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录
繁体版

第十七章 密室

    回到花船,柳如烟先去送卓不凡先去疗伤,他本就有功夫在身,这些伤得不深,恢复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柳如烟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回到自己家的感觉真好!

    她向李英奇问道:“妹妹方才说的,觉得那楼里还有其他人?”

    李英奇点了点头道:“对,而这人武功极高,以至于我们所有人都没发现。”

    柳如烟道:“武功极高?”

    李英奇道:“金远山全身经脉尽断,这人武功之高怕是当世罕见,而且密室之中,竟没有丢失任何东西,但唯独少了一件。”

    柳如烟恍然大悟道:“九龙玉杯!”

    李英奇道:“没错,我听我师父说起过,传闻这九龙玉杯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之物,一直藏在皇宫大内之中,太祖皇帝攻下大都之后,把所有皇宫中的奇珍异宝统统运往南京,其中就包括着九龙玉杯。相传这玉杯乃是天下至阴之物,无论夏天多么酷热难当,只要饮了着杯中酒水,便可沁人心脾,立刻解暑。后来这九龙玉杯便传到了太孙朱允炆的手上,成祖朱棣奉天靖难,这玉杯便下落不明了。有人说是落到了成祖手上,也有人说是被建文皇帝拿走了,也有人说是流落民间,各种说法都有。”

    柳如烟道:“流落民间不太可能,我想最终还是回到的皇帝手中,不然怎么会传到金老爷的手上呢。”

    李英奇也是点头称是,继续说道:“我想这九龙玉杯应该是没那么简单。”

    柳如烟道:“这九龙玉杯不是可免生死吗?”

    李英奇道:“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几人又聊了一会,也都没了心思,各自休息去了。

    李悠然李英奇二人回到船舱。

    这时李英奇才夸奖道:“今天你与人比试我都看到了,虽说不敌那人,可我教你的掌法你却融会贯通了,第一次临阵对敌,可以做到临危不乱已经很难得了。”

    李悠然道:“可我还是打不过他。”

    李英奇道:“功夫是要日积月累去练得,哪有一步登天,你勤加练习定然可以变得厉害。”

    李悠然道:“我知道啦,姐姐。”

    李英奇心中想到,悠然天性聪明我当好好引导才是,定不能让他误入歧途。

    过了一会,几人一同吃过晚饭,天已经大黑,几人分开休息,准备好明早启程。

    午夜时分,众人都睡得香甜,李英奇忽听码头之上脚步声四下传动,显然是来人不少,她急忙叫醒李悠然,令他护卫船舱里余下几人,自己则到甲板之上看个究竟。

    她看码头之上,人影闪动,不下十余人,可这十余人,脚底武功路数却不相统一,几人速度极快,向城中奔去。

    李英奇嘱咐好李悠然守好船舱,自己则去一探究竟。

    李悠然不肯让她自己前往,她只好带着李悠然一同前去。她始终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可哪里不好却又说不上来,好奇心驱使她跟了上去。

    李英奇轻功极高拉着李悠然,不一会便跟上这些人,这十几人步法极快来到城中一处较偏僻的地界。

    又走了一会来到了一座废弃的寺院,门口有人把守,这些人为首的那个像是在跟守卫说着什么,随后守卫便放他们进去。

    李英奇不敢跟得太近,怕被人发现,离得太远也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李英奇见有人把守,知道这是有人在此秘密集会。

    她带着李悠然去往院子的另一侧,这院墙不到两丈,先是一提将李悠然送到墙头,紧接着自己也轻身翻了上去。

    二人向下一看,寺庙中火光冲天,院子正中央拢着一大堆篝火,二三百人围坐在一起,均是面色凝重无一人说话。

    这些人就这么坐着,冲天得篝火,映得众人的脸蛋通红,如同蜡像一般。

    过了一会,有一老者站起身来,这老者约莫六十多岁的样子,一身道袍,花白的头发上插了一根簪子,面颊消瘦,扫了一眼院中的众人说道:“今日七门八派,在此一聚,为的是九龙玉杯重现江湖。”

    显然这老道士在这群人中威望极高。

    李英奇一听,暗想能引得这么多武林人士深夜在此集会,这九龙玉杯果然没那么简单。

    李悠然拍了拍她的肩膀,向寺院中一指,李英奇看了过去,这不是那被李悠然淋了一泡尿的马大宝么,没想到他也在这里,二人相视一笑,好像都想起了那一幕。

    李悠然悄声道:“七门八派是什么啊?”

    李英奇也小声回答道:“这七门八派是江湖上有名的十五个帮会的统称,他们遍布大江南北,势力很大。”

    李悠然哦了一声,不在说话,专心看起了寺院中。

    围下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那老道士又说道:“现在这九龙玉杯已经落入了,霸州刘氏兄弟的手上,这刘氏兄弟,是河朔地区的反贼统领,声势浩大,武功高强。”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这九龙玉杯关乎整个武林安危,我辈中人当义不容辞,当铲除反贼,夺回玉杯。”

    众人也都跟着老道士喊了起来:“铲除反贼,夺回玉杯。铲除反贼,夺回玉杯。”

    李悠然悄声说道:“姐姐,老道士好像是个好人啊,他说的是白天打我们那坏人。”

    李英奇道:“相传这七门八派均是武林上正道人士。”

    她心中感到奇怪,这七门八派遍布五湖四海,怎么就突然之间都来到这里?就算是玉杯的消息传了出去那也不能这么快赶来啊。

    这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站了起来,他眉清目秀,手持折扇,一副偏偏君子的打扮。

    轻轻摇着折扇说道:“丹丘真人说得对,我们不能让邪魔外道,夺了这九龙玉杯,但蛇无头不行,今天来的都是七门八派地掌门好手,我们七门八派又何止万人,须的统一调配,不然毫无章法,容易让敌人有机可乘。”

    李英奇心中想到原来那老道人便是丹阳派的丹丘真人,曾以一己之力,以一套游身八卦掌,力挫黑道九大门派的就是他,怪不得这么多人由他来主持,可这手持折扇的男子是谁她却也不知道。

    此时一个汉子向着那手持折扇的公子问道:“杨月溪,你的意思是我们七门八派,要选个盟主呗?”

    杨月溪答道:“这位兄台说得不错,不知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院中声音开始嘈杂了起来,众人纷纷议论。

    刚才那汉子又问道:“那我们以后听谁的,是听我们掌门,还是听盟主的?”这汉子口快心直,说出了大家想问的问题。

    杨月溪道:“自然是听盟主的。”

    这时有人一人缓缓站起对杨月溪说道:“月溪兄你这建议自是不错,可又有谁来当盟主呢?”

    这人中等身材,其貌不扬,丢在人群中怕是再也找不见了,只是戴着一副黑黑手套甚是显眼。

    杨月溪道:“原来是蜀中唐门的少堡主唐不扬,唐兄,久仰久仰。”

    众人一听这家伙原来就是唐门的唐不扬,坐在他身边的人都下意识地想往一边靠去。传说这唐门精通暗器毒药,经常是杀人于无影无形之间令人防不胜防。

    趴在围墙上的李英奇也感到奇怪,唐门虽然威名远波,可唐门中人很少在江湖中走动,历来不问江湖中事,怎么这次居然让他们唐家堡少堡主亲自到场。

    唐不扬道:“不敢当,月溪兄的大名我虽远在蜀地却也是大有耳闻呐。”

    正当唐不扬刚刚说完,大门被“哐”的一声踢飞开来,一醉酒大汉手提鬼头连环大刀冲了进来大喊道:“杨月溪,你给我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