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戮仙手记
繁体版

章4:静虚观

    我在原地楞了好一会儿。

    “整个龙虎山也就他能说这种话。”

    啥意思,江如故这老东西还真有两把刷子不成?没等细想,便看到案台上放着的六则“道祖校勘附录”,这才想起赵天师此行的目的,连忙追出门,喊道:“老天师,您的书!”

    此时哪里寻得着赵谦之的踪影。

    就在我踌躇是否要去静虚观送书之际,隔壁厢房一懒洋洋的声音传来:“嚷嚷什么?不用做饭了?”

    一个时辰后,我看着眼前披着道袍、扣着脚丫子吃饭的佝偻老道,眼角直抽。

    这个人拥有无上道法,能让龙虎山第二天师都尊称一声如故先生?这人能是个仙人?若是仙人都是这幅模样,不知道龙虎山往后还能不能招到弟子。

    “你小子看啥呢?上午谁来了?”江如故问我。

    “静虚观的赵老天师。”

    “嗯。离那老东西远点,他静虚观就没一个好鸟。”如故先生扣了扣脚丫子缝,完事还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接着扒饭。

    我看得阵阵恶心,低头称:“是。”

    如故先生三两下把饭吃完,一头扎进屋内继续补觉。我则收拾完碗筷,看着手里的校勘附录踌躇。

    去还是不去?要说这赵老天师平时对自己也是不错,并没有因为自己俗世弟子的身份而看轻自己。只是刚刚的气氛实在是有些尴尬,我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去静虚观走上一趟。

    “师父,我出去一趟。”我冲屋内的江如故喊道。

    侧室内没有回应,似是默许,更大的可能性则是睡死了。江如故从来没有限制过我的走动,无论是在山内还是下山,他对我的私生活丝毫不关心。但我知道,龙虎山山门前有值守的道士,没有分管道长的手谕,严禁私自下山。

    当然,对于赵老天师这种级别人物,则没有硬性要求。但话又说回来,你江如故一个守阁老道,有什么资格日日下山、夜夜买醉?这也是我另一个想不通的地方。

    管他呢,见江如故没有回应,我推门向静虚观方向走去。

    要说这龙虎山不愧为道家仙境,饶是我这等从小在山内长大的孩子,每每都会被山上的景色折服。

    龙虎山因山就势,错落有致。五里一庵十里一宫,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峭壁之内。真乃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的“仙山琼阁”。

    领略着如画仙境,连日被古怪梦境缠身的我,心情都有所释怀。

    “澜小哥,有日子不见你了......”

    “江道友,又来催着还书啊?让我再参阅几天,参阅几天......”

    我在山内生活了二十年,乃是不折不扣的“熟面孔”,这一路冲我打招呼的人可是不少。

    兜兜转转,曲回婉转,我走了半个时辰才来到静虚观地界。赵谦之好静,便把这静虚观立在了龙虎山西南角的矮峰,而我生活的藏经阁则是在主峰天门山之上,二者平时打交道不多,所以这也是第一次来到静虚观地界。

    上了山。依旧是环环绕绕的盘山路,只不过多了几分平坦。仰望山顶,满山树木葱郁,山顶上雾气袅袅,也不知道是不是云朵,朦朦胧胧中露出道观一角。等捱到山腰,山峦之间耸立着一座古楼,门上“静虚观”三个赤金大字赫然醒目。里面的建筑虽然被时间抹上了一层陈旧,却依然不减当初的辉煌壮观。朱红的大圆柱仿佛可以立起一片天,七彩的琉璃瓦闪着耀眼的光芒。

    让我诧异的是,诺大的道门前竟无一名守道弟子。赵谦之贵为龙虎山第二人,门前怎么想都不应该如此冷清。我没有细想,同属龙虎山门下,自然也不需要通报什么,迈步往道观里走,愈往里走,愈能体会到那浓浓的道家气息。

    这里与藏经阁不同,乃是真正的修道之地。墙壁、碑石上雕着惟妙惟肖的神仙、花卉图案,更显宝相庄严。走进大殿,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立地及顶的神像。

    全身披挂,身着九凤丹霞金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持金光明如意,右手持九层宝塔,长髯过胸,肃穆端坐,威风凛凛。后方两根朱红色禾木房柱上书八个大字,左边“高上神霄”,右边“去地百万”。不用想,这便是赵谦之这一派供奉的“祖师爷”了,即使不看后面这八个大字,我也知道这位天尊的名号。

    混元一气甲、紫芒云霄带......此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专制九霄三十六天,执掌雷霆之政,称作“神霄真王”。

    因这雷声普化天尊主天之雷电,司生司杀,专门惩处恶人。故而在道家中信徒众多,此派弟子修行道教中的五雷天心正法之术,能兴云致雨、役使鬼神、驱邪退煞,走的乃是至刚至阳的路子,与民间动辄呼风唤雨的“法师”形象十分吻合,慢慢的甚至发展出了一个流派,称之为“神霄派”。

    龙虎山“九观十八洞”,至少三处道门供奉的是这雷声普化天尊神像,赵谦之掌管的静虚观正是其中之一。这里立着这尊大神的雕像,我丝毫不感到意外。

    怎么连这里都见不到人影?这才是我意外的地方。

    修道本就是一种精神修炼,讲究的就是清净无为、离境坐忘。供奉祖师爷的大殿正是烧香拜神、诵经修道之处,平日里少不了虔诚苦修弟子在此修炼,况且龙虎山每日都有修课规章,这午休刚完,怎么还是如此清净。静虚观的弟子不需要修炼不成?

    “好!”

    震耳欲聋的呼喊声自远处传来,在清幽寂静的环境中更显嘈杂。

    后山有人?我走出大殿,寻着声音的来处向后山拾阶而上......

    嚯!人声鼎沸,原来人都聚在这里。静虚观本就依山而建,谁曾想到赵谦之另辟蹊径,在大殿后还有如此宽阔的空间。

    此处乃是山巅,黄石沙地,长宽百丈,后方巨石上另有红字金钩三个大字——衍道场。

    “神霄派”道士务实,与道家其他流派修士不同,他们通常不以修身养性为目的,反而常以“驱鬼道长”自居。

    这里想必就是此派道士的日常修炼赦咒的地方吧。

    此刻衍道场聚集了不下上百名道士,不少静虚观的熟面孔都在,但更多的是连我都不曾见过的生人。环视一周,只见那赵谦之端坐在上方平台之上,俯瞰整个场地。

    这是在干嘛?我没有言语,见没人注意自己,便随便找了个角落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