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1985
繁体版

第027章 红人名人

    有县高官鼓励和支持,我的干劲空前高涨。

    沏茶、点烟、摆放资料、展开文稿……一切就绪,剩下的就是大干一场了。

    整整一个晚上我没有休息,添加、删减、调整、穿插、润色、调剂、高度、深度、亮度等等,无论哪个环节都不敢轻易放过,至到早晨四点半,18000多字的文稿终于定下初稿。

    为了防止意外或纰漏,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为了县高官的嘱托,为了宣传部的职责使命,为了全县人民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改革开放发展环境,也为了原封不动原汁原味登上省级期刊,我决定再次对初稿进行润色微调。

    于是,我第N次站起身,打了第N个哈欠,伸了第N个酸腰,知道自己已经困顿得快要死了。然后喝了第N口浓茶,点燃了第N支香烟。

    等第N支香烟燃尽,窗外已经彻底亮了。

    我瞅了瞅盛满烟头的烟灰缸,又看了看两个干瘪的空烟盒,精神又焕发起来,大脑又兴奋起来。

    时隔两天,我的大作如期见报了,省级报纸,头版安排。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的文稿见报第三天,县高官主持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大会的主题就是治理全县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

    县高官讲话的题目就是《为全县人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个题目和县高官给我文稿拟定的题目半个字都不差。这让我惊讶万分,看来这个书记太棒了,真是我们的好书记啊。

    县高官扭住我文稿里提到的三个要点不放松,大意是要想扶持和树立发家致富的先进典型,首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和捣乱社会稳定,影响安定团结大局的不法犯罪分子。其次必须建立起强大完善的各级维护安全稳定体系,包括下沉到村一级干部,发动群众加强监督举报力度,畅通检举揭发渠道,让犯罪分子无处可逃。第三必须扶持保护致富典型和治理社会环境一起抓,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那些监督检举揭发有功的人们,绝对不能让邪恶势力有抬头之时。

    只有做到上述三点,才可以让更多更优秀的创业人才脱颖而出,才可以让各村镇有能力致富的人们,都能够通过勤奋劳作发家致富,过上社会主义美好日子。

    县高官在大会上对县委宣传部干部也提出了表彰。他指出宣传部有能人,写出了一篇有水准、有高度、有深度、有亮点、贴近百姓生活的宣传文稿。为此他表示十分满意,特别对撰稿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感性提出了表扬。

    这下可把宣传部的工作渲染的不轻,也把我们报道组吹到了风口浪尖上。

    我最担心的就是,别让我们的顶头上司错误的理解为我抢了他们功劳。人怕出名猪怕壮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也是不无担心的。

    特别是有很多人早已经从报纸上看到了我发表的文章,于是,由于县高官的鼓励和表扬,我从原来的无名氏,一下子出了名,就连我们的部长也要高看我一眼了。

    更要紧的是,我需要及时与主管部长进行沟通。因为,我的文稿在他那里还挨了一顿批评呢。他说我的主题定错了,没能把树立致富典型放在首要突出的位置。

    现在县高官都肯定了,而且,连省级报纸都已经刊登发表了,这不是说明我的领导没有水平吗?我要找时间通过沟通把这件事扯清。

    我的二位同事可不想那么多。他们也都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他们纷纷向我伸出了大拇指,并且提出要择时庆贺一番,实现我之前对他们的承若。

    我既高兴又为难。高兴不必多说,为难的是如何确定邀请庆贺的对象。

    总不能只邀请我的两个同事吧?我身兼双职,既是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又是文联作协的工作人员,究竟怎么邀请,究竟把谁和谁分到一个小组,我真的很上愁。

    既怕落下了人,又怕分错了组,这官场上的人事关系和乡村的人事关系差别可就大了。稍不留神就会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我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既怕得罪了领导,又怕冷落了同事。

    还有一些小事也让我劳心费神。关于喝什么酒,抽什么香烟,定那个饭店,点什么样饭菜等等,问题多多,难题一堆啊……

    “车科长在吗?”

    为首的宋运福带着村支书黄茂生突然敲响了我的门。

    “哦,老支书来了,快快请坐!老同学自己找地方坐,我就不客气了。”

    我一边把老支书黄茂生迎进屋子里赏坐,而对老同学就随便了。

    “支书说今天要请你吃饭。你是他的恩人啊!”

    老同学宋运福抢在老支书前面说话了。老支书只是看着我笑了笑说:“今天有空吧?”

    “是这样,今天散会晚了,会后没有见到你,你还得叫上你的几个同事和领导。”

    不等我回答,老支书把自己已经成熟的邀请方案说出来了。说心里话,我这个上班也不久的年轻人,遇见能有人请客的事,我再借花献佛,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这样至少让我减少了自己的消费。

    但是,人家既然来到咱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人家做东啊。最起码我的说一句让一让的盖大场的话吧。

    “老支书跟老同学来得正好,到了我这里必须我请客。”

    老同学听了摆了摆手说:“今天支书高兴。托你的福,让全省里的人都知道了他,他说还有我。所以,这次说啥也轮不着你管。时间不早了,你看该叫上谁先通知人吧,免得一会找不见人。”

    “那好吧,尊敬不如从命,那我就先联系人去了。”

    我一边说着话一边向主管部长那里去了。

    刚走了两三步,我又转身先告诉了小燕和郭鲲,并且请他们到我的办公室去给客人倒茶叙话。

    现在正是给主管部长做解释的好时候,说话结束了还可以请他吃饭喝酒,他一定会不计前嫌的。

    在这样隆重的全县大会上,有一项最重要的安排,这就是把我文稿里采访的主人——宋虎庄村党支部书记黄茂生,安排在大会的第五项议程。

    大会上他作了典型发言,台下几次打断了他的发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书记,一夜之间成了全省名人,成了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先进人物,这是黄茂生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他说他做梦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能不激动吗?他能不感激吗?这下,黄茂生一时成了全县的大红人和大名人。

    除了老支书黄茂生,还有一个人就是我的老同学宋运福。

    宋运福的名字和黄茂生是相连在一起的,因为黄茂生处理的破坏安定团结大好环境的案例时,宋运福作为配角也积极参与其中。所以,宋运福就成了继黄茂生之后的第二名人和第二红人。

    在黄茂生眼里,宋运福才是宋虎庄村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