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繁体版

第30章 朱元璋的愤怒,咱的政策,不存在任何问题!

    朱元璋眉头皱得更深。

    按照朱雄英说的,不管是皇室还是爵位继承制,有能力者担之,这完全是正确的选择。

    而如若,家中长子不成器,那么继承家业后,势必会在他的手中,让这家业轰然倒塌。

    就拿唐朝来说。

    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世民来说。

    先说秦王李世民。

    幼时就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他。

    封王后,跟随自己的父皇一起征战,在唐朝时期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个人能力非常强,这使他在朝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这导致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

    再加上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李渊的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而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

    李建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因此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削弱李世民的影响力,甚至策划政变。

    李世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特别是当李建成准备利用突厥进犯的时机夺取李世民的兵权,并在昆明池设下埋伏以诛杀李世民时。

    而李渊在处理这一系列事件时,表现出犹豫和矛盾,这使得李世民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所以这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如若那个时候,李渊的态度明确,那么李世民肯定根本发动不了玄武门之变。

    也不会背上杀兄弑父,可以说,光是这一点,就是李世民一生的污点。

    但!!

    正因为李世民登上皇位,整个唐朝才迎来了所谓的贞观之治,甚至还有盛唐之称!

    这也是长子继位制的弊端。

    纵观历史,李世民的才能,确实要比当时的太子李建成的才能强许多。

    如果是李建成登上皇位,可能完全不能出现贞观之治,以及盛唐之称!

    当然,除了唐朝的李世民,历史上也有不少通过自己的手段和能力,夺得皇位的人。

    而朱雄英今天的话,也确实点醒了他。

    没错,这个爵位继承制度,确实很有弊端。

    下一代努力还好,就怕下一代不努力,仗着父辈的余荫继承爵位,然后发生鱼肉百姓一事!

    “皇爷爷,我们大明,不仅在爵位继承制度上存在弊端,另外还有宗室供养制度的弊端,以及藩王制度的弊端。”

    “雄英,不管是宗室,还是藩王,那可是咱朱元璋的家人!!”

    “皇爷爷小的时候,出生在一個贫苦农民的家庭。

    咱在家中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

    至正三年时,濠州发生旱灾,百姓颗粒无收,甚至还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景,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

    不到半个月,咱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只剩下咱朱重八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好在邻居刘继祖给了咱们一块坟地,咱兄弟二人这才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后来为了活命,咱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当年咱才十七岁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咱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而如今,咱是大明的皇帝,这日子好了,咱自然不愿意看到咱的家人受苦,这才制定宗室制度,由咱大明供养宗室子弟。

    而藩王,那可都是你的亲叔叔,他们驻守边关,是为了保护咱大明,免遭外敌入侵,而你如今却,却说咱定下的制度有弊端!!”

    “雄英,今天这话,你太让皇爷爷失望了!”

    “皇爷爷,雄英明白,此言定会让皇爷爷生气,但是雄英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咱大明,也是为了咱老朱家以后免遭天下人的唾骂。”

    “皇爷爷,不管如何,这两个制度的弊端,孙儿今天一定要说!!”

    “相信等皇爷爷明白这两个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后,一定会原谅孙儿今日的冒犯。”

    不管老朱再生气,他朱雄英一定要将这两个弊端说出来。

    只要老朱听进去了,那么他一定会考虑改变的。

    毕竟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整个大明好。

    哪怕老朱现在不答应,等以后他成为皇帝,也会更改朱元璋定下来的制度!

    “哼!你这孩子,莫以为为咱出了两个计谋,深得咱的满意,就觉得任何问题都可言?

    咱定下的制度,从来都不曾出错!!”

    “皇爷爷,有错没错,等孙儿讲过之后,皇爷爷心里自然清楚。”

    “皇爷爷,哪怕你今日不让孙儿说,等改日孙儿也会将这两个制度的弊端说出来!”

    “不准说,咱让你不准说!!”

    朱元璋紧皱着眉头,双眼中闪烁着怒火,嘴唇紧闭,呼吸沉重,双眼瞪得溜圆,如同两颗灼热的陨石,仿佛要将一切不满和不快尽数吞噬。

    “皇爷爷,孙儿明白,此事对皇爷爷来说,不管是宗室还是藩王,他们在皇爷爷的心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各位藩王,也是雄英的亲叔叔,宗室子弟,其中也有雄英的各位长辈,以及各位子弟姐妹等。”

    “但,雄英也是发现了这两个弊端的存在,这才贸然向皇爷爷开口。”

    “还望皇爷爷能够听完孙儿所说,再考虑如何更改一事!”

    朱雄英来到朱元璋面前,一下子就跪在了他的身前。

    他要用自己态度,去表明这两个制度弊端,需要更改的决心。

    “朱雄英,你是要逼咱!”

    “咱才是这大明的皇帝,你只是一名皇长孙!”

    “你信不信咱将你罢免,贬为庶人!”

    自家大孙确实很优秀,但!!

    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他朱元璋真的听了朱雄英的话,去改变宗室制度,以及藩王制度,那么到时候那些在外镇守边关的藩王们如何看待?

    到时候会不会心生不满,觉得他们的父皇不相信他们?

    而这件事情,还是出自朱雄英之口,到时候被他们知道了,恐怕会对朱雄英心生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