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强回来了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见到父母了

    “回到家里,已经挺晚,看着等着吃饭的家人,阿强也没说什么。直接就回到自己房间,思考着刚才那番交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他还没出来吗?”

    “我去叫他。”堂弟也是立刻跑了过来拍门。

    “吃饭了,吃饭了,吃饭了。”门也是按照富有节奏感额拍打方式一段一段的。

    “就来。”阿强这个时候也回过神来,毕竟自己明天就要去憨态了,下次要过年才能回来。还是陪爷爷奶奶吃过年前的最后一顿饭吧!

    “怎么了,没胃口吗?”爷爷挺关心阿强的,虽然很多时候他表现的很一家之主的范,但更多时候,他都是非常关心人的。

    “没有,只是想到每天要搭车了,有点不知道怎么办。”阿强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毕竟阿珍和同学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人说。

    吃完饭后按照惯例都是要看新闻的,但现在阿强回房间收拾起自己的东西了,要换做还是小时候的阿强才不会管这些琐事,但回来之后不一样了,自己很多时候也需要有对自己的东西整备的状态。

    第二天一早,爷爷就带着阿强去车站搭车了。阿强爸妈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做陈伯伯的车过来。而去到车站的时候,陈伯伯已经在车外面等着了,

    “陈伯伯好!”

    “哦,阿强呀!来来来,上车,给个特等座你做。”陈伯伯是个好人,真正的好人,之前阿强妈生妹妹的时候,就是住陈伯伯的房子。阿强对他也有了解,79年在前线战事结束以后,复员回来,就分配到憨态县的汽车站开中巴。

    也许是当过兵的原因,人很善良的同时,待人也亲和。后来他的母亲患病坐轮椅,他就一个人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每天都推母亲去公园走走看看,领导也看他孝顺,也尽量安排一些毕竟轻松的工作给他。只是家庭不太美满,妻子嫌弃他没出息,一走了之。唉,各家有各家的烦恼吧!

    陈伯伯给他安排的是特等座,就是司机旁边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你可以看到车辆行进的过程,一块大片的玻璃窗视野极其开阔。

    爷爷跟陈伯伯寒暄了几句就走了。而阿强也没等多久,这里县城交通中巴就出站开始行程。

    陈伯伯不愧是部队出来的,一手车开的稳稳当当的,基本上大一点的颠簸都没有。从无路赛到憨态的路,有一条完整的国道,过程穿过八尕县城和一个小镇,其他的都是山涧纵横的国道,在去憨态的路上,一片都是绿绿葱葱的景象。

    一个多小时吧,当陈伯伯车上的乘客都卸下以后,直接开车把阿强送到父母的店里,看着汽车一步步的接近记忆中的家,阿强内心泛起波澜。

    回忆起上次,自己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了,也不知道自己回来以后,父母会怎样。或许自己在那个时候很难得回一趟家都要敲打的情况下,磨灭了回家的感情也说不定。但是只能内心还是很渴望回家过年的,这毫无疑问。

    高中的时候阿强是回到无路赛读的,毕竟无路赛得教学水平比憨态要好,小时候要陪着父母身边,高中已经到了人生分水岭阶段,不能这么想了。于是阿强的成绩也可以回无路赛读书,但是爷爷在阿强小学6年级的时候已经去世,无路赛的家人后来也陆续搬到了憨态县,等到阿强要回无路赛读书的时候,家里也没人了。

    强爸也索性将无路赛的房子出租出去,阿强在高中的三年,都是住宿的。因为高中的课业繁忙,从这里开始,阿强就已经很少回家了。等到大学的时候更是如此,通勤距离的增加使得回来一趟很麻烦。到了毕业后工作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之前也说了,西巴市到无路赛市的铁路和动车拖到后来一点动工迹象都没有,明明是一个省的,但通勤却很不便利,都是要在省城坐大巴会无路赛和憨态。

    无路赛其实已经很少回了,基本上都是回憨态的家,而阿强的情况,也是大多数人的情况,回家一趟其实很不容易,很多时候也只有过年过节有机会回家,但就是这样也是要跟很多人争抢回家车票才能办得到。

    每次节假日必定塞车,很多时候抢不到票都要去站台上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遇到退票或者人不来的机会。现在想来这样的日子离现在这样还挺远的。

    “到了。”陈伯伯打开气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卖皮包的小店,这种感觉真的,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因为这里是自己第一次来,而熟悉确是因为和以前的记忆重合,阿强感觉浑身都有点颤抖。

    “仔~”

    提到这声轻喝,阿强猛然抬头看向前方,那个是阿强的母亲,这个时候才不到30,穿着一身俏丽的工装,眉目中尽显温柔。

    “妈(纸)”,嗯,不对。

    “妈咪。”这就对了,自己现在是小孩了,可以肆无忌惮的叫“妈咪”不用担心了。浑身颤抖的阿强本来以为自己不会哭得,以前自己就算是一年没回家,见到父母都没有哭得这么激烈,但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孩身体的原因,哭得真的是撕心裂肺。

    完全没注意到搬完行李跟陈伯伯打招呼的爸爸。

    “仲有我咧。”

    “老豆,阿唔系。”阿强也立刻纠正了叫法。

    “爸爸”

    被以为只有阿强容易叫错,无路赛市小孩都这样,小时候都在家里叫爸爸,而且每次称呼爸爸的时候都是很乖巧听话的模样,一旦长大一些,称呼也发生了变化,爸爸变成“老豆”了。

    更年期过后的“妈咪”也变成了老妈纸。称呼的转变也表示着父母年纪的增长,年龄的增长,或许其他地方有不同的习惯,但无路赛市许家,就是这样的。

    “哎呀,你变“老豆”了。”强妈笑笑指向强爸,而强爸也不干示弱,回敬道。

    “你傻呀,我变“老豆”,你也不是变成“老妈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