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繁体版

第88章 李善长的震惊,如此完美的国策,居然出自一个八岁孩子之口?

    “可是陛下,就算在民间严格所有人都得使用大明宝钞。

    可是有的地方,存在官官相护,甚至有些官员跟商人都有利益往来。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哪怕有个地方,不施行陛下所颁布政策,依旧会苦了百姓。

    甚至一些偏远的地方,皇权难以下乡。”

    ‘正所谓,堵不如疏,疏不如引,老臣以为,关于大明宝钞一事,应当徐徐图之。

    如果贸然下达重令,恐怕会徒生事端。’

    “呵呵,李善长啊,李善长,你以为咱想不到这一点??”

    ‘咱之所以让民间必须使用大明宝钞,也是为了将朝廷的信誉拉上去。

    等民间愿意使用大明宝钞时,只要他们愿意相信朝廷,那么到时候朝廷还会为民间创立银行。

    所谓银行,类似于钱庄,只不过银行的用途,可比钱庄更加好。

    只要百姓们愿意在银行中存钱,以一年为期限,那么他们还可以获得的金钱!。’

    (存钱在银行,还能获得额外的金钱??)

    听到朱元璋的述说,李善长不由得一愣。

    这算什么?

    朝廷如果真的这样做,就不怕亏钱吗?

    这是白白的给百姓们额外的收入啊!!

    如果这个银行,真的要开,百官肯定会阻止的。

    到时候这个银行如何盈利?

    毕竟既然是银行,那么也是生意,不赚钱,只要有人存钱,定期一年,或者以上,那就能够获得额外的收入。

    那岂不是说,一些有钱人,只要将钱存入银行,什么事情都不用干,每年等额外的金钱就可以了??

    李善长相信朱元璋不是傻子,他自然也能够想到这一点,肯定也有应对之策。

    但是,李善长却想不到,应该如何让银行既不亏损的情况下,还能照常盈利,甚至还能够拿出钱来,给那些存入银行的人。

    见李善长一脸的困惑。

    朱元璋的心情大爽。

    毕竟以前起义时,许多事情,都是李善长为他出谋划策。

    而现在,他所说的这些政策,完全不是李善长想的,而是自家大孙想的。

    可以说,自家大孙想的这些政策,可要比李善长想的那些还要优秀得多。

    光是这一点,已经不是现在的李善长能够比的了。

    唯一能够跟雄英比的,也就只有年龄。

    “陛下,恕老臣不知,这银行如果真的开起来,按照陛下所言,应该如何盈利?

    总不能一直亏损,让朝廷免费出钱给这些存入银行的人吧??”

    “呵呵,李善长,你要是懂了,现在也不可能是韩国公,你要是懂这些,咱让你当国师也不是不行。

    可惜啊,你没有这个机会。”

    ‘既然你想知道,咱可以告诉你。

    但是!!

    咱事先说明,银行一事,咱还未宣布,如今百姓对于大明宝钞一事,也还未百分百信任。

    如果在这个时候,关于朝廷要看银行一事,被其他人知道了,那么你别怪咱。

    毕竟,只有死人,才能保守这么秘密。

    你可懂??’

    闻言,李善长当即匍匐在地:“陛下所言,臣对天发誓,保证一個字都不会传出去!!

    如若不然,臣愿意亲自自尽!!”

    “嗯,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可别辜负了咱对你的信任!”

    说完这话,朱元璋收起了杀意。

    他需要一个由头,杀了这李善长。

    如果银行一事,被李善长说了出去,被更多的人知道了,那么他李善长也不用活了。

    那么朱元璋也刚好有了杀他的理由。

    毕竟银行一事,关系到国家。

    到时候以叛国罪论处李善长,相信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为李善长求情。

    “好了,你跟在在身边这么多年。为咱立下无数功劳,别动不动就跪,起来吧。”

    “老臣谢过陛下。”

    虽然朱元璋收起了杀意,但是刚才那些话,可让李善长惊起了一身冷汗。

    “好了,咱就跟伱明说吧。

    你想想,这些人,将钱存入银行,只要一年不取出来,那么这笔钱,是否能够让银行随意使用?

    到时候银行有了这笔钱,是否可以将它借给那些需要钱的商人??

    只要在规定的日子里,将钱归还即可。

    当然,借的钱,利息自然会高一点。

    只要高过给那些存入银行之人额外金钱的一倍,银行是不是还能赚取更多??”

    刹那间,李善长的目光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是啊。

    这样做的话,银行百分百能够盈利。

    哪里还会怕有亏损的地方呢?

    这完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到时候银行赚了钱,也等于大明赚了钱。

    大明有钱了,那么百姓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的好!

    这银行如果真的开起来了,那完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陛下之言,老臣受用了,没想到这银行还有这么多门道,也只有陛下作为天子,才能想到如此完美的国策。”

    “呵呵,李善长啊,你跟在咱身边这么多年,有些事情,咱也不怕告诉你。

    其实这些政策,不是咱想出来的,都是咱的好大孙想出来的。”

    朱元璋自然了解李善长,如同李善长了解他一样。

    他这次过来,肯定是在试探朱元璋,看看这些国策到底是不是他想出来的。

    毕竟在李善长的心目中,他老朱是什么人?那完全是泥腿子出生,让他带兵打仗,老朱是有那个能力的。

    但是真的治国,老朱所想的一些政策,以旁人的目光来看,确实有害无益。

    “皇长孙殿下??”

    李善长一脸吃惊的看着朱雄英。

    他不愿意相信老朱所言。

    毕竟朱雄英才八岁啊,怎么可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国策来??

    如果这些完美的国策,真的是他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够想出来的。

    那他李善长活了这么多年,难道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李善长不愿意相信。

    但是看着老朱那一脸认真的模样。

    又让他不得不信。

    难道说,朱元璋说的是真的??

    “呵呵,李善长,咱老朱是什么人,你们这些文人心中清楚。

    虽然朝中许多官员,都是读书人,都是在大明当官。

    但是咱心里清楚,你们这些读书人,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咱老朱。

    不过没事,咱老朱虽然是泥腿子出生,但是咱有标儿,还有咱的好大孙。

    只要咱的标儿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皇帝,咱的大孙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皇帝,能够让咱大明盛世,哪怕咱被你们这些读书人骂,咱也不会生气,因为咱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