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戮仙手记
繁体版

章1:杂役小厮

    这样的梦我已经做了不下百次。

    梦里是那样的真实,真实到让人能够清晰看到花海中的彼岸草,妖艳而孤寂。真实到让人能够清晰感觉到唤作巫化雨的黑衣男子之情绪,歇斯底里又无可奈何。

    每当梦醒时分总会有一阵莫来有的心烦闪过少年心间,少年乌木般的黑色瞳孔,也会在这时透出不属他这个年纪的沧桑、倦怠以及失魂落魄的茫然。

    时光飞逝,怎耐得了午夜梦回的那一声哀叹!究竟是前世的记忆?还是平行时空中错乱的自己?长亭连短亭,何处是归程。少年忽闪着澄澈的大眼睛,以他的人生阅历来看,这奇怪的梦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人力怎能驱使天威?纵然是山里最厉害的天师怕也办不到吧。

    夕阳西下,少年独坐窗口。夕阳下只有他一人,天地间也仿佛只剩下他一人,连落日都似因寂寞而变了颜色。

    这个少年,就是我。

    也许没有这古怪的梦境,我还会呆在那座山上,等待着我的,应该是一世的孤独和平庸。但有时我也想,那样没心没肺的走完一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

    ……

    在华夏大陆的东南方,山丘耸立,沟壑满布。百万群山之中,有一座山“鹤立鸡群”,独领风骚,在华夏神州上下五千年的渊源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山如此出名,倒不是因为它的高度海拔,更不是因为它的险峻壮丽。它能在群山中大放异彩的原因很简单,这座山的名字,叫龙虎山。

    昔日龙虎山一代天师张道陵。孤身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篆大破鬼兵,正式开创道教。直至21世纪的今天,道教在华夏神州已经走过了数千个年头,即便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道家圣地龙虎山的香火依旧源源不断。

    那是源自于,人们骨子对三界神明的敬畏与信仰。

    ……

    ……

    “小子,糊味儿他娘的在厢房都能闻到,干不了抓紧给老子滚蛋!”

    我又走神了,没办法,昨夜那古怪的梦境再次找上门,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厢房的一声怒吼才把我的思绪自万千星河拽回了现实,我丝毫不怀疑,若是声音的主人在自己跟前,自己会被那人一个嘴巴抽翻在地。

    毕竟那人的耳光,我是真的没有少挨。

    “你抬头瞅瞅什么时辰了,还不开晚膳?”我刚想说话,那人催促的声音再次传来。

    “马上,马上就好!师父。”

    我吆喝一声,只得重新淘米煮饭,若是把烧糊的饭菜端上饭桌,不用想,那接下来的几天,我铁定是要饿肚子了。

    我叫江澜,像这样在灶堂里忙里忙外的小厮生活,我已经过了许多年。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了自己脚下这座山峰的名字,但它是道家圣地也好,仙山福地也罢,这都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只是龙虎山的一个杂役,不,应该说是那人的专属杂役。

    江澜这个名字当然也是那人给取的。

    听那人说,风行水动谓之于波,珠玉潜水谓之于澜,这“澜”字代表方圆,在道家思想中更是有凝气聚财之意。对于这人的说法,我当然嗤之以鼻,不为别的,只因那个人的名字要比自己响亮而且有韵味儿的多。

    那人姓江,名如故。所谓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我实在想不通,这样一个邋里邋遢、酷爱喝花酒的无良道士,怎么配的上如此大气的名字。

    江如故在龙虎山还有一层身份,就是龙虎山藏经阁的护阁长老,把这样的机密要地交给一个醉鬼打理,同样也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之一。

    江如故从小把我拉扯带大,大概等到了我七八岁左右的年纪,他也就把藏经阁的大小事务全部压到了我身上,当然还有一项,就是照顾咱们如故先生的生活起居……

    哪有这样狠心的师父和父亲,在繁重的“家务活”之下,我年幼的身体几乎支撑不住。

    你到底是不是我爹?我曾经当面质问过他。

    对此,江如故也不避讳,直言告诉我,我是他去山外野庙结缘时捡回来的弃婴。一个无名无姓,一个终身未娶,师徒也好,父子也罢,两个人也就这样凑在了一起。

    “哪座山?哪桩庙?”慢慢懂事的我自然想刨根问底。

    记得当时回答我的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别人没有说透的事儿不要追问,这是他教给我为人处世的第一个道理……

    春暖花开、夏雷震震、秋风萧瑟、冬雪凄寒,年复一年。

    江如故几十年如一日,几乎是日日下山买醉,只留的我一人独守偌大的藏经阁,无奈之下,满屋子泛着黄的旧书便是我除了照顾江如故起居之外,唯一的消遣。

    对于世间那些贪玩的启蒙孩童们来说,这样的生活实在是难以想象,好在龙虎山清净幽僻,少见人烟,藏经阁更是闲人少至之地,便是那游玩的客人也不会轻易踏足。无外物以萦怀,可以专心。有了藏经阁内的古籍陪伴,我的日子过得倒也算舒心。

    阁内是“浩如烟海,简牍盈积”的道家藏经。

    阁外是“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的道家仙人。

    就这样不知不觉便过了数年。除了那古怪的梦境,我并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妥。山、医、命、相、卜,道家五术逐渐在我幼小的内心根深蒂固。

    思想的浪潮往往最难抵挡,道家法术让我醉心不已。但是我也清楚,我只是一个藏经阁的杂役小厮,想得道赦咒?这事实在是不好办。

    有人问为什么,这就要从道家妙法的根源说起……

    世人以为,道家仙人修行无上神通,动辄可让天地动颤,鬼神颤抖。再动可让山河横断,虚空破碎。

    但我告诉你,这都是扯淡!

    但凡有点道家常识的人都知道,道士行神通妙法的第一步,乃是请神。请的什么神,正是天庭上神!

    世间神通妙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种种神通异像本质上都是由天地灵气所化。这天地灵气乃是日月精华、混沌本源,凡间红尘滚滚,哪里寻得着这种灵物。

    三界之中唯一存在天地灵气的地方只有天庭,那是神明上仙们掌管的万物本源之气。

    道士行法之前要请神,请的就是三界神明手中的天地灵气,那才是他们施展神通道法的根基。既然本来就是神仙自己的东西,又怎么会让鬼神颤抖。

    凡人就是凡人,这三界之内规矩,你永远都打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