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江都
提起江都张家,在整个江淮地区都是鼎鼎有名的。
张家与圣人有旧,在南征伐魏时候不光拿出园子给太子做行宫,还提供了大量的军资。
大燕平南之役后,张家家主被封为乌程侯,还让张家成为盐商会首,两淮盐业执牛耳者。
这次又巡幸江淮,慕容英甚至都没去广陵,直接驾临江都。
为此,张家家主乌程侯张林和广陵太守高智兴还组织了规模不小的迎驾队伍。
但皇帝却好像十分的不给面子,从运河驶入江都城内,在城内的码头直接下船然后就上了撵车,去了行宫。
根本就没搭理这些迎驾的队伍,高智兴得知此事之后,不由得苦笑,“张公,你这次却是被连累了。”
高智兴以为,皇帝没给他们面子,是因为对他弃城而走的不满意。
但当时那种情况之下,陈王突然兵临城下,趁着城门没有关闭就抢占城门,若不是手下护卫死战,他连逃跑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逃到江都之后,他就立即上奏,并且求助张林,招募民壮试图夺回广陵。
张林倒是很淡然道:“高府君不必太过忧虑,圣人对你冷待未必就是坏事,你是圣人潜邸旧臣,情分非同一般。冷待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
高智兴点点头,却十分失落。
另一边李元徽所在的楼船进了江都城内的运河之中,就想叫上老刘和已经还俗的老朱下船去逛逛,顺路去找张坚叙叙旧。
谁知道他们三个这边刚下船,张坚就找过来了,两边刚好错开。
行侠仗义,杀人放火,威逼亲王,一起做过这些事,自然算是些交情。
江都城非常繁华,毗邻大江,运河入口,城内水道四通八达,作为北人的李元徽和刘玄机自然是没怎么见过这种场景。
整座城市,都带着一种秀气,与北方的雄阔完全不同。
且因为水路运输发达,街边的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很多洛阳都不常见的东西这里却司空见惯。
三人正在街上逛着,正好逛到一家成衣铺,李元徽就让老朱去选几件衣衫,老朱推脱不过,就进了成衣铺。店家一件有客临门,就拉着老朱去后面量尺寸,试衣服。
李元徽让老朱先试着,他们两个出去买点零食杂嚼和瓜果。
谁知道刚出了成衣铺,突然前方传来几声惊呼,以及马的嘶鸣声。
“不好,是马惊了。”
正在闹市,行人纷纷躲避,骑在马上是个身穿红衣的女子,不断的提醒人们快躲开。
但这女子的骑术却是不怎么样,根本控制不住惊马。整个街市被这马搞得一团乱麻。
眼看着奔马向着一个妙龄女子奔去,而那女子也吓得呆愣当场。
电光火石之间,有两个身影同时蹿了上去,两人同样都是高大魁梧,体魄雄浑,身手敏捷。
其中一人伸手勒住了缰绳,另一人却直接勾住马脖子不让马在向前。
去勒住缰绳的是张坚,勾住马颈强行让马停住的则是天生神力的刘玄机。
李元徽其实也没有干看着,直接一把扯过尚在呆愣之中的妙龄女子,将她拉倒一旁。
不过奔马停在原地,却依然在高扬着头,不断的想要挣脱,刘玄机见状直接发了狠直接一个侧踢让马腿内收,这匹烈马直接跪在地上。
却将上面的红衣女子直接甩了下去,李元徽见状上前一步,接了她一下,避免了女子以头抢地的悲惨下场。
而红衣女子顺势扑进了他怀中,巨大的惯性,差点直接给他撞到,后退了好几步才稳住。
那红衣女子一抬头,正见到李元徽那张十分俊俏的脸,还没来得及开口道谢,就被人一把拉过来。
啪。
就是一记耳光。
扇她的正是先前差点被撞到的女子,身身穿白衣,看着十六七的年纪,满脸怒容却依旧难掩其绝美的容颜,和身上的清冷仙气。
“十四娘,我知道你一直要刁蛮任性,但闹事纵马是想要杀我嘛!”
被打的女子,准确应该说是少女,穿着红色的留仙裙,面容清丽如出水芙蓉,只有十三四岁的年纪,却是个绝佳的美人胚子,被打了一耳光之后也抬着头,看着对面的女子,却有些底气不足。
这时候后面的张坚一把将缰绳甩给刘玄机,甚至来不及打招呼。
就直接过来将两人分开,“好了不要闹了,在街上让人笑话嘛?都给我回家去。”
白衣女子没应声,只是转身就走,刚走出一步突然想起刚才拉她一把的李元徽和制住奔马刘玄机,又转身冲两人施了一礼,“小女张九娘,多谢两位搭救之恩。”随后又指着一旁的张坚道:“这位是家兄张坚,两位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家兄说,小女有些不适,先行告辞,两位见谅。”
自称张九娘的女子又施了一礼,然后转身就走,刚一迈腿,突然感觉腿有些软,差点扑倒,幸好是李元徽眼疾手快伸手扶了一下。
这时候早先一并吓呆的侍女才回过神来去扶她。
张九娘见又是李元徽扶她,脸色泛起一丝红晕,然后冲着他颔首道谢:“多谢郎君。”
而另一个红衣小娘子,可能是因为这被一耳光打的失了面子,也迅速离场了,不过离场之前却连声谢都没到。
倒是李元徽和张坚还有刘玄机三人,先是相视一笑,而后变成大笑。
“哈哈哈哈哈。”
这时候试完衣服的老朱一出来,看到三人大笑,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也跟着笑了起来。
“终于把你们三位给盼来了,走今天不醉不归。”
“哈哈哈,这可你说的,看谁先倒下。”
张坚说着话的功夫,就把三人领到了张家的一处园子。
这园子修的,清雅至极,假山池塘、水榭亭台,布局极为巧妙,已经有了后世江南园林的雏形。
几人坐在亭里,张坚张罗了满桌河鲜和本地美味,时蔬瓜果。
“这酒名气不大,但是我张家私酿,一年只有几百坛,不是逢年过节和祭祖,这酒我都没得喝,今天咱们管够。来,李郎君,刘将军,和尚...不该叫和尚了,朱兄,满饮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