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差日常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值守鬼门关的那些日子

    哎!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这就好像你永远也不知道童话故事中白马身上坐的是谁,有50%可能是王子,但也有50%的可能是唐僧。

    就如同曾经某一次考试的时候,我的同桌抄了我的卷子,结果她及格了,我却没及格。

    很荒谬,很离谱,很扯淡。

    鬼能想到我人生的转折可以来的这么突然?不对啊,鬼TM的也想不到啊!

    我和阎王爷签了一份二十年当差契约后,钟馗天师便送给了我一本名为“天师鬼道秘术”的册子,书不算厚,不过只有两厘米的厚度,据钟馗天师的话说,这本书里面记载的都是他生前和死后汇总的,不敢说天下口诀和印诀都在其中,但是也算是八九不离十了。

    阎王爷高座台上,微笑愈发夸张,炫迈的那句广告词怎么说的来着:根本停不下来!

    这也因此导致我的脊梁时而感觉凉飕飕的,总有一种被阴了的感觉缠绕着我的大脑,不可遏制。主要是一想到要当差二十年就他妈头疼,不过也是的,二十年总比八十六年好些,也没那么难熬,可是当鬼差是有风险的……

    “小兄弟,做差不吃亏,做差不上当!”

    钟馗天师貌似是见我愁眉苦脸,对我开导说:

    “你已不再是肉身凡胎,魂魄所背诵的东西定会比你在阳间快得多。贫道在三日以内将《天师鬼道秘术》教你背诵并引你入道,待三日过后你且勤学苦练,日后必有所成!”

    我见他目光坚定,我也无奈地点了点头,把胡乱的思绪全抛到了九霄云外,虽说很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实力不够就只能认命,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传说钟馗乃是地府的武判官,有捉鬼之神的神位。关于钟馗的生平传说,在中国古代的《钟馗传略》这样记载:

    “夫钟馗者,姓钟名馗,古有雍州终南人也,生于终南而居于终南,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正不阿,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获贡士首状元不及,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舍生取义,怒撞殿柱亡,皇以状元职葬之,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故名噪天下也!”

    以此可见钟馗天师的道行之深。

    关于钟馗天师的地位也更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里我有必要和各位普及一下“地府八爷”。相传地府有八位老爷,七爷和八爷就是黑白无常,七爷谢必安,八爷范无救,专司勾魂索命。五爷和六爷很神秘,五爷金珈,六爷银锁,人称金珈将军和银锁将军,传说是黑白无常的前辈,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后便是这二位爷前去勾的魂。三爷和四爷名为牛头和马面,三爷阿傍,四爷马头罗刹,专职巡查阴间的安全太平。大爷和二爷乃是文武判官,文判官名为崔珏,负责阳间生死;而武判官便是人尽皆知的钟馗天师,人称镇宅真君,专司捉鬼驱邪。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

    就这样,钟馗天师成为了我鬼生的第一位导师,他为我讲述了《天师鬼道秘术》的来历和内容,时不时还会给我拓展一些相关经历。这难免令我有些狐疑,以钟馗天师的身份地位拉下脸来给我讲课,这未免透着古怪,他完全可以随便找个鬼差来辅导我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亲自教我呢?再加上阎王爷见我同意当鬼差后也是狂笑,我不禁胡思乱想起来,丝毫没把钟馗讲的东西听进去。

    难道哥们儿有什么绝世血脉?背负了什么身世和使命?难道哥们是哪位天神在凡间的私生子?

    不对啊,这想想就扯淡啊!就我爸那糟老头子的形象,也不能和堂堂天神沾上一点儿边啊!可这一切都为了什么呢?

    钟馗讲得起劲儿,竟是没注意到我正在出神。鬼不用睡觉,我自然感觉不到疲惫,只是觉得枯燥。

    哎,这上学的感觉TM的怎么又回来了?

    ……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光阴似箭,如月如梭。

    仿佛弹指间,三日便过去了。钟馗天师跟我说魂魄形态下的我记忆力比阳间好。

    呃……说实话我真没觉得好到哪里去。

    就那本《天师鬼道秘术》中大概有上百个咒语,钟馗天师几乎给我讲了大半儿,而我嘛……说实话,已经算得上是极限了,哥们儿很自豪地背下来了十个。要真的是仔细来说得话,或许都没有十个。

    “哎……”

    钟馗长长叹了口气,已然没了起初教我的精神,有些萎靡地说了句“朽木不可雕也”,然后扬长而去,不再管我,留下我一人在风中凌乱。

    可这他妈的也不能怪我啊!我脑子笨怪我吗?

    啊?!哥们文科从来没超过两位数,今儿背下来了十个玄奥的咒语,已经很牛逼了好吗?!

    见钟馗要离去,我的头脑忽地一闪,猛然想到了什么。我赶忙紧追两步追了上去,拉着钟馗急切道:“你能帮我找个人吗?哦不,确切地说应该是鬼。”

    “你说。”

    “我爹,方若海。”

    钟馗点点头,转身离去,只留下我一人在原地驻足。心里很复杂,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你不用太……太伤心,如、如果是我,我……根本背、背不下十个咒、咒语。”

    一旁那个呆头呆脑的鬼差走到了近前,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开导说,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已经知道他叫伍长洲,院里的鬼差都叫他小伍子。

    “既然,你……你小……小有所成了,那……那咱、咱们就、就去鬼门关职……值守吧。”

    我苦笑着点点头,四十五度角仰头望天,忍住了要夺眶而出的泪水,跟着伍长洲就往第五殿走去。

    走进第五殿,阎王爷正襟危坐地看着我们,听我们要去鬼门关职守又他妈笑了起来。单手一挥,顿时我对眼前白光大盛,就仿佛被人丢了个闪光弹一样。

    我赶忙闭了一下眼睛,再一睁开眼便出现在鬼门关下。

    见我如闪现一般出现,鬼门关职守的牛头马面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才反应过来,朝着我们就走了过来。伍长洲说明来意后,他们给了我了一柄黑漆漆的棍子,让我站在了离鬼门关较近的一处空地上。

    现在的我才明白这棍子的来历,它就是传说中的“哭丧棒”。这根哭丧棒倒不是出殡时孝子拄的白色棍子,而是阴间鬼差巡逻时的必备之物。相传黑白无常曾用这种棍子勾过魂,而且效果甚好,因此地府便大批推广,每个巡逻鬼差人手一根。

    不过,那时候我手里拿的哭丧棒虽说的确有点威力,但远没有黑白无常勾魂使用的哭丧棒厉害,传说黑白无常手中的哭丧棒是用人的头骨和腿骨制成,所含阴煞之气极大。跟黑白无常的比起来,那时我手里拿着的只能说是仿制品。

    煎熬地站在原地,半步多的火车还没有驶来,也不知道要站到什么时候,我的脸当时就覆上了一层“痛苦面具”。

    就在我站着都要睡着的时候,黄泉路中走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道身影飘飘悠悠,一袭红衣偏偏,披头散发,脸上一道硕大的伤疤流淌着黑色的鲜血,极为骇人。

    那时的我几乎瞳孔震惊,这眼前身影不正是黄泉路上的那个红衣女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