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记
繁体版

第十七章 唉!这该死的遭遇

    这冯宁权啊,还真就跟一般人不同。由于小时候家境非常的严格,同时他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整个家族中占据着老大的位置。因此他也被大家捧在手里,被视为家族的希望。

    就是这样一个肩负着巨大使命的普通学生,从小父母也仅仅只是训斥过他并没有动过手。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他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一个懂事的孩子固然是不错的。自打小学开始他的成绩就比较靠前,也成为了父母的骄傲,也就是这样,他内心也慢慢的想要变得骄傲猖狂,于是在小学结交了很多伙伴,并整天沉迷在玩乐当中。

    但是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孩子终究是孩子,但他也永远会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孩子们从小就比较怕父母,也就非常遵从他们的命令办事,而且小学的孩子也是非常害怕老师的,所以老师的命令也一定会遵从。在这样一种双方的压迫之下,自己孩子的那种顽皮的性格也渐渐被镇压。

    “冯宁权,你怎么总是爱笑啊?”小学的耿清昊问他。

    “这笑容是我掩盖内心痛苦的唯一方式。”你能想象得到这句话是一个仅有10岁的孩子所能说出来的。确实,当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了它固有的灵性,那么他的生活将黯然无色。

    然而就是这样,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也渐渐的认可了他,认可了这样一个听从命令的机器。而他身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又怎能希望让老师和家长失望呢,于是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甘愿去做一个服从命令的机器。但毕竟老师和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他好,再加上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内名列前茅。

    在他上小学的前期,他的父亲还一直带着他打游戏,然而后来不知道他的父亲从哪里听说打游戏一定会致使学习成绩降低,所以从此以后,他的父亲将游戏视为毒品,命令他坚决远离。

    如果说这只是一道简单的命令,那这件事情就不至于发展的这么严重了。当然冯宁权对于游戏并没有成瘾,而游戏也并没有冯宁权父亲想象的那么严重,只不过在这其中产生了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误会。所以说就是在学校中,每位学生都在成天讨论游戏的时候,冯宁权却无从下口,渐渐的他在小学的时候真正能玩到一起的朋友也是越来越少,到最后发展成只剩下耿朱商三人,可是有一次耿清昊一句话又刷新了冯宁权的三观:“你要是不能玩这个游戏的话,我们也只能不跟你玩了。”

    没有办法,人类不能没有朋友,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冯宁权被迫偷偷接触,然而在家中他自己是并没有一点隐私的。手机密码不敢设置,甚至手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父母的视线之下,他也被迫与父母打起游击战,后来好在这件事情的风波过去之后,自己也是没有再接触过游戏。

    在资金这一方面,他的父母对他也是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需要把每天的花销情况报备,这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他的父母严格管控他的资金,而就在有一次他不小心把自己的饭钱弄丢了,好在他自己偷偷存了5元钱备用,而就是这仅有的5元钱让他中午没有饿肚子。当他的父母询问起他一天的花销时,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害怕被父母责备,而就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他整整硬撑了一天。在父母的一声询问下,他再也绷不住了。而也就在这时,他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做的有些过于严格了,于是渐渐的对他的资金进行放松处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在这样一种非常严格的管控之下,自己唯一的一点放松的时间,也就是每年的寒暑假,每每回到家乡的时候,与爷爷奶奶在家的那段时间是自己最放松的时候,看来隔代亲说的确实就是这个道理。至少他的爷爷奶奶不会对他过多地约束自己回到家乡,就仿佛是一只从笼中一跃而出的小鸟。而在这一段时间他也会同家乡的比自己年长几岁的两位朋友一起玩游戏。冯宁权也曾经一度以为那就是他真正的友情,一种不可磨灭的友情。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重重的一击,在他的这两位朋友同时中考结束后,他们有了不同的方向,而就是因为这样他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他们之间也就越来越陌生了,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他们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就不复存在了,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每次寒暑假都会跟他们一起游玩的,自己也不会再踏上那一条路了,或许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冯宁权渐渐步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难免都会有一些叛逆的心理,但是冯宁权几乎没有,他打小就喜欢将学校的一些趣事与父母分享,因为他并没有太多除学校朋友以外的其他好友。因此父母就成了他唯一倾诉的对象。

    而就是在这样一种逐渐长大的年龄当中,冯宁权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的差距逐渐拉大,他更发现不仅仅是自己这样,仿佛好像跟自己玩的很好的朋友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在自己初二的时候都未曾出过远门,在自己初一的时候,甚至都还不敢骑着自行车出小区,在初三的时候才勉强能够骑着电动车上下辅导班。

    在他由小学迈入初中的时候,与他玩的很好的小学朋友,都没有与他分到同一个学校,这也就说明了他需要重新建立一种人际交往的关系。而在小学中经历无数的自己,对这种人际关系有了一种更加清晰的认知,所以他并没有与其他同学深交。而此时此刻的他就像是一只欲逮捕猎物的野兽。正在静静等待猎物的上钩。而就是在初中前两年的过程中,他终于发现了邢澈乾的性格与自己相符,于是至今他都与邢澈乾保持着一种朋友的关系,但是你要是问他将来会不会与他有一段时间的断联或者说以后会不会像跟之前家乡的两位朋友一样,这个他也不好作出回答。

    而他现在终于要步入高中了,自己还是保持着一种非常谨慎的一种状态,他知道这种状态在高中肯定是要吃大亏的,因此呢,他也在逐渐的改变了自己,他开始接触一些关于心计学的书籍,当然这不是为了算计别人,这也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罢了。同时他也在寻求一种独立,如果父母一直坚持,认为自己出门需要在他们的视线中这样严格的禁锢着他,那么我们大家有理由相信这样一种孩子长大也是一定不会有出息的。

    总而言之呢,家长做的这一切也只是为了孩子着想,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偏差,但它的终点是好的,7点也是好的,只不过这过程中出现了一点的曲折和坎坷。只要双方多加理解,相信一定会互相成就,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