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兴亡二百载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迁都北京

    却说朱由崧于五月即皇帝位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年号弘光,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其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

    多尔衮闻报,召洪承畴洪老先生来府中秘议。此时这洪老先生,已讬史可法兄弟寄书招降,又与多尔衮代作一书,命故明副将韩拱薇,及参将陈万春秘密遣送。

    多尔衮照常办事,除处理国务外,仍是监视工作,1644年(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顺朝永昌元年,张献忠大西朝大顺元年)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北京。清廷迁都北京既是出于统一中原、雄霸九州的目光,也是基于退可出关外的战略考虑。清廷以多尔衮为首者认为要“以图进取”,必须迁都北京,只有占据这个关口才能进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

    多尔衮遂派降臣金之俊为监工大臣修筑宫殿,从京城至山海关,填筑大道;又招集侍女太监,派往各宫承值,宫中需用的器具物件,特遣专员往各处采办;多尔衮当政务余闲的时候,亦亲去监察,足足忙了两个多月,方报竣工。

    八月二十日,清朝开始迁都。多尔衮派阿济格、多铎等,率兵出城巡察,又令于通州城外,先设行殿,命司设监去设帷幄御座,尚衣监去呈冠服,锦衣卫去监卤簿仪仗,旗手卫去陈金鼓旗帜,教坊司去备各种细乐。大致齐备,闻御驾已入山海关,进次永平,即传集满汉王大臣,统穿着吉服,往行殿接驾。是日銮驾已到京城,龙旗焕采,鸾辂和铃,两旁侍卫拥着一位七龄天子,生得秀眉隆准,器宇非凡,后面便是两宫皇太后。这位吉特氏,华服雍容,举止端庄。多尔衮忙率王大臣等,排班跪接。由太监传旨平身,始一齐起立,随銮驾而行。从永定门入大清门,王大臣等仍送迎如仪。是时城内的居民,早已奉到命令,家家门前,各设香案,烟云缭绕,气象升平。銮驾徐徐经过,入了紫禁城,王大臣等始起身而退,只多尔衮随驾而入。

    接连忙了数日,无非是安顿行装,排设器具,十月初一,顺治帝在皇极门(顺治二年改称太和门)祭告天地社稷,并将历代神主,奉安太庙,并向全国颁布登基诏书,大旨为“国号大清,定都燕京,纪元顺治”等语。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命礼部为多尔衮建碑纪绩,加赐多尔衮册宝、上饰十三颗东珠的黑狐冠一顶、黑狐裘一袭,金银、马驼等。又加封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王,晋封阿济格为武英亲王,念豪格跟从清军平定中原有功,复肃亲王豪格爵,赐吴三桂平西王册印。

    至此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开始了以北京为都城的长达260多年的统治。而且从顺治令人为多尔衮建碑纪功,“永垂功名于万世”开始,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

    此时全国的形式仍不容乐观,李自成火烧紫禁城后七月渡黄河败归西安,不久,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西奔入陕。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于是李自成疑心日盛。另一支农民军在张献忠率领下也于十月建大西国于成都,统一了全川。残明势力也已于五月中旬拥戴福王朱由崧为帝,定都于南京,改年号为弘光,尚拥有中国南部的半壁富庶江山,兵多粮足,构成清朝统一中国的障碍。

    多尔衮在这种形式下,定下了对农民军的主要力量坚决消灭,而对南明政权则是“先礼后兵”的战略。遂授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同吴三桂、尚可喜等,由大同边外,会诸蒙古兵,入榆林延安,攻陕西的背后。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同孔有德等,由河南趋潼关,攻陕西的前面。多尔衮又遣豪格出师山东,豪格不敢违慢,亦即奉令而去。

    多尔衮则留京辅助顺治处理政务,一日,正自大内回邸,忽由洪承畴入见,报称江南遣使左懋第、陈洪范、马绍愉等,携带白金十万两,绸缎数万匹,来此犒师。

    多尔衮道:“何处的军士,要他犒赏?”

    洪承畴道:“说来可笑。他说是犒我朝军士呢!还有史可法一封复书。”说至此,即袖出一书呈上,多尔衮拆开一阅,不禁惊叹,因史公来书,是洋洋二大篇。当即交洪承畴朗诵,承畴遂徐声念道:“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等等等等。”几千字总结下来,我史可法是不会降顺的。

    洪承畴读毕,随道:“照陈洪范传说,现在明福王用了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入阁办事,恐怕就要灭亡。”

    多尔衮问他何故?洪承畴道:“马士英向来贪鄙,阮大铖是魏忠贤的干儿,这等人执掌朝纲,还有何幸?”

    多尔衮道:“还有史可法在。”

    洪承畴道:“单靠这史可法一人,也怕是独木难支。”

    洪承畴接着道:“来使左懋第恰有四件事要求我朝:第一件,是要在天寿山特立园陵,改葬崇祯帝;第二件,是要索还北京,只肯把山海关外,割畀我朝,每年赠我岁币,只有十万两;第三件,我朝与他国书,只许称可汗,不能称帝;第四件,来使聘问,要照故明会典,不肯屈膝。”

    多尔衮勃然道:“左懋第何人?敢说这样的话!”

    洪承畴道:“闻他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多尔衮陈思片刻,便道:“且令他三人暂居鸿胪寺中,再作计较。”

    歇了几天,洪承畴因染病乞假,不去上朝,忽闻朝中已遣回南使,大吃一惊,忙来见多尔衮,问道:“王爷把南使都遣回了么?”

    多尔衮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自然令他回去。”

    承畴道:“老臣已与陈洪范密约,愿招降江南将士。洪范可去,左、马二人不应遣归。”

    多尔衮道:“你日前未曾声明,今已遣归,奈何?”

    承畴道:“请速派得力人员,追回左懋第、马绍愉二人,只放陈洪范回南。”多尔衮点头,即令学士詹霸,带着禁军,飞骑南追,不到两三日工夫,即将左、马二人截回,并将其软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