人有好生之德,幻化空中仙殿,常驻我大秦,日后便是我大秦护国仙师!”他高举佩剑,示意万民。

    百姓闻言再次高声欢呼,朝着仙殿方向跪拜着。

    此时空中仙阁。

    由于万民的跪拜,金阳也因此收到了一波金色信仰之力。

    “照这个速度,再多亿些平民,有个十年八年的应该就可以恢复三成实力。

    到时恢复了实力,在这种边缘破损的小世界,就可以不借助法宝进行一定范围的空间穿梭,周游世界。

    那可就有意思得多了。”他盘坐于灵湖边,嘴边带笑,微微说道。

    十年时光,对于他这个存活了数十万年的仙帝来说,实在短暂,转瞬即逝而已,故而他也不会着急。

    而且借着这个机会,还能完成当年与大学舍友所谈过的许多幻想。

    诸如让后世学生不再为四级考试不过无法毕业而头疼之事。

    当初也是困扰了他三年之久,苦不堪言。

    就算现在想来也是心中一阵苦涩。

    “还好穿越了,不然毕业恐怕都是个问题。”

    说着,他拿出鱼竿,有模有样的钓起鱼来。

    祭祀大典结束,秦始皇带领百官回了咸阳宫,并命令士兵把守金阳留下的传送门。

    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半个咸阳城,有些百姓们也都自发的前来上天台下跪拜,祈求得到仙人庇佑。

    第二日,朝会之上。

    李斯进言道:

    “陛下,如今我大秦有仙师坐镇,您又再得壮年,臣认为,不妨趁此时机,北征匈奴。

    那匈奴单于年迈体衰,软弱无能,且荒淫无度,致使国力衰退,以我大秦锋锐之师,必能一举拿下,将之纳入我大秦疆土。”

    他挺直着身躯,发须皆白,却在说出此言时,亢奋不已,希冀始皇帝能够采纳他的意见。

    听到李斯的话,嬴政略有沉思,其实李斯所言之事他也早有此打算,只是因为大限将至才耽搁。

    如今他身强力壮,也不失为一个进军匈奴的好时机。

    “陛下,丞相所言极是啊。

    如今仙师下凡,又赐下仙丹,若是能扩展我大秦疆土,收纳更多子民前来敬拜仙师,仙师必会大悦。”方士卢生忽而说道。

    他虽非朝中大臣,可因为始皇帝一直以来的重视,却能上朝参会,一众官员极力反对,只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昨日他未参加祭祀,也是在洞府内为秦始皇炼制丹药,这才没能见上仙师一面。

    但身为修道之人,最希冀的便是希望能够得道成仙,他又何尝不是?

    可仙人与他素不相识,又岂会肯与他相见?倒不如在陛下这里好好表现,取悦陛下,也好为自己引荐仙人。

    李斯斜眼瞪了他一眼,嘴角直抽抽,却也没说什么。

    之前表面上与这些方士交谈得好,实际只是怕陛下见了不悦而疏远自己,但心里对他们早就是厌恶至极。若非仙人赐下仙丹,陛下迷途知返,恐怕整个大秦的朝政都要被他们给污染。

    李斯冷哼了一声,随后看向始皇帝,等待着他的旨意。

    片刻,朝堂上鸦雀无声,始皇帝见状,也是打算下旨出兵了。

    可就在这时,右相冯去疾却忽而站了出来,褶皱的脸上似乎有些紧绷着,但却言辞犀利的反驳道:

    “陛下不可,匈奴之患从古至今存在已久,且地处平原,当初赵国名将李牧用兵神武,却也只能被动防守。

    即便是我大秦极其强盛,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况且现如今我大秦修筑长城,皇陵,阿房宫等工程已耗费大量国力民力,民间怨声道载,恐怕很难支撑远征,莫说攻下匈奴,就连军费都难以拿出。

    故老臣则认为,应该先以养民为主,积攒实力,再行军征讨也不迟。仙师若是知晓,自然也会有所宽恕。”

    原本见百官不语,嬴政便打算采用李斯的建议了,可听冯去疾这么一说,却是有些气愤。

    这话意思不就是他这个皇帝当的不称职吗?

    可仔细想想,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能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将这些话说出来,恐怕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了。

    而且,自从他后面全力追求长生一道后,身体日渐消瘦疲劳不说,对朝政确实是很少过问。

    当时多名大臣上言,言民间各处小股纷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土豪恶绅以及地方官员又肆意妄为欺压百姓,大抵是要出现起义的兆头。

    可就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哪里还能管的了那么多事情。

    只能是下令继续采取简单粗暴有效的武力镇压的手段,为此罢免了不少官员,还杀了几个六国贵族。

    可自从看到那颗陨石之上的字,他却慢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以法治国,行武力镇压,前期或可还行,但对于他这个随时都有可能薨的皇帝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甚至还会给后世子孙留下极大的隐患。

    现在想来,确实是他做错了。

    想到这些,他的心情也是逐渐平息下来,忽而开口道:

    “那依冯相所言,朕该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

    “陛下,臣认为陛下既已延天寿百年,何不将一些工程暂缓建造,给予我大秦子民韬光养晦,休养生息的时日。

    届时民富国强,再行征调兵力,北伐匈奴也会更为的顺利。”见秦始皇没有发怒,冯去疾继续壮着胆子说道。

    秦始皇思虑良久,觉得此事可行,便赞同似的点了点头。

    “嗯,冯相所言极是,朕确实有段时间无暇顾及朝事。那就按冯相所言来办。”

    听到秦始皇这么说,冯去疾及几位官员也稍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他是真怕自己说的话让始皇帝龙颜大怒,而不能安享晚年。

    “传朕旨意,将修建皇陵、阿房宫人数减少七成,按多劳多得的额度发放粮食,银两不等,遣散归家。

    另外直道、长城建造减少五成,同样发放工钱不等,于半年之后再行更改轮替。”秦始皇眼眸深邃,望了一眼大殿之外空中的那一点楼阁,徐徐道出。

    “臣等遵旨!”众大臣俯首齐答。

    只是李斯,冯劫等众多大臣也没想到,他们的陛下竟然能作出这般体谅民情之事。

    依稀记得,上一次的同类旨意好似都已经是几年前了。难道是陛下不仅身体变年轻,性子也跟着如最开始那样开明了?

    若是如此,那他们恐怕也得做出些改变了。

    ……

    政策实施之后,时间很快便过去,大多被发配的劳民也都陆续的返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半月之后,始皇帝来到胡亥寝殿。

    原本他打算的是在临死前拟旨将皇位传给长子公子扶苏。毕竟虽说扶苏宅心仁厚,整天叨叨儒家那套仁义理论,性子软弱,但起码也是大公子,心性成熟些,相较于其他公子来说,算是比较适合的了。

    而胡亥就不一样了,虽说自小聪明深得他喜爱,可终究心思浅薄,难当大任。

    相比之下,他也只能选择大公子扶苏,更何况满朝大臣,对扶苏上位支持者居多,且到时有他们的辅佐,性子就会被改过来也说不定。

    只是,如今他再延百年天命,皇位继承的事情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正好可以再多培养培养自己的这些个儿子们。

    万一之后自己不想当皇帝了,反去跟着金仙修长生,到时还能顺便培养出个继承人来,接自己的班。

    一举两得。

    行过长亭,只见在院落内,一名短发自然落肩,右侧刘海遮住额头,左眼眼瞳为冰蓝色,右眼眼瞳为金珀色少年坐于石桌前。

    他身着色调为白色与紫色相融合的长袍,胸前佩戴绿色的玉做成的长生锁,腰上系数枚玉佩,用腰带穿在一起。左右肩膀也各有一枚玉佩用红色的绳子穿起来,尽显尊贵。

    这便是后世有名的“大秦断送者”十八公子,未来的秦二世,胡亥。

    此时胡亥正在两名太监的陪同下逗玩着笼中的各色蝴蝶,一只脚踩着石墩,一只脚踩地,两手并用,好不快活。

    赵高走的快些,见状刚想高声传唤:“陛下驾临。”

    却忽然被赶来的嬴政拦手阻止下来,随后叹了口气,缓缓走进去。

    “亥儿玩得可是开心得很啊。”

    “那是,这可是从南方来的枯木蝶,稀罕的很呢。”乐在其中的胡亥丝毫没意识到秦始皇的到来,反而随口回应道。

    可当一旁的太监却忽然跪了下来,急忙叩首道:“陛下圣安。”

    这时的胡亥才忽然反应过来,连忙放下手中的小木笼子,也跑过来跪拜。

    “孩儿参见父皇。”

    半月之前的祭天大典他当然也去了,并且也是亲眼看着自己的父皇服下仙丹变成壮年模样,当时可把他吓得不轻,以至于这几天晚上接连做了噩梦,翻来覆去睡不好觉。

    这不,玩个蝴蝶还得顶着两个黑眼圈。

    “父皇服用仙丹,延寿百年,如今这壮年模样竟是这般威武霸气,英姿勃发。

    怪不得夫子在教导孩儿的时候,常常拿父皇来举例,这些孩儿可是全记在了心里,日后定是要向父皇看齐的。”

    胡亥一顿彩虹屁,顿时夸的嬴政逐渐高兴了起来,想找个理由编排他的想法也被抛在了脑后。

    但同时一想到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大公子,心里就莫名的堵得慌。但凡扶苏对他这个父亲多关心一些,别整天与他争吵,自己也不至于“焚书坑儒”。

    “你倒是挺会说,起来吧。”笑声过后,他逐渐恢复平静,说道。

    “谢父皇。”

    “朕今日来看你,倒不是检查你有没有好好研习典狱学识,而是打算带你去仙阁见一见仙师。”

    此话一出,不仅是胡亥,就连一旁的赵高也震惊了。

    这胡亥虽说是十八公子,但也算是他的学生,被尊称为夫子,如今要被陛下带去面见仙师,难道是要委以重用,立为太子?

    之前他见始皇帝病重,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可是已经铺好了后路,等始皇帝薨后,再密谋胁迫大臣李斯共同推举胡亥称帝,从而把持朝政。

    毕竟以胡亥的性子,哪里是做皇帝的料,到时候还不是任由他使唤?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始皇帝重回壮年,延寿足足百年的天命,莫说造反,就是连这种心思他都不敢有。

    可话说回来,陛下既然都已经长寿了,又何须立谁为太子。

    难道陛下是不打算一直做这个大秦的皇帝?

    这下可把赵高给整不会了。

    “孩儿多谢父皇!”胡亥惊喜的说道,急忙又叩拜嬴政。

    如今大公子扶苏被派遣去驻守边关,皇室之中最受父皇重视的公子便是他了。

    这次,父皇又亲自来叫他一同去面见仙师,肯定是要立他为太子!

    这可让他高兴的不得了,忽然感觉那桌子上的蝴蝶都不香了。

    “嗯,去收拾打理一番,莫要在仙师面前失了礼数,朕在殿外等你。”

    “诺,父皇。”说罢,胡亥便起身回寝宫,留下两名太监颤颤巍巍跪在地上。

    “汝等亦去吧,今后若是再让朕发现亥儿贪玩不学,必定按照大秦律法一一处置!”随着胡亥离开,嬴政脸上的威严又重新挂了回来。

    “谢陛下宽恕。”

    两人听此,也是急忙回应起身离开。

    “赵高,你去给朕备下十名童男童女,这仙师虽然年轻,或极有可能是不愿以老者形象示人而已。

    按照我大秦方士所言,童男童女还是要备着的,万一被仙师看中收了徒,也不失为我大秦的一桩幸事。”

    秦始皇又对身边的赵高说道。

    “遵旨,老奴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