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向我
繁体版

第3章 中元节

    苏言接了靖文侯府门客的差事,每日跟着云鑫忙忙外务,除刚上手还不熟外,熟悉几天倒也悠闲。

    其间遇到过侯爷几次,皆是一副冷淡之色,总感觉他脸部神经坏死,除了面无表情,再没有别的表情了。

    大概是李世子终归还年轻,虽然也老板着脸,但话还是不少。

    苏言权当侯爷是居高位者,为人寡淡,也不屑于跟她这样的普通人叨逼叨。

    她和他又不熟,人家是主人,收留便是好意,于是每次皆恭恭敬敬,礼数不失。

    半月后,闻香楼江掌柜喜气盈腮地与苏言表示卤菜受欢迎得不得了,特意亲来送了最近的盈利分成,以示重视。

    他还告诉苏言,因生意火爆,现另开几了个卤菜档口,只卖卤菜,问问苏言有没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苏言又提了几样新的菜品,并结合菜色的不同,对卤料配方口味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同时结合自己短短的打工人经历,提出了几个关于产品营销活动的点子,江掌柜高兴得直呼“贵人”,感叹捡到宝了。

    都说无奸不商,苏言想,是不是反而因为江掌柜的实诚,才能把李世子随手买的酒楼给做到这么大的。

    苏言跟了云鑫两周,世子便让她跟着自己在大理寺跑腿。

    苏言也挺好奇,同为李世子属下,卢熹是一本正经的冰块脸样子,云鑫和云焱倒是一点儿不跟主子看齐。

    -----------------

    光阴如斯,不舍昼夜。

    这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元节。

    侯府当差班制同朝廷一致。

    作为侯府的文职人员,苏言也得了三日休假。

    想着现代的中元节,都市传说甚嚣尘上,什么鬼门关大开,荔湾广场,红衣男孩之类,把没事喜欢在外瞎溜达的人们纷纷劝退,以至初及日暮,人们大多便行色匆匆赶回家,闭门禁户,早洗早睡。

    云焱早早便约了苏言中元节出门一游。

    听云焱讲,此时的中元斋日张灯结彩,泛舟赏月,吹啦弹唱,颇是热闹。

    苏言觉得新奇,答应同往。

    中元节当日,厨下做了扁食,两家送了。

    贺先生与夫人节前便回了乡下祭祀。

    云鑫云焱因家中父母已去,便遥遥祭了先辈祖宗。

    苏言应景,很是想念家中诸人,不知父母可好,爷爷奶奶身体怎样,这么久没联系,现今他们又是何情形,不知未来还能否得见。

    感伤之下,给家中先人也叠了纸封烧了,聊表心意。

    临傍晚,苏言与云家兄弟一道出了门。

    此时天色将歇,街道两边到处是祭祀法案。

    灯烛莹莹,瓜果牲飨积案。

    敲锣打鼓,嬉闹喧哗,端是一派喜气洋洋。

    他们的住处在京都边缘,相当于主城三环,值此盛会,自然是往城中心去看热闹。

    及至大相国寺,已是月华初上,此处算得上是城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大相国寺正在做法事,殿前设祭坛,祭坛上坐着一位法师。

    法师身批袈裟,头戴毗罗帽,案上是各类法器,灵坛上则摆着各种堆叠如山的祭品,祭品上插着红蓝绿三色鲜亮纸旗,还有稀奇古怪的鬼怪和牌位。

    钟声嗡嗡然,台上的大和尚们口诵佛经,台下信众们一边上香一边口中亦念念有词,庄严肃穆,与周围的人声喧哗交融在一起。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苏言看得稀奇,拍拍右侧云焱的手,问:“这是在做道场吗?”

    “是,这是法会。”青年闻言不忍一笑,“也叫‘放焰口’。”

    “放焰口。”苏言重复了一遍才察觉声音不对,她偏头看过去,身边早已不是云鑫云焱。

    苏言在女生中不算矮,一米六八的身高,却堪堪及这人肩膀位置。

    光影明寐,苏言隐在他的阴影下挑眉望向他。

    好似察觉她的注视,来人偏头回望,乍然一笑,他一半脸隐在阴影里,不甚清晰。

    “嗯,他们在施饿鬼食,亦是追荐亡者,为活人消灾祈福。”青年又转过头去,“中间那位是金刚上师。”

    “哦……”

    苏言虽无信仰,但也对宗教一向尊敬,况且自己整个人都穿了,科学还是玄学也解释不清,秉承着去哪个山头拜哪个庙,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她双手合十朝着法事方向拜拜。

    “咳嗯……”青年抵唇,没忍住笑出了声,忙掩饰着咳了一下。

    苏言看他一眼,没有吭声,兀自又慢悠悠往前走。

    “你要感兴趣可以再等等,一会儿仪式结束会撒供品,以示功德圆满。”青年又看向她道。

    苏言摇摇头:“不凑这个热闹了,看着还得有一会儿呢。”

    青年跟上来,背着手又说:“那供着的果子寓意和味道都极好的,中元节的法事都是官府与大相国寺、重阳观合办,今年大相国寺是用的临春楼的果子。”

    临春楼苏言知道,京都最大的点心坊,品种繁多,价格也不便宜,江掌柜之前来找她时便捎带了一次,味道确实不错。

    不过她还是摇摇头:“人多,懒得动,而且直接撒出来?这要是没接上,不全掉地上了嘛。”

    青年倒是没想她纠结这个,哈哈一笑道:“公子倒是个趣人,不知如何称呼。”

    “我叫苏言。”

    正走到一明亮之处,苏言眯了眼睛,抬手虚虚遮挡一下。

    适应了光线,她抬头,这才看清青年样貌。

    朦胧的黄光下,青年鬓如刀裁,容貌俊朗,言行亲和,举止优雅又透着贵气,是个阳光暖男的样子。

    苏言一笑,桃花眼里盛着光:“你呢?”

    “我姓杨,行三,唤我杨三郎即可。”青年大方道,“苏公子似是初来此地?”

    “诶,你怎么知道?”苏言笑意盈盈,对好颜色的人,苏言格外有耐心。

    “大相国寺的法事每年例行。”

    “机智如你,初来乍到,还不甚了解。”苏言颔首。

    “大相国寺的庙会可以一逛,有些趣味的。不过我倒更喜欢重阳观的中元法会。”

    “为何?”

    “因为……他们有头发。”杨三郎一本正经,理所当然。

    苏言噗呲笑出声,偏头看他:“哈?真的吗?”

    “嗯,真的。”杨三郎一脸认真地回望她。

    朦胧的光影下,她肌肤牙白,鼻头圆润,一双桃花含情目黑白分明,笑起来隐约可见左脸颊上一个小小的梨涡,俊秀又带点娇憨。只是未束冠,一头短发。

    杨三郎也笑起来,“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七月十五,原是清虚大帝青灵帝君诞辰,相传这日,大帝会降人间,定善恶,浩劫垂光,能消万罪……”

    “阿言——”苏言正欲再问,忽听有人唤自己,声音如朗月清风。

    苏言停下,转头望向声音方向,便见两位公子款步而来。

    一位着苍青直裰,一位着月白衫子。

    待到近前,苏言觉得被晃花了眼睛。

    苍青衣者颜色俊秀,积石如玉;白衣者容貌端严清丽,仿若仙人。

    “云清兄。”苏言恍过神,笑着打招呼。

    “能遇到阿言,真是好巧。”褚云清一见到她就笑开了,他手一伸,不知从哪里摸出个纸包来:“给。”

    苏言惊喜接过,小心拆开封装的黄色油纸,里边是三块小巧雪白的糕点:“你出来玩还带这个!谢谢云清兄!”

    褚鹤,字云清,年廿一,刚升任大理寺寺正,兰陵褚家长房嫡次子,丰神俊朗,年轻有为,京都佳胥热门人选。

    因同在大理寺李世子手下做事,苏言倒是经常能见到褚鹤,两人还挺投缘,又都爱吃,没几日就熟络起来。

    “就是因为要出来,才特意嘱厨下做了带着,以防万一。”自某次偶然带过点心到大理寺后,苏言就记挂上了,后来问过一次是哪家店铺的点心,得知是褚府小厨房的手艺才歇了心思。

    褚云清倒是上了心,后面经常带着不同的点心来大理寺投喂苏言,几次之后,发现她有尤爱山药枣泥糕、薏仁茯湿糕和牛乳栗子糕,因此这三种糕点倒成了常备。

    苏言主要是嘴闲的,为什么是这三样,要是褚鹤有心问一句,苏言可能会告诉他原因——因为这三款不太甜又不太干,看起来精致又养生,吃着吃着,倒是真爱上了这个味道和口感。

    苏言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朵来放入口中嚼吧两下,满足道:“是山药枣泥糕!诶但是,今天的味道好像又不太一样?”

    “是,舌头还挺利,今天改良了一下,加了羊乳和菱粉,味道如何?”褚云清还挺期待她的反馈的。

    苏言点点头,又咬了一口:“嗯,好好吃。”

    喜欢就好。褚云清满意了。

    “三哥。”旁边月白衫青年颔首打了招呼,面无表情,言语清冷。

    杨三郎也微微颔首回礼:“来了。”

    苏言没想到都是熟人。

    “三……”褚鹤似乎才看到杨三郎,正欲动作,被杨三郎截断:“四郎怎和褚二公子走到一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