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斜阳2
繁体版

BJ路

    “你看,这面具,好好看。”阿辉转过头看看我,那阴森森的死神面具我只是觉得有些毛骨悚然,然而阿辉确是非常喜欢,我觉得是与他之前玩的那些游戏很有关系,都是同一个画风。

    在BJ路上逛了没多久,阿辉便把我拉进了一家恐怖屋,里面卖的一系列东西,都是跟恐怖有关的,包括面具、南瓜灯笼、还有一些斗篷和大大的镰刀,感觉跟万圣节的鬼节很有关系。

    我从小没有过过万圣节,但我知道那是西方的鬼节,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不过中国的鬼节了,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个节日。

    其实中元节以前也不称做鬼节,村里老人说中元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那一晚虽然不用去爬山,但是管事的总是要去一下祠堂,点香祭拜还有烧纸,流程就跟大年三十一样。其余人家则是在家里准备好贡品,各自祭拜,所以那天晚餐又会特别丰盛。

    只是如今日本文化盛行,中元节这天又被传做百鬼夜行,就是这一天晚上地狱里的恶鬼全部会跑出来,此时阴盛阳衰,所以人们尽量在晚上不要出去,越晚越要待在家里。其实过去的时候这一晚是用来祭祀祖先,放河灯焚纸锭之类的,怎么会规定不要出门呢,中国人一般也不会把祭祀的日子称作鬼节。

    趁着阿辉一件件欣赏的空隙,我走到店门口,朝外面望去,外面即是繁华的BJ路。这里的建筑颇有些传统的样式,也有些西方的样式,街上两边都挂上了一串串的红灯笼,看起来颇为喜庆。

    阿辉说这里的建筑肯定不是以前就传到现在的,而是特意做古、做旧,然而在普通人看来,来这里逛一逛确实别有风味。据说在清朝时期这条路就已经很繁华,当时作为清朝官员迎来送往的官道,每隔一段路就会设一些接待亭。

    BJ路跟BJ没有半毛钱关系,据说是之前某个时期,才从别的路名改成了BJ路,意味向BJ靠拢,名字就一直这样被沿袭下来。其实基本上还是以广州特色为主。

    BJ路什么都有卖、服装、小吃、箱包、珠宝、传统用品……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美食街或者步行街。我们那天走了没多久就看到路上铺着一层的玻璃窗,大概十多米,我们感到很惊讶,路上居然铺着透明的玻璃窗,里面是凹陷下去的,可以看到有一些硬币在里面,不知道是什么寓意。

    从恐怖主题商店出来以后我便带着他们进到另外一家店,这里是卖伞的,天堂伞,我之前只知道伞是那些超市或者百货的一个品类,从不知原来还有一家店是单独卖伞的。

    “天堂伞,这伞遮了能上天堂吗。”阿辉悠悠说道。

    老板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显然是听到了,然而他什么都没表示,或许是见多了别人开这种玩笑。

    我仔细地看摆在那里的一把把伞,在征求了同意后还打开来一把,我并不是对这些有太大的兴趣,而是恰好之前那把伞丢了,最近又多雨,因此便想着买一把。

    天堂伞的款式很多样,但偏以绘制上传统的花鸟草木为主,然而却不会像一般的花鸟草木伞一般俗气或者老气,而是透露着一股淡雅的气质。我印象最深的一把是长柄的彩虹伞。其实从初中开始我们就不怎么喜欢拿长柄伞了,一个是不能折叠不方便,还有一个是当时的潮流就是折叠伞。

    潮流就像是一个圈,不停在循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公交车上、地铁上又流行起来这种长柄伞。人们再次牺牲了便利性,选择了这种酷酷的长柄伞,一开始是纯黑或者深蓝色,然而最近见到更多的是彩虹色,五彩缤纷,极具视觉冲击与活力。

    然而一把79的售价让我没犹豫两下就放弃了,看着那标示着的杭州天堂伞,我还是把它放了回去。

    “不买了吗?”

    阿辉和阿良两人靠着栏杆,看着我走出来说道。

    “淋一下雨也没什么,没事。”

    路上不停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吸引着我们,像是还有专门卖笔墨纸砚的,门口还有老爷爷在写字。然而经过前面两家店以后,其余的我们都匆匆掠过,或许对于别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可以慢慢细逛的景区,但是对我们来说身上像是压了一个包袱,无法自由自在地去逛街,这会我才知道,原来影响人的并不是环境,而是心情。

    这里还有很多小吃店,卖的都是广州当地的一些特产,一些酥饼之类的,每经过一家店就会听到很多阿姨在用粤语讲要买什么吃的,听说有很多游客也专门过来这里买当地的小吃。除了手工店另一些卖酥饼和特色小吃的店铺更高级,且采取了精装的方法,不过价格非常贵,一份就要几百块,主要是作为礼物送出。

    我们一进去就显得格外突兀,那些导购小姐姐还是礼貌性地过来给我们介绍,说让我们自己看一下一盒几百块的礼盒,里面各种特色小吃全包,我难受地脚趾不停扣着鞋底。回过头瞥了一眼阿辉手里还攥着那个二维码,此时被紧紧地贴在自己袖口处,我不免得要忍住发笑。

    装模作样地查看了一番后,我们两手空空走出去,出去那一瞬间感觉两边的迎宾视线都朝我们身上射来,十分不自在。

    这里商贸种类很多,更是让我们犯了难,到底应该去扫一些什么,面对街边这些各具特色的店铺,我们无所适从。

    经过讨论,我们还是决定去这里的百货商城,里面各种服装类和饰品类的店铺扎堆,比较符合我们以前的推广模式。

    于是我们一路奔向了这里最大的两座商城,进去以后发现沿墙有着一间间的小商铺,就跟之前的牛仔裤批发店一样,只不过这里作为商城,装修更精美,布局也更小,大概只有十平方左右。

    进去以后发现里面的店主多半是年轻姑娘,我跟他们在那里讲了半天费率什么的,她们既不懂也不感兴趣,在那里看着小视频,我响起之前大礼堂讲过的投入感情进去,觉得可能会被当成骚然吧,只好机械式地做着复读机。

    果然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要怎么做啊,然而我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念完了,问了一句,你们感兴趣吗。他们如梦初醒般地看着我,摇摇头,我于是像只丧尸一般地走到下一家店。

    就这么巡了一圈,终于还是给我办成了一张,那店家是个男的,留着寸头,一开始也是对我有些怀疑,就在我以为自己要凉了的时候,他忽然开口问我,“你是哪里人。”

    “潮汕的。”

    他点点头,“是有那里的口音,潮汕哪里。”

    我进一步缩小了范围,他于是再问,一直到我说出我老家所在的乡名。

    他说了一句当地话。我顿时瞪大了眼睛,支支吾吾地回了一句,他笑着看着我,“你说的那个手续费,是真那么低的吧。”

    “是啊。”

    “那就办吧。”

    于是我拿出协议来,也拍了照,没想到今天的第一单就是靠这老乡的关系达成了,出去了以后,再也没有要扫其他店的欲望了,我想着应该不会再有老乡在这里开店了,于是就朝着附近的麦当劳走去。

    这家商城是有两座比较独立的大楼连接而成,中间有很多类似隧道的过道,而麦当劳就在我们这边三楼的过道,就在我要走近那个过道的时候,我又看到了阿娟和阿梦,她们两个看到我,也笑笑,我们就像熟悉的老朋友般打起招呼来。

    “你们也去麦当劳休息吗。”

    “是啊。”

    “你今天有单吗。”

    “有一单,现在去休息了。”

    “我们也是,有一单就不扫了。”她们两人有些害羞地笑起来。

    进去麦当劳以后就感受到强烈的冷气,这边麦当劳很大,大概是其他店面的两倍,而且没有其他店的拐弯之类,这里就是一个长方形大平面。这里还设置了前中后三个沙发座位,有些尴尬的是我们进去后基本座位都满了,估计是商城人气太旺了。

    在那里找了一会儿,忽然最后那个沙发座位那群人起身走了,于是我们走过去坐下来。坐下来以后有些尴尬,满桌的残羹剩饭,两张黑色沙发椅,三个人面对面坐着,面面相觑。

    我是知道商城这边的麦当劳要更贵一些,基本上点起来就要四十多块,我现在花呗已经倒欠了一千多块钱,每天跟他们去吃的都是兰州拉面或者是沙县,保证价格都在12块以下,按照推算应该能撑到发工资把欠款还掉。

    她们似乎也不想点什么东西,只是低头玩着手机。于是出现了有些尴尬的一幕,我们三人坐在这沙发区域啥都不点,有时候几次眼神接触,然后又赶忙低下头看手机。

    桌子上很快被阿姨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不时有捧着餐盘的人到处在寻找座位。

    没一会儿就遇到一个更尴尬的事情,一家三口在找座位,然后一个孩子大声说道,“爸爸,这里有座位。”我想他应该是看到了我一个人坐那么长沙发还剩好几个空位。

    结果那家人走到了阿梦他们那一边,父亲和母亲各端了一个盘子立在那里。

    “那你们坐这里吧,我们是一起的。”阿梦立马说道,然后站起来坐到我们这边。

    他们说着感谢,就在对面坐下了,一家三口一边说话一边吃起来。我们这边则是假装看手机。三个人坐在一张沙发后我和阿梦紧挨着坐着,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洗发水的味道。

    对面一家三口开始大吃大喝起来,为了避免尴尬,我们也开始聊起天来。

    “你今天是一个人来这边扫吗。”她用手机挡住脸,问道。

    “没有,我们是分开了,他们应该还在扫。”

    她点点头。

    “你学校是在哪里。”

    “在大学城。”

    “大学城,离这里远不远。”

    “挺远的,我们都在说,早点起不怕,反正可以在公交车上睡一觉。”

    “我学校也挺远,不过我们就一大专。”

    “没关系啊,现在大专有技术的反而挣钱比我们的多呢。”

    这是她的真心话吗,那难道很多事情是我想太多了?

    “这个实习,真的是挺烂的了吧。”

    “不是挺烂,是最烂。”阿娟说道,“要不是披着个银行的外衣,可能没有多少人会来。”

    “那你们是,银行……金融专业的吗。”

    “我不是,我是传媒的,她是。”阿梦说道,看了一眼阿娟,“她以后想进银行的。”

    “所以你陪她来?”

    阿娟似乎想说什么,看了一眼阿梦。

    “没,主要是我也对金融这块感兴趣,所以就来一块实习。”

    “很少见到女孩子对金融感兴趣的。”

    “是啊,可能是女孩子普遍数学没男孩子好吧,不过我一直挺喜欢财经类的新闻,我爸以前炒股,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对着他平板上的K线图发呆了。”

    “所以你是喜欢股票这一类的东西。”

    “不是,我不炒股的,只是对财经类的都挺感兴趣的,像是货币、房价还有经济增长之类的,总之就是操不该操的心。”

    我点点头,不知道怎么去接,心里盘算出一个问题,想问她现在房价为何这么高,但转念一想她或许会觉得我抖机灵,只好沉默。

    “那你呢。”

    “噢,我也是不是相关专业的,当初听说是银行找实习,也就过来了。”

    “会不会也失望了。”阿娟似乎很想找到感同身受的人。

    “多少有一点吧。”

    “那你为什么还不走,是不是跟我们一样,也想等到拿个证明。”

    “算是吧,同时我也觉得这是个挑战,想去克服它。以前在工厂打寒假工的时候,比这个累很多,然后也有一些人走掉了,但是我们做到了结束,我想着这个也应该这样。”

    阿梦手托着头看着我,点点头,让我在想她是不是也体会过工厂的辛苦。

    “不过要是能及时换一个工资更高的,不是更好嘛。”

    “嗯……应该也是吧,但是我觉得既然做了就做完算了。”

    阿娟抿着嘴,似乎不以为然,不过她只是拿起手机看了看,没有说话。阿梦不时探过身子去看阿娟手机的内容,阿娟则是不时摸一下她的头。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我也只好看起手机。

    我觉得头有些痛,再看去时,阿梦已经倚在阿娟的肩上睡着了,闭着眼,折叠好的大大的眼镜收拢挂在手指上,鼻翼轻微的翕动着。对面的一家三口也早已吃完离开了。

    这会儿我可以毫无顾忌专心致志地去看她,我实在很想仔细地看看她,收了眼镜后她的眼廓还是挺大,有些圆圆的鼻尖很是可爱,在光线的照射下还能看到细微的绒毛,耳朵形状也很好,小小的耳朵和一点点的耳垂,甚至小巧,紧抿着的嘴唇透着白红色,一看就异常的柔软。

    轰隆一声,天边想起一阵雷声,在偌大的落地窗玻璃的映照下还能斜眼看到闪电的划过,阿梦睁开眼睛,双眼茫然,似乎没有发现我正在看她,然后又缓缓闭上。

    嗒嗒嗒,都打的雨滴砸落在窗玻璃上,不一会儿就是啪啪啪啪的声响,仿佛是漫天的黄豆洒落下来。我竟然前所未有地感觉到安心,看着那已经被水流冲刷得变形的玻璃,没有一会儿,就觉得困倦起来,于是慢慢闭上了眼睛。

    要是能够一直停留在这一刻,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