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不一般
繁体版

第58章 哥俩好

    这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

    外面寒风呼啸,厨房里热火朝天。

    软乎乎的粉条配肉,再加上大白菜。吃得一家人幸福又满足。

    李本善突然道:“大嫂,要是咱家做粉条卖,成不?”

    宋氏道:“成是成,就是太累人了。”

    李氏也连连点头,的确累,她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大麦笑道:“要不是妹妹贪吃这一口,我们也不愿意干。”

    李本善笑着看了眼大侄女,“你们小孩子没劲,可我们男人有的是力气。”

    再说了,第一次做,用的工具也是凑合的,等他改进了工具,也就没这么累了。

    他又对宋氏道:“反正你们做的冻伤膏,抹脸的美白膏啥的,我也帮不上忙。我就找金力他们一起做粉条卖吧。”

    总不能还不如家里的女人孩子们能挣钱吧?

    李本善时刻想找回男人的养家权。有了这个赚钱的想法,怎么可能放手。

    就在李本善的粉条生意热闹闹开张的时候,李家的冻伤膏迎来了一位熟人,安济坊的刘应道大医。

    刘大医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还跟了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

    天冷了,冻伤膏是大柱兄弟俩的必备品。

    兄弟俩卖薄荷油尝到了甜头,于是又开始推销冻伤膏。

    他们的同窗张彬,就是安济坊刘应道的外孙。

    夏天的时候,刘应道偶然看到外孙用的薄荷油,就感到效果不错。

    当了解到薄荷油竟然是李家做的,他还惊讶了一下。

    他想着是李小棉那丫头鼓捣的,哼!丸药鼓捣不出来,弄了个水剂。

    虽然心中鄙夷,不想理睬,可还是忍不住自己也做薄荷油来用。

    毕竟用起来真不错。

    只不过无论他怎么做,都不如李家的薄荷油精纯。

    这让刘应道也不得不自叹不如。

    当张彬拿出冻伤膏给外公看时,刘应道又被震惊到了。

    作为资深医药世家,竟然没看出来这冻伤膏都有什么成分。

    他还特意找人实验过,确定李家的冻伤膏比自己熬制的好。

    刘应道郁闷了。

    一个只看了几本药书的乡下丫头,竟然能做出这么好的水剂和膏剂。看来那几本书定然不同凡响。

    刘应道又开始心痒难耐了。但是因为和小丫头搞得很不愉快。他又不好意思过来探讨医书的事。

    正好家族里的一个世侄过来看他。顺便想要他给家里的商队熬制冻伤膏。

    刘应道熬制的膏剂,在京城可是很有名的。

    “哈哈哈,小友,我给你介绍个大主顾。”

    刘应道自来熟地打着招呼,仿佛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似的。

    李小棉无语。

    这人屈尊降贵到家里来,还又称呼上了小友。

    难道他还不死心?

    “老伯,我家真没药书。你就别……”别痴心妄想了。

    小棉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因为宋氏适时的打断了她。

    宋氏一把拉过女儿,吩咐道:“刘大医是贵客,小棉,快去倒茶。”

    这孩子,说话太冲。

    人来是客,总得先问清楚来意再说。

    刘应道仍然打着哈哈,一副和小棉哥俩好的样子。

    “不用不用,小友莫忙活,又不是外人。”

    李小棉睨他一眼,心中腹诽:你不是外人,难道还是内人不成?

    宋氏从刘大医口中得知,他是来定药的。

    中年汉子是他的侄子刘四海,做的就是药材生意。

    刘四海笑道:“李家的冻伤膏我看了,觉得好,想定一万盒一般的,再来一万盒带花香的。”

    一张嘴就两万盒,的确是个大主顾。

    刘应道哈哈笑着道:“哈哈哈,李夫人快去准备吧,我侄子明天就得回去了。”

    宋氏为难地道:“这,太多了,我家里没有这么多。”

    刘四海微微拧了拧眉:“这样啊,李夫人赶一赶吧,这个价钱好商量的。”

    宋氏仍然摇头,“不是价钱的问题,是真的做不出来,要不先带走五百盒,剩下的我们赶一赶?”

    就是五百盒,也是得连夜赶制的。

    熬药不难,就是装盒太麻烦了。

    两万盒和五百盒,差太多了。

    刘四海道:“夫人也知道,这冻伤膏是有季节性的,我还要运到外地出售,真等不了几天的。”

    这个宋氏明白,冬天过去,就没人要冻伤膏了。

    见宋氏还在犹豫,刘四海和刘应道对视一眼。

    接受到刘应道的眼神,刘四海道:“一般的我愿意出一钱银子一盒,带花香的给你们两钱银子一盒。李夫人看可好?”

    两钱银子?那就是二百文。

    她们带花香的冻伤膏,最高也才卖五十文。

    宋氏听到这么高的价钱,不但没有惊喜,反而更加警觉起来。

    看来,这刘应道大医来者不善,打的还是女儿说的药书的主意。

    姐妹仨一听这价钱,当然是喜出望外的。

    大麦和两个妹妹用眼神交流着。

    大麦:十盒就是二两银子,一万盒就是二千两。还有不带花香的一万盒。

    天呢,三千两!

    大麦伸出三根手指,对两个妹妹比划着,满脸激动。

    小稻也两眼放光地看着小棉。

    三千两,好大一笔巨款!

    小棉心动了。

    虽然明明知道,刘应道带这个男人是要用钱砸她们的。

    砸就砸吧,他不就是想探讨探讨“药书”上的知识吗?

    看在三千两巨款的份上,指点他一二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能领会多少,就看他自己的天赋了。

    想到这里,小棉对还在委婉拒绝的宋氏道:“娘,我们努把力,五天可以做出两万盒。”

    宋氏一愣,看向闺女:“怎么可能,我们没那么多原料了。”

    她给小棉使眼色,自家的药膏是怎么炼出来的?那能让人知道吗?

    小棉安抚道:“娘放心,咱家用的都是药材。”

    小棉特意强调“药材”两个字,示意娘亲不要担心。

    宋氏无奈,只得道:“不只是药材的问题,还有装冻伤膏的盒子,做起来也需要时间的。”

    一遇到孩子,宋氏的袒护就没有底线。别说是以前的二十两,如今三千两放到眼前了,她都没有一点心动。

    三千两,人家出这个天价,摆明了就是要探究女儿炼药的秘密的。

    她不要银子,她只想保护女儿。

    刘应道害怕小棉反悔,连忙道:“需要啥药材,我们安济坊有的是。”

    小棉笑道:“谢谢老伯,药材我家的够用了,但是我们需要和刘先生商量下供货的方式。”

    刘应道笑得弥勒佛似的,“没事,这是我亲侄子,有啥事都好商量的。”

    商量好了,他才能提出自己的要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