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繁体版

5

    那是一个和今天一般寒冷的早晨,他悄悄地潜入了皇宫之中。在处处是高耸雄壮的宫殿之间,没有树木、没有花草,有的只是穿甲带刀的护卫。这些护卫都是一些练过武艺的太监,决定献忠心于美丽绝伦的后妃。由此可见李选侍魅力早已跨越了性别,但为什么没有能迷倒那些大臣,着实是一个让人困惑的地方。

    在那样的早晨,他没有和平日一样的小心翼翼的埋伏,而是大摇大摆的走在了宫殿之中,他也没有和平日一样的谨慎的全力挥出一刀,而是不停的大开杀戒把那些试图阻挡的太监砍了个七零八落。他能表现出如此的勇猛,就好像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只能归结于那天清晨特别的寒冷。

    就在他冲入乾清宫的时候,看见了当时尚且年幼的公主。

    那就是后来的乐安公主,但当时还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用她那双眼睛狠狠的瞪着他,对于他手上提着的那把沾满血的刀也没有丝毫恐惧。他马上想到,有着这般凶悍眼神的少女,长大后肯定是驸马头痛的病根。但他没打算为驸马治病,只是把她扯过一边,踢翻了尚在燃烧的红烛,把在李选侍怀里痛哭不止的小皇帝一把抱起,就此走出了乾清宫,交给了杨涟。

    听到了小贩们的这些话,他就想起了那双恶狠狠的眼睛,那双眼睛不应该长在年幼的少女身上,虽然很明亮也很漂亮,但缺少一种叫做恐惧的情绪。把她嫁给那些野蛮的满人,只怕也能够他们一呛,但又觉得自己不该这么去想,甚至对当时的情景感觉有一丝的愧疚。无论如何,他只是在执行命令,完全不需要做任何工作之外的思考,需要思考和判断的是他的上级,那个长白胡子的老头而已。

    当时,那个老头在此之前也和他讲了许多道理,比如说没有皇帝执政的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人民就会遇到各种灾害,蛮族就会造反作乱等等。他扫了一眼四周那些说着东北话的要饭的家伙,把这一丝愧疚抛到了脑后。

    那些落难的东北人讲述着在东北发生一切可怕的事情,从而证实了那些商贩的说法,但有一些故事也让他感到怀疑。他是一个被苦心培育起来的锦衣卫,不动声色地听是他受到的职业训练之一,辨别是非真伪则不是他的工作,他因此而感到了迷惑,但不再有白胡子的老头来给他讲道理了。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叫做袁崇焕的将军,带了一万的兵丁守在了关外的宁远城。这是一座孤僻的狭小的碉堡,为的是牵制攻打山海关的满军。这里的兵士都是一个个罪犯和死囚,谁也没觉得自己会在战争中活下来。这是因为宁远城太小了,明军太少了,而满军又太过骁勇了。

    满人的首领努尔哈赤打算在正式攻打山海关之前拔掉这脚后跟上的刺,带领了十三万精选的八旗骑兵围住了宁远。城里所有的人都恐慌不止,因为非但是兵少,而且因为兵器上的铁还多少值点钱,都被魏王征去建了生祠,所剩的无非是少量的弓箭而已。

    大家都想早点开关投降算了,这种仗无非是一场毫无胜算的屠杀。但袁崇焕并不认同这种想法,他带领了将士拆掉了城内所有的房屋,拿那些石料去加固城墙。他们在他的逼迫下拼了命般的铸城,一直把城墙加固到了有四车道的厚度。并把剩余的垃圾囤积到了墙边。

    等到满军开始攻城的时候,他们把别人家门口的石阶从城墙上推了下去,那些石阶非常的重,因此而砸坏了满军的裹铁高车。并且把别人家的屋梁也扔了下去,这些屋梁随着地势滚动砸翻了一排一排的骑兵。他甚至在别人家的棉被里塞进火yao,从城墙上扔下去后再射火箭,烧伤了无数的敌兵。

    但十三万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满军虽然遭受到了不小的挫折,但却不能使他们退却。他们的统帅努尔哈赤是一个从未尝过败仗的将领,即使在当年十八万明军二万世仇、二万朝军的围剿下,也率六万铁骑踏破敌阵而大获全胜。于是他发了疯的攻城,把亲兵帅营全压了上去,用铁甲车靠紧了城墙,上面铺上厚厚的木板再裹上层层牛皮以遮挡墙上明军扔下的杂碎,那些骑兵纷纷跳下马来,在墙上死命的挖洞。

    城里所有的人都对满军这种打法束手无策,他们越挖越深离城破只是几尺之遥的时候,残留在城内的十一门大炮终于响了。这些炮竭尽全力的怒吼,打炮的士兵也不管已经打红的炮管死命的装药填弹。这些炮一门都没有对准那些近在跻尺的满军攻城兵,而是遥遥的指向了敌军的帅旗所在。

    这是一种赌命的打法,如果不能逼迫满军后退的话,那么只有城破了。但满军决不甘心这样的放弃,这是因为他们的强大,他们的无敌,或者是他们的其他一些东西。在两军都僵持不下的状况之下,明军的大炮终于赶在了城破之前击伤了努尔哈赤,所向无敌的满军终于第一次接受了失败,平静又不可奈何的缓缓地退去了。

    这样的战局,可想而知的是,那些住在宁远城内的东北人,都恨死了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