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兴亡二百载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入京 明朝灭亡

    过了一年,时至1644年,甲申年,此年是大清国顺治元年,明崇祯帝十七年,大顺朝永昌元年(李自成),大西朝大顺元年(张献忠),这一年正值明朝、大清、大顺、大西四朝交替。

    元旦晴明,清顺治帝御殿,受朝贺礼,外藩各国,亦遣使入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别有一种兴旺气象。又过了数日,把皇太极梓宫奉安昭陵,皇太后皇帝各亲王郡王贝子贝勒,暨文武百官,以及公主格格福晋命妇,都依次恭送。正是生荣死哀,备极隆仪。

    偏这摄政王多尔衮,格外小心服侍吉特太后,又见太后后面,有一位福晋,生得如花似玉,与太后芳容,恰是不相上下。多尔衮暗想道:“我只道太后是个绝代佳人,不料无独有偶。满洲秀气,都钟毓在两人身上,倘得两美相聚,共处一堂,正是人生极乐的境遇,还要什么荣华富贵?”偏偏这福晋乃是肃亲王豪格的妻,摄政王多尔衮的侄妇。不过我们要暂把多尔衮的痴念搁过一边。

    这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封功臣以五等爵。同时,更定政权机构,改内阁为天佑殿,设大学士平章军事;六政府添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增置省级机构,设节度使,同时东征明京师。

    二月初二,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初五日又攻克太原,十六日攻代州(今属忻州),代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周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并下令屠城,前后死亡将士七万余人,大同总兵姜瓖、宣府总兵王承胤投降,三月十一日,大顺军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崇祯帝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三月十五日,大顺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李自成遣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将军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入午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谈判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我等人强马壮,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可退守河南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但是崇祯帝拒绝了,双方谈判破裂。

    三月十九(阳历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已逃散,最后崇祯前往景自缢于寿皇亭,终年35岁,在位17年。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至此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于十三陵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入北京之初,兵不满二万,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二十七日起,起义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李自成手下头领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清朝这边,郑亲王济尔哈朗,仍令军士修整器械,储粮秣马,待塞外草木蕃盛,大举攻明。济尔哈朗拟出师进发,多尔衮又不甚愿意,因此师期尚未决定。